学佛笔记

心中心法之心法
2025-01-06 10:56

心法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不用修法以证佛果,只以积垢深重,虽遇明眼人直示心性,又不肯自信承当,故不得不假法修行,以作黄叶止啼之举。而诸修法中又以善巧方便不同,修习即有快慢迟速之殊。参禅动辄数十年始能得个消息,甚或迷闷终身而不悟。修其他宗派者,又多不敢言明心见性,此以净土宗尤甚。上述之心中心密法,可谓方便快捷多矣,亦复要修千座,约须三年之久,方能亲见本来面目(此就最慢者言,根利速成者并不须坐满千座)。克实言之,这都是无辜而披枷带锁,无事而走冤枉路。等到打开桶底,见到本来,方知本来现成,多此一举。

一念回光见性者,修心中心法一千座见性者与参禅数十年见性者,其时间之快、慢、迟、速,曾不可以道里计。但多走冤枉路者亦不无补偿、值得之处。以冤枉路多走后,脚劲毕竟锻炼出来了。彼未走过冤枉路者,脚劲虚弱,一经上路——即对境遇缘时,即觉力有未逮!何以故?因上述三种人所悟之理虽无二样,但在力用上大有差别。一则以悟来甚易,未经习定磨练,心恒随境动摇,不能自主,故力量不足;一则久经打坐,习定功深,参究锤炼提撕观照,一旦开悟,故能洒脱自如,不为尘境所左右。古德所谓:“功不唐捐,法不浪施!”雪窦云:“数十年来曾辛苦,为君几下苍龙窟,屈!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轻忽!”即颂此也。

End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广钦老和尚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这个出家众比较容易做得到,在家众则种种俗务牵挂、放不下,较不易办到。出家人身、口、意三业清净,都摄六根,便能得一心不乱。打七念佛,为的是要得

心法

李炳南问:观世音菩萨以广大神通力救苦救难,而众生之苦难,悉为前因业力所招感之果,则于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而获解脱时,其本应遭遇之罪报,是否即从此永远消除可不复受报?若是则其理何在?(陈协和)答:心能造业

心中那个可以疗伤的地方

◎ 渡边和子在《小王子》一书中,有一段写到小王子在沙漠中寻找水源,他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发现月光下的沙漠非常美丽。小王子说:沙漠美丽是因为在某个地方隐藏着一口水井。人类也是一样,表面上看不到的水井隐藏

以礼待人 心中有佛

◎ 衍 慈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脸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里无嗔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1.脸上无嗔真供养人,第一眼被人看见的便是脸,所以一个人有笑容,令人心生

心中少欲知足、无贪无求,才能轻安自在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无贪无求,才能轻安自在;人生什么都是幻化无常,假使存着计较的心,只会造成身心的苦难。所以《八大人觉经》的第二个警觉,就是让我们知道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两个相状

◎ 净 界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从无相的心性当中重新出发,可以说是从空出假。所以修净土宗的人,心中一定要有一个相状,如果没有相状,没有办法修净土。念佛人的心中,要有两个相状:第一个、对名号功德的相状

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

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要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并有助于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宇宙中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来帮助你实现目标和梦想的,要么为了考验你,要么为了成

如何洗去心中浮躁

如何洗去心中浮躁◎ 一 行在我看来,一个人只有在不用心的时候,洗碗刷盘才成为一件痛苦的事。当你全心全意站在水池边,挽起袖子,双手伸进温暖的水里时,你能感觉到洗碗刷盘确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我很享受洗碗

剔除自己心中的恨

◎ 拈花笑菩提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还是很在意。我们会对某些人恨之入骨,其实这种恨是对自己的束缚,你恨他与否对他并无影响,但恨却在你心里,所以剔除对别人的恨实际上是剔除自己

不焦虑的心法

不焦虑的心法南怀瑾心法一:真正的福气没有标准,福气只有一个自我的标准、自我的满足老子教我们了解一个人生的道理,人生什么才是福气。知足不辱,真正的福气没有标准,福气只有一个自我的标准,自我的满足。今天天

怎样化解心中怨恨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马上发脾气;有些人,他把心中的恨累积在心中。不过现在的医学已经证实,从一个身心灵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经常累积负面的能量,对你身体是很不好的。你不

去除心中的杂念

去除心中的杂念◎ 兆 泓世人因心中杂念太多,所以迷失自我。放下心中杂念,才能得佛法。有一天,坦山和尚准备拜访一位他仰慕已久的高僧,高僧是几百里外一座寺庙的住持。早上,天空阴沉沉的,远处还不时传来阵阵雷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 善 言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四十二章经》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有些

元音老人: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

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讲于杭州元音老人心中心法看是密宗,但它是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净土为归、融三宗为一体的大法。不同其他有相密法,须从有相过渡到无相而后才能亲证本真,它是直下

只须静听自己心中当下的念佛声

道证法师讲述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末学承受大众深思,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呈奉供养,只有说说自己病中屡屡失败的一些经验,也许有人在漫漫长夜独自流泪时会用得到吧?初病倒时,因为觉得不大声

元音老人:什么是心中心法_如何修行心中心法

什么是心中心法?心中心法,唐密、藏密红教、东密各有传承。心中心法在西藏和日本都是不轻传之密法,不经过一番艰苦的修习,不具备相当的密法基础,是很难得到的。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重新崛起的无相密乘心中心法,既

心中经常不平就是最大的魔障

心中经常不平就是最大的魔障首愚长老行难忍难在古丛林中,一进佛门就必须做劳务,俾借外境来磨掉你一切不好的习气。像密勒日巴被他的师父玛尔巴上师以非常人所能忍受的苦难来磨练他,直到他的内心丝毫埋怨不起了,才

心中念佛

◎ 印 光【原文】《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忆佛,念佛,观佛,礼佛,画佛,皆名作佛。由其心念于佛,心中便现佛之相好庄严,功德威神。故曰,是心是佛。为佛弟子者,可不致力于此乎。就中惟画佛,更加亲

上人的心法

上人的心法恒实法师  师父上人、各位师兄、各位佛友,大家阿弥陀佛。欢迎大家今天到万佛圣城来参加我们的师父,也是创办人宣公上人,入涅槃十九周年的纪念日。今天佛友来的特别特别多,所以我们加开了几个斋堂,左

心中有佛的境界

心中有佛的境界仁清法师有人说我心中有佛就行啊,以前有个小伙子说,师父我也不想出家,我也不想学佛了,我心中有佛就行啊。我说非常好,非常好,你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是一种相当的功夫呀,马上我问他,请问,你几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六、三皈依的意义

六、三皈依的意义[《觉讯》原文为归字,今改为现代常用的皈字,编者注。]一个佛教徒必须要受三皈依,三皈依是学佛的基础。今天我想把三皈依的道理简单扼要地分四点来说明:一、什么叫三宝;二、什么叫皈依;三、为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一、修心诀窍

十一、修心诀窍(徐老1997年10月1日所做的开示)(他老人家先为我小妹题写法名为觉沁,意为佛法浸透心地,格外觉悟。之后,介绍佛性一词的真实含义。)所谓佛性,即非佛性,是名佛性。所谓佛性,是假的(假有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九、妙音花絮

九、妙音花絮徐恒志居士电话开示1.徐师:我上一次跟你电话谈话以后,你基本上明白了,还要磨练,还要打扫习气,因为悟后要起修嘛。学人:好的,谢谢您。学人:徐老师。徐师:你讲。学人:保定这里有一对夫妻,两位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三、谈智慧

三、谈智慧佛青少年部教理学习会报告摘要徐恒志智慧的定义一、什么是智慧?智慧是人人本来具足的,它是从自己寂定的性体上所起的观照妙用,能抉择事理,辨别邪正,明白世间出世间的因果道理。当我们去除了主观偏执的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四、书信集续编

十四、书信集续编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二则)答牧牛老人(魏鸿勋老居士)复南京某居士答连云港王凤城居士答青岛金慨夫居士答保定刘建才、明慧两位居士答辽宁宋世春居士答讷河郭元禄居士答李开宇居士答觉融法师答乘一

徐恒志:浅谈心中心法!

佛法有无量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佛法很广大,它是伟大的真理,对宇宙人生都有很深刻的阐述。心中心法也是无量法门中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兴起的。心中心初祖就是大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师尊早在五十年代在《觉讯月刊》发表的文章,由王中居士在北大图书馆查到《觉讯月刊》收于《民国佛教期刊集成》及其《补编》中,并由李芹居士发来扫描件。《学佛是怎么一回事》、《怎样实践佛法》

马云:公益的职责是唤醒每个人心中的善良

+7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首届全球公益大会上表示,公益的职责就是唤醒每个人心中的善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姚明、李连杰和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纷纷抵达现场助阵;比尔

圣严法师:如何消除心中怨恨?这个方法能让你冰消瓦解

有一句话说恩将仇报,一般人往往记怨不记恩,能够记住的恩情总是比怨恨来得少,就如俗谚所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别人对你好一点,你会希望他能对你更好一些;或是别人已经借你钱,却还觉得不够多,反过来嫌别人小气。

道家静坐十二心法,打坐不是坐着就行了!

一、灵独觉法当做工夫时,宜绝念忘机,静心定神;提防动心起念,惟有一灵独耀,而归真返朴;此时便易入无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尽皆消殒,归于寂灭。在一灵独耀境中,不可动心思量,才涉思维,便成剩法。故宜

每日一禅: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为人四有: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①口中有德,就是说话要留有余地,不对他人施加软暴力;②目中有人,就是要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将心比心,坦诚相待;③心中有爱,就是要在心田种下爱的种子,并小

一日禅:心中应开满鲜花

有空闲时,多想想别人对自己好的地方。我们的心好比一个容器,只有清空了垃圾,才有空间装满鲜花;反过来,只有装满了鲜花,才不会有地方去容纳垃圾。

一日禅:心中无欲真解脱

心中无欲真解脱。无欲并不是什么都不要,或什么都不做,而是忘我地无我地不为我地去要去做。只有到达无欲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热爱自然,融入自然,此时哪怕只是见到一片树叶,你也会感到深深的幸福和满足。

一日禅丨欲成大事业,先破心中贼

破身外贼易,破心中贼难。很多时候人生都是这样的,当你觉得诸事不顺时,也许你可以试着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去检索心内的陋习,跨越自己的心坎。很多人说,人生有两条路,一条叫做心历,一条叫做经历。然而心历引

一日禅: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净土

挑水禅师是禅林寺的住持,但却时常在外云游,过着云水僧的生涯,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叫花子挑水。有一次,挑水禅师云游至京城时,在一位有钱人家的仓库旁,搭了一座小茅屋,靠贩卖草鞋过生活。对街住了一个赶马车的车夫

智慧法语:他知道世上一切众生心中的想法

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经典原文】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法华经》【经文解释】此偈颂是佛对舍利弗尊者所说,又诸大圣主:诸,就是一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