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禅心得
2025-01-11 09:56
三天的习禅、坐禅、行禅、悟禅中,从愚钝的认为禅修只是普通的养生之法,到此时对修禅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习禅,所有幸福快乐不能一味向外求,物欲纵横的年代,物质的快感瞬间即逝,学会在生活中做减法,学会在朴实与平淡的生活中找到恒长平衡的寂静生活态度,“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华”,修行只有从自我开始,提升生命的品质,以智慧赋与我们生命的财富,终有一天我们方能淡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云卷云舒,庭前的花开花落,唯有内心的沉淀才是究竟的幸福与快乐!

坐禅,我们生命的形态万千,疯狂、哀怨、恐惧、痛苦、快乐、迷茫、激情,学会让自己静下来,关照自我的内心,无法否认的是狂风巨浪之后必然是风平浪静、万里晴空。无边的大海静静地包容着百川与巨浪,浩瀚的宇宙默然的依其轨迹运转,却不知其经历了无始劫来不计其数众生生灭轮回!“定能生慧,静纳百川”,静,就是宠辱不乱,波澜不惊,自然生慧。静,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归属。静就是在无中滋生一切!

行禅,一言一行,一呼一吸,都该保持觉知,人生匆匆数十载,我们都走得太过于匆忙,忘记了人生的目的,我们的生就是为了火急火燎的奔赴生命的终点吗?我想不是的,一叶障目没有觉悟我们就会把人生导演成一场悲剧!人生难得,我们都是有幸来体验和感悟旅途精彩风景的吧!“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一切都不晚,让我们一起来放慢步伐,细细的体味一抬足,一呼吸甚至一念起之间,我们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微风徐徐拂面而过,树木大地呼吸的气息,我们与众生血脉膨胀涌动,心脏的同频共振,与天地能量的链接,觉醒就在此时此地此刻!

End
明月澡雪印禅心--禅诗中明月意象温新瑞月亮,在中国哲学中不仅提供了穷则思变、乐观豁达的人生启迪,而且在中国文人的审美意识中留下倩影。《诗经》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陈风月出》)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成劳。眼睛不管看什么,看好的也好、看坏的也好,看久了以后就会疲劳,为什么?外面的色尘刺激我们的眼睛,就昏
格局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也可以使人洒脱、智慧地看待人生。然而,要真正提升一个人的格局绝非易事。在很多人看来,命运让我们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追求,比如通过各种手段坐上某个位子
唐代孟浩然有一首《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
◎赵立志面对纷繁喧嚣的尘世,我们需要有一颗看清自己、看透生活、摆脱一切尘烦俗扰的禅心。乍听禅字,让人望而生畏,如此玄妙的东西,好似遥不可及,其实禅心并非镜花水月那般不可得,有心的地方就有禅,有禅的心便
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生命短促,我们更应该善待自己,寻找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浪费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有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分
三天的习禅、坐禅、行禅、悟禅中,从愚钝的认为禅修只是普通的养生之法,到此时对修禅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习禅,所有幸福快乐不能一味向外求,物欲纵横的年代,物质的快感瞬间即逝,学会在生活中做减法,学会在朴实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
早期禅宗传授,特重《楞伽经》。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
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中,《华严经》素有众经之王的盛誉,它体系雄阔,义海赡博,气势恢宏,妙喻纷呈,机语隽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华严宗,建构起四法界、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等体系,对禅宗思想、禅宗机锋公案、禅悟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为数近万的经典中,有一卷字数最少、内涵最深、流传最广的经典,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下简称《心经》)。《大般若经》20万颂、640万言的精要,全都浓缩在《心经》短短的260字中
禅心清醒觉察的心力禅是一种内在学习,经由净化自己的过程,进行心的训练。从冥思、静坐开始,到心灵的开悟;不只带来身心的健康、喜悦的态度,更从中看出生命的意义。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它的价值,透过这项心的效能训
五、禅心百问禅人的一句话头,勾勒出一幅禅画,让悟的人自悟,使迷的人总迷。于是禅河扬波,圣水入流,观者深究其源,知者了无所得也。1问:什么是道?答:不在一切地方,又遍于一切处的那个是道。2问:那么什么不
佛性禅心什么意思?佛性禅心,意思是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出自《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佛性禅心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