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文化有一定了解之人,都知道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等说法。其中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即药师如来与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药师如来即药师佛,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则是其胁侍菩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实践,那只算是种了一些将来成佛的善根种子,但却很难得到即生的利益。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项目,那就是:信、戒、定、
◎ 弘 一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 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
论存心立品--示修持方法◎ 印 光 学道之人, 居心立行, 必须质直中正, 不可有丝毫偏私委曲之相。倘稍有偏曲, 则如秤之定盘不准, 称诸物而轻重咸差。如镜之体质不净, 照诸像而妍媸莫辨。差之毫厘,
莲师说:当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佛母问:是哪些?上师说:若你不放弃伤害众生,那生起菩提心就是徒劳的。若你不持守三昧耶,那接受灌顶就是徒劳的。若学习许多法教而无法利益自心,那就是徒劳的。若做许多善
净土宗修持法注意事项◎ 弘 一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由是观之,惟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
月溪禅师参禅方法始终没有正式介绍到西洋,故西洋学者对于超越经验的实在问题,亦始终无法解决。有的学者如康德之流,遂以为人的智识能力,仅能认识相对的感觉思维之世界,对于绝对的超越的本体世界,无论如何努力,
人们对佛塔林一直有个误解,都以为佛塔是给死去的和尚或居士用的。事实并非如此。佛塔是活着的和尚或居士自己修持的,塔代表他的法身,代表他私家修行的寺庙,是通向佛境的个人能量场。当然,和尚或居士会将自己的信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于凌波一、学佛的目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
印度佛教晚期盛行的密乘,受印度教瑜伽学的影响,立足于大乘如来藏思想,重在从法界本具妙有的一面建立瑜伽体系,至无上部瑜伽,从身心不二论出发,对身体及心识的物质基础更为重视,有一套颇不同于显教的身心境缘起
缘何当今精神疾病日益增多 佛能医我心作者:四川大学宗教所教授 陈兵按:当下信仰崩溃、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心理病态等诸多现象已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和攻击对象,但我们又不可否认当下这些现象的真实存在,是什么
十九世纪末以来,出于对物质科技忽视人心的反对和补救,研究人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越来越发达,出现过结构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多家学说,至今已分出近二百个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心理学是二十世纪
适度香饰 身心庄严我们今天又再见面了!我们前次讲到印度的天气比较热!所以当时的印度人当洗完澡后都要涂油,这样皮肤比较不会干燥,但是贫穷的人涂不起,有钱的人才涂得起,由于没有钱的人涂不起,所以佛陀在经济
净土宗义理已略明,但对净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足欣、厌二心,要认识娑婆之苦方能精进念佛,方可报终得生净土这个问题,有人认为不合社会潮流,甚至与人间佛教思想违背,其实这是片面理解净宗修持的结果。净土教
以心传心 唯传见性——略说禅的传承和修持刘先和随着佛教的恢复与发展,佛学、佛教中的许多义理、术语也广为传播,“禅”这一词就是传播中较为普见的一个词语,无论是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还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
修持要旨——定随着佛学、佛教的恢复和发展,学习佛学和亲近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一大批的人中要求修持佛法的人也是与日俱增,笔者就常常遇到一些迫切要求通过修持而证法的人,在这些人中以青年和青年知识分子居多
我国佛学、佛教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得到恢复和发展。当前不仅寺院香火兴旺,信众增多,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佛学教育上也有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新境况,不少高等院校破例地设置了宗教专业、佛学专业或设置了相
生活中的佛教利乐有情是往生净土的重要资粮谈人间佛教与净宗修持的关系净土宗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足欣、厌二心。一般认为只要认识娑婆之苦,厌离娑婆,再能精进念佛,方可报终往生净土。因此,净宗行人往往认
准提法门修持准提观音以救度人间众生为主,以此尊为本尊的修法,称为准提法、准提独部法。他的根本咒“准提陀罗尼”灵验无比,被称为神咒之王,其加持威力不可思议,显宗密宗都把他当做感应极大的菩萨礼拜修持。据《
1.此咒不可思议有大神力,若复有人一经于耳,先世所造一切恶业悉皆消灭,当得清净胜妙之身,随所生佛土、诸天所生之处,忆持不忘。2.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者,令短命众生还得增寿,永离病苦,增寿除病,一切业障悉
唯识修持只是作观说来极其复杂,首先明五法三自性之理,其三自性为“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此三性之如何意义。于此不能细讲,不过介绍其名,说其次第而已,行者即以此三性作观。由浅入深,共有五重,
除了个别上等根基的弟子,只需要上师的直指心性就可以顿悟之外,大多数修行人还是要严格的按照次第来修。如果没有打好前行或加行的基础,就茫茫然直奔正行,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可能还会碰到很多修法的违缘,所以
也谈颇哇法适合什么人修持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韦其瑷先生曾著文立论谈颇哇法最适合年轻人修,然观其立论,疑点颇多,却不似他所谓的终于圆满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修持颇哇法,而对年轻人更为适合,这样轻松简
诵经有以下几点应注意的事项:1.诵经前要将双手洗净,且不论吃素或吃荤食,诵经前都应先刷牙漱口。2.选择无人打扰之处,避免他人在不知情的状 况下打断自己诵经。3.学佛的人宜戒除洋葱、葱、大蒜、韭菜、香
「空」与「无」这二个字,稍微解说一下。在中国的文字中,空和无的意思是相似的,但是梵文经典上的空与无,解释却是不同的。无是没有,什么都没有,而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指诸法自性了不可得,因此称为空。空并不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
修持吉祥天女咒是不分时间地点的,当然是任何时候都可念诵。只是在睡觉吃饭时默念更恭敬。“持咒”的“持”字就是说恒不放舍,佛经中常教我们持咒或持佛名号,但佛从未在哪部经中告诉我们在哪里不能“持”,在佛的眼
吉祥天女咒的修持方法:一、皈依,礼拜及供养 : ( 念叁次 )弟子000一心皈依、礼拜及供养十方叁世一切诸佛菩萨及诸护法!一心敬礼:南谟一切十方叁世诸佛南谟宝髻佛南谟无垢光明宝幢佛南谟金幢光佛南谟百金
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把净土修行的方法分为正行和杂行两类。正行又分为读诵、观像、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种,此中又特别把称名作为正业,其他四种为助业,显出称名念佛为最重要。念佛的方法凡有四种:1、专称念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业障,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其他的方面的所有的不顺,都是自己的业力造成的,所以我们都需要消业。其实我们学佛修行的过程也就是修正自己的过程,也是忏悔的过程。我们都需要忏悔,但是得会忏悔,才能消除
金刚亥母是一位女性神祇,其神格较为复杂。在藏传佛教噶举派中,她为女性本尊之首,玛尔巴、米拉日巴、冈波巴等诸位大成就者均依止她为本尊;在格鲁派中,她是三大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的明妃;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中,她
金刚亥母是非常殊胜的,金刚亥母藏文名为多吉帕姆。她是一位女性神祇,其神格较为复杂。在藏传佛教噶举派中,她为女性本尊之首,玛尔巴、米拉日巴、冈波巴等诸位大成就者均依止她为本尊。大空胜乐金刚亥母密智行法为
心经,是一部很短但也很深奥的经,几乎所有的学佛者都会背。介绍《般若心经》,我不想依华严宗或天台宗的判教方式来看本经的地位。就这个时代而言,研究佛经最好的方法,是不必再用判教的方式来看,而是依佛经的方式
如何修持心经摘自《佛经修持法》洪启嵩着心经,是一部很短但也很深奥的经,几乎所有的学佛者都会背。介绍《般若心经》,我不想依华严宗或天台宗的判教方式来看本经的地位。就这个时代而言,研究佛经最好的方法,是不
一、深信因果因果之法,虽为佛法入门的初步,但是非常的重要,无论何人皆须深信。何谓因果?“因”者,好比种子,下在田中,将来可以长成为果实。“果”者,譬如果实,自种子发芽,渐渐地开花结果。我们一生所作所为
供养是指信士到道观中从人力、物力、财力乃至精神上护法宫观一切庙务和道众日常修行。行供养也是信士培植福本,增加自己的德业资本的一个殊胜法门。按道教的话来说叫“广种福田”,在“福田”中播下了一粒“种子”,
安心法要浅述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最高层次与汉地的禅宗极为相似。安心法要是宁玛派里一部著名论典──《恒河大手印》一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揭示了学修佛法、悟证菩提的关键要诀,属于大圆满修法的精髓。安心法要以正
禅悟与工夫在当今社会里有勇气走入禅门,攀登灵智的顶峰,穷究生命的极致,这确实是了不起的识见与难得的探索精神。只有不断进取、永远向上的人才在远离源头、流浪生死、经历人生迷途的苦难之后,猛然反思,彻底看透
金刚禅修持法要每一部佛典都是一套严密的修持之道,其中均含有教、理、行、果的佛教四大纲要,尽管其法有五乘修学的不同旨趣,但无一不是令五乘根性的人依教、理、行、果而起信、解、行、证的修学之路。因此学修佛典
画龙点睛小议画龙点睛是比喻禅家点化行人直接成佛的大作家手段,也是禅宗顿悟成道的快速与活泼的体现。因为禅是教外别传的大法,佛祖一脉,心灯不绝,原在于把握了佛心的无上知见而随机应变,活用于因缘时节的当下,
风来波浪起 日出光明生佛法常把无明烦恼称之为业风,心识昏动喻之为波浪,而日出则说明自心的智慧生起觉照,使业风止而昏浪息,心水澄清而明现,于是一片空灵圆照。觉照对于一个修行者是否能 成就至关重要。但起真
礼赞文现前永皈命不空心金刚,如心禀源承牟尼福德幢,裔明体如圆无尽意心量,至怒大悲王愿竖无别方。本自不二功德海,如心随护永不离。密咒嗡 阿踏乏库耶 吽 帕特(一百零八遍或更多)注:此简轨乃是阿阇梨于定中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四部《阿含经》、《净土诸经》、《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圆觉经》、《楞伽经》等。(千万不
第九讲 观心六妙门的殊胜修持次释第八观心六妙门。接下去解释的第八种类的观心六妙门,这种观法可直接与禅、密接轨而深入佛法要妙。观心六妙门者,此为大根性行人,善识法恶,不由次第,悬照诸法之源。何等为诸法之
大随求菩萨的随心陀罗尼,亦名大随求菩萨消灾免难延寿咒。《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卷下)》的一段原文如下:佛告阿难:汝欲知法,善听,复当为汝更说随心陀罗尼。即说咒曰:唵,摩尼,达哩,吽,泮吒。(又一本
《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之功德利益,首先是大随求心咒嗡(ong)、跛囉跛囉(bo,la,bola)、三跛囉三跛囉、印捺哩野(yin,da,li,ya)、尾 戌达尼(xiu,da,ni)、吽吽
1.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3)2.南无妙法莲华经(3)3.南无释迦摩尼佛、南无多宝如来(3)4.(转经诵偈1次)我为佛道,于无量土,从始至今,广说诸经,而于其中,此经第一。若有能持,则持佛身。诸善
行持1.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3)2.南无妙法莲华经(3)3.南无释迦摩尼佛、南无多宝如来(3)4.(转经诵偈1次)我为佛道,于无量土,从始至今,广说诸经,而于其中,此经第一。若有能持,则持佛身。
◎【财源天母菩萨!】,在藏密诸传承中有相当多的形象,多为ㄧ面二臂、叁面六臂,光ㄧ面二臂也有不同身色,不同持物等各种不同的尊身形象安立,吾所习得藏密的诸传承中,还有很特别尊相如;一面八臂、叁面十六臂、四
财源天母心咒嗡 巴速达瑞(以)尼 梭哈 嗡 希利巴速 梭哈嗡 巴速希利耶 梭哈 嗡 希利巴速七 梭哈嗡 巴速希利耶 梭哈财源天母简化仪轨一、双手合十 默念: 我现祈求财源天母赐予资财,以利益众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