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修行别注重形式
2024-10-16 13:18

老和尚

精进是好的,下决心是好的,但是你要先衡量一下环境,看看自己的力量,要渐进地。顿入,我们是不可能的。修行的时候不要贪多,像我们好多道友也练习盘双腿,那是自然的,能盘上就不错,那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你盘上了,坐不了很久,腿又很痛,只要能坐就行了。

要注重在你的心上,别注重形式。我们很多道友注重形式,看别人也看形式,看他的威仪好不好、坐得端正不端正,说你打坐,先问他会不会跏趺坐。你问他会不会修心好了,跏趺坐有什么用呢?跏趺坐,你只要能坐得住就行了。不要求坐的形相,要求实用。

学一部经要实用,别在形相上讲我听了什么经,听什么经又有什么用?那部经说什么?说断十恶、行十善,你断了吗?一天当中你检查检查,得要求实际,先审思审思。

我们要求达到什么,要先考虑到中间的障碍,跟我的事实能不能达到。不能达到,我的标准定低一点,别定太高。你不是想修行、想逐步深入、想了生死吗?随你沾边,生死已经开始了了,不必急,也不要贪多。打坐也好,闻经也好,干什么也好,持圣号是最好的。我们要先把现实的生活灾难免了,之后才说到修行。

摘自《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End

刘素云:不要把听经念佛当任务,要重实质不重形式。

佛法它讲正知正见,不能研究,研究是思议,佛法讲参究,参究是智慧,研究是知识,研究来研究去得到的是烦恼,这是错误的知见,不是正知正见。刚才我说般若是智慧,「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知而无知,无知而知」,「鼓

修行别注重形式

老和尚精进是好的,下决心是好的,但是你要先衡量一下环境,看看自己的力量,要渐进地。顿入,我们是不可能的。修行的时候不要贪多,像我们好多道友也练习盘双腿,那是自然的,能盘上就不错,那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

慢心的几种不同表现形式

◎ 济 群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骄傲,也是根本烦恼的重要组成部分。慢心会使我们妄自尊大,因而蔑视他人,对于有才有德的人不肯谦下。慢心还会使我们我行我素,造作种种恶业。慢心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慢:

无常的种种形式

无常的种种形式嘎玛仁波切导语:无常与我们的生命时刻相伴相随,生死、聚散、冤亲、苦乐、贤劣等,一切的一切在没有证得无我空性之前,都是短暂易变的。心念的刹那变化,都会受业力左右。将心专注于正法上,不费心于

斋戒有什么形式

犹太斋戒犹太人的希伯来历有许多“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赎罪节”(Yom Kippur)。赎罪节的斋戒是根据《摩西律法》的规定,每个犹太教信徒都必须守一日斋戒。《旧约圣经》说:以下是你们万世的

一切法注重的是什么

着重佛的体认:如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是离一切相的。“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是

因果有哪几种形式

因果有四种形式,分别是:一、动机善,手段恶;二、动机恶,手段善;三、动机恶,手段恶;四、动机善,手段善。第一种:动机善,手段恶举两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比如为了供养三宝而伤害众生,这个行为的动机是供养三

卢志丹:禅宗注重含蓄委婉的“机权语路”

禅宗注重含蓄委婉的机权语路节选自卢志丹居士《结佛缘,好人缘》良宽禅师是日本曹洞宗高僧,俗姓山本,字曲,号大愚。他毕生修行参禅,从未稍懈一天。当良宽禅师老年时候,从家乡传来一个消息,说他的外甥,不务正业

赖永海:佛教与小说及其它文学艺术形式

佛教与小说及其它文学艺术形式赖永海在中国古文化中,诗、书、画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但是,自唐宋之后,文坛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即作为通俗文学的小说。就社会影响说,这时期的小说,有时甚至超过诗、书、

报应的三种形式是什么

(一)现报: 就是今世作业今世得报应。今世报有福报也有祸报。这种报应有的报在早年,有的报在中年,有的报在晚年。首先讲福报吧。有的人一生做好事并没有得什么好处,这是因他上一辈干了坏事,这一辈子因他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