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修行必以般若为本
2024-11-09 08:46

◎ 憨 山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梵语,华言智慧,以此智慧,乃吾人本有之佛性。又云自心,又云自性,此体本来无染,故曰清净。本来不昧,故曰光明。本来广大包容,故曰虚空。本来无妄,故曰一真。本来不动不变,故曰真如,又曰如如。本来圆满无所不照,故曰圆觉。本来寂灭,故曰涅槃。

此在诸佛圆证,故称为大觉,又曰菩提。诸佛用之,故为神通妙用。菩萨修之,名为妙行。二乘得之,名为解脱。凡夫迷之,则为妄想业识;发而用之,则为贪嗔痴爱骄谄欺诈;造之为业,则为淫为杀为盗为妄;所取之果,则为刀为锯为铁为磨,乃至镬汤炉炭种种苦具,皆从此心之所变现。

正若醒人无事,种种乐境,皆在目前。少时昏睡沉着,忽然梦在地狱,种种苦具事,一时备受辛酸楚毒,难堪难忍,正当求捄而不可得。时堂前坐客喧哗未息,随有惊觉,呻吟而起,视其欢娱之境居然在目,而酒尚温肴尚热也,枕席之地未离,苦乐之境顿别。要之乐向外来,苦从中出,由是观之,天堂地狱之说,宛然出现于自心,又岂为幻怪哉?是皆迷自心之所至耳。

经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又曰: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以此观之,岂独佛法说一心?从上圣贤乃至一切九流异术,极而言之。至于有情无情,无不从此一心之所建立,但有大小多寡善恶邪正明昧之不同,所用之各异耳。故曰:山河大地,全露法王身;鳞甲羽毛,普现色身三昧,此皆般若之真光。吾人自心之影事也。

吾人本有之心体,本来广大包容,清净光明之若此。目前交错襍沓陈列于四围者,种种境界色相,又皆吾心所现之若彼。吾人有此而不知,固可哀矣,而且误取自心,以为贪爱之乐地。目悦之于美色,耳悦之于淫声,鼻悦之香,舌悦之味,身悦之触,心悦之法,又皆自心所出。又取之而为欢为乐,为贪嗔痴,为淫杀盗妄,而造作种种幻业。又招未来三途之剧苦,如人梦游而不觉,可不大哀欤?

以其此心与诸佛同体无二,历代祖师悟明而不异者,独吾人具足而不知,如幻子逃逝而忘归,父母思而搜讨之。所以释迦出世,达摩西来,乃至曹溪所说三十余年,诸于流衍千七百则指示于人者,尽此事也,岂独老卢?

即老人今日为司直所说者,亦此事也。司直与诸现前共闻见者,亦此事也。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是知此一事外,皆成魔说,为戏论耳。是则诸佛全证若不出世,则辜负众生。诸祖悟之而不说法,则辜负诸佛。凡有闻者,而不信不解不受不行,则辜负自己,负众生者慢,负诸佛者堕,负自己者痴。斯则佛祖可负,而自己不可负。以其本有而不求,具足而不善用,譬如持珠作丐,可不谓之大哀欤?

司直今者,身婴尘海,心堕迷途,忽然猛省,回头寻求此事,是犹持珠之子,耻与丐者为伍,心心向人求自足之方。老人顿以此法直指向渠,俨若指示衣底神珠。原是司直固有,亦非老人把似,以当人情世态也。然此如意宝珠,随求而应,种种事业受用境界,无不取足。至若求其随应之方,又在司直自心善互精勤,尅苦之力耳。若果能自肯,极力自求,一旦豁然了悟,则将山河大地鳞介羽毛,与夫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及尧臻周孔事业,一口吸尽,不假他力。否则依然一梦想颠倒众生耳,又何以称为大丈夫哉?

司直司直,宁可上负佛祖,下负老人,万万不可自负负君负亲也!老人今日所说般若,皆从上佛祖心地法门,即与六祖大师最初所说,不差一字。第最初闻者,唯尔一人,既以一人而当昔日千二百众,老人欢喜不禁,故亦为说般若之法。如吾佛祖所云:如为一人,众多亦然。邓生持此自利利他,未必不为广长舌也。

摘自《憨山老人梦游集》之《示邓司直》

End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序

◎ 朱 棣朕惟佛道弘深精蜜,神妙感通,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超万有而独尊,历旷劫而不。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观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盖可见矣。是经也,发三乘之奥旨,启万法之玄微。论不空之

明心见性 成就般若

般若经典,总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佛典中最大的一部典籍,共六百卷之巨。《般若经》的主题乃成就般若,指引众生依般若打破无明、执著、烦恼,从而超越生死,抵达涅槃彼岸。作为般若系典籍,《坛经》重视般若

赞般若波罗蜜偈

◎ 龙 树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如虚空无染,无戏无文字,若能如是观,是即为见佛。若如法观佛,般若及涅槃,是三则一相,其实无有异

《心经》的般若思想

《心经》的般若思想◎ 明 空《心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之一,流通也较为广泛,现在很多小孩都能背诵它。《心经》之所以能够普及,和它精简的文字、深邃的义理不无关系。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版本仅有二百多字

佛教以孝为本论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壹、讲前小言┌东晋道安法师制,与西土暗合。┌通┤文分三科┤└首序分,次正宗分,终流通分。│ ┌此经传世者七种,今现者不计,四译同上例。└别┼今采者为玄奘法师译,最流通。└奘师译本,简择精要,略去序与流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中)

┌诸法无性,缘生有相┐┌万法真如┼真如有不变性├无性真空,缘生幻色││└故万法即真如色即是空 ├体相不离,空色不二│ │空即是色┤├─中道一义,照了分别├幻外无真,故曰真空│ │├真外无幻,故曰幻色│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下)

纲丙无证果相┌智慧本具非可增节一 自性涅槃┤└非从外来何云得无智亦无得。(表解)┌成所作智┐┌一切智├妙观察智│┌智┼道种智┌┼平等性智├繁至七十余名智得┤└一切种智┘└大圆镜智┘└得于一切法造作成就

南怀瑾:南怀瑾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怀瑾老师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译文、解读的珍藏版)【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壹、讲前小言┌东晋道安法师制,与西土暗合。┌通┤文分三科┤└首序分,次正宗分,终流通分。│ ┌此经传世者七种,今现者不计,四译同上例。└别┼今采者为玄奘法师译,最流通。└奘师译本,简择精要,略去序与流

玄奘传译般若经典

我们通过两部经典来分析玄奘与般若经典之关系:一、玄奘与《维摩诘经》玄奘在国内研习《维摩诘经》情况在众传记中唯有《续高僧传》有一句简短的记录:年十一诵维摩法华。因为众传均无记载,通常也就不把研习《维摩

大般若经纲要序

◎ 通 门西方圣人所说修多罗,浩汗洋溢,自非摩诃衍上士,具闻持海,不足以受。盖非世间寻常文字,乃出世第一义天也。像法中有龙树大士,以智辩威猛力,直诣大龙宫中,穷所结集法藏,见《华严经》三本,上本之品

禅乃般若之异名

禅乃般若之异名◎ 宗 杲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如粟。拨整了一番,又一番到来。若不把生死两字贴在鼻尖儿上作对治,则直待腊月三十日,手忙脚乱,如落汤螃蟹时,方始知悔则迟也。若要直截,

起心动念为火,般若大智慧为水

仁德法师起心动念为火,般若大智慧为水,水能灭火,火能做饭,能起妙用,水也有水的作用。所以说,对于一位真正明理的菩萨来讲,无论是有心或者无心,各有各的用途。该有心的时候不会用心,就会死在当下;不该用心时

般若智慧

经典上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以般若智慧而圆成佛道。不是靠神通,不是靠功夫,不是靠定力,不是靠神变,更不是靠什么样的道理,是靠般若智慧。什么叫般若智慧呢?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既不住有,更不住空,空有

修行必以般若为本

◎ 憨 山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梵语,华言智慧,以此智慧,乃吾人本有之佛性。又云自心,又云自性,此体本来无染,故曰清净。本来不昧,故曰光明。本来广大包容,故曰虚空。本来无

何等人应学般若

何等人应学般若◎ 能 海 姑以下士、中士、上士、外相,四种说明之。(1)、下士。颂云:为了知苦乐,悉究竟皈依,明黑白业道,趣吉而避险。了知苦乐,谓世间之苦乐,与佛法所谓之苦乐不同。世间以受用满足为乐,

入般若法门

◎ 能 海法门,即最小范围的菩提道次第。分说则般若说二十二年,实则四十九年惟说般若,以一切法无不从般若流出,亦无不还归般若。大般若如与人同高的大像片,由初分以次遞至第八分。渐渐缩小,乃至《心经》如二寸

要修般若波罗蜜多

要修般若波罗蜜多宣化上人回光返照,观察观察自己在不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四句是《心经》的精华要理。略释如下:观自在:是教你回光返照,观察观察自己在不在?自己若

庄严般若

◎ 紫 柏原夫无事生事,薄福所致。薄福所从,从于般若不明。故曰愚痴者,招畜生报,畜生则去饿鬼不远,饿鬼去地狱不远,此从高而下也。若从下而高,则由地狱升至饿鬼,由饿鬼升至畜生,由畜生升至贫贱人,由贫贱人

般若显净土之妙净土成般若之行

般若显净土之妙净土成般若之行江味农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亲切,念佛则是净念,换一个清净念,以治向来染浊之念。并令一心念之,又是以纯一之念,治向来

任杰:心经略释_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释-任杰

心经略释[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经的性相所诠,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唯最初不假设名言,就不能确定是何经,故说

任杰: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任杰

心经 广释〔古印度〕扎夏萨生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顶礼妙吉祥童子及圣观自在菩萨此经当以十义显明释:(一)般若之名(二)因缘(三)入定(四)论议(五)趣入般若(六)般若之相(七)般若之所行境(八)般若之功德

任杰: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 任杰由藏译汉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经的性相所诠,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唯最初不假设名言,就不能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