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修行的动力来源
2024-10-31 10:13

修行的动力来源

◎ 清 净

一次讲课中,谈及三乘法(人天乘、二乘和菩萨乘)时,一位居士问,如果分别修行三乘法,都很精进努力,其修证效果是否一样。

清净讲了一个《庄子》中的故事:某家会用草药做一种配方,冬天涂上这配方后,手就不会生冻疮。这家人给别人洗纱,冬天到了,就往手上涂上这药物。别人一到冬天就不能洗纱,这家人却可以继续工作。勤能致富,倒过得衣食无忧。后来,有个人知道这配方后,就拿出一百斤金子说要买下这配方。洗纱这家人聚集在一起讨论,说:我们世世代代给别人洗纱,怎么辛苦也挣不了几个钱,不如就把这配方卖给别人算了。这个人就买下这配方后,就去游说吴国的国王:我有这个神奇配方,冬天可以让人不生冻疮,保你冬天作战胜利。于是,吴王就让这个人带兵。结果,有一年冬季,天寒地冻,越国大举进攻吴国。吴国率兵迎战,越国的士兵因寒冷个个都生冻疮,战斗力大减,被吴国的士兵打败。这人胜利归来,高官厚禄,不在话下。同样一门技术,有人用了,劳劳碌碌,辛苦一辈子,仅能糊口。有人用了,则可以出将入相,挂印封侯。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三乘法因其发心不一样,所以修证效果也相差巨大,如:人天乘的善行发心是求福增寿,成就事业和名誉,其修行的动力来源于名利心,所以成就名利;二乘(声闻缘觉乘)的修行发心是厌离生死无常,其动力来源于出离心,所以成就出离;大乘(菩萨乘)的修行发心是了知自他不二,自利利他广行六度万行的行持为法而自然,其动力来源于菩提心,是永恒的原动力,所以成就菩提佛果。

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修行的动力来源,察知自己的发心,从而了知自己正在努力修行的究竟属于哪一乘的法。

摘自《都市茅棚》

End

临济宗最初的来源

◎ 编 者达摩西来,六祖分灯,一花五叶,广开妙法之门。义玄立宗,传称临济,棒喝交驰,付授正法眼藏。寒山寺自古以来是临济宗的弘法圣地。究竟临济宗风如何?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传法时曾说过一首偈子:吾本来

痛苦的来源是自己

痛苦的来源是自己◎ 净 界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心生种种法生。我们凡夫众生,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心中一定会出现相状,因为有善恶业力,它就会出现各种相状。这个相状可能是安乐的、你欢喜的

修行的动力来源

修行的动力来源◎ 清 净一次讲课中,谈及三乘法(人天乘、二乘和菩萨乘)时,一位居士问,如果分别修行三乘法,都很精进努力,其修证效果是否一样。 清净讲了一个《庄子》中的故事:某家会用草药做一种配方,冬

衲衣的来源与功德利益

衲衣的来源与功德利益◎ 陈浦燕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片修补缝缀所成的法衣。衲衣的衲就是缝补的意思。《类书纂要》云:衲,补缝也。衲衣又作纳衣、粪扫衣、弊衲衣、五衲衣、百衲衣。

梦的五种来源

梦的五种来源◎ 太虚睡眠不定就成为梦。佛典《善见律》说梦的来源有四种,《大智度论》、《毗婆娑论》说有五种,内容所讲大同小异。今用《毗婆娑论》的五种:1、是由诸病:即身体上四大不调发生出来的病态,如身体

林克智:“十大碍行”是真精进的动力

十大碍行是真精进的动力林克智1.对于自身的健康方面,不要总希望永无病苦。身体无病,就容易产生贪欲的念头。贪欲念起,就一定会破戒而退失无上道心。如果能知道病痛本来是空的、是由因缘业力牵引而来的,那么病魔

斋戒月的来源是什么

从阿拉伯历史的记录中,该地区是没有禁食观念的,而犹太人和基督徒则有禁食的礼仪。穆氏在麦加时期所得的启示中,也鲜有谈及禁食的事。穆氏从麦加迁到麦地那的时候,他宣布以正月初十日为斋戒日(只是一天)。有学者

五戒十善的来源著作

《十善业道经》实叉难陀(唐)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

十一面观音的来源

在佛教里,每一位本尊或菩萨都有其应化之因缘由来。十一面观音是观世音菩萨的其中一个化相,这个化相的故事尤其殊胜:在无量劫之前,观世音已经是一位发心度尽众生苦难的一位大菩萨。在救度众生之苦经过若干劫(即很

娑婆世界众生的来源

娑婆有几个名字:1是堪忍世界;2是忍世界;3是苦世界。堪忍这都是很美化的叫法,正常来说在这个娑婆就是一个诸苦汇集的世界,所以娑婆就是苦世界。各位要清楚一个事情,任何物质世界本身没有善恶美丑之别,这些器

七供或者八供的来源意义

久美堪布开示说:于佛陀时代。当时追随佛陀学习佛法的人很多,很多人很想供养佛陀,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供养,所以就有人去问佛陀。佛陀说:你们怎样供养国王就可以怎样供养我。那时国王出外巡游回宫,宫内的人会

普佛的来源是什么

“普佛”一词来源于隋代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所谓普法,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所以名为“普”;所谓别法,是分别大小乘法和圣贤凡夫,所以名为“

藏传金刚杵的来源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收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各类收藏品中,蕴含深厚历史文化、精美艺术品味的藏传佛教艺术品,也被收藏者们所认可和追捧。在藏传佛教众多的收藏门类中,除了传统上的佛像和唐

定光古佛来源

定光古佛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流传最普遍的,是说他原来是唐末宋初的高僧,俗家姓郑,名自贤。祖父仕唐,为四门斩斫使;父任同安令,故为同安人。年十一出家,投汀州契缘法师席下,年十七游豫章,入庐陵契悟于西峰圆

乘龙观音的来源

相传南海一带瘟神作怪,疫疾虐行,民不聊生且民风愚劣,观音菩萨决心到南海弘扬佛法,发下“常居南海愿”。海龙王第五子狻猊主动化为鳌龙驮乘观音赴南海救苦救难,并随行护法,为一方百姓讲经说法、大化天下,使这里

佛指舍利的来源有什么

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弟子们从灰烬中得到了头顶骨、牙齿、中指骨和84000颗舍利子。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荼毗后所得舍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遗骨舍利,如佛牙、佛指、佛顶骨等;另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