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修行人的五种根器是什么
2025-03-08 09:19

「佛涅槃后,或有能以自力少见于经而解多义,復有能以自力广见诸经乃生正解,或有自无智力因他广论而得解义,亦有自无智力怖于广说乐闻略论摄广大义而正修行。我今为彼最后人故,略摄如来最胜甚深无边之义,而造此论。」

所以你看,「佛涅槃后,或有能以自力少见于经而解多义」,这一句话跟前面「无边义味」是不是相应?它没有讲「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解」,没有讲这句,你对「一音开演,无边义味」,你的了解就会比较深。可是你把它当作众生随类各得解,你就完了,你解释就错了。因为前边「无边义味」,你看「少见于经而解多义」,佛以「一音」他就能够「无边义味」啊,(所以「佛色心胜」说的)这是上根啊,上上根器的人。

「少见于经而解多义」,就是上根器,第二级了。「復有能以自力广见诸经乃生正解」,这是中根器的。「或有自无智力因他广论而得解义」,有广论,他经看不懂但有解释说明就“喔喔喔。”这就第二、叁、四种。

「亦有自无智力怖于广说乐闻略论摄广大义而正修行。」“你别讲那么多了,越讲越煳涂,本来就佛法很好,来听海云法师一讲就昏昏欲睡,他不讲我还懂,他越讲我越不懂,到最后我就昏倒了。我想简单来,讲简单的,不要讲那么啰嗦。”有些人就喜欢简单的,“我别的不知道,我就很笨,你讲我做。没事我就在那眼观鼻鼻观心,有事就叫我去。”那就这一种。

这是第二、叁、四、五种,第一种的是「所化利根。佛色心胜。」色心胜就刚才那张表,「一音开演,无边义味」全部就出来了。

End

梦的五种来源

梦的五种来源◎ 太虚睡眠不定就成为梦。佛典《善见律》说梦的来源有四种,《大智度论》、《毗婆娑论》说有五种,内容所讲大同小异。今用《毗婆娑论》的五种:1、是由诸病:即身体上四大不调发生出来的病态,如身体

元音老人:现代人学佛不得力的十五种原因

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有多种原因,大概分起来,不外下面几种: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第二、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报,而自己依然迷

吃素并非不吃肉那么简单!这五种食物也不能吃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吃素就是不吃肉吗?从佛教的角度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吃素并不仅仅是不吃肉。除了不吃鸡鸭鱼肉等荤腥类的食物,佛教戒律还规定葱、韭、薤、蒜和兴渠,也就是常说的五辛和五荤,佛弟子是不能食

五种“脸色”多有问题,食疗方法调出好气色!

一、脸色发黄:肝胆功能不佳脸色发黄是脾虚的表现,如果突然出现脸色变黄,则很可能是肝胆功能不佳的迹象,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常会发出上述黄色警报。推荐养肝食疗方:薏仁枸杞

人为什么会做梦?原因不外乎这五种

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经验影像),五行引起(未来事实)。梦之起作用者,乃独头意识,亦称独影意识。相当于心理学上之潜意识。意识具分别明了功能,独头意识乃意识之影子。独于睡眠

不可不知!这五种素食的营养价值相当于吃肉

一提起素食,很多人很容易就会想到寺庙里的僧人生活状态。但是,现在提倡素食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人素食,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有人则是为了健康,更有人二者兼顾,一举两得。其实,素食的好处极多。那么到底素食的好处

方广锠:玄奘“五种不翻”三题

玄奘“五种不翻”三题方广锠玄奘法师是我国唐代着名的佛教理论家、翻译家。他对中国佛教、中国文化乃至亚洲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鲁迅曾称玄奘这样的优秀人物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本文拟仅就玄奘提出的“五种不翻”略

观辉居士:第二十卷 第五十七章 五阴根源 五种妄想

楞严经白话解 第二十卷 第五十七章 五阴根源 五种妄想内容提要:坚固妄想是色阴的根源,虚明妄想是受阴的根源,融通妄想是想阴的根源,幽隐妄想是行阴的根源,颠倒细微精想就是识阴的根源。色与空是色阴的边际,

菩萨戒五种利益

据梵网经卷下所载,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一)十方诸佛愍念守护。(二)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四)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五)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菩萨戒乃优婆塞、优婆夷、沙

坚勇菩萨--佛教的五种精进

相信很多学习佛法的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佛法能够精进,并且希望自己的修行是可以帮助更多的人的。我们修行佛法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非常认真的,但是可能修行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是我们也不要气馁,要做到精进,必须

眷属般若中的五种眷属

五种眷属者,谓如来说法,必假彼缘,缘即受道之人也。人受道已,因法为亲,即成眷属。譬如父母遗体,揽以成身,得为天性,天性亲爱,更相敬顺,故名眷属也。[一、理性眷属],谓诸佛众生,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法华

见惑有五种: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

一、身见:梵语“萨伽耶见”的汉译 执著身体为实有的邪见,为五见之一。萨伽耶见,译曰身见,这是一种外道的见解,认为五蕴实有,执此为我,而生出种种谬误的见解。《成唯识论》曰:“萨伽耶见,谓于五取蕴执我、我

修行人的五种根器是什么

「佛涅槃后,或有能以自力少见于经而解多义,復有能以自力广见诸经乃生正解,或有自无智力因他广论而得解义,亦有自无智力怖于广说乐闻略论摄广大义而正修行。我今为彼最后人故,略摄如来最胜甚深无边之义,而造此论

佛教教旗五种颜色代表什么

佛教教旗是奥尔科特上校在1885年设计的。他受佛陀成道时所放射的光明启发,选用了几种颜色来代表不同的含义:蓝色:代表慈悲,和平。黄色:中道了义,离於空有,究竟彻底。红色:成就福慧,庄严吉祥。白色:清净

修止观的五种方便法门

夫修止观•须具方便法门。有其五法。一者欲.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如佛言日。一切善法欲为其本。欲就

五种持名念佛的方法

持名念佛最为稳妥,适合绝大多数各种根基的人修,不容易出偏差。前面的这些观想乃至观像,就像善导大师讲“境细心粗”,所观境非常微细,而我们众生心很粗,神识非常粗乱,很难相应。当然,这是指把观想念佛和观像念

持名念佛的五种层次

唱佛号:嘴巴跟着念,心里在打妄想,这不是在念佛,而是叫「唱佛」,但唱佛也比说闲话好多了,因为口中唱佛,还是有功德的。散心念佛:知道自己在念佛,一边念佛,心里还是有一些妄想和杂念,杂念还满多的,但心里知

佛学中五种法身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五种法身分别是法性生身、功德法身、变化法身、虚空法身、实相法身。五种法身具体的含义如下:1、法性生身的含义: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故名法性生身。2、功德法身的

梵音有哪五种

五种梵音,梵音者,即梵天所发之声音,出自《长阿含经》记载。【五种梵音】梵音者,即梵天所发之声音,据《长阿含经》记载,梵音具有五种高雅特点:一、正直音,谓诸梵天,禅定持身,无诸欲行。而其音声,端正质直,

梵音有哪五种清净功德

而据《大智度论》中说佛陀的梵音有五种清净功德:一、甚深如雷佛陀的梵音如同雷声一样直入人心,发人深省,微妙甚深。二、清彻远播佛陀的梵音清彻,能够传播到很远的地方。三、入心敬爱能够听闻佛陀梵音的人不由得都

本智法师开示:出家人具有的五种净德

本智大和尚,湖南省汨罗人氏。受法于云门宗第十三代佛源老和尚,为云门宗第十四代禅人,东山古寺第十三代肇始人和。1983年在广东省云门寺礼佛源老和尚披剃出家, 1986年圆满具足大戒。先后在云门寺担任典座

宝檀华菩萨--佛的五种智慧

我们都知道佛是非常有智慧的,而我们若是也想如此的话,我们肯定就得努力的修行。不过很多却不知道,佛的智慧是什么,有哪几种。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佛的智慧。佛有五种智慧,而且是一个本体,只是从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