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修行中有三种话不能听闻
2024-10-21 10:39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在修行中,不应该听闻的有三种。第一个,不听闻他人赞叹自己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很容易生起傲慢。其实我们若是要听,就听一些诽谤;若是接受,就接受一些指责,一些伤害。我经常跟大家讲,什么叫真正的善知识?能直接指出你的毛病、缺点、弱点的人,这叫真正的善知识。

如果我们有智慧的话,我们的敌人、仇人、恶人,都是我们真正的善知识。因为他们才能看出我们的弱点、缺点和毛病,也能毫不迟疑地指出这些。如果我们有智慧、有修行,能够心平气和、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是对我们修行的一种鞭策,一种非常殊胜的助缘,让我们开悟,让我们成就。

现在很多人非常爱看装模作样,非常爱听花言巧语。很多上师和弟子就是这样。上师在弟子面前装模作样,弟子在上师面前花言巧语,这实际上都是在互相伤害、互相欺骗。有意义吗?什么叫真正的善知识?刚才说的,能够指出你的毛病与缺点,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什么叫窍诀?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能够改正你的毛病与缺点,这叫窍诀。这样才能让你开悟,让你成就。什么叫开悟?发现错误与毛病这叫开悟。什么叫成就?改正错误与毛病这叫成就。若是上师善知识,舍不得说你,不好意思说你,那就有问题了。好多人都看面子,有的不敢说,害怕说跑了,怕不理自己了,怕不做供养了;有时候舍不得说,怕他没有面子,怕他生气。就像前几天讲的一样,特别贪着自己的施主。不贪着施主家是一种佛子行啊!作为上师、善知识,该说得说,该让他改得改,这样才能进步,最后才能成就。

不闻他人赞己德。不能听闻他人赞叹自己的功德。这样的话,第一个消耗自己的福报;第二个容易生起傲慢。

不闻喜新者之语。他人喜悦、高兴的时候,跟你说的一些话,没有准,所以不能听。新认识的,新来的人,也肯定会说一些好听的或者不好听的,这个也不能听闻,不能太在乎,也没有准。彼此根本不了解、不熟悉,无论说好话、说坏话都不能听闻,不能在乎。这是个陷阱!若是听闻了,或者在乎了,这样非常容易落入陷阱。

不闻愚者之教诲。不能相信、不能听从愚者的教诲。他根本不懂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管他是出于恶意还是善意,他本来就没有智慧,不懂世间法,也不懂出世间法,他没有资格教诲他人,引导众生。如果我们去听闻、去信任他们,对他们依教奉行的话,最后一定会倒霉的。

所以不能听闻愚者之教诲。有一种说法,学法修行的时候,连父母的话都不能听。为什么?因为父母只有慈悲,没有智慧。父母非常疼爱我们,希望我们好,但是他没有智慧。他的一些教诲与引导,在修行面前,在佛法面前也许是个障碍。所以,在这方面连父母的话都不能听,更不用说听别人的了。所以真正想学佛修行,真心想解脱成佛的话,一定要按佛的教诲,按上师的引导,不要东听西听。有的人真的没有定力,一会听这个,一会听那个。

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在修行的道路上依靠、依赖、依怙上师。这样你就应该听上师的。有什么不明白、不知道的地方应该问自己的上师。不应该听别人的,不应该问别人。真的,我要求大家,以后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选择。很多人一点点定力都没有,心态一点点都不稳定,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就改主意了。好多人,尤其是好多汉人,都非常爱耍聪明,不懂装懂、胡说八道、以盲引盲,最后堕入邪道、劣道、恶道。

希望大家都好好的依教奉行,听从自己上师的教诲,接受自己上师的引导,不要道听途说。比如,今天修破瓦法修得很精进,明天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说不能修破瓦法,修了神识就回不来了;破瓦法应该老年人修,不应该年轻人修;破瓦法早就失传了等等。然后就开始动心,就不修了。

真的,不应该这样。他们说的这些有什么证明啊?凭教证、论证、理证,还是凭别的什么?根本不观察,也不思考,一听到这样的流言蜚语就动心了,就动摇了自己的决心,就开始不精进、不用心了,开始不修行了。真可怜。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见,一定要有自己修行的标准,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与方向。我发现有好多人还没有找到目标与方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佛法,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修行。虽然学佛好多年了,修行好多年了,但是统统都是盲修瞎炼。难道不是吗?自己好好观察自己,相续有变化,有进步吗?所以都要好好地,脚踏实地地学修。

End

人对待仇恨的三种做法

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了。回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 慧清法师见状,过来询问。小沙弥把事情对慧清法师讲了,法师问事发地点在哪里,小沙弥说在寺院北坡的草地。慧清

止中带观观中有止

◎ 界 诠修止观,先修止。系缘守境止:系心鼻端脐间,我人心散乱,粗重的妄想纷飞,欲令心专注一境上,令心止息。或缘佛之像,或专念佛之名号,收心于一处。引心止:随心所起即便制之。随念头起处,抑制不令散乱。

可培养德行又能远离祸害的三种做法

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点过失都没有的人,世间上是找不到的。对于别人的缺点,就算有些地方看不

南怀瑾:三种念佛方法

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今天我提出三种供大家参考。这几种方法,多数人都可以适用,而且照这方法去做,一定可以得到好处。现在分述如下:第一种:叫做瑜伽念佛就是心默念,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自己培养了清静的心情

参禅会出现的三种习气障碍

◎ 达 照 在参的时候,过去的种种习气烦恼,就会在身心中翻出来。翻习气分三个部分。 一、心念上的强软魔头 第一个部分是念头上的习气,最早翻出来,最后才彻底了断。心念上,比如说突然发起贪欲的心,突然发起

修行中有三种话不能听闻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在修行中,不应该听闻的有三种。第一个,不听闻他人赞叹自己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很容易生起傲慢。其实我们若是要听,就听一些诽谤;若是接受,就接受一些指责,一些伤害。我经常跟大家讲,

有三种钱,花得越多,赚得越多!

世界上有三种钱非常奥妙,你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这是学校老师不会教的事,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三种。第一种钱:投资自己,自我成长学习的钱一定要花!如果我们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从美国抓到非洲,并且不给他一毛钱花

听闻佛法能调伏烦恼

净界法师我们看佛陀说法的功德,这个法,它透过佛陀的音声传到我们心中,有什么样的功德?功德当中有四段。第一个,调伏烦恼。这个地方有四句: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我们学习世间法,世间也有很

诚心忏悔后,会有三种力量现前!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我们的心理素质够不够了。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但是还没得果报,还

具备这三种心必得往生

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答曰: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

避免这三十三种不清净的布施

避免这三十三种不清净的布施◎海 涛《毘耶娑问经》记载佛为毘耶娑仙人说有三十三种不清净(染垢)布施,佛弟子也应该了知、避免:一、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发心施众生财物,这不是佛教的布施。例如有人

拥有这三种能力助你正念正行

◎ 贤 宗1.专注当下的能力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缺陷不足并不可怕,懂得对自己时时进行反思、修正与升华才更为重要。我们打坐时,可以静下心来,对自己性格上的短长进行反思:我是常常

佛教的报应模式有三种

慧远大师佛教的报应模式有哪些,我们知道佛教的报应模式有三种,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

清明节三种精神,儒释道三大智慧

清明节三种精神,儒释道三大智慧清明是节气,清明节是节日,二者在同一天。作为节气,清明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在每年的四月份前后,处在仲春和暮春之交。《历书》里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

冬季护肺,必喝三种小药茶!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许多城市的雾霾也让人们的呼吸道受伤。在此推荐几种护肺的小药茶,大家可根据需要选用。一、罗汉果茶罗汉果甘、凉,能清肺止咳、润肠通便。取罗汉果5~8克,去壳掰碎,用沸水泡后放凉饮

《道德经》:三种性格,命最好;三种德行,福最大!

三种性格命最好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性格通过影响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进而对人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性格好,命也不会差。1、随和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水虽柔,但能包容万物。我们常说百炼钢不如绕

每日一禅: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为人四有: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①口中有德,就是说话要留有余地,不对他人施加软暴力;②目中有人,就是要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将心比心,坦诚相待;③心中有爱,就是要在心田种下爱的种子,并小

一日禅:迷中不执着 悟中有受用

人在迷惑的时候,往往会有许多心结打不开,这通常都是因为自己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逆耳忠言所致。所以当我们遭遇不顺、陷入烦恼的时候,无论迷惑、愚痴或邪见,只要不执着,就有办法化解。所谓穷则变,

“家庭、工作、修行”是居士的三种责任

在家佛教徒有三种责任,第一是家庭的责任。本来,这不需要我来说明,但是在现实中,不强调这一点似乎不行;第二是工作的责任;第三,你是一个佛教徒,与世间之人不同,你有修行的责任。一些佛教徒在学佛之后,对父母

这三种茶,堪称糖尿病的克星,谁都喝得起

在日常合理膳食过程中,广大糖友常常过分专注于如何吃得健康,对于如何喝倒是比较缺少注意。  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三款非常经济适用、且降糖有果效的日常茶品。一、山药茶  山药本身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降

无尽意菩萨与三种无尽的含义

无尽意菩萨有三种无尽的含义,因为这三种含义,无尽意菩萨,欲把这无量世界,变成极乐世界。欲将无尽的众生,都教化成佛。所以无尽意菩萨,名为无尽意。一、世界无边尘绕绕世界是无量无边的,有此世界、他世界、无量

黄国达:三种假施设

三种假施设黄国达如果对人认识不清,误交损友,很可能受到伤害;如果对一件事认识不清,作了错误的决定,则可能带来一堆棘手的间题。而更根本的,对生命、世界的的真相认识不清,有了错误的观念、不当的预期,则必然

宿王华菩萨--听闻佛法开发自性

我们都知道听闻佛法是有很多的好处的,而且我们若是修行佛法的话也是有极大的功德的。我们其实每天都可以去念诵一遍佛经,这个对我们的心灵是有精华作用的,让我们以后生活能够更加的幸福。娑婆世界一切都在无情的变

什么是佛经中讲的三种十波罗蜜?

什么是佛经中讲的三种「十波罗蜜」? 善男子。为求菩提。有其三种十波罗蜜。一者十种布施波罗蜜多。二者十种亲近波罗蜜多。三者十种真实波罗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以七宝满于三千大

十八罗汉中有没有排名

十八罗汉没有排名。分别是托塔罗汉、探手罗汉、过江罗汉、芭蕉罗汉、静座罗汉、骑象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举钵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开心罗汉、欢喜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伏虎罗汉、沉思罗汉、骑鹿罗

菩提偈中有什么智慧

六祖慧能有一首《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本来就不是一棵树,明镜也不是一个真的台,本来就没有任何东西,到哪里去沾惹尘埃呢?这四句诗简洁明了,却寓意深广。它揭示了

那延罗目尊者开示:忏悔的三种类型

(1)作法忏悔,略称作法忏。依律之作法而行忏悔。作法忏就是依靠着一定的方法,来发露自己所造的恶业,藉着方法的运作,而达到忏悔灭罪的目的。譬如: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如果犯了

周叔迦:三种方便易行的修行方法

一、绪说佛教徒虽然知道做好人,但还不能便是真正佛教徒。因为佛教徒必须做好人之外,更加以是修行人。换一句话说,不修行的好人,他的好不能是最好的。世间人只知好而不知修行,所以那好始终不能到最高峰。假使佛教

净宗:在净土法门里你要生起三种信心

每一个法门的修行都是以信心为根本,站在净土法门的角度你要生起三种信心:一、弥陀大愿力:佛力不可思义,你要对弥陀本愿的摄受完全要有信心,你要相信他有足够的力量来救拔我们;二、自性功德力:你在念佛时候,能

佛教戒律中有哪14种人不允许出家?

1.七岁以下儿童七岁以下的儿童年纪尚小,对于出家人的生活,很难适应。故而戒律之中,明确规定七岁以下的儿童,不许出家。2.七十以上老人与七岁的儿童相比,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也是难以适应出家人的生活。儿童是年

“八苦”之中的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

一、苦苦,有漏行蕴中,诸非可意的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即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

佛法中有多少种果位

一、如果简单分的话,可说有3种果位,从低到高依次是:阿罗汉、菩萨、佛。二、如果细分的话:1、小乘佛法有4个果位,从低到高依次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2、按照大乘圆教的说法,菩萨共有41个果

佛门中有几大法门

佛教有84000个法门。这是表法,佛教的法门有无量无边,根据众生的根性而现。在中国佛教有八大宗派:中国佛教有八宗:天台宗天台宗,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