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雪漠:不要让仇恨蒙蔽双眼
2024-12-16 08:51

不要让仇恨蒙蔽双眼

四为嗔之结,火烧功德林。

功德非有为,源自清净心。

在繁忙的都市里,你常常会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每个人都非常忙碌,非常急躁,一点小小的摩擦,就能引爆一座嗔恨的火山。所以,公交车、地铁里,你常常能目睹一些无意间的碰撞所引起的争吵。有个学生告诉我,她曾经亲眼看见有人因为这样的小摩擦而起了杀心——他在冲动之下掐住了对方的脖子。可见,嗔结是魔鬼,在它的教唆下,人会失去理智,做出一些违背道德标准的事情。

什么叫嗔结?嗔结,就是仇恨之结,指的是嗔恨心非常重。

嗔为五毒之一,是众生做出各种恶业、被生死轮回所缚的其中一个原因。愤怒的人,跟酒醉的人一样,是失去了理智的。被怒火狠狠烧灼着的你,既体会不到爱,也体会不到欢欣与快乐,所有对善的向往与坚持,都会被烧得烟消云散。你看,假如那个因为一点小摩擦而动了杀心的人,不能及时找回自己的理智,放纵自己的愤怒,他或许就真的会掐死那个与他发生争执的人。当然,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就难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个责任是世界回馈给他的一种反作用力。嗔恨行为的反作用力中最直接的一种,就是他会失去所有的宁静、快乐与坦然,陷入后悔、心虚与对后果的担忧当中。

我们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刚开始心还很清净,安住于本元心之中。忽然,别人侵犯了你的利益,你便怒火中烧。那么,我问你,当你嗔火炽甚的时候,刚才的清净到什么地方去了?有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被嗔火烧了。这便是“火烧功德林”的含义。

仇恨之火生起时,心就不清净了。这时,明空没有了,智慧也没有了。你心中的一切清明和智慧,都叫那把仇恨之火烧尽了。这是外部世界加诸于你的吗?是外部世界夺走了原本属于你的东西吗?不是的。是你执著于个人利益的心,让自己陷入了愤怒的痛苦,其实,激起你愤怒的那个瞬间早就过去了。

试想,公交车上的小小碰撞足以成为置人于死地的理由吗?显然不能,它仅仅是个如梦幻泡影般转瞬即逝的小小细节、小小记忆,那么,为什么那个人会因此而产生杀人的冲动呢?或许是因为他在生活中积累了极多的怒火,他的心灵时刻处于一种焦躁、压抑的状态,他对外部世界的恨意就像被强行压在水中的皮球一样,一个不留神,理性按力就会减弱,这时候嗔恨的皮球就会狠狠地弹出水面,对他的心灵造成难以想象的冲击。这时候,他就不由自主地生出了杀心。

社会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缺乏成就感,如果他又是一个嗔恨心很重的人,那么他就很可能会把怒火发泄在比他弱小的群体身上,比如,他会动不动就发火,甚至还会虐打自己的妻子、孩子和宠物等等。他的行为不断种下恶的种子,当这些种子发芽结果的时候,他就会承受恶的业报。况且,话说回来,当一个人不得不将怒火发泄在一些无辜的弱小生命身上的时候,他其实是非常可悲的,因为他显然是懦弱和无助的。而且,埋没人类本有的良知,必然使他时刻生活在战战兢兢当中,生怕自己那些见不得人的行为会让他失去仅有的一些东西。

所以说,忍辱在六度中非常重要。要是你不能忍辱,嗔火一烧,清净心就丢掉了,功德也就没有了。比如,有人讲法讲得非常好,戒律看起来也很谨严,可是有一天,他怒火中烧,大发雷霆,张牙舞爪,就原形毕露了。这时,明眼人一看,马上就明白他的境界了。

当然,发怒有两种,一种是示现,另一种是真正生起了嗔恨心。有时,为了调伏众生,善知识也会示现发怒相,但实际上他心里是没有半点嗔意的,玛尔巴示现怒容打密勒日巴就属于这一种。

一点嗔心起,百千障门开。一发火,你的功德就可能消失。因为,真正的功德,不是有为之功,而是源自清净之心。我经常告诉别人,如果你的布施是为了求福报,那么你就没有功德。你的有为之心,求来的仅是福德。

比如,一般的布施,是三轮体空,施者空、受施者空,施的过程也空,三者都不执著,才能生起功德。也就是说,你要明白,布施仅仅是你的一种选择和经历,它不是你身上的标签,也不是你用以换取别人的尊重与功德的那个铜板。当你乐于布施而又不执著于它,心中也没有施者、受施者与布施这些概念的时候,你的行为才能真正生起功德。在清净心中,才能生起功德。不清净的心是生不起功德的。

梁文帝问达摩,我修寺院无数,度僧无数,有没有功德?达摩说,没有功德。梁文帝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清净妙圆的智慧,源于空寂的清净之心,这样的功德,不是以世间的有为之心能求到的。换句话来说,正因为梁文帝有求功德的心,所以他的行为才不能生起功德。

世间法中,只能得到福德,得不到功德。所以,一定要有清净心。清净心最大的敌人就是仇恨。当你生起嗔心的时候,清净心就没了,不清净的心中,是生不起功德的。所以,生活中常有人说:不要让仇恨蒙蔽你的双眼。

End

不要让别人决定你的情绪

一样东西是否值得拥有,不在于其本身的价值,而在于你是否需要。只有你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上纠缠,在那上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损失的就越多。找准自己想要的才最有意义。有人认为,受了冤

不要让“现在”悄悄地流逝

不要让现在悄悄地流逝◎ 贤 宗生命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我如何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生命的价值?然后,看看自己有没有用柔软的心与家人和朋友相处?是否尊重、理解、接纳了每一个人?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

一日禅| 不要让你的忍让成为一种负担

忍受一人的无端怒气,最后成了众人的出气筒;让出自己的位置,自己却退到了穷途末路。有时候忍让反倒成了他人伤害我们的利器,拖累了我们的人生。儒家的忍让并不是因为吃亏是福,是为大义,是有原则的忍让。所谓忍让

不要让别人,左右了你的人生。

不要让别人,左右了你的人生,做好自己。愿你,为他人负责时,也能为自己而活。人生,永远只能靠自己《六祖坛经》: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人这一生,命运好坏都是自己决定的。有个老木匠干了一辈子的活,

雪漠:无执无伪的信心

无执无伪的信心1、没有信心,便没有一切◎问:信心到底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何您那么自信?●雪漠:信心者,一是坚信自己是佛,二是视师如佛,三是相信修炼佛法能够成佛。我自知,也知他,故自信。◎问:在读经、持咒

雪漠:大成就者为什么喝毒酒?

大成就者为什么喝毒酒?西藏古代有一个老人,他叫密勒日巴。他修行了一辈子,修得非常好,他修到什么层次呢?他知道每个人的心中在想什么。有个人非常嫉妒他,这是一个格西,是佛学博士,因为这个密勒日巴的影响非常

雪漠:“疯话”雪漠:是佛是魔?

“疯话”雪漠:是佛是魔?●雪漠近来,关于“雪漠”的报道很多,传言也多,误解更多。其中,不乏妖魔化者。或说雪漠是佛,或说雪漠是魔,其实都是扯淡。今日,咱自剖肚肠,自暴家私,自抖包袱,显大丑于天下:雪漠者

雪漠:大手印、大圆满、禅宗

1、大手印和大圆满◎问:香巴噶举与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等等派别有什么异同之处?●雪漠:入道口不同,传承不同,哲学不同,教法不同。同的是证果之后的境界。◎问:请您谈谈大手印和大圆满的区别?●雪漠:究竟

雪漠:不读书与心灵死亡

不读书与心灵死亡1、为什么要读书?◎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何作用?不读书又会有什么坏处呢?“尽信书不如无书”,您如何理解这句话?●雪漠:读好书可治愚痴。治愚先治心,治心可改变命运。因为我们老是遇

雪漠:三昧耶誓约与守戒

三昧耶誓约与守戒1、三昧耶誓约◎问:为什么说没有这一誓约(三昧耶誓约),所有的修炼都没有意义?●雪漠:没有相应,便没有成就。佛教所说的上根之人,其“上根”的重要标志就是有大信心;当你俱足了对机和信心之

雪漠:求师也要抓住“当下”

求师也要抓住“当下”●雪漠笔者曾在上海遇到一位朋友,他看过我的《大手印实修心髓》,对大手印文化很感兴趣,一直想向我讨教。某次我去上海时,有朋友通知他,结果他因一件小事缠身,没有来。不久之后,他得了急病

雪漠:人类的堕落

人类的堕落(2009年10月 上海图书馆讲座)人类最可怕的不是屠杀,而是对屠杀的讴歌。你可以翻开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或者文学史等,就会发现人类顶礼摩拜的,其实是屠杀自己同类的人。杀人越多,可能越被认为

雪漠:当下关怀与心灵超越

当下关怀与心灵超越与时俱进是文学的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对某些文学概念进行新的诠释。笔者便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进行了跟过去不太一样的解读。我认为,现实主义重当下关怀,浪漫主义重心灵超越;现实主

雪漠:雪漠为啥一再强调破执?用心何在?

雪漠为啥一再强调破执?用心何在?雪漠近来,我写了两篇短文《“念佛往生”的误区》和《信仰的“魔桶”与破执》,经华人佛教推出之后,引起强烈反响,有称我为佛者,有骂我为魔者,更不乏人身攻击者。各随其缘,好不

雪漠:文学的精神

文学的精神(作家雪漠在首届中法文学论坛演讲)当代文学的一些作品中,对暴力的讴歌已达到极致,翻开书籍,打开电视,我们都能看到许多杀人的屠夫在作家笔下成了英雄。我们很难想象,人类怎么能将杀害自己同类的人,

雪漠:让违缘成为调心的良机

雪漠:让违缘成为调心的良机1近来,老有朋友说一些关于我的事,有赞美的,有诋毁的,有说我是佛的,有说我是魔的,总是各随其需要,解读雪漠。对此,我总是随喜,只要他们开心,想说啥,就去说啥吧。至于内容,我倒

雪漠:真假信仰者的分水岭

真假信仰者的分水岭自省、自律、自强是所有信仰的根本。自省是发现过去的不足,自律是把握自己的现在,自强是创造美好的未来。没有这三者,便没有信仰。我的长篇小说《西夏咒》出版之后,许多读者对其中关于信仰的反

雪漠:人类所有烦恼都源于分别心和执著

人类所有烦恼都源于分别心和执著要永远记住,人类的所有烦恼都源于分别心和执著。你富有,我贫穷,我就痛苦;你美丽,我丑陋,我就烦恼;你对他好,对我不好,我就失落……烦恼的起源,就是分别心。有了分别心,才有

雪漠:向内看,因爱实现超越

向内看,因爱实现超越什么是超越?跳出自己的生存环境来观照身边的世界。当你跳出自己的生存环境来观照身边世界时,就会发现,世界上虽然有好多你看不顺眼的东西,像个污浊的大泥潭,但它却能孕育出圣洁的莲花来。其

雪漠:从拉登之“死”谈暴力英难的终结

从拉登之“死”谈暴力英难的终结时下盛传“拉登死了”。不管拉登是不是真的死了,这世界的欢呼声却说明:拉登该死了!奥巴马说,这是正义的胜利。伊斯兰世界则视拉登为正义的化身。在同一个词汇下,美国人在欢呼,伊

雪漠:祈请发愿,与更高的力量相应

祈请发愿,与更高的力量相应他骗了你的钱,让你变得穷困潦倒,为什么你不应该恨他呢?因为仇恨改变不了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你觉得恨他是应该的,却不明白你惩罚的实际上只是自己。所以说,慈悲看

雪漠:世界需要的,是你的附加值

世界需要的,是你的附加值不同的心灵,会赋予事物不同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需要的,只是这些东西带给你的‘附加值\’,而不是它本身。而很凑巧的是,我们人类也跟这些东西有相似性。你被这个世界所需要,往往是因为你

雪漠:永远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永远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永远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哪怕只是一些小事,尽力而为之后就不要执著它。要学会用这样一种心态面对生活。因为所谓的人生,就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无论你想与不想,想多还是想少,不过好每个

雪漠:改变,从心开始

改变,从心开始生命的本质是就在一种巨大的虚空之中,填上你的行为。除了你的行为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之外,你能够留下的,不过是相片中你的音容笑貌、你做过的那些事情、留下的几本书,或者你帮助别人明白了、快乐了的

雪漠:信仰的“魔桶”与破执

信仰的“魔桶”与破执●雪漠最近,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念佛往生”的误区》。此文一出,就被凤凰网华人佛教“观点”栏目推荐,引起反响。但是,对于文中观点,读者们各存迷惑。很多人由此想起陈晓旭的出家与过世

雪漠:以警觉对治无记与昏沉

以警觉对治无记与昏沉这时候心灵要像无云晴空般宽广,又如山中溪涧一样清澈。虽然无念,但是清醒。万物都在你的心灵里面显现,但一切又无法束缚和诱惑你。你始终知道自己当下正在做的是什么事,而不会因为被其他景象

雪漠:别让身体影响心灵的明白

别让身体影响心灵的明白修身是修心的基础,要是没打开脉结,你修成的那种空性觉受是不彻底的,而且容易丢失。因为你的心虽然有了智慧,但你的身体仍会给你造成烦恼,这样,身体反倒成了心灵的障碍。你生了病,仍会有

雪漠:不要执著,但要精进

不要执著,但要精进不要执著于过去的事情,不要执著于当下的某个想法,更不要执著于自己给未来定下的某个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做什么都要随随便便。不要执著,指的是在专注、尽力、精进的基础上,不强求结果,一切随

雪漠:用誓约之力坚定你的信心

用誓约之力坚定你的信心你要明白,世界是无常的,生命也是个巨大的幻象,无常一旦袭来,除了信念,什么都靠不住,因为什么都是因缘聚合之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你要发下大愿,用一种誓约的力量,来坚定你修行的信

雪漠:世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

世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美丽也罢,丑陋也罢,拥有也罢,失去也罢,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存在,更没有一种状态能够永恒存在。世界就是这样。世上一切都是巨大的假象。为啥说它们是假象?因为它们不会永恒,却

雪漠:知识是另外一种障碍

知识是另外一种障碍有时候,读书也会产生所知障。比如,有人读了好多关于修行的书,但这些书没有变成他的营养,反而变成他的枷锁,让他无法超越概念、体悟真心的纯净与质朴。那么就要把这些知识都忘记,把对这些书的

雪漠:命由心造,大善铸心

命由心造,大善铸心有大心则有大愿,有大愿才有大力,有大力则有大能,有大能终有大成。相反,没有菩提心,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有些人追求神通,追求智慧,唯独没有慈悲,那么他最终就不会获得大成就。利众的

雪漠:恶学说是滋生罪恶的土壤

恶学说是滋生罪恶的土壤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伟大,不能仅仅以群体或国家来衡量,而应以人类为参照系,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为人类带来了好处。当然,还可以众生、地球、宇宙为参照系来衡量。有些学说,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

雪漠:将大爱种入心田

将大爱种入心田人类无论多么大的幸福,也不过是一份好心情。好心情能延续一天,就是一天的幸福;延续一个月,就是一个月的幸福;延续一年,就是一年的幸福;延续一辈子,就是一辈子的幸福。如果一个群体里的每个人都

雪漠:出离红尘,追寻人生的意义

出离红尘,追寻人生的意义人生为了什么?我这辈子做什么来了?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死后,除了我的子孙,还会有人记得我吗?我这辈子做过的事情,可值得为他人所称道吗?我与这世上庸庸碌碌的其他人,可有什么区别呢

雪漠:善与恶,如光明总与黑暗相伴

善与恶,如光明总与黑暗相伴现在的问题是,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心灵,而控制信息的媒体,又不去宣扬一种善的精神,引导一种善的取向,而是毫无原则地迎合着社会需要,放大着欲望的噪音,许多善的声音刚刚传出,就

雪漠:解脱就是明白与放下

解脱就是明白与放下人的烦恼有两种,一种来自先天基因,叫做“俱生我执”,一方面来自后天的环境熏染,叫“分别我执”。后天的执著容易在见性后得以清除,叫“见所断烦恼”,因见觉悟之光,顿除后天的黑暗烦恼;而先

雪漠:专注而享受的做事也是修行

专注而享受的做事也是修行有的人修行的时候心里一片宁静,一旦投入工作,开始与别人相处,便时时计较自己是不是吃了亏,是不是受了委屈,于是又开始生气、嫉妒、贪婪等等。这就是忘记了自己修行的目的。在行、住、坐

雪漠:止观双运,才能对治习气

止观双运,才能对治习气实际上,身体就是“我”,执着于满足身体的欲望,就是放不下对“我”的执著。在你心底,这个身体、这个“我”还是存在的,你觉得要吃好、穿好、住好,才“对得起自己”,就会生起无穷无尽的欲

雪漠:信受奉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信受奉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一切东西都是自己的心制造出来的,烦恼也罢,困难也罢,都是自己心里面的感受。假如一匹骏马从小就被拴马桩拴着,即使有一天它长大了,稍稍一挣,就可能挣脱那桎梏,但它不一定会去尝试,因为

雪漠:不要指望自己能握住流水

不要指望自己能握住流水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梦幻,明白这种梦幻时,不去执著,这就是智者的行为。你如果想把这种梦幻变成一种真实的、能被掌握的东西时,就叫执幻为实,这是人类烦恼的原因。人类最大的烦恼,就是

雪漠:保持警觉,区别真假明空

保持警觉,区别真假明空人不能改变过去,不能预知未来,就连当下也不在人的控制之内,因为每个当下都在不断成为过去,想留也留不住。所以,对于所有的妄念,你都不要执著它,不要让念头牵着你走。不要因为妄念而快乐

雪漠:一味,不分你我的智慧

一味,不分你我的智慧这时候,你已经没有任何的分别心,你再也不会根据个人喜好而有区别地待人接物,就像阳光普照万物时,不会因为这个人聪明就多给它一点阳光,那个人愚痴就干脆不照耀他。你也不会再把自己当成生命

雪漠: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鉴别真假善知识?

◎陈亦新: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鉴别真假善知识?●雪漠:佛教中有一种鉴别真假善知识的方法。你要看跟他在一起的人,是愈加贪婪、仇恨、愚痴,还是日渐清凉、明白、破执?他们是在升华还是在堕落?这是最主要的。如果

雪漠:如何契入大手印?契入大手印有什么窍诀吗?

◎陈亦新:契入大手印有什么窍诀吗?●雪漠:大手印有三个要诀:保任空性就是止,警觉之心就是观,用止观之心去应对世界上的万物,就是妙用。单纯的止或是观生不起妙用,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单纯的妙用而没有止和观就

雪漠:瑜伽的本意是什么?现在流行的瑜伽是正修吗?

◎陈亦新:瑜伽的本意是什么?目前流行的一些瑜伽、灵修之类的是真正的修行吗?●雪漠:光明大手印是让上师的那种巨大的生物场和你达成共振,上师将他的证量光明传递给你,让你也感受到那种证量光明,这就是加持。共

雪漠:什么是明心见性?怎样明心见性?

◎陈亦新:什么是明心见性?●雪漠:明心就是明白你的本元心、真心。我在《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察真妄一篇中间,专门讲过这一点。明白真心是第一步,然后是守住真心,不要让真心动摇,把那种觉悟慢慢地扩大,直至

雪漠:事物本身没有永恒不变的意义

事物本身没有永恒不变的意义有些人行善带有一种目的,有些人行善只是一种手段。当它仅仅是一种手段时,就有可能被人称为伪善。不过,笔者认为,只要这个善的手段所引起的行为、结果具有善的效果,那就不应该被称为伪

雪漠:开悟之后有没有烦恼?契入大手印后如何进修?

◎陈亦新:开悟之后有没有烦恼?要是有,如何对治?●雪漠:开悟的方式有多种:一种是缘悟,上根之人,遇到具德上师,机缘成熟,就能一悟到底,按禅宗的说法,能一箭透三关。透三关之后,就能悟得究竟,如香巴噶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