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雪漠:如何从凡夫成为觉悟的圣者
2024-12-16 11:54

如何从凡夫成为觉悟的圣者

●雪漠

从凡夫成为觉悟的圣者,既像上楼一样简单,也像登天那么难。

第一道难关,在于你必须先要明白什么叫心性?就像一个人去山野露营,想玩得开心,不该带的东西就统统别带,但是你首先得知道什么该带什么不该带,要不连饭都吃不上,或者迷在深山老林里出不去,那可就成玩命了。

部分看过《大手印实修心髓》的朋友,也许已经明白了“什么是本元心”,但是对如何修行还是摸不着头脑。《大手印实修顿入》的诞生就是为了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为了帮助你尽快“通关”,下面我会讲一些常识,它包括了人在红尘中间慢慢磨炼,最后证得究竟成就,实现终极解脱的所有过程。大家可以把这个人当成一种象征,也可以当成你自己,看看我们把自己当成一个参照时,你应该做什么?你可以看看热闹,也可以把自己代入故事中去——当你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时,就会明白,面临各种情况时,你应该怎么做。

因为涉及凡人从开始修行到证道之过程的完整展示,在这个“故事”中,我将更倾向于渐修根器者。借此,你就会知道一个凡人向圣者升华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怎样的环节。这些环节,即使对于上根之人,也不能省略。

这里所说的“上根”,仅仅是他在经历这些过程时,比别人用的时间少一点,并不是说他可以越过这些阶段。比如某个华侨已经在美国生活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国内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他来说自然易于反掌。事实上,对于所有的修道者,五级证道的名相可能有些差异,但其过程是不能省略的。

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认为“道次第”和“大手印”是对立的。事实不是这样,实质上所有的道次第也罢,幻身也罢,拙火也罢,生起次第也罢,圆满次第也罢,明白心性之后的“修”和不明白心性之后的“修”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人们大多爱住电梯楼?因为上楼够快,而且不费力。有电梯和没电梯完全是两回事。大手印见地就是这电梯。像终极解脱之路这样的“参天大厦”,没有大手印见地的“电梯”,何年何月才能到达光明的顶端?

没有大手印见地的“修”,是为了得到某种见地,空性见地,空性觉受,这就像是找到电梯入口。而有了大手印见地的“修”则是得到空性觉受之后,再去保任,继续修。就像找到电梯入口了,你只要知道自己要到哪一层,按钮就是。即使明心见性,这个“上楼”的过程还是少不得的,找到电梯入口可不等于就已经到楼上了。

但如果连电梯入口也找不到而徒步上楼,10楼、20楼你也许还能爬得上去,30楼、40楼你能上得去吗?况且这时候你连大厦到底有多少层都还没搞懂。“太累了,今天先回去,明天再来吧!”也许你会这样想,然后走了回头路,于是参天大厦的楼顶就变成一个只供仰望的梦想,而非一个可以达到的光明之顶了。所以说,要破除所有执著,必须先找到大手印见地的“电梯”。

当然,这个比喻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他其实是像森林里迷路的孩子,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朝哪个方向走,他根本就没有进入“楼道”――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正确的传承――那么,他最应该做的,便是先找到一个真正的善知识,把他带出迷宫般的森林,将他带入智慧的楼道。否则,他可能会在森林里迷上一生一世,或是多生多世。

我们所说的开悟,主要是指进入楼道之后再要寻找的那个入道口。对于一些外道来说,是根本谈不到开悟的。因为目的地不同,入道口也不同。许多宗教是不求开悟的。开悟只是佛教追求的目的。基督教和其他宗教是不谈开悟的。它们的目的地,是另外一个。

当我们真正进入智慧的的楼道之后,我们的目标便是找到那个能通往上层的入“道”之门。要是找不到这个口,我们也可能会在一楼待上一辈子,许多没有开悟的教徒便是这样。

对于真正的大手印行者来说,修行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认识空性,第二是保任空性并增长空性。就是说你认识空性、明白心性、明白大手印之后的修是保任并且增长,是为了稳固空性。

如果不明白这些,没有大手印见的修是一种盲修,执著是很难破掉的。

佛教中有许多门派,大家走的路线虽不一样,但都是对的。香巴噶举学派的琼波浪觉祖师在有了大手印见地、明白了心性之后还是照样修拙火,修幻身,修光明。这些他都验证过了,验证了之后,仍然在修。

所以说,见地是见地,行履是行履。见地要高,行履要扎实。也有些大师都重见地而不重行履,但没有行履的见地很容易成为狂慧。

香巴噶举的大手印源于智慧空行母奶格玛,它也有顿渐两种。顿根如进入电梯后的超越,需要上等上师和上根弟子加上殊胜因缘和信心。渐修从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入手。但了义地说,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本为一体。生起次第是缘起,圆满次第是性空,二者本是一体。虽然在修时有前后之分,但要是没有空性正见,那生起次第是很难修好的。

在香巴噶举的五大金刚灌顶中,有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到最后的“句义力灌顶”,也称“大手印灌顶”,上师就会为你开示心性,你就能契入大手印。

因为众生根器不一,遂有了许多方便法门,我们称之为方便道。光明大手印是解脱道,如果你是上根之人,遇到具德具证的上师,那么你就可以直证大手印。

不过,无论你会不会游泳,有没有船,“过河”的过程还是少不了的。没有修,便不可能有成就。

所有修习大手印的那些行者,最初也是迷者,他们由向往真理,而寻觅上师,得师开示心性,进而悟入,见到空性,保任而入修道,终而破执证果。

下面,我们给自己沏一壶清茶,在空性的袅袅茶香中,选好最舒服的坐姿,探求绝对自由的旅程马上就要开始了。

――选自雪漠《大手印实修顿入》

End

眼前万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计,实无所生

守培法师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者,缘生无性,正示生无所生也。人为万物之灵,万物为人之所知。愚者但具其灵,而不求其所知,以副其灵,徒负其灵而已。智者对于万物,虽知其然,而亦未知其所以然,终有愧于灵。以不安于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来历及含义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来历及含义◎ 智 证 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

凡夫僧也是福田吗?为什么要供养凡夫僧?

文 / 能弘法师有人问了个问题:我们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圣贤僧,我们要礼敬供养圣贤僧,那凡夫僧为什么也要礼拜供养?请问凡夫僧也是福田吗?当然了,凡夫僧也是我们的福田,凡夫僧就是刚出家,剃了度

凡夫学道法

道宣律师 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

智敏上师:凡夫说一切不执著 听起来高深但是假的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的知见,由闻、思、修,要从听闻正法来的。这个见解,最高的见解就是自性空与缘生因果、二互不违而相助出生。世俗的正见,我们说就是因果不昧。一切法,应该知道

雪漠:无执无伪的信心

无执无伪的信心1、没有信心,便没有一切◎问:信心到底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何您那么自信?●雪漠:信心者,一是坚信自己是佛,二是视师如佛,三是相信修炼佛法能够成佛。我自知,也知他,故自信。◎问:在读经、持咒

雪漠:大成就者为什么喝毒酒?

大成就者为什么喝毒酒?西藏古代有一个老人,他叫密勒日巴。他修行了一辈子,修得非常好,他修到什么层次呢?他知道每个人的心中在想什么。有个人非常嫉妒他,这是一个格西,是佛学博士,因为这个密勒日巴的影响非常

雪漠:“疯话”雪漠:是佛是魔?

“疯话”雪漠:是佛是魔?●雪漠近来,关于“雪漠”的报道很多,传言也多,误解更多。其中,不乏妖魔化者。或说雪漠是佛,或说雪漠是魔,其实都是扯淡。今日,咱自剖肚肠,自暴家私,自抖包袱,显大丑于天下:雪漠者

雪漠:大手印、大圆满、禅宗

1、大手印和大圆满◎问:香巴噶举与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等等派别有什么异同之处?●雪漠:入道口不同,传承不同,哲学不同,教法不同。同的是证果之后的境界。◎问:请您谈谈大手印和大圆满的区别?●雪漠:究竟

雪漠:不读书与心灵死亡

不读书与心灵死亡1、为什么要读书?◎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何作用?不读书又会有什么坏处呢?“尽信书不如无书”,您如何理解这句话?●雪漠:读好书可治愚痴。治愚先治心,治心可改变命运。因为我们老是遇

雪漠:三昧耶誓约与守戒

三昧耶誓约与守戒1、三昧耶誓约◎问:为什么说没有这一誓约(三昧耶誓约),所有的修炼都没有意义?●雪漠:没有相应,便没有成就。佛教所说的上根之人,其“上根”的重要标志就是有大信心;当你俱足了对机和信心之

雪漠:求师也要抓住“当下”

求师也要抓住“当下”●雪漠笔者曾在上海遇到一位朋友,他看过我的《大手印实修心髓》,对大手印文化很感兴趣,一直想向我讨教。某次我去上海时,有朋友通知他,结果他因一件小事缠身,没有来。不久之后,他得了急病

雪漠:人类的堕落

人类的堕落(2009年10月 上海图书馆讲座)人类最可怕的不是屠杀,而是对屠杀的讴歌。你可以翻开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或者文学史等,就会发现人类顶礼摩拜的,其实是屠杀自己同类的人。杀人越多,可能越被认为

雪漠:当下关怀与心灵超越

当下关怀与心灵超越与时俱进是文学的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对某些文学概念进行新的诠释。笔者便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进行了跟过去不太一样的解读。我认为,现实主义重当下关怀,浪漫主义重心灵超越;现实主

雪漠:雪漠为啥一再强调破执?用心何在?

雪漠为啥一再强调破执?用心何在?雪漠近来,我写了两篇短文《“念佛往生”的误区》和《信仰的“魔桶”与破执》,经华人佛教推出之后,引起强烈反响,有称我为佛者,有骂我为魔者,更不乏人身攻击者。各随其缘,好不

雪漠:文学的精神

文学的精神(作家雪漠在首届中法文学论坛演讲)当代文学的一些作品中,对暴力的讴歌已达到极致,翻开书籍,打开电视,我们都能看到许多杀人的屠夫在作家笔下成了英雄。我们很难想象,人类怎么能将杀害自己同类的人,

雪漠:让违缘成为调心的良机

雪漠:让违缘成为调心的良机1近来,老有朋友说一些关于我的事,有赞美的,有诋毁的,有说我是佛的,有说我是魔的,总是各随其需要,解读雪漠。对此,我总是随喜,只要他们开心,想说啥,就去说啥吧。至于内容,我倒

雪漠:真假信仰者的分水岭

真假信仰者的分水岭自省、自律、自强是所有信仰的根本。自省是发现过去的不足,自律是把握自己的现在,自强是创造美好的未来。没有这三者,便没有信仰。我的长篇小说《西夏咒》出版之后,许多读者对其中关于信仰的反

雪漠:人类所有烦恼都源于分别心和执著

人类所有烦恼都源于分别心和执著要永远记住,人类的所有烦恼都源于分别心和执著。你富有,我贫穷,我就痛苦;你美丽,我丑陋,我就烦恼;你对他好,对我不好,我就失落……烦恼的起源,就是分别心。有了分别心,才有

雪漠:向内看,因爱实现超越

向内看,因爱实现超越什么是超越?跳出自己的生存环境来观照身边的世界。当你跳出自己的生存环境来观照身边世界时,就会发现,世界上虽然有好多你看不顺眼的东西,像个污浊的大泥潭,但它却能孕育出圣洁的莲花来。其

雪漠:从拉登之“死”谈暴力英难的终结

从拉登之“死”谈暴力英难的终结时下盛传“拉登死了”。不管拉登是不是真的死了,这世界的欢呼声却说明:拉登该死了!奥巴马说,这是正义的胜利。伊斯兰世界则视拉登为正义的化身。在同一个词汇下,美国人在欢呼,伊

雪漠:祈请发愿,与更高的力量相应

祈请发愿,与更高的力量相应他骗了你的钱,让你变得穷困潦倒,为什么你不应该恨他呢?因为仇恨改变不了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你觉得恨他是应该的,却不明白你惩罚的实际上只是自己。所以说,慈悲看

雪漠:世界需要的,是你的附加值

世界需要的,是你的附加值不同的心灵,会赋予事物不同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需要的,只是这些东西带给你的‘附加值\’,而不是它本身。而很凑巧的是,我们人类也跟这些东西有相似性。你被这个世界所需要,往往是因为你

雪漠:永远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永远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永远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哪怕只是一些小事,尽力而为之后就不要执著它。要学会用这样一种心态面对生活。因为所谓的人生,就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无论你想与不想,想多还是想少,不过好每个

雪漠:改变,从心开始

改变,从心开始生命的本质是就在一种巨大的虚空之中,填上你的行为。除了你的行为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之外,你能够留下的,不过是相片中你的音容笑貌、你做过的那些事情、留下的几本书,或者你帮助别人明白了、快乐了的

雪漠:信仰的“魔桶”与破执

信仰的“魔桶”与破执●雪漠最近,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念佛往生”的误区》。此文一出,就被凤凰网华人佛教“观点”栏目推荐,引起反响。但是,对于文中观点,读者们各存迷惑。很多人由此想起陈晓旭的出家与过世

雪漠:以警觉对治无记与昏沉

以警觉对治无记与昏沉这时候心灵要像无云晴空般宽广,又如山中溪涧一样清澈。虽然无念,但是清醒。万物都在你的心灵里面显现,但一切又无法束缚和诱惑你。你始终知道自己当下正在做的是什么事,而不会因为被其他景象

雪漠:别让身体影响心灵的明白

别让身体影响心灵的明白修身是修心的基础,要是没打开脉结,你修成的那种空性觉受是不彻底的,而且容易丢失。因为你的心虽然有了智慧,但你的身体仍会给你造成烦恼,这样,身体反倒成了心灵的障碍。你生了病,仍会有

雪漠:不要执著,但要精进

不要执著,但要精进不要执著于过去的事情,不要执著于当下的某个想法,更不要执著于自己给未来定下的某个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做什么都要随随便便。不要执著,指的是在专注、尽力、精进的基础上,不强求结果,一切随

雪漠:用誓约之力坚定你的信心

用誓约之力坚定你的信心你要明白,世界是无常的,生命也是个巨大的幻象,无常一旦袭来,除了信念,什么都靠不住,因为什么都是因缘聚合之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你要发下大愿,用一种誓约的力量,来坚定你修行的信

雪漠:世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

世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美丽也罢,丑陋也罢,拥有也罢,失去也罢,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存在,更没有一种状态能够永恒存在。世界就是这样。世上一切都是巨大的假象。为啥说它们是假象?因为它们不会永恒,却

雪漠:知识是另外一种障碍

知识是另外一种障碍有时候,读书也会产生所知障。比如,有人读了好多关于修行的书,但这些书没有变成他的营养,反而变成他的枷锁,让他无法超越概念、体悟真心的纯净与质朴。那么就要把这些知识都忘记,把对这些书的

雪漠:命由心造,大善铸心

命由心造,大善铸心有大心则有大愿,有大愿才有大力,有大力则有大能,有大能终有大成。相反,没有菩提心,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有些人追求神通,追求智慧,唯独没有慈悲,那么他最终就不会获得大成就。利众的

雪漠:恶学说是滋生罪恶的土壤

恶学说是滋生罪恶的土壤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伟大,不能仅仅以群体或国家来衡量,而应以人类为参照系,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为人类带来了好处。当然,还可以众生、地球、宇宙为参照系来衡量。有些学说,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

雪漠:将大爱种入心田

将大爱种入心田人类无论多么大的幸福,也不过是一份好心情。好心情能延续一天,就是一天的幸福;延续一个月,就是一个月的幸福;延续一年,就是一年的幸福;延续一辈子,就是一辈子的幸福。如果一个群体里的每个人都

雪漠:出离红尘,追寻人生的意义

出离红尘,追寻人生的意义人生为了什么?我这辈子做什么来了?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死后,除了我的子孙,还会有人记得我吗?我这辈子做过的事情,可值得为他人所称道吗?我与这世上庸庸碌碌的其他人,可有什么区别呢

雪漠:善与恶,如光明总与黑暗相伴

善与恶,如光明总与黑暗相伴现在的问题是,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心灵,而控制信息的媒体,又不去宣扬一种善的精神,引导一种善的取向,而是毫无原则地迎合着社会需要,放大着欲望的噪音,许多善的声音刚刚传出,就

雪漠:解脱就是明白与放下

解脱就是明白与放下人的烦恼有两种,一种来自先天基因,叫做“俱生我执”,一方面来自后天的环境熏染,叫“分别我执”。后天的执著容易在见性后得以清除,叫“见所断烦恼”,因见觉悟之光,顿除后天的黑暗烦恼;而先

雪漠:专注而享受的做事也是修行

专注而享受的做事也是修行有的人修行的时候心里一片宁静,一旦投入工作,开始与别人相处,便时时计较自己是不是吃了亏,是不是受了委屈,于是又开始生气、嫉妒、贪婪等等。这就是忘记了自己修行的目的。在行、住、坐

雪漠:止观双运,才能对治习气

止观双运,才能对治习气实际上,身体就是“我”,执着于满足身体的欲望,就是放不下对“我”的执著。在你心底,这个身体、这个“我”还是存在的,你觉得要吃好、穿好、住好,才“对得起自己”,就会生起无穷无尽的欲

雪漠:信受奉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信受奉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一切东西都是自己的心制造出来的,烦恼也罢,困难也罢,都是自己心里面的感受。假如一匹骏马从小就被拴马桩拴着,即使有一天它长大了,稍稍一挣,就可能挣脱那桎梏,但它不一定会去尝试,因为

雪漠:不要指望自己能握住流水

不要指望自己能握住流水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梦幻,明白这种梦幻时,不去执著,这就是智者的行为。你如果想把这种梦幻变成一种真实的、能被掌握的东西时,就叫执幻为实,这是人类烦恼的原因。人类最大的烦恼,就是

雪漠:保持警觉,区别真假明空

保持警觉,区别真假明空人不能改变过去,不能预知未来,就连当下也不在人的控制之内,因为每个当下都在不断成为过去,想留也留不住。所以,对于所有的妄念,你都不要执著它,不要让念头牵着你走。不要因为妄念而快乐

雪漠:一味,不分你我的智慧

一味,不分你我的智慧这时候,你已经没有任何的分别心,你再也不会根据个人喜好而有区别地待人接物,就像阳光普照万物时,不会因为这个人聪明就多给它一点阳光,那个人愚痴就干脆不照耀他。你也不会再把自己当成生命

雪漠: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鉴别真假善知识?

◎陈亦新: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鉴别真假善知识?●雪漠:佛教中有一种鉴别真假善知识的方法。你要看跟他在一起的人,是愈加贪婪、仇恨、愚痴,还是日渐清凉、明白、破执?他们是在升华还是在堕落?这是最主要的。如果

雪漠:如何契入大手印?契入大手印有什么窍诀吗?

◎陈亦新:契入大手印有什么窍诀吗?●雪漠:大手印有三个要诀:保任空性就是止,警觉之心就是观,用止观之心去应对世界上的万物,就是妙用。单纯的止或是观生不起妙用,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单纯的妙用而没有止和观就

雪漠:瑜伽的本意是什么?现在流行的瑜伽是正修吗?

◎陈亦新:瑜伽的本意是什么?目前流行的一些瑜伽、灵修之类的是真正的修行吗?●雪漠:光明大手印是让上师的那种巨大的生物场和你达成共振,上师将他的证量光明传递给你,让你也感受到那种证量光明,这就是加持。共

雪漠:什么是明心见性?怎样明心见性?

◎陈亦新:什么是明心见性?●雪漠:明心就是明白你的本元心、真心。我在《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察真妄一篇中间,专门讲过这一点。明白真心是第一步,然后是守住真心,不要让真心动摇,把那种觉悟慢慢地扩大,直至

雪漠:事物本身没有永恒不变的意义

事物本身没有永恒不变的意义有些人行善带有一种目的,有些人行善只是一种手段。当它仅仅是一种手段时,就有可能被人称为伪善。不过,笔者认为,只要这个善的手段所引起的行为、结果具有善的效果,那就不应该被称为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