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止观双运,才能对治习气2024-12-10 12:48
止观双运,才能对治习气
实际上,身体就是“我”,执着于满足身体的欲望,就是放不下对“我”的执著。在你心底,这个身体、这个“我”还是存在的,你觉得要吃好、穿好、住好,才“对得起自己”,就会生起无穷无尽的欲望。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你证得空性时,也就同时证得了无分别智。而证得无分别智的目的,正是消除分别心,进而破除那些由分别心引起的执著。当你直接进入无分别的状态,拥有那份智慧的时候,就和证得了无分别智是一样的。这时,经验或偏见就不能左右你对事物的判断和感受了。
举个例子,你不喜欢吃饭时大声谈笑的人,与朋友外出聚餐时,却偏偏遇到这样的一桌人。那噪音让你非常烦恼,一门心思就盼望着他们说话小声一点,或者快点买单走人,根本没法好好跟朋友说话。但假如你这时在海边,那此起彼伏的,只是海浪敲击岩石的声音,你觉得那很浪漫,自然就不会嫌它吵。事实上,这两种声音都是没有自性的,本质上没什么不同,只是你的分别心在影响你内心的宁静,让你不能专注于当下。分别心消失之后,喜恶和贪执自然就会随之消失。
当你拥有了一种正见之后,就要有相应的行履,也就是说,你要用生命与行为来实践你的觉悟。当你实践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虽然在理上明白了一些东西,但是还没有真正证得那种见地,不能遇事无碍。比如,你道理上觉得没什么好生气的,但有人骂你,你还是会火冒三丈,这就是不能遇事无碍的一种表现。
这个时候,你要在真心状态下观察世界上的一切。行、住、坐、卧间保持宁静祥和,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执著,不要贪求。你只要凝神观察,含笑看着万象的发生与结束,不要管太多的东西。它来的时候,你就任它来,不要贪图或执著眼前的一切;它去的时候,你也任它去,不要牵挂什么东西。任那世间万象如雨搅雪般呼啸来去,造成什么结果都好,都影响不了你的快乐与宁静。
暴雨中,金色闪电划破长空,狂风让草木低头,地下遍是一个又一个的水洼洼,水洼洼里面,映出颠倒的世界。假如此时你的心不被浸湿的鞋子、吹断的伞所影响,便可安住于明空觉性之中,享受这风雨的清凉与美丽。
毕竟,雨是会停的,风也是会住的。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像这狂风暴雨一样,既有始,也有终。明白这一点之后,雨可以打湿你的衣服,风可以撼动你的身体,但它们都无法改变你宁静、光明的心。
即便你的心稍有波动,也不要紧。因为,这时候,你只是明心见性,见到空性,还没有真正地证得无我。没有证得无我的时候,你就无法放下身体的欲望。好比肚子饿的时候想要吃饭,吃不上饭就会痛苦、烦恼。实际上,身体就是“我”,执着于满足身体的欲望,就是放不下对“我”的执著。在你心底,这个身体、这个“我”还是存在的,你觉得要吃好、穿好、住好,才“对得起自己”,就会生起无穷无尽的欲望。所以这时你的习气还很重,烦恼也还有。
不过,虽然它们的力量还很大,但是你的光明已经朗照了。有了智慧光明的指引,就如同黑暗的房子里忽然亮起了一盏灯。在这盏智慧之灯的照耀下,你会看清自己的烦恼和习气,就像发现房子里满地都是垃圾。
这时你也许会感到奇怪:我为什么要为了这种事烦恼?为什么这么明显的问题,我却一直看不出来?那是因为,在你还没明心见性的时候,屋子里仍然一片黑暗,你什么都看不见,就会觉得屋里没有垃圾。当你明白的一刹那,屋子里就亮了灯,这时你才会发现原来屋里到处都是垃圾。发现垃圾不要紧,把它们清理出去就可以了。若干年后,你就会证得“无我”之境。那时,你的心波就会慢慢平息,欲望也会化为一种智慧,生起妙用,烦恼化为菩提,你就能得到“大自在”。即便身处屠门、尸林、妓院,仍能安住于空性,你就会得到究竟解脱。
不过要注意,习气只有对境才能彻底清除。比如好色的习气,只有看到美女时才会生起;贪财的习气,只有看到一大堆金钱时才会生起。所以说,当你的真心状态稳固时,就要到红尘中历练,借事修心,多修忍辱。不遇事,你就不会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对治了习气。假如某种习气出现时无法对治,到最后火烧功德林,就什么都没有了。
有一部电影叫《色戒》,电影中那修行人在山洞里闭关,修了三年三个月零三天,好像石头一样。其实,他只是进入了一种顽空状态,冷水泡石头般地泡了三年,这样是没有任何功德的。这三年中间,他与外界隔绝了,很多习气没机会生起,也就没有得到彻底清除,还处于休眠期,像活火山一样,遇到天时地利就会爆发。所以,当这个修行人走出山洞之后,见到一位女孩子立马就还俗了。
为什么有时理上的明白会退转呢?因为安住于真心状态的这种定境还不牢固,还会有妄念生起。所以你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形成“观”的习惯,不能随了妄念走。当你安住于真心、观察自心时,一观察,那妄念就没有了。假如不能时时保持警觉,察觉不到自己生起了妄念,就会不知不觉地跟着妄念走,丢失了真心。这也是所谓的“不怕念起,唯恐觉迟”。
但也不能过度警觉,因为过度警觉会变得紧张,伤害你的止寂之心。在警觉的同时,还要学会放松。大手印讲究止观双运:“止”,是定;“观”,是慧。
不过,真正的“止观双运”,也许跟有的人理解中的“止观双运”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因为人们有时会运用自己本有的知识和习气,对“止观双运”进行解释。这个解释跟它真实的本质有一定的距离,那距离就是他们理解和运用“止观双运”时的障碍。我们把这种由所学知识和细微无明造成的障碍,叫做所知障。
比如对美女,大家都会自己的标准,即使是公认的美女,也未必能让所有人都觉得她很美。又如喝茶,我用清新、甘香来形容茶味,你咋知道你的清新、甘香和我的觉受是不是同一个东西?
心性上悟到的那个东西与身体证到的那个东西,实质上还是有差距的。所以说,开悟和解脱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解脱就是不但心性感受到那个东西,生命中也品尝到那个东西,而且,那个东西变得非常稳定,不可动摇,这才叫解脱。
开悟之后,再经过苦修,才能解脱,并不是说一开悟就解脱了。
--选自《让心属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