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五、关于心性等几个问题的解答2024-11-19 10:51
五、关于心性等几个问题的解答
徐恒志在佛青少年部暑期教理专修班上报告
关于我的问题
问:究竟有我呢,还是无我?如果无我,那么能起作用的是谁?
答:(一)无假我:我们平时妄执五蕴身心的假我为我,其实五蕴身心都是因缘和会所生,幻生幻灭,了无实体可得。所以佛说:一切法无我。再说,我的一念,原是第七识的妄执,《成唯识论》卷四说:於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可见若离妄执,本无我相。
(二)有真我:如果没有真我,不是断灭了吗?真我就是清净自性,也就是破妄后所显的真理,所以涅槃有常、乐、我、净的四德,《涅槃经哀叹品》中说:性不变易,是名为我。它的体是清净的,它的用是自在的。
(三)真我无我:在真性中并无我相,才有真我的一念,早已落入分别妄执,仍是妄我。所以虽有真我自性,但并无丝毫可执。所谓真我者,即非真我,是名真我。《俱舍论》卷三十说:故佛说正法,如牡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
问:念佛往生的是真我还是妄我?
答:真我妄我,如水之与波,从水起波,全波是水,所以色空不二,真妄一如。能信愿念佛往生的,总不离自性的妙用,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原不必分真分妄,但为解决诸位思想问题,不妨作一分别:念佛仍有散乱,但因信愿肯切,而带业往生同居土的,仍不离我执,因惑业潜伏未断,尚有我见夹杂;就是念到事一心,生方便土,见思惑虽断,无明惑未破,仍非真我;必念到理一心,生实报土,分分证到常寂光土,破无明,见法性,才谈得到真我。
问:真我妄我,如何分界?
答:你在一念未动之前,有什么真妄可说!不是更谈不到分界了吗?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念才动,便有分别。由此可知妄想颠倒、痴迷不觉的,是妄我;妄想销落,正智现前的,是真我。体则真妄不二,相则染净有异,用则苦乐不同。
关于宇宙观和人生观问题
问:为什么说佛法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统一的?
答:宇宙的意义是时间和空间,也是指客观的物质世界,佛法叫做器世间,也叫依报;人生则属于有情世间,也叫正报。但这正报和依报照佛法看来,都是因缘生灭之法,而且都不离妙明自性而有,所谓一香一色,无非中道,宇宙人生,圆融一体,哪有什么正报、依报可分别呢?所以幽溪大师《净土生无生论》说:一真法界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关于心性问题
问:认识心性有什么重要性?
答:心性问题,是整个佛法的基础,因有心性,然后从真起妄而有轮回,而有因果,乃至有十法界以及四圣谛、十二因缘、六度等的全部佛法,将客观真理全盘托出。大小乘修行境界不同,但都趋向涅槃自性,因此认识心性,是实践佛法的关键。修行人不知有性,那么能修所修的究竟是什么?这样岂不成盲修瞎练甚至成为迷信吗?所以不将心性搞清,就会失去理论依据,不但无法劝进同道,自己恐也不免动摇疑谤;如果定慧力强,能了了见性,自然对佛法永不退转了。
问:对心性问题有的抱着知难而退的自卑感,有的抱着不过如此的平常感,更有以为此心即佛,有好高骛远的自大感,请给我们解释。
答:(一)心性是人人本具的,成佛不增,在凡不减,即使自卑,此性还是不曾离开你,澄观大师所谓:弃之而不离。那么性究竟在何处呢?要知这自卑的一念,正是自性的发露。自卑可以发展为自暴自弃,是很可惜的。学佛本望成佛,因此胆宜大而行要实。
(二)此事本来是极平常的,以为怎样的玄妙,早被知见所误,但若能真实契入这平常的本性,却又并不平常。具戒、定、慧,得常、乐、我、净,乃至诸佛菩萨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也都从此性出。不作容易想,不作玄妙想,扫尽知见,来看一看本来面目。
(三)宗下参禅得入,往往有贡高习气发露,以为别人不能,因生傲慢,实际上,有此病根,所见必不实。假使尚未明白,而自高自大,更是中了我见我慢的毒。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力承当而不骄慢,同时努力实践来证实它。
问:心性理论怎样结合实践?
答:实践佛法,必须行起解绝。但明白心性道理,实践时也有一定帮助,譬如知修行可以成佛,就有信心逐渐证入不生不灭的自性;知自性本空,于一切法能不取不舍,便不被妄念纠缠;知自性即空即有,就不至于沉空守寂,而能圆融世法,起诸慧用。
问:过去金刚藏菩萨在圆觉会上也曾向佛提出三个问题:1、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2、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3、十方众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答:佛当时答复他说: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以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此中金非销有譬喻妙性非因修有。惑未断时,本来有的。既以成金,不重为矿譬喻惑断之后,不会再起无明。经无穷时,金性不坏。譬喻妙性成后,一任为菩萨、为罗汉,历劫度生,本性仍自空寂。不应说言本非成就譬喻不应说此圆觉妙性,在无明未去时,本非具足。可见虽妙性本有,但不妨说有无明;虽有无明,不妨说本来清静。
关于实践问题
问:怎样选择法门?
答:(一)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择一专修:譬如人们或喜音乐,或喜诗文,就性之相近来学习,进步必快。兴趣往往与过去熏习有关。
(二)根据效果来决定:譬如药不对症,不妨更改,以免因循坐误。
(三)依善知识指示:善知识能凭其过去经验,结合具体情况,来对症下药。但一般说来,大德祖师因悲心激切,为了使学人死尽贪心,往往专弘一法,能方便随机的较少,因此尚有下列一法。
(四)念佛:用这一方法可以念念消业,上根人即生就能见性,明白自性弥陀,得理一心,上三品生;中根的得事一心,中三品生;下根的带业,下三品生。由此可知道这一法门人人可学,自力他力兼顾,决无流弊,譬如阿伽陀药,能总除万病,确是实践中的异胜方便。
问:念佛时妄想很多,怎么办?
答:莲池大师指示我们说:妄念是病,念佛是药。久病非片剂所能疗,积妄非暂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纷飞,只贵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续,极力执持,方有趋向分。可请体会。
问:老太太也能念佛往生,我们何必学教理?
答:你能真信无疑、心不分别如老太太吗?我们知见众多,疑障重重,非学教理不可;为提高自己,为利益他人,也非学教理不可。
问:见性后如何保养?
答:见性后,能明明了了,不失觉照,就是保养。终日无功可用,而无时不在用功之中。
问:人事磨练,有什么重要性?
答:欲除烦恼,必从烦恼上下手;烦恼是从人事而生,因此借一切人事来锻炼打磨,是修心的不二法门。譬如平时也知念佛用功,一旦遇喜怒哀乐境界现前,却随它流浪,这样功夫很难进步。从前梁任公先生说过:种种烦恼,皆我练心之处;种种危险,皆我练胆之处;种种艰巨,皆我练智练力之处。真修心人,在一切人事上,必不轻易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