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杨维中: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第二节 《十地经论》的思想
2025-01-08 10:16

第二节 《十地经论》的思想

《十地经论》是印度大乘佛教学者世亲所著的对于《十地经》的解释性著作,本论作者世亲本来是小乘学者,后在阿瑜陀国听人读诵《十地经》而信仰大乘,成为瑜伽行派的祖师。《十地经》早期可能是单独流通的,相当于现今通行的《华严经》的《十地品》。《十地经》主要解释“菩萨乘十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菩萨渐开佛眼,成就一切种智,形同诸佛。关于“地”的涵义,如《菩萨璎珞本业经》的解释:“云何名‘地\’?佛子!‘地\’名‘持\’,持一切百万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①]“地”取的是大地的能“持”以及能“生”万物的功能作譬喻,譬喻此法是生“佛”的根基。而“十”这一数字,也具有象征涵义,即“一周圆数,十十无尽”,“十地”是成就佛果之因,“果”则指十地能够“生成”佛果即佛智。

汉译《十地经论》十二卷的基本内容如下:卷一至卷三,释十地中的“初欢喜地”,卷四释第二“离垢地”,卷五释第三“法光地”,卷六释第四“焰慧地”,卷七释第五“难胜地”,卷八释第六“现前地”,卷九释第七“远行地”,卷十释第八“不动地”,卷十一释第九“善慧地”,卷十二释第十“法云地”。

下文将依照十地本身的顺序,简要地说明“十地修行诸相”,然后将世亲在解释十地修行诸相中所涉及到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引起地论师热烈讨论的几方面单列加以说明。

一、十地修行诸相

第一“欢喜地”,即菩萨初地,又作“极喜地”。菩萨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修行阶位,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证“真如平等圣性”,全部证得“人空”、“法空”之理,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心多生欢喜,因而称为“欢喜地”。《十地经论》中的“经曰”讲九种“欢喜”,世亲解释说:“欢喜者,名为心喜、体喜、根喜。是欢喜有九种:一者敬欢喜,于三宝中恭敬故。如经‘多信敬\’故。二者,爱欢喜,乐观真如法,如经‘多爱念\’故。三者,庆欢喜,自觉所证挍量胜,如经‘多庆悦\’故。四者,调柔欢喜,自身心遍益成就,如经‘多调柔\’故。五者,踊跃欢喜,自身心遍益增上满足,如经‘多踊跃\’故。六者,堪受欢喜,自见至菩提近,如经‘多堪受\’故。七者,不坏欢喜,自心调伏,论义解说时心不扰动,如经‘多不坏他意\’故。八者,不恼欢喜,教化他摄取众生时慈悲调柔,如经‘多不恼众生\’故。九者,不瞋欢喜,见诸众生不如说修行、威仪不正时,忍不瞋故,如经‘多不瞋恨’故。”[②]

菩萨进入初地修行的目的是获得“圣性”,而初地就是断除障碍而证得真理的过程的第一台阶梯。初地所证的“徧行真如”是断除“异生性障”之后由“我空”、“法空”所显的“真如”,因为其遍于一切事物,所以称之为“徧行”。

第二“离垢地”,又作“离垢”、“无垢地”、“净地”、“具戒地”。进入此地之菩萨,获得守清净戒行,远离烦恼垢染,因此称为“无垢”;又以此地具足“三聚净戒”的缘故,也称之为“具戒地”。

关于菩萨来第二地修行的目的,世亲解释说:“菩萨如是已证正位,依出世间道,因清净戒,说第二菩萨离垢地。此清净戒有二种净,一发起净,二自体净。”[③]第二地是依持于初地而修习的,初地为“出世间道”,为佛教修学的“正位”。而将第二地的内容安排为“戒”,有三层涵义:一是“三学”之中,“戒”为第一,所以先言“戒”。二是初地虽然证得了真理,但在“戒”方面还不能完全无误,所以需要再行修戒。三是从“十度”来说,“布施”之后就是“戒度”。“发起净”是讲“十种直心”,即经中所说:“若菩萨已具足初地,欲得第二地者,当生十种直心。何等为十?一直心,二柔软心,三调柔心,四善心,五寂灭心,六真心,七不杂心,八不悕望心,九胜心,十大心。”[④]而“自体净”则是指“三聚净戒”——“摄律仪净”、“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第二地的“所证”为“最胜真如”,是菩萨在第二地断除“邪行障”之后所证,由于严谨持戒而证无量功德,于诸法中最为殊胜,因此称之为“最胜真如”。

第三“发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进入第三地修行的菩萨成就殊胜之“定”,因修持佛道而开发出极明净的智慧之光,因此,此地称之为“发光地”。如世亲的解释,此地菩萨“住无障碍解脱智”之中,“以如来所说一切法随顺如实觉起”,此智慧名“光明”,“依是光明故名明地”。第二地为“戒”,此地为“定”,显现智慧。

第三地的“所证”为“胜流真如”,“胜流真如”主要是显示“定”的殊胜。从“定”中所证的“真如”之中流出“正体智”等,从“正体智”之中流出“后得智”,从“后得智”之中流出大悲等等。这些都显示出此地所证之真如的殊相。

第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进入第四地修行的菩萨,安住于最胜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智慧之火焰,焚烧烦恼之薪,因此名为“焰慧地”。世亲解释说:“第四焰地,依彼净三昧闻持如实智,净显示故。”[⑤]

第三地虽然获得了世间的禅定功夫,但却未得“菩提分法”,因此须来修第四地之“行”。四是前三地依然处于世间,为世间的修行,而从此地开始进入出世间的修行。世亲的解释是说,凭借第三地所修之“定”,自然产生出修证此地之智的要求。

第四地的“所证”为“无摄受真如”,是由于断除了微细的“烦恼现行”而获得的,所以,也就没有了我执,心灵自由而无所系属。

第五“难胜地”,又作“极难胜地”。关于此地名为“难胜”的意义,世亲解释说:“得出世间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故名‘难胜地\’。”[⑥]总之,修行进入此地的菩萨能够使“行相”互违之真、俗二智互合相应,因为其难为而菩萨能为,因而称之为“难胜地”。第四地说明声闻初果修行之法,而此地则是修习声闻第四果罗汉修行之法,说明的是与“四谛”相应的智慧。

第五地的“所证”为“类无别真如”,即生死与涅槃之间并无根本的差别,二者是圆融无碍的。

第六“现前地”,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菩萨至此位,能够通观缘起之义理,住于缘起智,进而引发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显现于前,因此名之为“现前地”。如世亲的解释:“此地中出世间智增上,光明转胜示现,如经‘诸佛子!譬如本真金以琉璃磨莹光色转胜明净’,乃至‘以方便智观转胜明净故\’,以‘无障碍智\’现前,般若波罗蜜行光明现前故,名为‘现前地\’。”[⑦]这是从总体上对于第六“现前地”的描述说明。此地讲的是“缘觉”之法,第五地能够随世生存,但不能破除世间染、出世净的固定见解,并且由于这一原因,仍然对于世间产生厌恶,未能以“无相作意”的方法来入世,第六地则能够破除这些蔽障。

第六地的“所证”为“无染净真如”,“无染净真如”,即此真如之本性既无杂染又无清净,本性无染,不可说是修证之后才清净。

第七“远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此地之菩萨住于纯“无相观”,远出世间与二乘之有相行,因此名之为“远行地”。世亲《十地经论》卷九解释说,此地则寄菩萨之法,宣说“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菩萨在第六地虽然住于“无相作意”但未能使“无相作意”无有间断、无有缺欠,菩萨来此地即是使其所欠所缺得以圆满。

第七地的“所证”为“法无别真如”,其涵义是了达种种法,归同于“真如无相”,凭借“空”理而起殊胜修行,成就“方便波罗蜜多”。

第八“不动地”,菩萨至此“不动位”,“无分别智”相续任运,不被“相”、“用”、“烦恼”等所扰动,因此名为“不动”。菩萨在第七地虽然于“无相作意”方面获得无间断无欠缺,但却沉溺于修习住而未能舍离功用,也未能在“相”方面获得自在。菩萨来此地会在第七地“近一乘”的基础上,进入“一乘”。

第八地的“所证”为“不增减真如”,其涵义是由于菩萨住于“无相”而不随染、净而有增、减。澄观说,结合《十地品》则知,此地所证真如也称之为“相、土自在所依真如”,因为其能在菩萨“身相”、“国土”方面都自在的缘故。

第九“善慧地”,又作“善意地”、“善根地”,菩萨修证至此地,已经获得“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乐说无碍解”等“四无碍解”,能遍于十方,以一音演说一切善法,使闻者生欢喜心。又在“力波罗蜜多行”中,断除利他门中的不欲行之障,证得智自在所依真如,因此称之为“善慧”。菩萨虽然在“无相住”中舍离功用,也能在“相”方面获得自在,但未能在说法方面获得大自在。为获得说法自在的缘故,菩萨来此地修习。第九地所证得的“智自在所依真如”是指菩萨在说法度生方面所依持的真如。

第十“法云地”,又作“法雨地”,菩萨至此位,“大法智云”含众德水,如虚空覆隐无边二障,使无量功德充满法身,因此名为“法云地”。菩萨来第十地修行的目的,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中说:“于九地中,已作净佛国土及化众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觉满。——此是胜故。”菩萨虽然在第九地已经获得说法的大自在,但却未能“现前”证受法身,所以来此地使其圆满。与第八、第九地相比,第十地更为殊胜,菩萨在此地将使“智”圆满。

第十地所证得的“业自在所依真如”是指菩萨在“神通”、“经咒”、“禅定”等方面获得自在的真如。

二、“六相”

“六相”名目来源于《十地品》的初地“欢喜地”的“校量胜分”中,菩萨的十大“愿胜”之中的第四大愿——“修行二利愿”。“六相”的名目最先出现于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华严经》卷二十三,即《十地品》的“初地”经文之中。菩提流支所译《十地经论》卷三所载的相应经文为: 又发大愿:“所谓一切菩萨所行,广大无量,不杂诸波罗蜜所摄,诸地所净生诸助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说一切菩萨所行如实地道,及诸波罗蜜方便业,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行数增长,无有休息。”

此段经文有三种译本[⑧],但差别并不算大,重要的却在于“六相”的汉语名目有了不同的两种。后来的华严经师习惯采用菩提流支的译语。

从《十地品》的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出,《十地品》中所用的“六相”是对于“一切菩萨所行”、“一切菩萨行”所作的说明。而世亲则将其作为可以普徧使用的诠释“十句”的范畴与方法。世亲《十地经论》卷一说:“一切所说十句中,有六种差别相门。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者,谓阴、界、入等。六种相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世亲的这一解释并非是针对《十地经》初地的第四大愿而作,而直接针对的是如下经文:

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摄一切善根故,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广知诸法故,善决定说诸法故,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一切魔法不能染故,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⑨]

关于此十句经文,世亲先将其分为一句“总句”和九句分句,世亲说:

此是“根本入”,如经“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此修多罗中说,依“根本入”有九种“入”:一者,“摄入”,“闻慧”中摄一切善根故。如经“摄一切善根故”。二者,“思议入”,“思慧”于一切道品中智方便故。如经“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三者,“法相入”,彼彼义中无量种种知故。如经“广知诸法故”。四者,“教化入”,随所思义名字具足,善说法故。如经“善决定说诸法故”。五者,“证入”,于“一切法平等智”,“见道”时中,善清净故。如经“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菩萨教化众生,即是自成佛法,是故“利他”亦名“自利”。六者,“不放逸入”,于“修道”时中,远离一切烦恼障故。如经“一切魔法不能染故”。七者,“地地转入”,出世间道品无贪等善根净故。如经“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复有善根能为出世间道品因故。八者,“菩萨尽入”,于第十地中,入一切如来秘密智故。如经“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九者,“佛尽入”,于“一切智”入智故。如经“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是诸“入”,为校量智义,差别次第转胜,非“根本入”。

对照世亲的解释与《十地经》原文,便可发现,“根本入”与其余九种“入”是世亲对于经文的逐句解释。《十地经》的原文是解释菩萨十地修行所证入的境界的,所以,世亲说“诸‘入\’,为校量智义,差别次第转胜”,也就是说,九种“入”是对于“佛智”(“一切智人智”)的分别说明,从修证而言,是逐“地”逐步逐渐殊胜。但这却并非“根本入”。如果参照世亲在别处的说法,所谓“根本入”是从“总体”而言的“入”,带有某种中土所习用的“顿入”的意味。从这个角度理解,“诸入”,便是分解“入”,或者更准确地讲,是分别“言说”的意思。世亲说,“六相”为“言说解释,应知除事”。“解释”的对象就是菩萨十地修行的境界,因此,世亲明确地说,此“六相”应该知晓是不能应用于诸如“五蕴”、“十八界”、“十二处(入)”等“事法”中的。

世亲以“六相”说对于《十地经》的前引十句作了解释说明:

“总”者是“根本入”,“别相”者,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坏。余一切十句中随义类知。

“根本入”为十地修行的“总相”,“是中‘一切菩萨\’者,谓住‘信\’、‘行\’地。‘不可思议诸佛法\’者,是‘出世间道品\’;‘明\’者,见智得证;‘说\’者,于中分别;‘入\’者,信乐得证;‘智慧地\’者,谓十地智。”[⑩]这就是说,已经证得“信”、“十行”等境界的菩萨,依照出世间之法的要求,见智得证,于中分别,信仰并乐于证入菩萨十地智慧。这就是“根本入”,即“总相”,其余九句所言的九个方面,相对于“总相”而言就是“别相”,即“个别”之相。“别相”依止于“根本入”,使那“根本”得到圆满具足。十种“入”之间的目标、内容从根本上言之,是相同的,因此,“诸入”之间是“同相”关系。九种“入”之间逐次构成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关系,因此,九种“入”之间也是“增相”,即“异相”关系。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世亲对于“成相”与“坏相”的解释。佛教中有用来描述“有为法”之存在状况的“成”、“住”、“坏”、“空”等“四相”,后来的地论师和华严经师实际上是将“有为法”之“成相”、“坏相”与“六相”中的“成相”、“坏相”混淆起来理解、诠释的[11]。“六相”义的扩大及其最终转换成为华严宗的教义的基本成分——“六相圆融”,与此关节的转换关系甚大。其实,“六相”中的“成相”、“坏相”准确的涵义是:前者“应作‘略相\’或‘合相\’”,后者“实为‘广相\’或‘开相\’”。[12]正因为此,世亲才说“‘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仔细考究,“成相”大概是指《十地经》中对于诸“地”境界的概略说明,“坏相”则是对于诸“地”境界的广泛详细的说明。

以《十地经论》为研习、弘扬对象的地论师在世亲这一解释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新义,使“六相”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诠释“诸法”之间关系的解释方法和义理体系。

三、“六善决定”

世亲、澄观以“六决定”作为十地最核心的要义。世亲在解释《十地经》中的如下经文时用了“六决定”义。《十地经》的经文是:“诸佛子!是诸菩萨愿善决定。无杂;不可见;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覆护一切众生界。佛子!是诸菩萨乃能入过去诸佛智地,乃能入未来诸佛智地,乃能入现在诸佛智地。”[13]世亲对此经文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所谓“善决定”是指“真实智摄故”,也就是“已入初地,非‘信地\’所摄。”这里所说的“信地”是指十地之前的“十信”阶位。菩萨进入“十地”之“初地”已经确定无疑地与此前的修行完全不同。这就是“善决定”。

世亲说可以从六方面来说明“善决定”:“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经‘不可见\’故。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经‘广大如法界\’故。大胜高广一体,异名法相义故,一切法法尔故。复法界大真如观,胜诸凡夫、二乘智等净法法尔故。复法界大方便集地,谓说大乘法法尔故。复法界,大白法界善法法尔故。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如经‘究竟如虚空\’故。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界\’故。次前善决定,此愿世间、涅槃中非一向住故。六者,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综合上述引文,可以确定作为十地之“体性”的“六决定”的涵义。进入初地之后的菩萨,依圣智证真顺理有“六种善决定”,具体是:第一,从修行的“体相”言之,菩萨之正智决定观照真如之理,契同一味无杂之相。这就叫“观相善决定”。第二,从“所证”而言,菩萨之实智出世间,决定离倒惑之过,证理不虚。这就叫“真实善决定”。第三,从“所断”之烦恼而言,菩萨之行广大如法界,为一切佛之根本,决定具足断除所有烦恼的胜德。这就叫“胜善决定”。第四,从“所信”言之,菩萨之行因决定能有成果之功能。这就叫“因善决定”。第五,从所“化度”的众生言之,菩萨利他之行决定覆护一切众生界,而无局限。这就叫“大善决定”。第六,从“所成佛果”言之,菩萨证果德,入一切诸佛智地,决定而没有对于“法”的畏惧。这就叫“不怯弱善决定”。

四、一切三界,唯心转故

《十地经》卷八在诠释“第六地”时讲道:“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如来所说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十二有支”就是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经文将“贪欲”与“心”作了区分,“随事贪欲共心生,即是识事,即是‘行\’。‘行\’诳心故名‘无明\’。”也就是说,“无明”祇是心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心”的全体;十二因缘可以从“无明”开端,但“无明”并不是最后的本原,其因果系列追思到底皆为“心”造。世亲在《十地经论》中强调“‘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14]不过,世亲《十地经论》并未集中论述“一心”之所指,其说散见于全书各处,难见系统,此论译出之后便滋生分歧。

《十地经论》卷八在讲到一种“染依止观”时说:“因缘有分,依止一心。”又称此观为“一心杂染和合因缘集观。”无明等十二因缘既是染,因此三界十二因缘所依之“心”乃是“染依止”,是杂染心。“心”既然为世间杂染的本源,所以“常应于阿梨耶识及阿陀那识求解脱”[15]。不过,此论对于此“阿梨耶识”之性质并没有给定统一的说法。卷三讲到“因缘”有“三相”,谓其中的“自相”亦有三种:“一者,报相,名色共阿梨耶识生”;“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离彼,依彼共生故”;“三者,彼果次第相,入‘六入\’乃至于‘有\’。”从此段文字看,阿梨耶识似应为杂染的。但同书卷九说:“自性不染相,如经‘心清净相\’故。”卷十有言:“善住阿梨耶识真如法中”。从这二处文字看,“阿梨耶识”又是真如法的负荷者,是本有的“自性清净心”。《十地经论》在前二种说法之外,尚有第三种。卷九说:“譬如二世界,一染净世界,二纯净世界。是二中间难可得过,欲过此界,当以大神通力。”卷二说“出世间智”要“转依止,依止常身故,非如无常意识智依止无常因缘法。”这两处文字似乎认为“阿黎耶识”属染净混杂,而另有一个纯净常存的精神本体——“常身”。后来的地论师各取上述三类中的一类作立论根基,歧义争锋便必不可免。

--------------------------------------------------------------------------------

[①] 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正藏》第24卷,第1017页下。

[②] 世亲《十地经论》卷二,《大正藏》第26卷,第135页下—136页上。

[③] 世亲《十地经论》卷四,《大正藏》第26卷,第145页中。

[④] 世亲《十地经论》卷四,《大正藏》第26卷,第145页中—下。

[⑤] 世亲《十地经论》卷六,《大正藏》第26卷,第159页中。

[⑥] 世亲《十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26卷,第127页上。

[⑦] 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大正藏》第26卷,第173页下。

[⑧] 唐尸罗达摩译《十地经》,其“六相”译语与《十地经论》和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华严经》相同。《十地经》译于唐贞元年中,贞元十五年入藏。译时大致在贞元二年(公元七八五)至贞元十四年(公元七九八年)之间。

[⑨] 世亲《十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26卷,第124页中。

[⑩] 世亲《十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26卷,第124页下。

[11] 如前引文,菩提流支所译《十地经论》的这一段文字中,在“成相”、“坏相”的解释之后,有一句“如世界成、坏”。这确实令人费解。这样看来,古德的有意无意“误读”、“误释”也是其来有自的,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12] 呂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197页,中华书局,1979年。

[13] 后魏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26卷,第126页中—下。

[14] 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大正藏》第26卷,第169页上。

[15] 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大正藏》第26卷,第170页下。

End

《心经》的般若思想

《心经》的般若思想◎ 明 空《心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之一,流通也较为广泛,现在很多小孩都能背诵它。《心经》之所以能够普及,和它精简的文字、深邃的义理不无关系。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版本仅有二百多字

南怀瑾:浅谈佛教《盂兰盆经》中的孝道思想

当今孝的观念和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生了显著的交化,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孝道思想在应对这种社会变化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佛教中孝道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影响和价值。《盂

李炳南: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鸟惭居士著前言始学净土的因缘净土思想的确立净土思想的大要净土思想的实践净土思想的验证结论●前言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

注意你的思想

注意你的思想◎ 侯 松(编译) 注意你的思想,它们将变成你的言语; 注意你的言语,它们会变成你的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它们会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它们会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决定你的

唯识古学今学

◎ 杨维中中国的唯识学,由于传承印度不同的思想系统而差别彰明。至唐初玄奘从印度归来奉护法系唯识学说为正宗,并以之为标准重译或改译了诸多早已传入中土的唯识经典,遂有了新译与旧译或称古学与今学之分。所谓中

十玄无碍思想

◎ 大 德十玄无碍是华严宗非常重要的思想,是智俨承杜顺而说。在《华严一乘十玄门》中,智俨对十玄思想做了非常详尽的论述,但对十玄的次第并没有多加注重,其注重的乃是通过十玄,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法界无碍之境。

观音思想特点

观 音 思 想 特 点◎ 李利安 关于观音思想的主要特点,可以从三个大的系统来看。 一是来自因地观音信仰,即佛教在解释、论证观音于因地的修行历程时所呈现出来的思想,主要有:愿行并举、福慧双修、戒定兼

太虚大师的“新”思想

太虚大师的新思想◎ 太 虚 新的意义平常说新乃对旧的反面而言,而佛法真胜义中无新无旧,缘生义中则没有一定的分划,小至一事一物,大至一世界乃至无量世界,都刹那刹那生灭相续的迁流着而新陈代谢。然依佛法

佛教生态思想略述

佛教生态思想略述◎ 无 性 自十八世纪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19世纪7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克尔提出了生态学这一名词,促使人们思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人

佛教思想史的思想性

◎ 天 河 古人云,欲为良史,须具才、学、识,号为三长,是史家运用文字对史料进行组织和叙述的能力,学为所习得的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非才无以成学,非学无以骋才。而识在三者之中最为重要,可以说是统帅才学二

唯识学在明末的再兴

◎ 戈 宜玄奘弟子窥基著《成唯识论述记》,完成了中国唯识宗的思想体系。其后有再传弟子慧沼著《了义灯》、智周著《演秘》,与窥基的《掌中枢要》合称为中国唯识宗学说的唯识三疏,成为后人研究唯识之学的文本依

度化思想与心理调适

◎ 清 木禅宗不仅追求个人的自在解脱,而且强调广结善缘、帮助他人达到开悟的境界,在烦恼中得到解脱。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矛盾,一直激发着人们内心的不安与痛苦。了脱生死大事是佛教也是禅宗的最基本目的之一。

唯识学的缘起观

唯识学的缘起观◎ 唐思鹏 异熟果:由过去世造业,感现在世果,由现在世造业,感未来世果。《瑜伽师地论》云:诸不善业,于诸恶趣,受异熟果:善有漏法,于诸善趣,受异熟果。异熟有三义:①异时而熟:业在过去,

中国佛教思想选编本说明

楼宇烈无论从研究我国历史、文化、现状的需要来说,还是从世界文化与学术交流的需要来说,了解和研究佛教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编选一部实用的又能系统地反映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反映中国佛教各宗派的主要理论,

龙树菩萨和他的“中观”思想

龙树菩萨和他的中观思想关于龙树菩萨的生平,历史记载不多,主要来自藏经中《龙树菩萨传》、玄奘《大唐西域记》与藏传《布顿佛教史》。其中,《大藏经》第五十卷《龙树菩萨传》,这部传记是由出生在龙树菩萨后一百多

《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 成 观《唯识三十论颂》一卷亦称《高建法幢论》,是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论书,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论书之一,世亲著,唐玄奘译。此外尚有梵、藏本传世。 又作《唯识三十颂》《唯识三十论

弥勒的佛教思想

弥勒的佛教思想◎ 胡春业(1) 实践人间佛教的典范从佛陀本人的亲身师范看,大乘菩萨道无疑是究竟道,引导众生由此大道悟入佛的知见,乃佛陀出生说法的一大事因缘。菩萨道的修持离不开世间,离不开众生。弥勒比

唯识学入门读法

◎范古农读法之一凡读佛书须备辞典,其有名词骤不能解者可一翻阅。如《大乘五蕴论》之大乘、薄伽梵,本论无解,可查辞典,如《佛学辞典》,或《法相辞典》。读《五蕴论》时,以《广五蕴论》为对照,此有不解,彼或有

曹溪不断思想

曹溪不断思想◎ 莲 池有诵六祖偈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扬扬自谓得旨,便拟纵心任身,一切无碍。坐中一居士斥之曰:大师此偈,药卧轮①能断思想之病也。尔未有是病,妄服是药,是

楼宇烈:圆瑛大师的佛学思想

圆瑛大师(1878-1953)与太虚大师(1889-1947)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为振兴佛教事业奉献出全部身心,而在佛学理论上又各有千秋的佛门双譬。1989年太虚大师诞生一百周年时,我写了一篇题为《太

徐文明:以生命伦理作为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

以生命伦理作为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徐文明一、生命伦理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众生之福祉、生命之和谐为目标。生态问题的提出,是由于现在生态恶化,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命系统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不正视这一现

徐恒志:关于佛教经论的研究方法

一、端正学习教理的态度(一)佛弟子应该研究佛教教理我们知道,世间任何学问都有它一定的理论基础,佛教是宇宙间的伟大真理,也是一种伟大的学术,三藏十二部多至八千余卷,所说的义理广大无边,凡世间出世间的一切

《道德经》的“大医”思想

精气之说老子在《道德经》第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要理解这章经文,关键是搞通玄牝两字的含义。这里所说的玄是指天,指阳,所说的牝是指地,指阴,与万物负

于凌波:正辩唯识

正辩唯识于凌波第一章 正辩唯识论文一: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颂曰:是诸识所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讲解:前面已把三能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二讲 唯识大意

第二讲 唯识大意一 唯识学统八识规矩颂 ,是诠释八识的颂文。八识,是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因此,要学习 八识规矩颂 ,必先对唯识学有所了解,不然,根本不知道诠释八识的意义何在。于此先把唯识学的大意作一概述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二讲 百家争鸣 - 思想混乱的时代

第二讲 百家争鸣思想混乱的时代一、 婆罗门的堕落印度古代的婆罗门四吠陀时代的司祭者, 对于印度文化有值得肯定的贡献。他们是人民的导师, 在日常生活上予人民以呵护及指导。在佛教原始经典杂阿含的婆罗门经、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

第一讲 唯识宗学统概述唯识三十颂 ,是唯识宗的基本论典,唯识宗即依此论典而建立。所以要讲三十颂,必须要由唯识宗的建立与传承说起。中国的唯识宗,源自印度大乘佛教的瑜伽行学派。而说到瑜伽行学派,又不能不追

于凌波:《唯识二十颂》讲记

一、绪论----介绍唯识宗和唯识二十颂唯识二十颂,是大乘唯识宗所依的一部论典。要讲此二十颂,先要介绍这本书的作者、译者、译本,及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和内容纲要。同时,还要略述一下此宗的学统。在我国,唯识

于凌波:如来藏思想的研究

如来藏思想的研究于凌波一九九九年三月净觉佛教研究所主办第九届中国佛教学术会议论文一、如来藏与佛性如来藏,又称如来胎,通常把它看作是佛性的异名。如来藏梵语tathagatagarbha,指隐藏于一切枣生

《道德经》道教思想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关于老子和《老子》这部书的时代问题,学术界争论较大,尚无一致的结论,一般认

人类养生核心思想—“十养”论述

二、自身养生1人生的态度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经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人师是宽人律己做楷模。所以学问好教,人师难做。人生的态度主要来源长者谆谆教诲的传播。人才是打造出来的。造是生,打是克。生是必需的

中医养生思想是什么?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所 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

韩清净:十义量 唯识义第七

唯识义第七已辩因缘业果,今次当说唯有识义。因缘业果皆识相故,不了唯识,因缘等义不究竟故。云何唯识?识谓了别,了别别境名为识故。识有八种:一者眼识,谓依眼根了色境故;二者耳识,谓依耳根了声境故;三者鼻识

韩清净: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三、唯识教之训释

三、唯识教之训释教字意义前已解释了,唯识二字是甚么意义呢?识即是心,然从了别的意识而言又名为识,因为心所知的境界有种种不同的现象说名为别,其能知的心也便随此不同的现象说名了别,了别二字原本说心,然是从

韩清净: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一、唯识教之希有

第一编绪论一、唯识教之希有唯识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所说的一种法教,甚么叫作法教呢?不违正理,有轨可循名之为法。凡有所说必有音声,即这音声及所说的道理,令闻的人能生明解,便名为教,不定要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意

韩清净: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二、唯识教之依据

二、唯识教之依据唯识的道理源本是佛说的,佛初成道说《华严经》的时候,就说一切法皆唯有识 (义如后解) ,其余各经中散见的亦多,世亲菩萨即依据此等经造《唯识三十颂》,后护法等菩萨又广征博引的解释此颂,令

韩清净:唯识指掌 第二编 本论

第二编本论唯识教的范围很宽,前所说的色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皆不离识,皆在识的范围以内,今为简括说明的缘故,只将八种识的分别说为本论的范围,其余的色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不更多说了

韩清净: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四、唯识教之传宗

四、唯识教之传宗吾人从无始时来,依自己的寻思而起虚妄的分别,执为实有外在的境,由此不能证得真实的道理,所以如来于《华严》等经中说一切法皆唯有识,为令吾人观得自己的心,为一切法万有的起源,不迷执有在外的

金易明:太虚大师唯识学思想探索

【内容提要】太虚大师对唯识学倾注了很大精力。但他与南欧北韩诸学派在学术关注点上明显不同。唯识学不仅是太虚大师一生关注和研学的重点教理,为此,他阐述了颇具特色的新唯识学,力主唯识学应成为真实应化的佛学,

一切法的思想重心

着重“无相”:如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於一切相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动

杨维中:从南宗与北宗心性思想的差别看禅宗的正式形成

在目前的禅宗研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喜欢将禅宗的创立时代朝前推移。有主张弘忍为禅宗的实际创立者的,也有主张道信为禅宗的创立者的。与这一潮流相顺应,有一股抬高北宗禅而相应地降低南宗

杨维中:华严宗佛性 思想初探——五教佛性与心性本体

华严宗之成为独立的佛教宗派,时值天台、唯识诸宗思想成熟之时,故尔其佛学思想既具有鲜明的自宗特色,又有融合、吸收其它诸宗思想的倾向。从心性论角度看,天台宗于性具立场上言众生之心性与佛性关系,虽有合一之意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 作者的话

作者的话宋代以来,天台、华严、禅宗等都有数部自己宗派的传承史传世,而唯识宗却始终未曾有叙述自己祖师和宗派发展史的著作问世。近代以来,以新方法、新视角研究佛教蔚然成风、方兴未艾,日、韩学者写出了数种以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