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中:华严宗佛性 思想初探——五教佛性与心性本体2025-01-08 09:21
华严宗之成为独立的佛教宗派,时值天台、唯识诸宗思想成熟之时,故尔其佛学思想既具有鲜明的自宗特色,又有融合、吸收其它诸宗思想的倾向。从心性论角度看,天台宗于性具立场上言众生之心性与佛性关系,虽有合一之意图但仍有二体之嫌讥。唯识宗以无漏种子释佛性而又将其视为客居于识体,心性与佛性显然为二体之游离态。华严宗则另辟蹊径,以性起立场,在会通其余四教佛性思想的基础上,以佛之海印三昧将众生之心体与性体合二为一,统一于自性清净圆明体上。华严宗在此理论基点上阐释心、佛、众生的三法无差,必然得出即生即佛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禅宗的即心即佛说仅有一步之遥,在逻辑环节上则是贯通一致的。在中国佛教心性论发展史上,这可以算作一个重大进展。
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及《华严经探玄记》中,法藏以古来十家所立之教门为借鉴,参照天台宗五时八教说而倡言五教十宗的判教学说。就佛性论而言,于判教框架内,华严宗以小乘、始、终、顿四教佛性义为方便说;以天台宗佛性义为同教一乘圆教,但又评其为未至究极之圆,仍属方便说。唯有己宗为别教一乘圆教究极之佛性圆义。从性起立场出发而形成的心性与佛性合于一体的真心本体论角度看,这一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华严宗这一立场的形成并非毫无依傍,它既与南北朝时期地论、摄论学派的思想传统有密切关系,也对天台、唯识诸宗心性思想的吸取继承有关。当然,这种继承是在圆融旗帜下的创造性诠释,这是应该特别予以注意的。
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二【1】中,法藏以种性范畴为中心对五教佛性思想做了对比研究。种性与佛性含义有所不同,前者着重于分梳众生的根机差别,后者则专注于众生成佛的内在依据,也含有佛之体性的意义。从外延而言,佛性义窄,种性义宽泛一些,佛性思想至大乘佛教方才兴起故不能涵盖小乘教。法藏在阐释五教佛性时,以种性范畴为经,应该说是很恰切的。法藏说:若依小乘种性有六种,谓退思护住升进不动。不动性中有三品:上者佛种性,中者独觉性,下者声闻性。但应指出,小乘教虽言有佛种性但其所指与后来大乘教的佛性仍然不同。因此法藏说:虽于此中说佛一人有佛种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于佛功德不说尽未来际起大用等故。是故当知此教中除佛一人,余一切众生皆不说有大菩提性。约始教,唯识宗以无漏种子为佛性,即就有为无常法中立种性故,即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种性中即有一分无性众生。约终教,法藏认为此教以真如为佛性,即就真如性中立种性故,则遍一切众生皆悉有性。对于顿教,法藏认为此教是文殊绝言、净名杜口之不二法门,以唯一真如离言说相名为种性,而亦不分性习之异,以一切法由无二相故。最后,对于圆教,法藏认为有二说:一,摄前诸教所明种性,并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摄方便故;二,据别教种性甚深,因果无二,通依及正,尽三世间,该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诸法门,本来满足已成就讫。这里,同教指天台宗,别教指华严宗。华严宗认为,同教是统摄前四教所说的种性,从众生根机差别的角度给予融通性的说明;而别教的种性则强调因果不二,不仅是成佛的因种具足,而且果德也具足,又融通依(国土世间),正(众生世间),穷尽三世间(国土、众生、佛世间),该收一切法门,圆满具足。华严宗认为己宗之佛性学说已涵盖、融摄了小乘、始、终、顿四教之说,并且其理论深广度及圆融程度均远远高于同教一乘的天台宗。五教佛性中,始教指唯识宗,终教指《楞伽》、《胜鬘》、《起信》、《宝性》等如来藏系经典所论的真如佛性学说;顿教之所指于法藏时不甚明确,至清凉澄观时则明确指其为禅宗。不过,法藏等人对于他宗,特别是对唯识、天台宗的评述并不全都符合其原旨,明显地带有改换之处。这亦可算作其圆融方法的一种吧。
法藏在《一乘教义分齐章》中对始教即唯识宗佛性思想的评述,并不符合玄奘、窥基所述护法系的原意,倒与真谛所传《摄论》及华严之直接源头地论师之主张非常接近。法藏在上引文句中对始教佛性思想的总概括是符合唯识宗实际的,但下文的诠释却与这种概括大异其趣。究底而言,法藏是借用摄论、地论师的思想悄悄地改换了唯识宗所说的本性住与习所成佛性的原义。《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二在引用了《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关于本性住及习所成性的定义后说:
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性种性故。梁《摄论》云:闻熏习与阿赖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即知具性习二法成一种性。是故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一不成。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但可位至堪任已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然有二义而无二事。
此段落蕴含了法藏改造、融摄唯识学佛性思想的全部秘密,要点有三:其一,以解性黎耶释本性住性;其二,以缘起义释本性住与习所成性之关系;其三,以行位说融通一分无性与一性皆成的对立。解性黎耶是真谛所传唯识古学的说法,特指如来藏、真如理体。法藏于下文又引真谛所译《摄论》之语以证之,明显地将《瑜伽师地论》及唯识宗本性住性的无漏种子含义改变成真如佛性。既然已经将本性住性定义为真如理体,自然就可以袭用真如缘起学说诠释本性住与习所成性的关系,因此法藏方可言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一不成。这样的改动,使得本性与习性的关系变成了依性起习的体用关系。依体用合一的华严教义而论,无习时亦无彼性,由此亦立无性有情。此中彼性指本性,意为无有习种性者必然亦无本性,因此才可以成立无性有情之一分无性说。从这个角度说,法藏也承认始教佛性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针对初入大乘机者而这样立论,是可以讲得通的。另外,由于传承不同,《瑜伽师地论》与《仁王经》、《本业璎珞经》对于本性与习性有不同的说法。《仁王经》及《本业经》大都约位而说,以初习为习种性,久习积成为性种性。对于二说,法藏认为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这样圆融的结果,是将一分无性的理论基础由无漏种子之无转移到了行位说上。若于三行全未修行,尔时立为无有种性。由此当知诸乘种性,皆就习说。这里,有一个问题,若一分无性专就习性而说,那么,依据法藏所谓的体用合一原则,有习常恒有,无习自恒无,并且可以由无习而推出无习性众生也无本性。如前所述,法藏是以真如理体释本性住性的。这样以来,竟然可以推导出无种性不但无习性,亦无真如佛性的结论。这一结论,比前述窥基、慧诏的理佛性有、行佛性无的结论又倒退了一步,此显然并非法藏原义,而是《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二关于始教佛性的这段文字使用概念的混乱造成的。可能合理的解释是,法藏力图说明无种性并非是无有本性住性,而是无有习所成性,在此段的最后,法藏又回到了唯识宗对这两个概念的标准解释上。混用两种不同的概念系统,而未消化为一体,法藏的这一圆融并未功圆德满。
华严宗对终教佛性思想的继承已见前述,至于对佛性思想的融合突出地表现在澄观、宗密诸师对禅宗即心即佛说的吸收上。在此不再赘述。值得特别说明的是法藏、澄观对天台佛性思想的态度。《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在论说五教佛性时分作三层:第一层是小乘教;第二层是三乘教,即始、终、顿三教;第三层是一乘教,即同教一乘圆教、别教一乘圆教,前者指天台,后者指华严宗。法藏认为,天台宗讲会三归一故其佛性思想高于其它四教,但是其讲的道理与三乘的说法是一致的,只是深浅程度不同,所以名为同教一乘,用法藏的话说就是摄前诸教所明种性,并皆具足,主伴成宗。而华严宗所倡的一乘圆教,阐扬的则是三乘未曾讲过的道理,即此一乘独立于三乘之外,与《法华经》的会三归一有别,故为别教一乘圆教。澄观在此说法上,又提出了渐顿与顿顿之别,认为天台宗是渐顿,华严宗是顿顿。从判教看,法藏、澄观竭力抑压天台而抬升己宗,但于佛性思想方面也不乏承袭之处,特别是澄观吸收了天台之性具善恶说以言染净缘起。因此性起与性具思想差异之外,也有趋同互融的可能性。别、圆教间如此,对四教亦是如此。当有人问法藏:云何种性约诸教差别不同耶?法藏回答道:此有二义:一约法辨隐显相收;二约机明得法分齐。这是说种性本来是圆融无碍的,今约五种教法,五种根机,以方便说各述一门,此五教佛性均是随机摄化,义不相违。尽管五教佛性可相摄融通,但华严宗认为五教虽可总为一教,但本末融溶只可以别教一乘为诸教本,小乘、三乘及同教为末,因从彼所流故【2】这样,最究竟者唯有别教一乘的华严圆教。法藏之所以如此说,也有自己的理由。因为从心性与佛性合一的角度看,华严宗是高于唯识、天台诸宗的。从性起方面而以自性清净圆明体为本体,确实可以算作华严学者在继承吸取既有佛性思想基础上的一大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