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杨维中:华严宗佛性 思想初探——五教佛性与心性本体
2025-01-08 09:21

华严宗之成为独立的佛教宗派,时值天台、唯识诸宗思想成熟之时,故尔其佛学思想既具有鲜明的自宗特色,又有融合、吸收其它诸宗思想的倾向。从心性论角度看,天台宗于性具立场上言众生之心性与佛性关系,虽有合一之意图但仍有二体之嫌讥。唯识宗以无漏种子释佛性而又将其视为客居于识体,心性与佛性显然为二体之游离态。华严宗则另辟蹊径,以性起立场,在会通其余四教佛性思想的基础上,以佛之海印三昧将众生之心体与性体合二为一,统一于自性清净圆明体上。华严宗在此理论基点上阐释心、佛、众生的三法无差,必然得出即生即佛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禅宗的即心即佛说仅有一步之遥,在逻辑环节上则是贯通一致的。在中国佛教心性论发展史上,这可以算作一个重大进展。

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及《华严经探玄记》中,法藏以古来十家所立之教门为借鉴,参照天台宗五时八教说而倡言五教十宗的判教学说。就佛性论而言,于判教框架内,华严宗以小乘、始、终、顿四教佛性义为方便说;以天台宗佛性义为同教一乘圆教,但又评其为未至究极之圆,仍属方便说。唯有己宗为别教一乘圆教究极之佛性圆义。从性起立场出发而形成的心性与佛性合于一体的真心本体论角度看,这一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华严宗这一立场的形成并非毫无依傍,它既与南北朝时期地论、摄论学派的思想传统有密切关系,也对天台、唯识诸宗心性思想的吸取继承有关。当然,这种继承是在圆融旗帜下的创造性诠释,这是应该特别予以注意的。

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二【1】中,法藏以种性范畴为中心对五教佛性思想做了对比研究。种性与佛性含义有所不同,前者着重于分梳众生的根机差别,后者则专注于众生成佛的内在依据,也含有佛之体性的意义。从外延而言,佛性义窄,种性义宽泛一些,佛性思想至大乘佛教方才兴起故不能涵盖小乘教。法藏在阐释五教佛性时,以种性范畴为经,应该说是很恰切的。法藏说:若依小乘种性有六种,谓退思护住升进不动。不动性中有三品:上者佛种性,中者独觉性,下者声闻性。但应指出,小乘教虽言有佛种性但其所指与后来大乘教的佛性仍然不同。因此法藏说:虽于此中说佛一人有佛种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于佛功德不说尽未来际起大用等故。是故当知此教中除佛一人,余一切众生皆不说有大菩提性。约始教,唯识宗以无漏种子为佛性,即就有为无常法中立种性故,即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种性中即有一分无性众生。约终教,法藏认为此教以真如为佛性,即就真如性中立种性故,则遍一切众生皆悉有性。对于顿教,法藏认为此教是文殊绝言、净名杜口之不二法门,以唯一真如离言说相名为种性,而亦不分性习之异,以一切法由无二相故。最后,对于圆教,法藏认为有二说:一,摄前诸教所明种性,并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摄方便故;二,据别教种性甚深,因果无二,通依及正,尽三世间,该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诸法门,本来满足已成就讫。这里,同教指天台宗,别教指华严宗。华严宗认为,同教是统摄前四教所说的种性,从众生根机差别的角度给予融通性的说明;而别教的种性则强调因果不二,不仅是成佛的因种具足,而且果德也具足,又融通依(国土世间),正(众生世间),穷尽三世间(国土、众生、佛世间),该收一切法门,圆满具足。华严宗认为己宗之佛性学说已涵盖、融摄了小乘、始、终、顿四教之说,并且其理论深广度及圆融程度均远远高于同教一乘的天台宗。五教佛性中,始教指唯识宗,终教指《楞伽》、《胜鬘》、《起信》、《宝性》等如来藏系经典所论的真如佛性学说;顿教之所指于法藏时不甚明确,至清凉澄观时则明确指其为禅宗。不过,法藏等人对于他宗,特别是对唯识、天台宗的评述并不全都符合其原旨,明显地带有改换之处。这亦可算作其圆融方法的一种吧。

法藏在《一乘教义分齐章》中对始教即唯识宗佛性思想的评述,并不符合玄奘、窥基所述护法系的原意,倒与真谛所传《摄论》及华严之直接源头地论师之主张非常接近。法藏在上引文句中对始教佛性思想的总概括是符合唯识宗实际的,但下文的诠释却与这种概括大异其趣。究底而言,法藏是借用摄论、地论师的思想悄悄地改换了唯识宗所说的本性住与习所成佛性的原义。《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二在引用了《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关于本性住及习所成性的定义后说:

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性种性故。梁《摄论》云:闻熏习与阿赖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即知具性习二法成一种性。是故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一不成。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但可位至堪任已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然有二义而无二事。

此段落蕴含了法藏改造、融摄唯识学佛性思想的全部秘密,要点有三:其一,以解性黎耶释本性住性;其二,以缘起义释本性住与习所成性之关系;其三,以行位说融通一分无性与一性皆成的对立。解性黎耶是真谛所传唯识古学的说法,特指如来藏、真如理体。法藏于下文又引真谛所译《摄论》之语以证之,明显地将《瑜伽师地论》及唯识宗本性住性的无漏种子含义改变成真如佛性。既然已经将本性住性定义为真如理体,自然就可以袭用真如缘起学说诠释本性住与习所成性的关系,因此法藏方可言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一不成。这样的改动,使得本性与习性的关系变成了依性起习的体用关系。依体用合一的华严教义而论,无习时亦无彼性,由此亦立无性有情。此中彼性指本性,意为无有习种性者必然亦无本性,因此才可以成立无性有情之一分无性说。从这个角度说,法藏也承认始教佛性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针对初入大乘机者而这样立论,是可以讲得通的。另外,由于传承不同,《瑜伽师地论》与《仁王经》、《本业璎珞经》对于本性与习性有不同的说法。《仁王经》及《本业经》大都约位而说,以初习为习种性,久习积成为性种性。对于二说,法藏认为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这样圆融的结果,是将一分无性的理论基础由无漏种子之无转移到了行位说上。若于三行全未修行,尔时立为无有种性。由此当知诸乘种性,皆就习说。这里,有一个问题,若一分无性专就习性而说,那么,依据法藏所谓的体用合一原则,有习常恒有,无习自恒无,并且可以由无习而推出无习性众生也无本性。如前所述,法藏是以真如理体释本性住性的。这样以来,竟然可以推导出无种性不但无习性,亦无真如佛性的结论。这一结论,比前述窥基、慧诏的理佛性有、行佛性无的结论又倒退了一步,此显然并非法藏原义,而是《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二关于始教佛性的这段文字使用概念的混乱造成的。可能合理的解释是,法藏力图说明无种性并非是无有本性住性,而是无有习所成性,在此段的最后,法藏又回到了唯识宗对这两个概念的标准解释上。混用两种不同的概念系统,而未消化为一体,法藏的这一圆融并未功圆德满。

华严宗对终教佛性思想的继承已见前述,至于对佛性思想的融合突出地表现在澄观、宗密诸师对禅宗即心即佛说的吸收上。在此不再赘述。值得特别说明的是法藏、澄观对天台佛性思想的态度。《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在论说五教佛性时分作三层:第一层是小乘教;第二层是三乘教,即始、终、顿三教;第三层是一乘教,即同教一乘圆教、别教一乘圆教,前者指天台,后者指华严宗。法藏认为,天台宗讲会三归一故其佛性思想高于其它四教,但是其讲的道理与三乘的说法是一致的,只是深浅程度不同,所以名为同教一乘,用法藏的话说就是摄前诸教所明种性,并皆具足,主伴成宗。而华严宗所倡的一乘圆教,阐扬的则是三乘未曾讲过的道理,即此一乘独立于三乘之外,与《法华经》的会三归一有别,故为别教一乘圆教。澄观在此说法上,又提出了渐顿与顿顿之别,认为天台宗是渐顿,华严宗是顿顿。从判教看,法藏、澄观竭力抑压天台而抬升己宗,但于佛性思想方面也不乏承袭之处,特别是澄观吸收了天台之性具善恶说以言染净缘起。因此性起与性具思想差异之外,也有趋同互融的可能性。别、圆教间如此,对四教亦是如此。当有人问法藏:云何种性约诸教差别不同耶?法藏回答道:此有二义:一约法辨隐显相收;二约机明得法分齐。这是说种性本来是圆融无碍的,今约五种教法,五种根机,以方便说各述一门,此五教佛性均是随机摄化,义不相违。尽管五教佛性可相摄融通,但华严宗认为五教虽可总为一教,但本末融溶只可以别教一乘为诸教本,小乘、三乘及同教为末,因从彼所流故【2】这样,最究竟者唯有别教一乘的华严圆教。法藏之所以如此说,也有自己的理由。因为从心性与佛性合一的角度看,华严宗是高于唯识、天台诸宗的。从性起方面而以自性清净圆明体为本体,确实可以算作华严学者在继承吸取既有佛性思想基础上的一大创发。

End

《心经》的般若思想

《心经》的般若思想◎ 明 空《心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之一,流通也较为广泛,现在很多小孩都能背诵它。《心经》之所以能够普及,和它精简的文字、深邃的义理不无关系。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版本仅有二百多字

黄念祖: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黄念祖老居士)【八】

【又如裨瑟胝罗言:我开旃檀座如来塔门时,得三昧名佛种无尽。我入此三昧,随其次第,见此世界一切诸佛。所谓迦叶佛、拘那含牟尼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提舍佛、弗沙佛、无上胜佛、无上莲花佛、如是等而为

南怀瑾:浅谈佛教《盂兰盆经》中的孝道思想

当今孝的观念和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生了显著的交化,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孝道思想在应对这种社会变化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佛教中孝道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影响和价值。《盂

李炳南: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鸟惭居士著前言始学净土的因缘净土思想的确立净土思想的大要净土思想的实践净土思想的验证结论●前言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

注意你的思想

注意你的思想◎ 侯 松(编译) 注意你的思想,它们将变成你的言语; 注意你的言语,它们会变成你的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它们会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它们会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决定你的

华严念佛三昧论叙

◎ 王文治《大乘起信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念者不觉也,佛者觉也。念佛者以觉摄不觉也;念佛三昧者,以觉摄不觉,入于正觉海也。华严具诸佛一切三昧,而其间念佛三昧,为一切三昧

《华严经疏》中的十种回向

在《华严经疏》这部书里,把回向分为十种。哪十种呢?一、自他回向把自己的功德、福报、智慧回向给他人,就是回自向他。我做的功德,回向给你;你做的功德,回向给第三者,这都是回自向他。回自向他可以利益、安稳自

心性待提升

◎ 索甲仁波切 1. 我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清明和最温柔的关怀;我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实相的了解,找到终极的快乐。2.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他要

嫉妒猜忌蒙蔽心性

嫉妒猜忌蒙蔽心性◎ 慧 律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解自己。在现今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社会里,人们常因狭隘的心态, 引发利害冲突,产生种种烦恼,究其原因, 不外乎是以自我为中心

《华严经》之出世

◎ 铂 净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龙树菩萨传》说龙树菩萨:独在静处水精房中,大龙菩萨见其如是,惜而憋之,即接之入海,于宫殿中开七宝藏,发七宝华函,以诸方等深奥经典无量妙法授之。龙树受读,九十日中,通解甚多

净土法门缘于《华严》

◎印 光 溯此法之缘起,实在《华严》一经。以未详示弥陀因行果德,净土殊胜庄严,行人修因证果,故致人多忽之,不肯提倡。昔如来初成正觉,与华藏世界海诸大菩萨,互相酬倡,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

十玄无碍思想

◎ 大 德十玄无碍是华严宗非常重要的思想,是智俨承杜顺而说。在《华严一乘十玄门》中,智俨对十玄思想做了非常详尽的论述,但对十玄的次第并没有多加注重,其注重的乃是通过十玄,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法界无碍之境。

观音思想特点

观 音 思 想 特 点◎ 李利安 关于观音思想的主要特点,可以从三个大的系统来看。 一是来自因地观音信仰,即佛教在解释、论证观音于因地的修行历程时所呈现出来的思想,主要有:愿行并举、福慧双修、戒定兼

太虚大师的“新”思想

太虚大师的新思想◎ 太 虚 新的意义平常说新乃对旧的反面而言,而佛法真胜义中无新无旧,缘生义中则没有一定的分划,小至一事一物,大至一世界乃至无量世界,都刹那刹那生灭相续的迁流着而新陈代谢。然依佛法

佛教生态思想略述

佛教生态思想略述◎ 无 性 自十八世纪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19世纪7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克尔提出了生态学这一名词,促使人们思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人

佛教思想史的思想性

◎ 天 河 古人云,欲为良史,须具才、学、识,号为三长,是史家运用文字对史料进行组织和叙述的能力,学为所习得的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非才无以成学,非学无以骋才。而识在三者之中最为重要,可以说是统帅才学二

度化思想与心理调适

◎ 清 木禅宗不仅追求个人的自在解脱,而且强调广结善缘、帮助他人达到开悟的境界,在烦恼中得到解脱。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矛盾,一直激发着人们内心的不安与痛苦。了脱生死大事是佛教也是禅宗的最基本目的之一。

中国佛教思想选编本说明

楼宇烈无论从研究我国历史、文化、现状的需要来说,还是从世界文化与学术交流的需要来说,了解和研究佛教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编选一部实用的又能系统地反映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反映中国佛教各宗派的主要理论,

佛性正是你心

来 果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用呢?要有心,才可用心。再警曰:要好好的用心才对。初参禅者闻之,急得跳脚曰:我只知吃饭穿衣,除此别无他事,要用心作么?不用心也没有关系。凡初参禅

十玄无碍:华严之“大业

◎ 无 稽华严境界的极致是事事无碍法界,十玄门则是对这一境界全面深入的阐发。可以说,一切存在之所以事事无碍的理则,全部包含在这十组关系中。至于何为十玄门,历史上曾有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伴随的是名称和排

华严菩萨的境界

华严菩萨的境界◎ 南怀瑾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接着福田菩萨之后,另一位更大的菩萨出来了,华严菩萨,华严的境界更大了,一花一世界

中国佛教的佛性理论

◎ 赖永海一如上一章所指出的,由于大乘佛教中的佛已被本体化,佛性在印度佛教中,是以一种抽象本体形式出现的,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完全中国化了的禅宗出现才告结束。而禅宗佛性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印度佛教中那

背诵华严口放光明

背诵华严口放光明◎ 心 月 根据《续高僧传》记载,魏武陵王东下以后,令他的弟弟规驻守益州(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并派遣将军尉迟迥去讨伐蜀。后来,规不仅降伏了当地的民兵,而且城內有很多名僧,也被他

心即本体

心 即 本 体◎ 宫哲兵 本体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佛教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佛教宗派(如华严宗)认为:在繁杂的现象世界背后,存在着一个精神性的本体--理。现象世界就是由精神本体理所变现出来的。对

龙树菩萨和他的“中观”思想

龙树菩萨和他的中观思想关于龙树菩萨的生平,历史记载不多,主要来自藏经中《龙树菩萨传》、玄奘《大唐西域记》与藏传《布顿佛教史》。其中,《大藏经》第五十卷《龙树菩萨传》,这部传记是由出生在龙树菩萨后一百多

弥勒的佛教思想

弥勒的佛教思想◎ 胡春业(1) 实践人间佛教的典范从佛陀本人的亲身师范看,大乘菩萨道无疑是究竟道,引导众生由此大道悟入佛的知见,乃佛陀出生说法的一大事因缘。菩萨道的修持离不开世间,离不开众生。弥勒比

曹溪不断思想

曹溪不断思想◎ 莲 池有诵六祖偈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扬扬自谓得旨,便拟纵心任身,一切无碍。坐中一居士斥之曰:大师此偈,药卧轮①能断思想之病也。尔未有是病,妄服是药,是

楼宇烈:圆瑛大师的佛学思想

圆瑛大师(1878-1953)与太虚大师(1889-1947)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为振兴佛教事业奉献出全部身心,而在佛学理论上又各有千秋的佛门双譬。1989年太虚大师诞生一百周年时,我写了一篇题为《太

徐文明:以生命伦理作为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

以生命伦理作为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徐文明一、生命伦理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众生之福祉、生命之和谐为目标。生态问题的提出,是由于现在生态恶化,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命系统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不正视这一现

徐文明:僧珍与华严宗源

僧珍与华严宗源徐文明宗派的产生就如江河的发源一样,往往有众多的溪流作为源泉,众流汇聚,便形成了大江大河。华严宗的产生也是如此,源自许多佛教宗派,再经过智俨、法藏等大师的创造性的融汇和提升,从而形成了独

《道德经》的“大医”思想

精气之说老子在《道德经》第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要理解这章经文,关键是搞通玄牝两字的含义。这里所说的玄是指天,指阳,所说的牝是指地,指阴,与万物负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二讲 百家争鸣 - 思想混乱的时代

第二讲 百家争鸣思想混乱的时代一、 婆罗门的堕落印度古代的婆罗门四吠陀时代的司祭者, 对于印度文化有值得肯定的贡献。他们是人民的导师, 在日常生活上予人民以呵护及指导。在佛教原始经典杂阿含的婆罗门经、

于凌波:如来藏思想的研究

如来藏思想的研究于凌波一九九九年三月净觉佛教研究所主办第九届中国佛教学术会议论文一、如来藏与佛性如来藏,又称如来胎,通常把它看作是佛性的异名。如来藏梵语tathagatagarbha,指隐藏于一切枣生

《道德经》道教思想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关于老子和《老子》这部书的时代问题,学术界争论较大,尚无一致的结论,一般认

陈兵:心性之印定

明心见性,是一种常人从未有过的心灵体验或神秘经验,只能由体验者本人自内证,如禅宗人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难以吐露于人。如何确定所悟乃真正的心性,是大乘性宗修行中极其重要的问题。一、以心传心与活泼机用

陈兵:大圆满心性光明论

大圆满,一译大圆胜慧,梵语摩诃删底(mahasanti),藏译竹箐(rdzogschen),为宁玛派特有的密法,在该派九乘判教中为内密三乘中最高的阿底(无上、极)瑜伽,高踞全体佛法、所有密法的顶尖。该

陈兵:三教一贯心性法门

内容提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三教在修心养性方面各有优长。陈兵教授以丰厚的学养,贯通三家,条分缕析三家心性修养的方法、层次以及其间细微的差别。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关于国学的研究。国学现在是一

陈兵:原始佛教及部派佛学的心性论

心性(梵citta-prakrt,cittada),指心的本性、实性,可以理解为心本来具有、不可变易的性质、实体,或心未被烦恼妄念遮蔽的本来面目,禅宗人谓之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心性是中国化大乘佛学尤其

人类养生核心思想—“十养”论述

二、自身养生1人生的态度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经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人师是宽人律己做楷模。所以学问好教,人师难做。人生的态度主要来源长者谆谆教诲的传播。人才是打造出来的。造是生,打是克。生是必需的

中医养生思想是什么?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所 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

金易明:太虚大师唯识学思想探索

【内容提要】太虚大师对唯识学倾注了很大精力。但他与南欧北韩诸学派在学术关注点上明显不同。唯识学不仅是太虚大师一生关注和研学的重点教理,为此,他阐述了颇具特色的新唯识学,力主唯识学应成为真实应化的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