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一部分 由长安西行至沙河
2025-01-08 09:57

第一部分由长安西行至沙河

【题解】

在这一部分中,法显叙述了从长安出发直到跨越沙河的全过程。法显因感于中土律藏的残缺,于后秦弘始元年,也就是公元三九九年三月间,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四人一起,从长安出发踏上西行求法的漫长行程。同年四月,法显一行五人抵达干归国,并在此国夏坐。八、九月间,复到达耨檀国。这两国即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西秦和南凉。 后来,法显等又从耨檀国翻越养楼山而到达张掖。适逢战乱,法显等人应张掖王之请而暂留于此地。在张掖镇,法显幸遇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五位志同道合者。这样,西行的队伍扩大为十人。后来,法显、智严等十人得到敦煌太守的资助得以继续西行,度过沙河。

此段行程,历时两年有余。法显分别在干归国、张掖镇两次度过夏坐。这段行程中,最为危险的是度过沙河,其中之险恶,非亲临其境,难于尽知。法显之描述,可以使我们略窥一二。

从长安出发

法显昔在长安①,慨律藏②残缺。于是,遂以弘始二年③,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④等同契⑤,至天竺⑥寻求戒律⑦。

【章旨】此章说明了法显西行求法的动机及时间。法显感于当时中土佛教律藏的残缺,发心前往中天竺寻找戒律文本。公元三九九年,法显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结伴,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注释】①长安: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地址在现在的陕西西安市西北。先后有十一个朝代在此建都。西汉、新(王莽)、东汉(献帝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等都曾定都于此。法显从长安启程之时,正当后秦(公元三八四四一七年)姚兴统治时期(公元三九四四一六年)。长安不仅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当时的佛教传播中心。前秦、后秦的统治者苻坚、姚兴都崇信佛教,道安大师和鸠摩罗什等先后至长安弘扬佛教,在当时影响甚巨。法显离开长安的时候,正是道安大师圆寂而罗什仍旧滞留于凉州之时,长安佛教实际上处于两次鼎盛期的间隙。

②律藏:意译为「毗奈耶藏」(Vinayapiwaka),为佛教有关戒律的典籍之总汇。「藏」的原意指盛放物品的竹箧,佛教藉其专指佛典的总汇。佛教典籍总称「三藏」,即经藏、律藏、论藏三大类。

③弘始二年:今传世诸本均写作此年,但据章巽先生考证(《〈法显传〉校注》页二,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二月版。),应将「弘始二年」改为「弘始元年」。「弘始」为后秦姚兴的年号。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五、《高僧传》卷三、《历代三宝记》卷七、《大唐内典录》卷三、《古今译经图记》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三等记载,法显是于东晋隆安三年自长安西行的。东晋隆安三年相当于后秦弘始元年。而此年即公元三九九年,其年刚好为己亥岁,正符合法显的记载,因此,章巽之说是正确的。

④慧景等:从长安与法显一同西行者共四人,据《佛国记》下文所述,慧景死于小雪山,道整留在了巴连弗邑,慧应死于弗楼沙国的佛钵寺,慧嵬于焉夷国返回高昌求取川资,未能再随法显西行。另外,据慧皎《高僧传》卷十一〈晋长安释慧嵬传〉载,慧嵬「以晋隆安三年,与法显俱游西域,不知所终。」难于确知其是否重归中土。

⑤同契:指志趣投合者。

⑥天竺:我国古代对印度半岛的称呼。「天竺」一名最初见于《后汉书西域传》,为伊朗语Hindu或Hinduka的译音,历经很早就信奉传播佛教的安息、康居等地僧人传入我国。古人最早称印度为「身毒」,此系张骞在大夏从大月氏人得知的称呼,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及《史记西南夷传》。而今日习用的「印度」一语是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出确定的。

⑦戒律:梵文?ila与Vinaya的音译,前者即「尸罗」、「戒」,后者即「毗奈耶」、「律」。防非止恶为「戒」,调伏心性和行为称为「律」。戒律是对于佛教徒应该做的和不能做的行为所作的规定,前一部分为「作持戒」,后者为「止持戒」。

【语译】法显从前在长安时,感叹传入中土的佛教律藏残缺不全。于是,在后秦弘始元年,即公元三九九年,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志同道合者一起,发心前往天竺寻求戒律。

干归国

初,发迹长安。度陇①,至干归国②夏坐③。

【章旨】此章简单叙述从长安出发向西到达干归国的经过。干归国即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西秦。

【注释】①陇:陇山的简称,又称「陇坻」和「陇坂」。位于六盘山南段,今陕西陇县西北,延伸于陕、甘边境,是古代经由今甘肃、新疆通往中亚、近东以及印度次大陆的要隘。

②干归国:指东晋时十六国中西秦(公元三八五四三一年)统治者乞伏干归所建立的西秦国的都城金城(位于今甘肃兰州市西)。据《资治通鉴》卷一0七和卷一一一的记载,乞伏干归之兄乞伏归仁原居苑川(今甘肃榆中县),称苑川王。公元三八八年九月乞伏干归迁都金城,公元四00年正月又迁回苑川。法显路经干归国为公元三九九年,此时,西秦都城尚在金城。

③夏坐:印度佛教徒于每年雨季时于室内坐禅静修,也称为安居、坐夏、坐腊。安居期大约三个月,起始日称之为「结夏」、「入安居」,结束时称之为「解夏」、「解安居」。坐夏期间,不允许僧人外出,而且须与僧众和合共居。一俟「解夏」,僧人的出家年龄即可增长一岁,这就是夏坐亦被称为「坐腊」的原由。印度的雨季大致在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之间。而据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二的说法,印度佛教徒的安居期也有「前三月」和「后三月」两种做法。「前三月」即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即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中国及日本佛教则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

【语译】当初,我们从长安出发,翻越陇山,到达干归国夏坐。

耨檀国

夏坐讫,前行至耨檀国①。

【章旨】法显在干归国结夏,又前行至耨檀国。

【注释】①耨檀国:「耨」 或作「褥」、「」,《晋书载记》卷二十六作「」。「褥」、「」、「」三字均为同音通用。此处的「耨檀国」指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南凉(公元三九七四一四年)的都城西平(今青海西宁市)。据《晋书安帝纪》及《资治通鉴》卷一一一记载,公元三九九年八月秃发鸟孤坠马染病而死,其弟利鹿孤即位。公元三九九年七月,法显在西秦国夏坐结束到达此地之时,利鹿孤刚刚继位。而利鹿孤于公元四0二年死后,耨檀方始继位。为什么法显不称利鹿孤国而称耨檀国呢?似乎难有确解。依照史学界的通行解释,利鹿孤在位时,其弟耨檀实际执掌南凉政权。因此,法显称呼此国为「耨檀国」。此说可以参考。

【语译】在干归国的夏坐结束之后,我们又向前进发,到达耨檀国。

张掖镇

度养楼山①,至张掖镇②。张掖大乱③,道路不通。张掖王殷勤④,遂留,为作檀越⑤。于是与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⑥等相遇,欣于同志,便共夏坐⑦。

【章旨】此章叙述由耨檀国翻越养楼山而到达张掖的经过。适逢战乱,法显等人应张掖王之请而暂留于此地。尤其重要的是,法显幸遇智严等五位志同道合者,并与他们一起夏坐。这五人后来都加入了西行求法的队伍,与法显一起前往天竺。

【注释】①养楼山:章巽据《水经河水注》认为,养楼山即养女山,位于今青海西宁市以北、大通河以南一带,从西平至张掖正好须取道于此。

②张掖镇:法显于此处所说的「张掖镇」指的是永平县。据《晋书地理志》说,永平县为张掖郡郡治所在。《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说永平县「本汉得县,属张掖郡。本匈奴得王所居,因以名之。」《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二说,得故址在张掖县(今甘肃张掖县)西北四十里。

③张掖大乱:张掖本为后凉(公元三八六四0三年)统治者吕光属地,东晋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六月被段业所取。第二年二月,段业即凉王位于张掖。法显途经张掖为公元四00年四月之前,此地之统治者即是段业。当时段业内外交困。外有后凉于公元三九九年四月围攻张掖,直至公元四00年六月方纔解张掖之围。内有敦煌太守李皓谋求独立,段业派索嗣率兵五百接替敦煌太守职务,李皓拒不执行,并派兵大败索嗣,时为公元四00年四月。法显所言「张掖大乱,道路不通」,正是对张掖当时形势的确切描述。公元四0一年五月,段业被沮渠蒙逊所杀。

④张掖王殷勤:此处多数版本写作「张掖王殷勤」,少数版本写作「张掖王改业」、「张掖王业」。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在《法显传考证》说,「殷勤」应该校改为「段业」。中国学者大多数从之。其实,从上下文之文意看,「殷勤」更为恰切。此句应该理解为,张掖王殷勤供养,法显于是决定暂时滞留张掖。

⑤檀越:梵文Dānapati的音译,意译为「施主」。佛教中将向寺庙、僧众施舍财物者尊称为「施主」。

⑥智严等:此五人后随法显西行。其中,智严、慧简在焉夷国返回高昌寻求川资,未能再随法显西行。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五记载:智严后来又「进到罽宾,遇禅师佛驮跋陀罗」谘受禅法,遂垦请佛驮跋陀罗东行至中土。僧绍后来随胡道人向罽宾,宝云、僧景则后来由弗楼沙国返回。

⑦夏坐:此次夏坐为法显离开长安后的第二次夏坐,时为公元四00年。

【语译】在耨檀国停留未久,我们又翻越养楼山,到达张掖郡的治所永平县。适逢张掖战乱,向前行进的道路不通。张掖王段业殷勤地接待了我们,亲自作为檀越为我们提供供养,并垦切地挽留我们住锡于此。我最后答应暂时住于此镇。在此镇,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同道,大家都非常高兴,便一起在此地结夏安居。

炖煌

夏坐讫,复进到炖煌①,有塞②东西可八十里,南北四十里,共停一月余日。法显等五人随使③先发,复与宝云等别。敦煌太守李浩④供给。

【章旨】法显于公元四00年七、八月间由张掖至敦煌,停留一月有余。后来得到敦煌太守李皓的资助,法显等五人随同使者一起前行。

【注释】①炖煌:即炖煌郡,治所在敦煌县,故址位于今甘肃敦煌县西边党河的西岸。此地为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

②塞:建于边境要地之处的城郭墙堑,属于军事设施。自公元前二世纪末西汉汉武帝时起,敦煌地区就开始有了障塞。

③随使:关于此处法显所说的使者,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敦煌太守李皓所派遣,一说为北凉王段业所派遣。不知孰是?

④李浩:即李暠。敦煌太守李皓为唐高祖李渊七世祖,唐代人避讳,改「皓」为「浩」。李暠于公元四00年十一月自立为凉公,史称西凉(公元四00四二一年)。法显至敦煌之时,李皓仍为太守,故法显称其为「敦煌太守」。

【语译】夏坐结束后,我们一起前行到达敦煌。敦煌建有障塞,东西绵延八十里,南北长达四十里。我们在此地总共停留了一月有余。后来,我们与宝云等告别,一行五人随同使者先行出发西行。敦煌太守李皓为我们提供了前行的费用和物资。

度沙河

度沙河①。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②,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徧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③耳。

【章旨】此章描写西度沙河的可怖情景,文字简要而极为传神。

【注释】①沙河:指敦煌以西至鄯善国之间的沙漠地带,「沙河」可能是比喻之词。《汉书地理志》、《汉书西域传》、《三国志东夷传注》分别称之为「白龙堆沙」、「白龙堆」、「三陇沙」。季羡林等则认为是指塔克拉马干沙漠(《〈大唐西域记〉校注》页一0三一)。

②恶鬼热风:这是法显等人对沙漠风暴的夸饰性说法。或者,也可能有当地的传说作依据。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中有类似记载:「风起则人畜昏迷,因以成病。时闻歌啸,或闻号哭,视听之间,恍然不知所至。由此屡有丧亡,盖鬼魅之所致也。」

③枯骨一句:因为沙漠之中既无固定的道路,又难于找寻辨别路径的标志,所以,来往行人将尸骨聚拢在一起作为路标。《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说:「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远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者聚遗骸以记之。」可见,这种路标很可能是路人有意为之的。

【语译】我们起程度越沙河。沙河之中经常有恶鬼横行,热风肆虐。行人若不幸遇到,便必死无疑,无一能够幸免。沙漠之中,天空无有飞鸟,地上无有走兽。极目四望,想要寻找走出去的路径,却根本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参照。只有以近处堆起的死人枯骨,姑且作为我们可以行路的标记而已。

【说明】

这一部分是全篇的开头,最可注意的有以下数项:

一、法显西行的背景和动机。从社会历史背景而言,法显西行是在中国南北分裂、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进行的。特别是,法显将要经过的道路因战争而阻隔不通。在战乱之中,僧人的供养相对较为缺乏。法显于此时西行,困难和危险可想而知。但当时的中土佛教经、律文本的残缺不全,极大地制约了中国佛教的发展。法显由此所感受到的危机和责任感,使得法显不畏艰难,置个人生命于不顾,毅然决定西行求法。这种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即便是在今日也是值得人们钦佩和学习的。

二、法显西行时的同伴。先后加入法显西行队伍的,共十人。与法显一起从长安出发的有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五位在张掖镇加入,慧达在下文方纔出现,法显未交代其从何时加入。十一人的西行队伍,最终只有法显一人完成全程回国。

三、从敦煌西行度沙河,法显等人遭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这一段路程,从古到今,都是无人区,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法显所说「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相当传神地道出了此地的险恶与阴森。需要仔细揣摩。

End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六、三皈依的意义

六、三皈依的意义[《觉讯》原文为归字,今改为现代常用的皈字,编者注。]一个佛教徒必须要受三皈依,三皈依是学佛的基础。今天我想把三皈依的道理简单扼要地分四点来说明:一、什么叫三宝;二、什么叫皈依;三、为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一、修心诀窍

十一、修心诀窍(徐老1997年10月1日所做的开示)(他老人家先为我小妹题写法名为觉沁,意为佛法浸透心地,格外觉悟。之后,介绍佛性一词的真实含义。)所谓佛性,即非佛性,是名佛性。所谓佛性,是假的(假有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九、妙音花絮

九、妙音花絮徐恒志居士电话开示1.徐师:我上一次跟你电话谈话以后,你基本上明白了,还要磨练,还要打扫习气,因为悟后要起修嘛。学人:好的,谢谢您。学人:徐老师。徐师:你讲。学人:保定这里有一对夫妻,两位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三、谈智慧

三、谈智慧佛青少年部教理学习会报告摘要徐恒志智慧的定义一、什么是智慧?智慧是人人本来具足的,它是从自己寂定的性体上所起的观照妙用,能抉择事理,辨别邪正,明白世间出世间的因果道理。当我们去除了主观偏执的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四、书信集续编

十四、书信集续编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二则)答牧牛老人(魏鸿勋老居士)复南京某居士答连云港王凤城居士答青岛金慨夫居士答保定刘建才、明慧两位居士答辽宁宋世春居士答讷河郭元禄居士答李开宇居士答觉融法师答乘一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师尊早在五十年代在《觉讯月刊》发表的文章,由王中居士在北大图书馆查到《觉讯月刊》收于《民国佛教期刊集成》及其《补编》中,并由李芹居士发来扫描件。《学佛是怎么一回事》、《怎样实践佛法》

悠游南京栖霞山 古都的佛国圣地

晨光中,栖霞寺山门前香客纷至。信徒点燃檀香、四面祭拜,虔诚祈祷、祈求来世今生富贵平安。香烟袅袅、直升西庭,佛闻欢喜;古木参天、远山肃穆,佛法庄严。舍利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2年)。初为木塔,后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三部分 北天竺记游

第三部分北天竺记游【题解】经过三年多的长途跋涉,法显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天竺国境。时为公元四0一年末。法显度过葱岭后抵达北天竺境内,看到的第一个国家是陀历国。自此顺岭西南行,道路险阻,崖岸绝险,石壁千仞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二部分 西域记游

第二部分西域记游【题解】在这一部分中,法显叙述了其在西域的行程。这里所用的是狭义的「西域」概念,指《汉书》卷九十六所说的,玉门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及以南的广大地区。法显在其表述中,将「西域」与天竺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一部分 由长安西行至沙河

第一部分由长安西行至沙河【题解】在这一部分中,法显叙述了从长安出发直到跨越沙河的全过程。法显因感于中土律藏的残缺,于后秦弘始元年,也就是公元三九九年三月间,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四人一起,从长安出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六部分 中天竺记游(下)

第六部分 中天竺记游(下)【题解】从拘夷那竭城南下之后,法显在中天竺的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四大佛教圣地进行的。这四大圣地就是毗舍离、巴连弗邑、王舍城以及迦尸国波罗捺城。其中,巴连弗邑是法显停留时间最长的地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四部分 西天竺记游

第四部分 西天竺记游【题解】法显、道整与慧景三人翻越小雪山,向西天竺进发。慧景由于大病初愈,身体虚弱,在攀登小雪山北坡时,因不堪狂风暴雪而寂灭,法显抚尸痛哭。至此,与法显一同从长安出发的四人,在张掖镇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五部分 中天竺记游(上)

第五部分 中天竺记游(上)【题解】法显、道整二人离开西天竺诸国来到了中天竺。中土的佛教徒在古代习惯上将中天竺称之为「中国」。这个地域是佛教发源地,也是印度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法显在中天竺不但行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八部分 师子国记游

第八部分 师子国记游【题解】法显从东天竺的多摩梨帝国搭乘商船来到师子国。师子国也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佛教是公元前二世纪由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遣长老传进来的。大乘佛教产生以后,受印度佛教的影响,斯里兰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七部分 东天竺记游

第七部分 东天竺记游【题解】法显从瞻波大国东行几百里路程,到达了印度东海岸的海口城市——多摩梨帝国的首都。这个城市是古代东印度重要的港口,为水陆交通中心,有航线赴南印度以及东南亚各地。这是法显到过的唯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九部分 海路归国

第九部分 海路归国【题解】法显带着从师子国以及中天竺所求得的总共九种经律写本,搭乘商人的船舶,踏上了惊心动魄的归国历程。时为东晋义熙七年七月,即公元四一一年八月。商船东下两日,便遇到了暴风雨。风大雨狂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十部分 跋

第十部分 跋【题解】这是此书原本就有的跋语,其作者不详。从文中所言考察,此跋语的作者与法显交往深厚,并且在京师建康有一定的地位。义熙十二年,法显在道场寺与佛陀跋陀罗译经,所以,此跋语的撰写者肯定是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