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杨维中:中国佛学 一、佛教创立(五)大乘与小乘
2025-01-08 10:40

(五)大乘与小乘

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在部派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佛教内部又兴起了新的流派——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又将许多部派的义理贬称为“小乘”。尽管大小乘佛教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大乘佛教对于部派佛教多有批评,但大乘佛教的兴起并未完全替代部派佛教的发展,所谓的“小乘佛教”其实一直伴随佛教发展的始终。

“乘”也即运载之义。“小乘”即小的运载工具,譬如小船、小车只能运载一人到彼岸,大乘则如同一只大船、一辆大车,可以运载所有的众生到达彼岸。新兴的佛教派别为了标榜自己与各部派的区别与殊胜,称自己为“大乘”,而将“小乘”的贬称送给了与自己不同的部派。尽管现今人们很难再坚持大乘佛教一定高于、优于“部派佛教”,但是,二者的区别或者说“大乘佛教”所进行的对于“部派佛教”的若干根本性变革却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综合起来,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自利、利他。佛教是以度化众生摆脱轮回之苦为目标的,因此,在道理上,都应是既“自利”,又“利他”的。因此,一般所认为的小乘佛教,仅专心于解救自己,而不救渡他人,是不够恰当确切的。实际上,小乘佛教也行教化弟子与信徒之事,因此不能谓之为只是自利,然其教理的确以自己之修行为主。而大乘佛教的教理则以为利他的活动犹如自利修行的完成。就“自利、利他兼备”这一点而言,大乘佛教被称为“大乘”,也可名“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第二,大乘佛教是在家、出家一贯的佛教。就不排除在家者这一点而言,它被称为大乘。小乘佛教是出家主义的佛教,他们认为若不出家修行、严守戒律,则不得解脱。因此,在家者是被排除在解脱之外的。就排除在家者这一点而言,部派佛教被称为小乘。释尊曾为在家者说适合在家者修行的法,但部派佛教没有将这一类教理保存下来。因此,部派佛教成为主张若不出家持戒,则不得解脱的狭隘之教。而大乘佛教运动兴起于在家者之中,不区别在家与出家。大乘的修行者,亦即修行典范的菩萨是以在家者的身份而实行的。因此,大乘以在家者的修行为主,这样一来,大乘佛教是在家、出家共通之教;在不排除在家者这一点言,可谓为广大之教。虽然后来大乘佛教也采用部派佛教的戒律来区别在家与出家。不过,这是后世才如此的。在初期的大乘佛教中,出家菩萨并没有自己的戒律。然而这不是意味着初期大乘教团没有出家菩萨。初期大乘教团也有出家菩萨,不过他们是自发性的断淫欲,而不是受小乘的250戒所致。在菩萨所修的“六波罗蜜”中,并没有显示在家、出家有别。在教理上,在家、出家无别,此即表明大乘佛教之广,是被称为大乘的理由之一。

第三,大乘佛教是普济贤愚与善恶之教。此可依“难行道”、“易行道”言之。在实践与信仰兼重这一点上,大乘是愚者、弱者皆不遗漏的佛教。大乘虽也有严格的修行,但同时也有用以接引意志薄弱者或为恶者的“易行道”。这是因为大乘佛教是以佛陀为重的缘故。发起菩萨之自觉,决意修习与释迦同样艰苦之行的人,其所行即是“难行道”。这是修习与佛陀所行相同的佛教。相对于此,弱者有仰赖佛陀慈悲而被救的“信仰之道”,即大乘佛教是立足于佛陀之慈悲的教派。认为信仰佛陀而得救的佛教,成立于此。由于信仰的佛教不舍弃意志薄弱者及恶人,因此是广大之教。

第四,佛身论发达。小乘佛教中,佛陀是“导师”,是说法的佛。由于重视被说的“法”,因此,对于能说者的“佛”之研究,并没有特别发展。而大乘佛教的佛陀,由于被要求是一位救渡者,因此产生其救渡的能力及如何救渡等疑问,强调“救渡力”,从而以之为超越之人的理论也随即大量出现。初期大乘佛典中,已有非常进步的佛陀观出现。例如谓阿閦佛建立净土一事,在成立极早的《道行般若经》中已可见及。《道行般若经》没有言及阿弥陀佛,但在同是成立颇早的《般舟三昧经》中曾提及,而讲述阿弥陀佛建立净土及救渡众生的《大阿弥陀经》其成立也很早。其次,在《法华经》中说久远实成的释迦,《华严经》说遍满世界的毗卢舍那佛。这些佛的能力皆远远超过生于印度的释尊,具有无限光明与无限的寿命及不可思议的神通力,是真理之人格化。其后,佛陀的本质及威力的根据被更深入的探究,乃至有“法身”、“报身”、“应身”等佛身论产生。进而与法身有关的“法性”、“法界”、“真如”等思想也发展开来。像这样,研究佛陀的本质,发展出种种佛身论,这是大乘的特色。

第五,大乘佛教是以成佛、成菩萨为目的的,而小乘则以达到阿罗汉为究竟。小乘佛教中,提到菩萨,主要是指释尊的前身释迦菩萨,以及未来佛的弥勒菩萨。此外,也认为过去佛也有其菩萨时代,但凡此皆指业已成佛者的前生而言。而大乘佛教则认为即使未得授记的凡夫,也由于发菩提心,而得称“我是菩萨”,因而大乘的菩萨观念是依“信”而起的。因此,大乘菩萨根据对佛的信仰而产生自己是菩萨的信念。小乘佛教中有称为“声闻”者,所谓“声闻”是指“闻佛音声的人”,即指佛弟子。小乘佛教徒有“佛弟子”之观念,但不认为另有其境界与佛等同的“菩萨”。因此,小乘佛教谈到菩萨,只是指佛的前生。而称完成声闻的修行的人为“阿罗汉”。阿罗汉意为断烦恼者。佛陀是断烦恼且得一切智的人。而大乘佛教则以达到此等果位的佛陀为目的,比起以阿罗汉为目的的小乘佛教,其目标更为高远。由于信仰释迦佛,因而起意仿效释迦菩萨行迹,于是产生了成佛的佛教。这是决心追随释迦所行之道,因此是艰苦的修行道。此即所谓“发菩提心”。此修行被整理为“六波罗蜜行”。但是也有意志薄弱者,虽生起成佛之愿,却不能实行。这些人则期望仰赖因佛之救渡,而得以成佛。两者所行不同,但“成佛”的目的不异。因此,两者都是菩萨。

第六,大乘佛教的主要修行途径是“菩萨行”,而“菩萨行”的基本内容是“六度四摄”,小乘佛教的基本修行内容是“三十七道品”。“六度”也即“六波罗蜜多”,指六种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布施波罗蜜,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所谓财施,是指以自己的财物施予他人,使其安乐;所谓法施,是指为众生演说佛法,使其开悟;所谓无畏施,是指入世间救苦救难,使众生脱离苦海。持戒波罗蜜又称“戒度”,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忍辱波罗蜜”之“忍”有三层含义:忍受人事间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劳苦病苦,以及风雨寒热等苦,叫“法忍”;忍可诸法无生性,叫“无生忍”,无生忍即般若慧。常人所不易忍的,即受人的欺虐等,所以经中多举忍辱为例。“精进波罗蜜”之精进,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指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依照佛教教义,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禅波罗蜜”乃菩萨为获般若之实智,或为得神通所修者。“般若波罗蜜”之般若即智慧,指佛教中所说的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被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它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四摄”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是菩萨应该修行的法门。“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使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都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第七,在理论上,对法空的解释,小乘对佛说很拘泥,认为(特别是有部)凡佛说的都实在。只要佛说有这类法,有这类概念,也就有这类存在。这是一种概念的实在论。因此,它们不承认万法皆空,最多只承认人无我,所谓人空法有。小乘中也有主张法无我的,如上座部,但也是用分析方法得出来的,如茶杯现在是完整的,它终有一天要被打破;如用分析方法去看,它也是不完整的,是无自性的。这样来理解空,当然很不彻底。如果一件东西要待打破时才能认为空,那么在未破之前,很难有此认识。大乘的看法就不然,认为一切皆空,法的自性也是空,所以说一切法的存在如幻如化。大乘佛教将“空”提升为衡量“佛教”与“非佛教”的标准的高度,称之为“一实相印”。

“实相”即诸法实相,与真如、法性、实际等,数者名异义近。佛学中的“实相”指一切事物的真实、常住不变的本性,亦即无差别的最高真理。从认识论言,“实相”即佛教所讲的“客观真理”、万物的本相;从修行论言,“实相”就是涅槃,即证得的万法如其所是地完全显现出来的相状及境界。在大乘佛教看来,世间之森罗万象、出世之诸佛菩萨都是“实相”的体现。此“实相”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横遍十方,竖穷三际,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不可以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求取,也不能以语言文字虚妄分别,必须依佛法亲证方才能够明了。大乘佛教反复强调,凡是承认一切法是此“实相”之体现的,则是佛法、究竟之法;凡是不承认诸法都是“实相”之体现的,则不是佛法,不是究竟之法。

大乘佛教的这一“实相”说,看起来玄而又玄,不可捉摸,实际上,如果用现代哲学术语言之,此“实相”实际上是万事万物的“本质”、“本体”。这一“实相”说也是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的一个重要方面。释迦牟尼佛在反对婆罗门教的“神我”说的过程中,提出了万事万物无自体的缘起理论。小乘佛教正是基于缘起论,倡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而从大乘佛教出现之后,佛教又逐渐孕育出了作为诸法之本质和诸佛之体性的“实相”说,并且根据此“实相”说,在小乘佛教所说的“苦”、“空”、“无常”、“无我”之上更倡言“常”、“乐”、“我”、“净”。表面看来,这是首末易唱,实际上,其间也不是没有共通之处。例如,“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就是从诸法本性立论的,此一本性与大乘佛教所说的实相实在仅仅是咫尺之遥。

End

中日佛教交流史研究

◎ 江 静杨曾文先生在佛教思想及中国佛教研究领域的代表作,以时间线为轴,基于相应的研究成果,将杨先生对日本佛教及中日佛教交流史的研究整理分为四个时间段,分别对应萌芽、开花、结果和圆熟时期。1.萌芽期(

世人对佛教常见的四种误解

神佛不分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传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祗,如城隍爷、土地公、三太子、妈祖皆被门外汉披上佛教外衣,不知神佛二者,其本质、愿力迥

中国佛教第一僧 朱士行

◎无 碍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

如何是大乘入道顿悟法要

◎怀 海问:如何是大乘入道顿悟法要?师云:你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并皆放却,莫记莫忆,莫缘莫念,放舍身心,全令自在。心如木石,口无所辩,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

近代马来佛教的特点

近代马来西亚佛教由于来自于亚洲各地的不同族群,受各母亲国的文化影响,故带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特征,其表现如下:一、从民俗走向正信。早期移民马来西亚的各国人士都是来自于下层的劳工,又初到外乡,在感情与记忆

佛教心理学的智慧

有学者曾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医治心理疾病,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人惊叹的是,已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拥有大量关于心理的理论,佛

佛教名胜与文化传播

◎湖 江 中国与东盟国家拥有许多佛教名胜,它们与一般自然和人文景观不同之处在于,被赋予了神圣性。所以佛教旅游除了观光、娱乐之外,往往都带有朝圣的性质。段玉明指出,自然环境由于佛教元素的介入被纳入了佛教

佛教故事两则

阿难说:佛陀在舍卫国,祗(音齐)树给(音几)孤独园的时候,罗睺罗和他的老师(和尚)舍利弗,有一天的清晨,风和日丽,他们身上穿整齐了出家人的法服,一手拿着锡杖,一手持钵,师徒二人,一前一后,安祥徐步,慢

新时代下中国佛教慈善的特点

明生法师慈善是学佛的根本,要成为佛教徒生命的全部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委员会的主任,我有责任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觉得做慈善工作是我们佛教徒学佛的根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利生,也就是说弘

读李叔同《断食日记》——珍贵的佛教断食经验

佛家有断食之说,道教有辟谷之术。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断食时无须太多能量消化食物,大脑会变得极度清晰,若以适当方法引导这些能量,将可提升心智

佛教和气四瑞的故事

佛教里流传着一则和气四瑞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他们和睦相处,从不吵架,在一起快乐地生活着。有一天,大家讨论道:我们之中谁最年长呢?

明清民国时期的佛教雕塑

◎ 赖永海明清工艺造像主要是继承宋代城市工艺的传统。明代的工艺造像包括玉石雕刻、牙雕、木雕、竹雕、雕漆等工艺。明清民国工艺造像有一定的延续性,故本小节内容叙述上顾及时代。自明代中期起,江南嘉定、金陵成

藏传佛教的文物宝库

◎ 王家鹏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收藏文物一百多万件,其中与西藏有关的文物就有几万件,是中国内地保存最完好、最丰富的西藏文物宝库。由于皇宫的特殊地位,文物的特殊来源,使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 星 云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因此,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条

对治中国人通病的佛法

◎ 太 虚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部大医书,种种的病理医方,无不载明。又如一爿大药铺,种种的药材药品无不备蓄。但医药

佛教正能量

◎ 中 观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而人的意念力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于人体的能量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