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养心养生的良方
2024-10-23 08:52

养心养生的良方

◎ 忠 明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佛家以慈悲为本, 讲清净心、四无量心。

修行者大都性格温和,淡泊名利,心胸豁达, 处事宽容,在行为情绪上平淡温和,这是高僧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寿的因是仁爱心,长寿的缘是心平气和。

佛法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一剂养心养生的良方。

我们如果怀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止一切恶,行一切善,那么,必然会得到很好的回报。

而且,这种好的回报是无穷无尽,也是无量的。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药师经》中云:随所乐求,一切皆遂,对于获得世间的长寿、富贵、官位、男女,不用求自然就来了。

如此以道德感的提升,从内心去修行,获得美好的回报,不断地感到身心愉悦, 身心愉悦必然有益于健康,容易得长寿,所以自然是仁者寿了。

如此身与心都清净,然后诚如《药师经》中云鼓乐歌赞,右绕佛像。

以鼓乐或唱诵赞偈等来赞颂药师佛,称念药师佛号(那摩药师琉璃光如来),围绕药师佛像。

同时,还要发自内心忆念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及其利乐有情的无尽功德, 起心动念都去学习效仿,如此才能与药师佛相应。

读诵此《药师经》,思维其中的奥义,然后还要广为弘传,为他人演说开示。

摘自《药师经略解探秘》

End

养心养生的良方

养心养生的良方◎ 忠 明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佛家以慈悲为本, 讲清净心、四无量心。 修行者大都性格温和,淡泊名利,心胸豁达, 处事宽容,在行为情绪上平淡温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 宋 默恬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恬静淡泊。古人认为:恬静养神,弗役于物。意思就是说,恬静可以养神,使人不拘于外物。恬静讲的就是一种退的处世态度,万事不萦于怀,保持这种心境的人,在养心方面可以做得很好。现

儒释道经典30句:修身,养心,知命

儒家经典10句--入世境界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

今日芒种,芒种虽忙,养心莫忘!

芒种是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指大麦、小麦等到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芒种也称为忙种,是农民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故有诗云:芒

养生从养心开始,减肥则从消气开始!

虽然我们常说心宽体胖,但心眼小的人照样能胖。心眼小的人易怒、爱生气,这类人的体形是被气给撑大的。发怒,就是通向肥胖的直通车有一名40岁的已婚妇女,她的体重比结婚前增加了 30多千克,原因就是她总和丈夫

养身还是养心?哪个重要?

现在人们喜欢谈养生,但他们说谈的养生其实是养身,仅仅是想把身体养好,并且以为、做点什么运动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健康长寿。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什么是养生?养生要提高整个生命的质量,而不仅是为了身体健康地活

一日禅|读书不仅能养心还能养颜

阅读不但能够让我有一个好的心境,能够养心,而且能够养生。多读点书吧,从读书中获得快乐,调整心态,或许可以尽你之可能长寿。你看大学者中寿星相当多,就是这个道理。阅读能养心,能养生,我还要加上能养颜。一个

大暑三养:养身、养心、养生

大暑,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处在中伏左右, 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此时天气炎热,人的气血发散于外,内里反而空虚,是一年之中最容易生病的时节。养身1、切忌大量饮水夏天天气炎热,排汗较多,很多人喜欢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