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厌倦轮回 圆满三慧
2024-10-30 12:15

厌倦轮回 圆满三慧

◎ 荣博堪布

修行有三个要点: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这个顺序正是修行的次第。

第一步,要生起出离心,即厌倦轮回、希求解脱之心。

许多人会想,这不是消极避世吗?其实,怎样是消极,如何是避世,这都值得去思考。一头扎进名利财色中,里里外外应接不暇,不一定就是在积极负责地对待人生。至于避世,社会关系简单、生活简单算避世吗?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呼朋唤友、扎堆凑热闹的。文明发展到今天,人们应该学会尊重多样性,接受别人选择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毕竟人生各有因缘,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有同样的喜好,都走同样的路。

我们回过头来谈出离心:轮回指的是陷于烦恼之中以缺憾、局限为最大特征的一种生存状态,厌倦轮回,就是厌倦了缺憾、局限、烦恼的无尽循环。烦恼这个词真是妙,说尽了人心的不得安生、无可奈何。然而仅有厌倦还不够,还要希求解脱。心生厌倦容易,心向解脱难。烦恼是生生世世熏习成瘾的,没有决心、毅力和正确的方法,如何轻易戒掉?有几个人能意识到自己烦恼成瘾?佛陀说,要先看到轮回的苦的本质,进一步知道苦、烦恼都有其原因,通过闻思修行佛法去灭除苦因,才能远离痛苦烦恼,得到身心自在之乐。

第二步,在出离心基础上生起菩提心。

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超脱,而是希望一切众生安稳快乐、永断烦恼,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而精进修行,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罗蜜不断完善自己的修持,并帮助教化众生。发菩提心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修行者对空性的见解和证悟能否圆满究竟。

第三步,证悟空性,在菩提心的摄持下逐步圆满闻慧、思慧、修慧。

空性的话题,有些人很忌讳,不理解也不打算接受;另一些人却很喜欢谈论,而仅仅止于谈论;这两种态度都无法让人真正接触到佛法的精华--般若空性。证悟空性的智慧虽说是我们自家的宝贝,不待外求,但是没有闻思修的铺垫启发,智慧是很难显发出来的。不重视建立正见,更不愿意实修,只把些似是而非的话头拿来空谈,这样是误己误人。

现在学佛的人当中,能静下心来闻思的人不多,肯实修的更少。为什么?主要是没有真正的出离心。表面上学佛,心里还抱着世间八法不肯放松,护亲伏怨,搬弄是非。纵然闻思,也是得少为足,稍懂一点名相,便迫不及待要炫耀,人前人后架子十足。殊不知文字上的理解若不通过实修内化,文字就还是文字,你的烦恼还是你的烦恼。学那么多,却没怎么往心里去,烦恼照旧,是非日增,实该惭愧。

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修行可以从善护身语意、远离十恶业开始,行动上尽量避免杀生、盗窃、邪淫等恶业,言语上尽量避免恶口、两舌、妄言、绮语,尽量远离贪心、害心以及执著恒常或拔无因果等极端见解。所谓生活即是修行,在我看来也就是这样,把佛法的正见落实到起居应对中,在日常小事上也谨慎取舍因果。

摘自《透过佛法看世界》

End

如何获得庄严圆满的相貌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丑陋报: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八者,于佛

黄念祖:圆满成就 第九卷

圆满成就 第九卷黄念祖老居士【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本品以前是法藏大士多劫所修的因。从本品起是大士无量胜因所感的圣果。一切誓愿都

厌倦轮回 圆满三慧

厌倦轮回 圆满三慧◎ 荣博堪布 修行有三个要点: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这个顺序正是修行的次第。第一步,要生起出离心,即厌倦轮回、希求解脱之心。许多人会想,这不是消极避世吗?其实,怎样是消极,如何是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济群法师完美人生是相对而言的,真正完美的人生,只有佛菩萨方能圆满。通常所说的完美,是具足有利于修行的身份,可以修学佛法,弘扬佛法。那么,这一身份具有哪些特点?可归纳为八点。以下具体说明这八种圆满。第一

圆满之心照出自性灵光

圆满之心照出自性灵光广钦老和尚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舍身,利用这躯壳来修苦行,磨炼它,不要太顾惜它,以去掉对这个形相的执着。一个苦行修圆满的人,他的心会照出自性

大圆满的见和修

◎ 敦珠法王一、大圆满之见(一) 阿字在文殊师利菩萨灌顶时,所用之镜子,代表智慧。而其上有一阿字,此阿字代表着不生不灭。此意义甚为重要,诸佛皆由此阿字呈现出来,也就是说,诸佛是不生不灭的。不可执着诸佛

圆满之心照出自性灵光,要的是内心自然生法喜

圆满之心照出自性灵光,要的是内心自然生法喜广钦老和尚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舍身,利用这躯壳来修苦行,磨炼它,不要太顾惜它,以去掉对这个形相的执着。一个苦行修圆满

每一个生命都是圆满的,生命趋于圆满而快乐

每一个生命都是圆满的,生命趋于圆满而快乐明海法师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发生,让我们遭受不愉快、不欢喜,甚至痛苦的经验。每当回忆起这些不开心的事,就感慨自己的命不好。经常会羡慕别人,认

一日禅 | 当下知足,人生才圆满

杨绛在100岁后,曾写过一段话: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

陈兵:大圆满心性光明论

大圆满,一译大圆胜慧,梵语摩诃删底(mahasanti),藏译竹箐(rdzogschen),为宁玛派特有的密法,在该派九乘判教中为内密三乘中最高的阿底(无上、极)瑜伽,高踞全体佛法、所有密法的顶尖。该

一日禅:圆满自己 觉悟生命

找到自己,能寻回生命的本质;扩大自己,能延长生命的价值;升华自己,能体会生命的自在;圆满自己,能觉悟生命的真谛。

雪漠:大手印、大圆满、禅宗

1、大手印和大圆满◎问:香巴噶举与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等等派别有什么异同之处?●雪漠:入道口不同,传承不同,哲学不同,教法不同。同的是证果之后的境界。◎问:请您谈谈大手印和大圆满的区别?●雪漠:究竟

郭耀华: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

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由于藏地在松赞干布到赤松德赞时期,已翻译大量大乘经典,主要由梵文转译,也有汉文转译,对西藏佛教的发展,扎下深厚的根基,这些大乘经典对宁玛派的传承祖师:无垢友大师、莲花

郭耀华:第七章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

第七章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第一节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除了第一章第七节的描述之外,这里笔者再对大圆满法的修行成果作介绍。一、四种道力大圆满法不立一切果,不求证果而果自证。晋美林巴尊者在《大圆胜

郭耀华:第七章 第四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就者研究

第七章 第四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就者研究第四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就者研究这里笔者举三例虹光化身者,当作大圆满法成就者研究,考察修行细节,如何成就。一、虹光化身索南南杰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之书》第十章心要

愿你人间走一遭,圆满了三界六道,看透了是非善恶。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无论多么犀利深刻的话,都不会让你立刻清醒,只有你自己亲身走一遭,刻骨铭心地经历一次,才会在某个瞬间顿悟。有人在奔跑,有人在睡觉,

认识生命实相 走向生命的大自在大圆满

实相讲的是事物本源、宇宙本源,本源是一个,万事万物都是从一而来,我们把这个就叫作一实相。一实相是非空非有、或是亦空亦有,非有非空,也就是说他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灵性的,或者说他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

吴立民:藏密大圆满无上秘密图座心要传承记

藏密大圆满无上秘密图座心要传承记吴立民佛法圆满具足,法尔如是。如如真如,真如如如,故二学园宗旨为圆融不诤。圆融者,圆融大小乘、圆融显密教,圆融世出世法也。不诤者,不诤于世说、不诤于它教,不诤于异学也。

觉行圆满什么意思

佛、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属小乘,但来求独善其身。‘觉他’是菩萨,有慈悲心,自动教化众生,为不请之友。‘觉行圆满’是佛。‘圆满’非指度生人数,而是由心性上讲的。我们心性有源三种烦恼,一为

自觉觉他 觉行圆满

佛陀在祇园精舍说法,吸引许多人前来听法,有人讨论著:「佛陀所说的法,大家都能欢喜信受;不知佛陀与众生结了何等因缘,怎能有此威力调伏众生心? 」阿难尊者代为请示佛陀,佛陀即为大众述说本生因缘。过去无量劫

怎样才能达到【佛】一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

【佛】者,觉也,觉悟包含三个次第,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个次第一定不能搞错。这在之前文章已经说过了,没看过的可以点击链接查看。【真正看懂这个【佛】字,修行方向才不会发生根本错误】那么怎样才能达到【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觉行是什么?

把见思尘沙无明百断尽即圆满成佛。‘觉行圆满’是佛。‘圆满’非指度生人数,而是由心性上讲的。我们心性有三种烦恼,一为见思烦恼,自觉者见思烦恼断了。度觉他者能兼断尘沙,自行化他。把见思尘沙无明断尽即圆满成

修行的最终意义——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觉行圆满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可解释为:如实知见一切百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又被称为度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修行的

觉行圆满 让众生觉醒

其实佛家与老子,很多理念也都是相通的,佛家讲“觉行圆满”也就是让众生觉醒、觉悟,“众人皆醉我独醒”也就是得道之人已悟通大自然生死因果循环的道理。道法自然里的“自然”是老子哲学中相当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并

佛有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佛”是梵语,全称为“佛陀耶”,中国人简称为“佛”,翻译为“觉者”。佛有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个“佛”字,大家可能最清楚不过了,比较清楚,但真正清楚含义者寥寥无几。谁能说我知道什么是佛?自觉。

佛说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如果你有一念弘扬《楞严经》,在末法时期,让未学佛的人知道,你所有的业障随着你的一念弘扬楞严而消除,你所经过的地狱都变成安乐国,十方如来的功德福德全给予你。学佛要会找窍门!看经典你要看哪个“值钱”啊!所

如何理解觉者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可解释为: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觉行圆满

大圆满法包括哪些?

黄念祖答:L老居士略谈大圆满法L翁老学长道鉴。大示及法照同时寄达,欢喜无似。既闻道场开光,复瞻宝像庄严。莲师法幢,蔚然建立,此实为大事因缘。学长偕伉俪与令媛令坦赞助之功,不可思议。为众生贺,为莲舍贺

大圆满法的三种传承方式是什么

第一、如来密意传。如来密意传是佛与佛之间,在这里指法身普贤王如来和报身金刚萨垛佛之间的传讲方法。我们的第一代传承上师普贤王如来是本初佛,他只有觉,从未迷过,所以叫本初佛。大圆满法主要是普贤王如来的法

大圆满法怎么修

大圆满法是佛门中的教法,在佛门中是非常重要的,里面还是有很多的智慧,我们要坚持不断的去修行的,只有这样我们能够获得成功。那师兄你知道大圆满法怎么修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达真堪布答:“我这样的根基,

大圆满法介绍

大圆满法门来自法身佛普贤王如来,由佛界传入人间,是听闻得解脱的顿悟法门,是密乘宁玛派(红教)的最高即身成佛法门。大圆满并不认为佛高众生低,「佛」和「众生」的不同处只在于「觉」和「迷」。行者其实离佛境

大圆满法的实修窍诀

索达吉堪布教言虽然在无上大圆满中讲:“将烦恼转为道用,烦恼的本性即是菩提,一切都是清净等性。”但作为凡夫的我们,只能在心里发愿能尽快得到将烦恼转为道用、证得等性的境界,而在行为上,仍然要从显宗的因位

大圆满法殊胜功德

大圆满法是宁玛派乃至整个西藏密宗最殊胜方便的成佛之道,历代通过修炼大圆满法而成就光明虹身的高僧不在少数,其他教派也有很多修习大圆溆而获得成就的。因此大圆满法向来为各宗派的高僧大德所珍视,他们不但自己

如何修持大圆满法?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四部《阿含经》、《净土诸经》、《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圆觉经》、《楞伽经》等。(千万不

大圆满法与汉传佛教区别

佛门中是有很多智慧的,我们要坚持不断的去修行,深入进去我们才能领悟含义,提升自己的智力。那师兄你知道大圆满法吗,你知道大圆满法与汉传佛教区别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区别:大圆满法以龙树中观见为主,虽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修大圆满法

达真堪布:“我这样的根基,修密法、修大圆满来法行不行啊?”这个看你自己。你既然已经遇到了,而且对密法、对大圆满法生起信心了,你就是大根基者自。你就有这么好的缘分,你就有这么大的福报。“我是上等根基者

怎样成为大圆满法的法器

大圆满法--立断法、顿超法多殊胜啊!但是,因为我们的相续根本没有成为大圆满法的法器,所以容纳不了。什么叫法器?每一个正行的修法都有前提条件,只有这些前提的条件都具备了,你才能得到这些法的成就,才能成

不空成就佛、多宝佛,诸行圆满,成就度化众生

不空成就佛不空成就佛又称不空成就佛。代表一切成就。他乃金刚界五佛之一。居北方胜业淨土,转嫉妒烦恼,淨行蕴,成所作智。在成身会中,不空成就如来身呈金色,左手结拳印,安置膝上,右手舒覆五指当胸,跏坐莲华。

达真堪布:如何要持戒波罗蜜圆满

不恼害众生是持戒,这若是在外境上修,在外境上达到圆满,那肯定是要把这些鱼、龟、牛、羊等可怜的受苦众生都迁移到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在世上再也没有一个受害者,再也没有一个受难者,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谁也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