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药师经》经题释义
2024-10-16 09:01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是本经的经题,一般以人、法、喻立名。佛菩萨名号归于人类;佛所说法归于法一类;以净妙宝贵的东西喻经的好处,归于喻一类。药师七佛是人,本愿功德是法,琉璃光是喻。

药师即日常所诵消灾延寿药师佛,梵音秉杀社窭噜之意译。现代谈到药师,只是配药的人,而古代却不然,药师与医生的涵义是一样的。佛法中常称佛陀为大医王或大药师。

药为世间治病的物品,如药店中所陈列的药品,但以佛法而言,不只是病人有病时才吃药,凡世界众生无时不浸在惑业苦病中,身心充满诸病。经里说,人的生理上有三种病:老、病、死;心理上也有三种病:贪、嗔、痴。佛能拔除众苦,善治诸病,以物药治身病,以法药治心病。所以,我们不可把含有崇高意义的药师一名视为普通配药人和一般医院的医师。

物药即世间治身病之药。广义而言,万物皆为药。如寒时穿衣,饿时进食,倦而需卧,困而需行。此饥、寒、困、倦等,无非是病,而衣、食、住、行等,无非是药。总之,人生之有需要,无非是病;所需要者,无非是药。故众生充满诸病,宇宙万物莫非是药。以普贤菩萨与善财童子问答因缘,更可显明药与非药的意义:一日普贤命善财入山采药,凡能为药之草木,皆可采来。而善财踏遍山岩,徒手而归。询问他,则言满山皆药,无从采起。普贤又命入山,将非药者采来。善财依然空手而归。再问之,则言满山皆非药,无从采起。是药、非药,全在医生之得当与否,得当则砒霜亦可为药,不得当则人参也能令人致死。故从广义而言,虽宇宙万物皆可为药的原料,若不经医生如法配制,矿植物等又皆非药。药须经医生制方配成,方可治病。药中有丸、散、膏、丹等已制成之药,许多祖传秘方之类即是。综上可知,物药不外三种:1.动植物、矿物等为药的原料;2.按处方配制的药;3.丸、散、膏、丹等已成之药。

法药亦有三种:1.经、律、论;2.五乘、三乘、一乘;3.陀罗尼。佛依众生而施设经律,皆为医治众生身心之病。众生堕无明惑,得业报身,充满诸病。佛说诸经、诸律,广为医治;乃至菩萨声闻结集经律,造论申义,真理重重,法门无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亦犹如宇宙间之矿植物等皆为药之原料。虽然众生有八万四千病,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机施药,方能治病,故有五乘、三乘、一乘之教法。五乘,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在人乘,则施五戒、十善之法,对治五逆十恶之病;在天乘,则施四禅八定等法,对治散心位中诸病。此二乘为出世三乘之基础,必经之阶梯,故亦说为五乘共法。再说出世三乘共法,就是使声闻、缘觉依四谛、十二因缘等教法,灭除三毒烦恼,解除生死侧。声闻等所行四谛等法,虽属二乘,而为大乘之所共行,故亦为三乘共法。又为一类发菩提心,修大乘之机,遂直施一乘不共之教。佛对众生之根性差别,而施五乘、三乘、一乘之法药,亦犹世俗医师对病人而制方配药也。陀罗尼,又名总持,总持无量教法,亦名遮持,遮一切恶病,持一切善法,能治一切病,亦犹物药中之丸散膏丹,为祖传秘方,不可示人。故总持咒语,义不可解,亦无须推寻其义。若能依之修持,身密结印,口密持咒,意密观想,三密相应,便得遂愿所求,解除生死,消灭过患,得大妙用。  师者,能以物药、法药善治众生身心之病称为师。古代药医义兼医师,矿植动物之物药与经律论之法药,皆由师调制方可为药。若无师亦无药。唐黄檗禅师所谓大唐国无禅师,又言不是无禅,乃是无师,故以师为最重要。世俗如神农、扁鹊等以物药治身病,即为物药之师。佛以种种法药,善治众生之病,故为法药之师。九界凡圣,皆为病人,唯佛界乃为究竟无上药师。佛之法身遍一切处,随物应生,神变莫测。其自受用身,住佛自果功德,现他受用,应地上机,为地上师;现大化佛,应地前机,为地前师;现小化佛,应二乘人天之机而为师;现随化佛,应人天及邪外之机而为师。总之,唯佛一人,为究竟药师。

琉璃光合梵华方言。梵音为薜琉璃钵喇婆曷纳舍也。琉璃即薜琉璃,是东方佛的名字。此中所说的琉璃不是琉璃灯、琉璃瓦等琉璃,而是一种宝物。薜琉璃,其意为青色宝,即宝石中的蔚蓝色者。如天青之色,有晶莹之质,表里洞彻,内外相映。琉璃光即天青宝中所含的净光,如蔚蓝天空,万里无云,充满旭日光辉;其体质坚固,如金刚石,极为稀有。这是以琉璃宝的光辉、明净,而比喻佛法。所以东方药师佛又以琉璃为名。

琉璃宝,或译作远山宝。依佛所说,我们这一世界当中是须弥山,山的周围有四大部洲,须弥山的四峰皆宝类所成,南赡部洲所对的山峰,即琉璃宝积聚而成。此宝山光辉映入空际,遂呈青色,故琉璃义释为远山宝。现代科学家对天空何以呈现青色有科学的解说。而印度当时的见解,说是由琉璃宝光反映而成。

佛与菩萨,皆是依德立名。但佛德崇高,难以用适当言语来表示,所以只能从佛(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德的某些特性,或用譬喻来勉强诠示。如须弥山王佛,是以巍峨高大的山王,比拟佛德的伟大崇高;如檀香佛,因佛的德香远闻,故以檀香立名;又如雷音王佛,形容佛的法音远震,如空中的雷音一样,震撼世界。佛的名号以德或从譬喻安立。这里的琉璃光也是从比类来赞佛的德行。

琉璃光的含义,现在略说两点:

1.依众生的心境说。本经以东方佛土为琉璃世界,佛名琉璃光如来;辅佛宣扬正法的是日光遍照和月光遍照二菩萨。前面说过,琉璃宝即远山宝,琉璃光系由远山宝映现于空际的光彩;而今此二菩萨,以名喻德,当然如日月行空,普照一切。众生--人类在生死轮回中,都有一种向上、向光明的趣向和要求;佛陀随应众生的心境,也就以明净的青天与日月,表徵如来的德行。向上、向光明的趣求,是人类普遍而本能的共同希望;佛教固然是倾向真理与光明,即其他宗教中,也有许多同样是向上、向光明的。多神教中,崇拜太阳、月亮;基督教的上帝,虽说无形无像,而见上帝的也是赫赫的光明;印度教崇拜天(天梵语提婆),也就是崇拜光明。所以人类对于日月光辉或明净空界的景仰,只是渴求光明与明净的内心表现。人类的本性便是向光明的,不过有的外道信神(如太阳、月亮)信鬼,而不能自觉景仰光明的真实意义--皈向于佛陀,引发而实现佛性的明净。所以药师法门,即以青天与日月的光明,表徵佛德,显示人类最高的理想界。

世间的光明,无过于日光和月光。此二种光明,同是清净的,象征希望与幸福的,然多少也有些不同。大致说来,日光是温暖的,富有热力的。一切的一切在日光朗照下都能明显地发露出来。这正如智慧的光明,能给予世间热力,能透过蒙昧,灼照一切,通达世出世法的真相。月光是清凉的、安宁的、幽静的;它在黑暗中放出皎洁的清辉,引导人们走上正路,避诸险难,具有大慈悲普济的意义。太阳光给人以热力、光明、幸福和希望;月亮给人以清凉、安宁、幽静的境界。光和热能激发我们奋发向上;而清凉与宁静,足以陶冶我们的性灵,获得自在与安宁--这都为人生所必需的。

现实世界,人人都有倾向光明的意欲,人生要有光明的人生,社会要有光明的社会。中国古有光天化日四字,形容光明的社会。唐朝武则天皇帝,有以佛教思想导入政治的抱负。她想使政治走上正轨,人民得以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所以她特别造了曌一字,作为自己的号,读为照,便是日月当空照的意思。由此可见,她是怎样憧憬光明幸福的远景了。然而,真正能引导我们达到终极目标,达到究竟的光明人生境地,唯有佛法。故唯有大家向佛法的大道上走,才能完成究竟圆满的人生,才能使我们达于永久光明、无限光明的境界。

2.约佛陀的证境说:佛的自证境界,本不可以心思口议,平等平等,无有差别,离一切相的。若从离无明暗翳而显证说,称佛的自证境界为最清净法界,犹如净虚空,或称毕竟空,或称空性,都从现证的真性说。琉璃光,即佛的自觉境界。如如智契如如理,在平等一法界中,显发无边光明清净功德,朗耀皎洁,平等无差别,不是混混沌沌,漆黑一团,故喻佛的自证境为琉璃光佛果的圆满境界实在不可思议,不可言说,所以经中每以菩萨的因德,表达如来的果德。如毗卢遮那佛(也是光明遍照意),以文殊、普贤二大士,表彰佛陀的大智大行。或以四大菩萨表彰佛的悲(观音)、智(文殊)、行(普贤)、愿(地藏)。本经以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二菩萨,表彰药师佛的大智慧(日)与大慈悲(月),如日月光辉遍照世间,普济一切。如来所有的无量无边功德,在这二大菩萨的德行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药师佛又名琉璃光,他的国土是净琉璃世界,菩萨为日月光遍照,是具此一番深义的。东方净琉璃世界,表佛现证的清净法界;琉璃光,表无上菩提契证法界的德行;琉璃光(青天)是本体,日月运行于青天,放播光明,可说为琉璃光而起的妙用。中国人一向重视太阳,所以重视温暖、热力、光明、希望,而说光天化日等。然而印度处于热带,特别对月亮发生兴趣,印度即月亮之义;印度的文化思想(佛教也在内)皆特重宁静、清凉的特质。近年来世界局势动荡莫测,文化思潮愈益芜杂纷乱,宁静清凉的人生性德,也就越来越没落了。本来,动与静,热烈与安静,强光与微明,温暖与清凉,应互相协调而求平衡。这对于人性的发展、世局的安定,都是十分切需的。我们学佛,从凡夫到达圣者--佛的境界,必发挥这两方面的德行;对治人世的嚣狂凌乱,应重视清凉与宁静。药师琉璃光如来,对此有圆满的表现,所以能为人世一切苦难病患的救治者。

如来,梵音怛他揭多也。药师琉璃光是一佛的专名,如来是诸佛的通名。凡证获无上佛果的,皆可通称如来。如来有三义:即如来、如解、如说。(一)如来。如是一模一样,没有差别的意思。菩萨到了功行圆满,以最高的智慧体证了究竟的真理,此真理就是如。佛是契此平等不二真如而来,如召如来。(二)如解。佛有无上的智慧,对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相,无不正确通达,毫无颠倒错乱,如法的实相而解了,是名如解。(三)如说。佛陀不仅是解悟正确,就是说法也如实而说。应该如何说就如何说,有如实说有,无如实说无,说得恰到好处。故经里称佛为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绮语者。如来、如解、如说,是佛陀所有的功德。译者因不能遍译三义,所以都译为如来。《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诸法如义,名为如来。

本愿功德:愿是愿欲。本愿即菩萨因地所发的弘愿。修学佛法,以发愿为先,可说为成佛的根本。菩萨在因地所发誓愿,有通有别,如愿成佛道,愿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等四弘誓愿,名为通愿,每一菩萨都如此发誓愿。如阿弥陀佛在因地发四十八愿,药师佛因地的十二大愿,乃至其余诸佛所发八愿四愿等,皆为别愿。大家别误会,以为发愿多,功德就大,发愿少,功德就小。要知道,诸佛愿力是平等的。本愿即根本愿。所谓发愿,即普通所谓立志,志既立定,抱有志者事竟成之决心,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达到目的为止。若无愿,便什么也做不成。不独修学大乘法门,即学小乘法,无愿也同样不能成就。所以修学菩萨,首先必须立定志愿,虽经艰难困苦,而必具不屈不挠的牺牲精神,实现其所志愿之目的。诸佛因地发愿,所以与普通立志不同,在于诸佛菩萨因地中发上求佛智、下化迷情之愿,皆从清净心中出发。虽有本愿,必藉功行圆满方便本愿得以修证。如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弘愿,则须修六度、四摄等,功行圆满,扫荡无明障翳,才能显于本性功德。故药师琉璃光如来之依正庄严果德,是由因地本愿策发功行圆满而成。

功德不但是在寺院里做些佛事。功是功力,如行布施、持戒、忍辱、礼佛、坐禅等,都要有一番功力。德即是得,修行而得成绩,做一分得一分,名为功德。依本愿去实践,所成就的功德,称为本愿功德。

经,梵语修多罗或素怛缆,直译其意为线。释尊在世,随机说法,灭度后由弟子集成一段一章,一部部的经典。各类的法门,有组织地贯串起来,像一朵朵的花,用线贯穿而成花蔓,便不会散失。经也是这样,佛在世时随时随地说法,若不加以编集,就难得保存于久远了。佛说的法是究竟的真理与德行,可给我们永久学习,永久依循。所以经又含有恒常法则的意义。佛说的名为经,佛弟子的述说,不名经而名论(除禅宗六祖慧能所说为《六祖坛经》外)。这是表示尊重佛说。如中国古圣先贤有价值的言教,如书、诗、易等也叫做经。经又有径的意思,就是修行成佛的途径。

经有五义:(一)涌泉义(义味无穷);(二)出生义(能生妙善);(三)绳墨义(楷定邪正);(四)显示义(能示正理);(五)结蔓义(贯穿诸法)。

以上对经题作分别的解释,综合起来说,经是一切佛经的总名,是能诠教法。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是本经的别名,是所诠表的理行果法。所诠法中,本愿功德,约因地行愿说;药师琉璃光如来,约果德说。果德中如来是一切佛的通称;药师琉璃光是本经东方佛土教主的别名。别名中药师喻佛的大慈悲;琉璃光显佛的大智慧。经题有因、果、悲、智;经文即对于悲智因果等作圆满的开示。

End

药师经特质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唐玄奘、义净法师等译。简称药师经、七佛药师经。药师琉璃光,药师系东方佛土教主的别名;药师喻佛的大慈悲,琉璃光显佛的大智慧。经文对佛之悲智因果作了圆满开示,具有密教性质,以

《药师经》经题释义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是本经的经题,一般以人、法、喻立名。佛菩萨名号归于人类;佛所说法归于法一类;以净妙宝贵的东西喻经的好处,归于喻一类。药师七佛是人,本愿功德是法,琉璃光是喻。药师即日常所诵消

《弥陀经》文句释义

一、《弥陀经》文之佛性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疑。 彼佛二字毋庸猜疑当然是指阿弥陀佛。但广义说来,并非单指阿弥陀佛,是指一切众生之佛性。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之本觉妙体与佛同体不二,所谓在

药师法门的七种修持方法

对佛教文化有一定了解之人,都知道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等说法。其中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即药师如来与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药师如来即药师佛,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则是其胁侍菩

大医王佛:药师佛

药师佛圣诞,农历九月三十日。药师佛,梵文为Bhaisajya guru vaidurya prabharaja,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琉璃光王佛、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佛教东方净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 弘 一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济寺讲 王世英记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

持诵《药师经》的功德

◎弘 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药师咒,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为根本,法门殊胜。修药师法门,如经所说而行,可以帮助病苦的人。弘一法师说:如法修持,获福无边。维持世法佛法本以出世

《药师经》的出现及玄奘的再译

◎ 李 翎 这个题目清楚的表述是玄奘为什么再译《药师经》? 笔者认为这个现象的背景就是道教。 佛陀教法,去仪式化、反对肉体成仙,这些都在《药师经》中得到强调。尽管如此,按传统印度观念,医师虽然治病救人

《开经偈》释义

由于武则天是虔诚的佛教徒,她对于《华严经》非常地爱好,初阅《华严经》时,因体会佛法的高妙稀有,非常欢喜,故有感而发,给这个大经题了一首开经偈,这就是我们现在念的《开经偈》。这首偈语可以说是充分地表达了

元音老人对药师佛和药师咒的开示

(一)你要往生西方,而心裏总是恋着娑婆世界的妻财子禄,古人谓之抱桩摇橹,行动尚且不能,又如何与弥陀感应道交,打成一片,往生西方净土呢?所以,首先要放下一切,你不放下怎么行呢?玉琳国师曾说过:「想生西方

药师法门感应三则

◎ 欧子陵临刑免难魏天平中,定州孙敬德,装观音药师香像,朝暮礼事。后为贼所攀,将断死刑。梦一沙门,令诵药师观音名号。有司执缚向市,且行且诵。临刑,刃三斩三折,皮肉不损,因之放还。见像项上,有三刀痕。上

为何说《药师经》是末法时代的法宝?

殊胜地位如果说《地藏本愿经》是指明娑婆世界的恶道之苦、激发人们升起出离心,《阿弥陀经》是指点人们出离娑婆世界之后的归宿--往生极乐世界,《药师本愿经》则是指导人们如何从娑婆世界过渡到极乐世界的一部具有

身体多病常抑郁?快修药师法门

【经典原文】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

陈兵:大势至圆通章释义

摘自《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被奉为净土五经之一,作为修证念佛三昧以往生西方净土的宗本。实际上,此章为经中所示二十五圆通法门之一,二十五圆通法门,乃释尊为示教阿难及后世众生修三

刘常净:百论释义 前言

百论释义提婆菩萨造论婆薮开士注解鸠摩罗什翻译刘常净释义前 言中观三论的教义,是直承《般若》、《华严》、《法华》、《无行》、《思益》、《维摩》等诸大乘经而建立的。它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理论,也是方等圣典的中

刘常净:十二门论释义 序

十二门论释义龙树菩萨原著 鸠摩罗什翻译刘常净 释义十二门论释义序刘常净《十二门论》是中观法门的要略,般若名教的玄底,佛法全理的所在,断惑证真的楷模。所以论说:“是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为大功德利根者说

刘常净: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1)

百论释义舍罪福品第一(1)百论释义舍罪福品第一释品名题,略明三义:一说明各品为何长短不齐,二正释品名,三略分章段。第一, 说明各品为何长短不齐在解释之前,需要说明的,今此论文,凡有十品,每品五偈,照此

刘常净: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三 观缘门

乙三 观缘门这一门来意简单说有五种:?一者,“因缘门”总就因缘中求果生不可得,第二“观有果无果门”别就因中求果生不可得,今此门别就缘中检果亦是无生。就总别因缘中显诸法无生,要具备三门义理才周圆。?二者

刘常净:百论释义 四 本论的组织义趣次第

四 本论的组织义趣次第此论梵本有一百偈,计二十品,每品五偈。罗什说:后十品五十偈,于此土无益,故缺而不翻。现在的《百论》只是原梵文的前十品五十偈。这十品依次是:《舍罪福品》、《破神品》、《破一品》、《

刘常净:十二门论释义 绪论

绪 论一 中观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在解释本论之前,首先谈谈《十二门论》和中观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它的基本思想,其次再简单叙述翻译经过和传入中国以后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正确深入理解本论的思

刘常净:百论释义 二 释论名题

二 释论名题提婆菩萨所造《百论》不止一部,今所知者有三:一是《经百论》、二是《四百论》、三是《字百论》。又有《法百论》、《辨百论》、《广百百论》的名称,此三皆是《四百论》的部分别名,详在后说。今此《百

刘常净:百论释义 破常品第九

百论释义破常品第九此论七品破法,叙其来意有以下几点,一者前六品破无常法完毕,此品破于常法,明常与无常诸法皆无实体,显一切法空。二者若约总别来说,《一》、《异》两品总破常与无常,大有是常法,瓶等是无常,

刘常净:百论释义 一、作者、注者和译者

一、作者、注者和译者作者《百论》作者,是提婆菩萨。提婆,南天竺人,婆罗门种族,或云是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人。佛灭度后八百年中出生,约在公元三世纪。梵语提婆,此翻为天。罗什存其梵语,直称提婆;玄奘翻成汉

刘常净:十二门论释义 甲一 总叙造论的意义

正释论文释此论文,分作三大段,第一,总叙造论的意义。第二,释“十二门”以为正宗。第三,总结一论旨归无生毕竟空。??甲一 总叙造论的意义乙一 标明造论的宗旨说曰:今当略解摩诃衍义。?此论偈颂和长行都是龙

刘常净:百论释义 三 百论的宗旨大意

三 百论的宗旨大意根据嘉祥《玄义》三论皆以破邪显正为宗旨。所谓破邪,就是摧外道、折毗昙,排成实,呵大执。凡有定执,尽皆破之。所谓显正,就是申明如来正教,实相正法,无住无著,无依无得,故三论通以无得正观

日光菩萨与药师佛

相信人们还是知道日光菩萨的,这是一位非常殊胜的菩萨,又称日光遍照菩萨或日光普照菩萨。药师佛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月光菩萨在东方净琉璃世界中,并为药师佛的两大辅佐,是该佛国中无量菩萨众的上首菩萨。药师佛,梵

刘常净: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2)

百论释义舍罪福品第一(2)乙二 破外吉义外曰:汝经有过,初不吉故――修妒路破舍吉义,就是舍罪。罪恶总说有两种:一是旧有的罪恶,如前所说,杀盗邪淫等十恶,自古已来,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人作了都会被认

准提的释义

佛教菩萨名。梵语的音译。意为“清净”。密宗列为莲华部六观音之一。其形相作三目十八臂。密宗列为莲华部六 观音 之一。其形相作三目十八臂。清 钮琇 《觚賸·佞佛》:“ 魏里 丁清惠公 之后,有伯仲二人,绩

“药王菩萨”与“药师佛”他俩是什么关系?

相信人们都知道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药师佛,南无在佛教中,还有一位菩萨,名 “药王”。可能人们看到这就很疑惑,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对的,是有关系,就是“佛与菩萨”的关系!什么是药王菩萨

什么是药师十二神将

药师十二神将又称十二药叉,是药师如来特有的护法系统。药叉就是金刚力士,可分为天行药叉、空行药叉、地行药叉。其意译为勇健,显示其是勇敢强有力者,不被一切催伏,缺能催伏一切。也有称为疾捷,以三种药叉现威德

药师十二神将在药师经的誓愿

在药师经中,南无十二药叉大将听完本师佛的开示,明白了药师佛十二大愿之慈悲微妙,再逢「救脱菩萨」向「阿难」解说九种横死的因缘之后,十二药叉大将即时同声面佛起誓:『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名号不复更有恶

药师十二神将简介

一、前言在以前笔者一听到『药叉』名,就会联想到那就是修罗或罗刹之类的「东西」,一定是专行扰乱生灵、好勇斗狠,给人恐惧害怕的「坏家伙」。直到真正学佛,接触了「本愿功德经」及相关书籍后,才对「药叉」的误解

药师十二神将分别对应哪些疾病

一宫毘罗大将:(亥神)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二伐折罗大将:(戍神)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三迷企罗大将:(酉神)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四安底罗大将:(申神)申时(15点至17点),

药师十二神将圣号

1、宫毗罗:又名金毗罗,其义是「金头」或「威如王」、威光闪烁而名。宫比罗其义是「蛟龙」、金龙身首而名。2、伐折罗:又名跋折罗、和耆罗,其义是「金刚」,此尊手执金刚杵面带笑容且长寿童颜而名。3、迷企罗:

药师佛及药师十二神将的奥秘

2、祈求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念药师咒一百零八遍或多念,然后念十二神将大名,一百零八遍,或多念更好。至心诚意,最后不念时,手印从顶上散开。十二神将大名:官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頞

药师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

一、标准行持: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遍数不限);诵经后接念十二药叉大将名号108遍(越多越好)。南无宫毗罗大将,南无伐折罗大将,南无迷企罗大将,南无安底罗大将,南无頞你罗大将,南无珊底罗大

念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

一、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凡有所愿,所求皆得】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闻我说是药师琉璃

药师十二神将的由来

药师佛十二神将是药师如来的分身,或其眷属,是围绕于本尊的守护者,又称十二药叉大将,或十二神明,是顺应药师如来之十二大愿而化现之羯摩神。在《药师本愿功德经》内曰:‘世尊!我等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依

药师如来

药师琉璃光佛又名药师如来,指药师佛(梵文:Bhaiṣajyaguru)全名作:(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静无染。东方另一佛国曰“妙喜世界

什么是药师如来

药师如来,全名药师琉璃光王如来,通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简称为药师佛。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来源,是以拔除生死之病而名为药师,能照度三有之黑暗故名琉璃光。现在为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领导着日光遍照与月光遍照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求什么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共有三个译本,分别为: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三、《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

药师如来佛像

无上尊药师琉璃光王 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尊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尊右手结三界印,尊身着宝佛衣,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12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

药师十二神将和十二生肖有什么关系

药师十二神将是指守护诵持《药师经》者之十二位护法神。又称十二药叉大将、十二神王等,依佛典所载,这十二位誓愿护持药师法门、饶益众生的神将,在昼夜十二个时辰,及四季十二个月份,轮流率领眷属守护众生。十二神

药师如来法门是什么

目 录药师如来法门一斑药师如来法门略录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药师如来法门一斑今天所讲,就是探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药师法门甚为广大

药师如来的不可思议功德是什么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拜《药师忏》,祈求药师如来、十方三宝放光加持我们消灾除障、增福增寿以外,下了课还要多念药师佛和药师咒。药师如来的圣号功德不可思议,你念药师佛的名号,就能消灾除障、增福增寿、增上解脱。如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之殊胜

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记载,药师佛在因地修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趋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药师十二大愿赞偈》十二大愿,饶益

药师琉璃光王佛的简介

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载,日光遍照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同为药师佛的二大胁士。日光菩萨

礼拜药师琉璃光王佛的好处

1、将来证悟等同药师琉璃光佛,身相庄严,智能德行无边。2、先亡得度,满诸善愿,事业圆满。3、家属资财恒不乏少。4、邪道邪心回心向善,回归正道证大菩提。5、戒行不缺失。6、种种身体残缺,乏少善根,皆令转

念药师琉璃光王佛的感应

有一位某宗教的女信徒,服务一间诊所当护士,患有工作疲劳症,又有长年失眠症,差不多每晚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眠。有一回发生小车祸,肩胛骨持续酸痛,虽经中西医治疗,不见效果,到后来严重到每天必须服用消炎、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