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易犯规矩
2024-10-29 09:58

易犯规矩

◎ 来 果

类如古人画地为牢,即人犯法,官家捉去,立于地上,用一木器,离身不远,画一圆圈,不能妄动一步,斯古人之道也;丛林以规矩为圈,三五十年不出圆圈一步,亦学古人之道。

若乱犯规矩者,当犯破法之过,何以故?顺治皇帝云: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钟鸣上殿,板响过堂;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般般现成,种种如意。又云: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诚哉斯言也!如是身居离尘之地,心攀大法之缘。世人忙死,只为今生;我等闲暇,尽为来世。他人一生忙人,我等一生忙己,何不快哉!如斯受用,再犯规矩,故云有过。

初住禅堂,身心不热,规矩不会,犯则可能教诲;若住年久,或是饱参,或在他方出过头面,再犯规矩者,诚为法门恶人也。正如林下守规矩则随众行道,犯规矩则不入众数。

守规矩者,心地宽闲,一切自在;犯规矩者,身心浮燥,遇事生烦。守规矩人,人若见之,欢喜赞叹,为丛林法,作人天范;犯规矩者,人若见之,即生厌离,定难久住,外出不安。守规矩人,佛天生喜;犯规矩人,神鬼生嗔。守规矩人,为兴丛林法器;犯规矩人,为坏丛林恶人。

当思犯国法重者,以身殉之;犯家法重者,以身离之;犯丛林法重者,以身迁之:理所当然,毫无讹谬。要知自己业重,定有违法之虞,常立誓曰:愿人砍我头去,挖我眼睛,不愿一时犯丛林法。果依此誓,不但身命救,慧命亦救,加之父母生于恶道亦救,然则易犯改为易守也。

摘自《解谤扶宗浅说》

End

李炳南:助念之意义 - 助念之规矩

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楚,对方才能得到利益。人临终时,各人神识不一。平日所为,此刻影子会一一现行,带著本性往外走。此时完全是业力在作主,力量大者,在前头。恶业多,则恶种子力

易犯规矩

易犯规矩◎ 来 果类如古人画地为牢,即人犯法,官家捉去,立于地上,用一木器,离身不远,画一圆圈,不能妄动一步,斯古人之道也;丛林以规矩为圈,三五十年不出圆圈一步,亦学古人之道。若乱犯规矩者,当犯破法之

规矩

规 矩◎ 来 果 参禅人先有守清规之志,方可安住丛林,要知规矩二字,关系颇大,意义很深。何以故?能得清规谨守,许是僧中行人,少一差迟,即摈出寺外。又天无浊而清,地无清而浊,皆有天地规矩。云退日明,雷

念佛的规矩

◎ 印 光念佛人,宜行、住、坐、卧,心常忆念。平时须于洁净处,衣冠整齐时,或出声念,或默念皆可。唯睡眠,及大小便,裸体澡浴时,只可默念,不宜出声。若遇刀兵水火灾难,则任是何地,何种形仪,皆须出声念,以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讲记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 讲述第一讲 解释颂题第二讲 唯识大意第三讲 八识心王第四讲 六位心所第五讲 种子、薰习、识体四分第六讲 九缘生识第七讲 三境、三量、三界第八讲 修行五位第九讲 前五识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