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易经》最重要的一卦,读懂就是高人
2024-11-25 10:13

乾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代进取、创造的力量。可以说是《易经》中最重要的一卦。乾卦六爻皆阳,好似六条巨龙,代表着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读懂了乾卦,就读懂了人生。

1潜龙,勿用。

潜龙,就是潜伏在深水中的龙。勿用,就是不要有大动作,不要发挥作用。这是说,事物在发展之初,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

潜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教我们要做好准备,就是蓄势,等待时机。而这里的勿用是说不要急着显山露水,要不声不响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力量弱小,身处下位而过于显露才会对自己不利的。譬如刘邦与项羽,刘备与曹操。只有示弱,才能保存实力,保全自身。

2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当你经过第一步潜后,就步入了第二步现。就是说你已经潜伏了很久了,做好了准备,这时时机也到了,你该显现出来了。但是要怎样显现既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又能不招来打压呢?

潜龙蓄积力量,总是要把握一定的时机崭露头角。如果一直都默默韬光养晦,则是无法进步发展,立身创业的。

3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本是指太阳的运行不止,在这里比喻君子勤勉不懈。惕:有敬的意思,小心谨慎、警锡,,夕惕若:是说晚上也要保持警惕的样子。厉:是指危险。咎:是指灾害。历无咎:是说时刻保持警惕,这样虽然存在着危险,但是并不会有灾祸。

亊情发展并不是如此简单,事情并不一直都一帆风顺的。不过如果保持勤勉和警惕,即使有危险,也不会造成灾难。

你的志向已经显现出来了,可能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了,这时旁边的人开始注意你了,一旦引起别人对你的注意,嫉妒、仇恨和无情的打压就会随之而来。这就如当今美国打压中国一样。旧势力始终不甘退出历史舞台。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时你要提高警惕,不要因为自己所做的一点成绩而自满、得意,应时时刻刻检讨、省视自己的言行,以防人家抓住你的小辫子,要行得正、要无咎。

4或跃在渊,无咎。

龙或跃上天空,或停留在深渊,只要根据形势的需要而前进,就不会有错误。此爻给人的启示是:进退有据。

从卦象上看,九四开始进入上卦,属于阳爻居于柔位,失位,显得不够安稳,所以卦辞中出现了或,并不确定。但是,这种不确定,或上或潜,由于是配合时位而变,反而是正确的表现。

跃是一种大的发展和进步,往往需要我们抓住机会,在努力拼搏中将我们的事业和人生推向更高处。

5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巨龙高飞上天,说明此时阳气旺盛正当天位,具备天的美德。

飞龙在天隐喻的是人生中的高峰。这是人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苦心经营,孜孜不倦,也无非是求得有朝一日飞龙在天。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齐国的齐威王,一开始沉湎于酒色,整夜整夜地饮酒作乐,国家政事都交给了卿大夫。淳于髡这个人觉得时间长了对国家不好,对齐威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通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说,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便可冲天,一鸣便能惊人。后世遂用一鸣惊人、一鸣、一飞鸣、冲天翼、三年翼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这些典故说的都是一些人!

6亢龙,有悔。

亢是高的意思。亢龙,就是飞的过高的龙。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只知道前进,不知道后退;只知道成功,不知道失败;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舍得。这样的人生是极其危险的。

《周易》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一条乘云升高的龙,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极端的地方,四顾茫然,既无再上进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有了忧郁悔闷了。

亢龙,有悔,启示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戒骄戒躁,不自满,要知进知退,既要前进,又要为自己找好退路。否则就会有凶险。

曾国藩最喜欢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觉得这是惜福之道,保全之法。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得意时不忘给自己留下退路,不忘居安思危。这就是亢龙有悔的真正内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乾卦精神的总结。君子在人生或者事业的不同阶段,都能把握时机,采取不同的行动,不断进取,自强不息。这也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自强,进取精神。

End

南怀瑾:《楞严经》最重要的一段: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千万背来哟!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哟!真的哟,比什么咒语都厉害哦!佛都告诉我们了。这叫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在这一段。你们听《楞严经》,这

刘素云:当前最重要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概括为俩字自度,就是你自己要把你自己度明白了,要拿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通行证。怎麼拿?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路。你要是不信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通行证你拿不到。昨

当下之时最重要

当下之时最重要◎ 杜大宁从前,有一位将军,一直困惑于三个问题,于是装扮为一名平民,自行上山去找禅师以求得开解。当将军找到禅师的时候,这位禅师正在菜园里挖地,于是将军道:我有三个问题请禅师开导,一是做事

念佛最重要的是临终那一念

智谕法师有些人不知道念佛怎么念。现在我来告诉你,念佛的时候,要把嘴巴张开,把声音放出来。这时候,有一种开朗的感觉,容易得到受用。假使嘴巴张不开,声音放不出来,就会有一种郁闷的感觉,这就得不到受用。怎么

持名念佛是末法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法门

持名念佛是末法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法门,所以现在一般人普遍都相信念佛法门。你不要看轻这念佛法门,永明寿禅师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口里就有一尊化佛出来,这是当时有五眼六通的人都看得见的,所以这念佛的功德是不可

所有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 净 界前面说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让人趋向目标,而智慧是一个人的眼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应该判断要往东边去、还是往西边去,要做一个方向的引导。当然,所有的功德,应该是智慧最重要

元音老人:超度亡灵最重要的几个咒

根据元音老人海口开示整理弟子:师父,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要具有慈悲心的,一些没有学过佛的人死了以后,他自己不能超度,我们学佛的人要帮他超度,应该要怎样帮他超度啊?请您介绍一下。元音老人:度亡的咒是很多。

好好读懂这十句话,活得才顺心

【01】  人真的要自己争气。一旦做出成绩来,那么全世界都将和颜悦色。事情都是有正反面的,只要摆正心态。  人生中没有朋友,会孤单;没有敌人,会失败;因为朋友是用来依赖的,敌人是用来激发自己潜能的。没

《易经》中的20条天规--人在做,天在看

天规一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将困于人生最大的陷阱人人都有一个自我--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感情,我的财产、名誉、地位等等。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就应该多替他人着想,因为没有他人,也就没有自己。后其身而身先,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20句,一口气读懂心学第一书!

《传习录》,儒家的重要著作之一,是王守仁的讲学语录。《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

胡适:教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

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好一个人,教养是最重要的品质。教养不是天生的,它和财富一样,是后天获得的。如果人的天性是拥有、掠夺和贪婪的话,那么教养就是付出、给予和克制。一个人能懂得为他人着想

告诉孩子,什么才最重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当一个孩子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要操心的事太多。但不论将来做什么,或是伟大或是平凡,最重要的都是生命的过程。而这10句话,胜过房产存款,将会是你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01读

《易经》: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志趣、品德、事业都会受到朋友的影响,有的是好的,有的是坏的。人的一生如果交上好的朋友,不仅可以得到情感的慰籍,而且朋友之间可以互相砥砺,共赴患难,成为事业的基石。而

读懂《周易》乾卦,就读懂了人生

乾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在周人看来,乾是始阳,是至阳,是第一阳,代表着进取创造的力量,所以放在首位。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子夏传》把这四个字概括为: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

7个故事读《易经》:善能积福,德能改命

1.见微知著商朝纣王即位后不久,吃饭必用象牙筷子。大臣箕子看到后,对人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和白玉杯;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菜汤豆羹,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愿

《孙子兵法》20种大智慧,读懂古人最高谋略

提起中国古代的兵书,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蕴含着深邃的战略思想,曹操曾盛赞《孙子兵法》道: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着深矣!《孙子兵法》为春秋末孙武所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

《易经》最重要的一卦,读懂就是高人

乾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代进取、创造的力量。可以说是《易经》中最重要的一卦。乾卦六爻皆阳,好似六条巨龙,代表着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读懂了乾卦,就读懂了人生。1潜龙,勿用。潜龙,就是潜伏在深水

《易经》9句话:明利害,知进退,断天机

1君子以恐惧修省。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因心存恐惧,而自觉地修德省过。心存畏惧,行才会有所止,才能反省改过。战国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爱吃鱼,可不受鱼。别人争相送鱼给他,但他坚决不受。他认为,收了别人的鱼

《易经》里的思维智慧:思辨之宗,大道之源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文化有着多重内涵,对待中华文化,实有汲取精华、革除糟粕的必要。在丰厚广博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最具活性、最富启示意义的,当属古人观察世事的思维方式、对待事物的行事方法。这是蕴含于文化

《道德经》的七种智慧,读懂得人生活不会太差!

《道德经》智慧包罗万象,随手摘录,都是至理。今天只说说当中的一段话,七种智慧,足以指导我们为人处世: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善地,指选择恰当的地方,即

易经: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人要识相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相理衡真》:行则属阳,坐则属阴,阳主动而阴主静,理之常也。动为阳,静为阴,动静有常,《易经》里说,艮其止,止其所也,人在安静的时候,也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1.夫贵人之相,立如马,

易经:心态好的人,一辈子都好

心态,决定命运古时候,有个读书人第三次进京赶考,住进前两次考试时住过的店里。当天夜里他连着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自己在墙上种高粱,第二次是天下大雨,他戴着斗笠,还打了把伞。第二天读书人去找算命的解梦。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四)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最后,佛再次强调持诵此经、为人演说的福报,胜过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的七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二)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佛再次破微尘、世界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三)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 总结

对此经的宗旨,古今大德有多种归结,如《金刚经六祖口诀》把全经宗旨归纳为无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我总结为:般若方便不二为宗,实相为体,无相为相,无住为用。依藏传佛教见、行、果的教法系统,此经的宗要

《易经》智慧,随和的人,到哪都有福气!

  《易经》共64卦,其中第53卦是渐。渐卦是由巽(xn)和艮(gn)组成,称之为风山渐。  其中,渐卦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而要达到这种和谐的状态,需要一种能力:随和。  渐卦的第四爻说,鸿

母亲节,十首诗词读懂母爱

自从有人类以来,对母亲的讴歌就从未停止过。古人对母亲的情感,大部分都浓缩在诗词中,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欣赏这些写给母亲的诗词,感恩母亲。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

易经 道德经 论语:三个字,道破成功3要诀

谈起《易经》、《道德经》、《论语》这三本书,真可谓天下无人不知。每本书中都凝聚着圣人最为顶级的智慧,也都可以称作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这三部书,也奠定了我们中国人智慧的基础,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奥秘尽在

庄子,人与人相处,舒服最重要!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互相之间不苛求,不强迫,不嫉妒,不黏人,在常人看来,就像白水一样的淡。淡淡相交得长久淡淡相交,浅浅欢喜,聊得来,说得开,不掩饰,不累心,这是一种舒服的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所有的佛经都是以如是我闻或闻如是开头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以下讲的这些,是结集这个经典的我亲自听佛讲的。经典的结集,南传佛教认为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三)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各自就座以后,就要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五)

所谓的度,也不是说我给你一个什么,或者说像轮渡那样用船把你渡到对岸去,无非是引导众生如实认识自己本来的实相,依法修行,自臻解脱。所以,菩萨也没有度众生,是众生自己度众生,或者叫自性自度。认为自己是菩萨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四)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什么叫做发菩提心呢?佛解释了:发心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六)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真实发菩提心之后,要行菩萨道,让菩提心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一)

《金刚经》是中国汉传佛教最著名的经典,全文约有五千字。道家最著名的经典《道德经》(《老子》),全文也是五千字,称为五千言。佛教的《金刚经》正好约五千字,这就是佛教的五千言了。过去不仅很多佛教徒读诵、书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八)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七)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真实发菩提心之后,要行菩萨道,让菩提心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德胜彼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成佛,证无上善提,只不过是断尽了无明妄执,觉证本来自性,如古人所说:但复本自性,更无一法新,并非另外得到了什么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六)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以上所说,太宝贵了,须菩提长老听到这里,深刻理解了佛所说的义趣,不禁感动得涕泪悲泣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三)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四)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佛进一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一)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佛问须菩提:你认为须陀洹能这样想:我证得须陀洹果吗?已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五)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受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请问此经应以何为题,我等弟子应如何受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八)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经的不思议功德之一,是能消除业障。佛告须菩提:受持读诵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