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以礼待人见自心中佛
2024-10-21 10:07

衍 慈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

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里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

(1)脸上无瞋真供养

人,第一眼被人看见的便是脸,所以一个人有笑容,令人心生欢喜,便结下良缘。有些人经常黑口黑脸,别人看见了,都怕了他、远离他。笑容要由内心发出来,微笑是一种美德,令别人欢喜接近,这是真正给人布施结缘,是最好的供养礼品。

(2)口里无瞋出妙香

嘴巴,要用来讲好的话、讲有意义的事,讲佛法,多念佛念经。不要说是非长短,不利于团结的话,所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亦可以丧邦,邦是国家,把范围缩小,便是家庭,语言用不好,往往造成家破人亡。

很多口业典故,都提及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大家要慎言。作为一个佛教徒,对无价值的话不要讲,以免造口业,要隐人之恶,扬人之善,更加不可以打妄语、恶语、绮语、两舌等。

人的舌头,为什么会这么短呢?就是因为口业不清净之故。经上说,若三世不妄语,其人舌头长可覆脸。弥陀经上说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因为十方诸佛是真语者,实语者,所以舌可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我们不妄语不讲是非,口业清净自然出妙香!

(3)心里无瞋无价宝

无价宝,是说其价值数之不尽。

世上所有万事万物都是有尽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不究竟的,经上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佛陀在《八大人觉经》教导我们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说明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如火一烧,水一漂,什么也没有了,(嘉利大厦的火灾便是一例)。山河大地都在成住坏空变迁着,我们的身体生老病死,心念生、住、异、灭。明白万法唯心,心若清净无瞋,行为自然端正,那就真是无价之宝。

(4)不生不灭是真常

不生不灭是讲我们人人本具的自性。真常者,永恒不变是指我们的自性常住。

以上四句偈,教我们如何以礼待人,以事显理,便见自心中佛。

摘自《衍慈法师文章》

End

当勤精进洗自心

◎ 理 海大家每天都会洁面洗漱,力求让自己的外表光鲜靓丽。殊不知,我们的内心也需要不断地清洗,以远离垢染,时刻保持清净庄严。《增一阿含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其中,自净其意是佛

但向尘中了自心

◎ 首 愚有一位道友问我:打香板是否可以消业障?我们佛法是智慧之学。过去南师打了许多次禅七,但是他的香板不是用来打人,而是打在地上。大家跑香跑得不亦乐乎时他的香板一拍,往往把你的妄想一下拍打得一干二净

调伏自心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很多信众信仰佛教已经很多年了,暂且不论你修了多少法,诵了多少经,先观待一下你自己的家庭是否比往昔更加和睦,心态是否更加端正,若要是的话,那就说明,即便你平常念诵很少,打坐时间很少,实际当中也已经在打坐

念佛能否往生,但问自心,不必他求

智谕法师 一心可现十法界一切境界都是从心所现。一心可现十法界。心有善念,则入三善道;心有恶念,则现三恶道境;心念声闻,便现声闻境界;心念缘觉,变现缘觉境界;心念菩萨,变现菩萨境界;心念佛,自然变现佛境

以礼待人见自心中佛

◎ 衍 慈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里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1)脸上无瞋真供养人,第一眼被人看见的便是脸,

即心是佛,云何识自心

黄檗禅师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磨从西天来,惟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云何识自心?即如今言语者,正是汝

离妄返真 自心是佛

◎憨 山决定信自心是佛。然佛无别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若达妄元虚,则本有法身自现,光明寂照,圆满周遍,无欠无余。更莫将心向外驰求,若舍此心别求,则心中变起种种无量梦想境界。此正识神变现,

能安安静静地坐一会儿观照自心 真是功德无量!

如孝法师大家要细心,要去分析人生,学佛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想象的,要让大家放弃当下的生活。就像我们生命的这一列火车已经开了,它不能够停下来,如果我们想要换轨道,要有一种技巧,首先要在现在的轨道旁边再造一条

要懂得收摄自心

要懂得收摄自心◎ 一 诚念头多不要紧 不乱就好整理好自己的念头很重要,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自己的能力能够获得什么,同时还得知道自己应该放下些什么,这样才不会在生活的洪流里丢失这颗不乱不躁的平常心,

欲空万法 先净自心

欲空万法 先净自心◎ 宗 杲一佛是众生药,众生病除,药亦无用。或病去药存,入佛境界,而不能入魔境界,其病与众生未除之病等。病瘥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段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耳。二欲空万法,先净自心,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