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渥德尔
事实上我们有多种三藏。从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得到一种上座部(Sthaviravada)修订本的巴利文三藏;从中国得到一种很大规模的三藏,主要是印度原文的中译本;从本藏得到一种与前者类似的藏文三藏,其中还有蒙古文译文。汉语和藏文的三藏有很复杂的逐步修改相互分歧的历史,这里不必细谈。无论中国和西藏的译者编者都相信印度存在一种三藏,他们的原本是从印度逐渐搜集得来,然后翻译编集为地方版本三藏。这一工作经过数世纪的努力,也未最终完成。
其所以不完备,并不能责怪中国、西藏的译者和印度助译的学者们。即在他们工作的同时,印度佛教徒仍在不断地纂造新经典,或有意冒充,或后来误认为佛所说经。而且越古老的经典越是有许多后来增添上去的附加部分,结果时常要求重译:有许多实例说明也许是同一原文,而有连续几种译本,篇幅逐渐增长。印度佛教继续发展变化,新部派在改订三藏上施展手法,利用经文证成其主张。当时并没有一种中心权力阻止此事,反之佛教的组织是多中心的,每一地方团体都有自主权。
这种情况,我们不必失望。佛教徒在印度和他地都记载他们的历史,现在还留存大量古代和中古文献可供参考。其中一致表示在最初结集三藏之后,将近百年,佛教是统一的,后来才发生不可调和的分歧,渐次分裂为不同的部派。一般认为大约公元前一世纪可经有了初期的十八部,各有自己订定的三藏。我们现在只有其中一部是完整的,但另有六七部中残缺不全,仍留很大的部分。此外我们还有各种这些经典内容的引文可作参考。例如哲学家龙树大师(Nagarjuna 公元二世纪)曾经援引过一段经文,其注释者月称(Candrakirti,公元六世纪)说在各部派所奉经典中都可找到。
我们所能找到的一切材料一致说明十八部各自有其不同修订本的三藏,我们有些材料还可以维护非十八部所藏某些其他经典的真实性。他们是不属于十八部的后来宗派所承认的,此宗自居摩诃衍那(Mahayana),意即大乘。照摩诃衍那历史家所说,部派佛徒原来不知道这些经典,然而都是佛陀宣说的。他的世间声闻弟子(sravakas)还不够程度,不能了解,故不付托他们记忆流传,只在超人间的世间宣讲弘扬,然后保存于地下龙宫或上界诸天等地方。二世纪初 (迦腻色伽王 (Kaniska)在位之后不久),印度出现大批的高僧大德,能够讲解这种特别经典。从此大乘经典脱出潜隐之所,得以流行于世间 。
即使我们怀着最大的善意,也不能接受这些话头作为历史事实。纵然我们承认教义与经文秘密传授的可能性,那也就等于说六百年后别人能做成功的事情他当时就办不到,这是对佛陀能力的莫大诬蔑。我们有事实证明,从语言和文章风格方面看,大乘经典应当迟于各部派所知道的三藏,它是属于更后期的印度文学。一切早期佛教,甚至大乘本身(除了密教金刚乘Mantrayana, 或真言宗)都承认如来言教非为秘密保藏,而是为了公诸人世,传播正觉,普利众生。所以我们可靠的立场是只利用各派佛徒所一致承认真属佛说的经典(大乘也承认早期佛典和他们自己的经典一样真实不伪),只有部分宗派承认的经典,则皆暂置不用。大乘佛教将在以下关于他的历史章节中加以考查,则皆暂置不用。大乘佛教事实上是从早期十八部中某一部或某几部逐步发展而来的,最初他们并不是根据任何新经典,而是根据他们对普遍承认的三藏所作的独特的解释以建立其主张。在我们研究三藏教义时也将对那些解释联系其他解释给予适当的注意。
当我们考查现存十八部三藏时,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共同一致的内容,虽不很完整,但是实质性的。即使最保守的早期部派似乎也在经集中添加新经文。然而这些经(sutra,契经,佛说经,素坦缆)有个中心体,分为四组,在各种已知的版本中都是相似的,因此可以断定它们是同一经文原本的不同修订本。这些经构成三藏之一的经藏(Sutra Piraka)的大部分。既然大家公认佛所说经是佛教思想理论的根本资料,我们将比较各种不同部派的修订本,严格地辑出一部经文作为讲解在部派分裂之前所存在的佛教思想的根据。这里要说明一下,尽管他们的经文如何歧异,却不影响佛陀的教义。
确定所能得到的修订本三藏各自属于某部派当然是很重要的,然后以部派分裂的历史作为经文传统的谱系,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由比较得来的原始模型是属于传统经文的某一部分。巴利文三藏是上座部的修订本。现在在梵文中能找到的片段经文,除了一个极短的片段,一般都同意是属于一切有部(Sarvastivada),或其后期分支根本说一切有部(Mulasarvastivada)。在中文方面,我们有《四阿含》(agamas)中每一种的完整译本,还有其中一部的残缺本,以及名目繁多的单行佛经译本。它们并非属于某一单独部派。可惜中国的传统关于经典的来源模糊不清,已经证明很难确定它们属于何部派。有些日本学者曾致力于此一问题,我们在这里提出的论断多半依靠他们研究的成果。
汉译《长阿含》(Dirgha)(T1)的渊源所自就是大家猜测的问题,一般的猜测是说它属于法藏部(Dharmaguptaka)。
汉译《中阿含》(Madhyama)(T26),似乎大家同意属于一切有部,因为与已经确定属于有部的现存梵文片段密切相符。
《杂阿含》(Samyukta)(T99)与梵文杂阿含片断完全相符,现在已经证明属于一切有部。其残缺译本(T100)照中国传统说法属饮光部(Kasypiya)。(没有足够的理由怀疑此点,虽然有些日本著作者认为还不能确定。)
关于《增一阿含》(Ekottara)(T125)有很多争论,归属问题看法不一,有些人说是属于法藏部(例如Matsumoto,松本),也有人主张属于大众部(Mahasamghikas)(如Akanuma,赤沼,但后来他又修改了,认为属于大众部分支说假部(Prajnaptivada)更为可靠。又属于大众部的论据似乎不充足:反之,其经文与该部某些学说发生矛盾。(例如它和上座、法藏,化地[Mahisasaka],或译弥沙塞部大众部毗奈耶[Vinayas]有很严重的不一致之处。)将它归之于派生的部派如说假部也不能回避全部困难。实际上增一阿含很像是法藏部经典,因为它很符合法藏部的理论特点。所以增一阿含说到比丘有二百五十戒(250 pratimoksa rules),这个数目在今日尚存的律藏中所能找到的,仅与法藏部律(即四分律 Caturvarge Vinaya)相符合。再则这部经典的塔象(stupa)有其同样突出的特点。当然正如普遍承认的,这部增一阿含中也有些大乘佛教窜入的内容。
因此汉译四阿含似乎包括一切有部,法藏部和饮光部的修订经本,把它们与上座部经文作一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些部派分裂之前的原典模型。说一切有部可能是孔雀王朝阿育王 (Asoka Maurya)在位时期(公元前三世纪)脱离上座部,而饮光部(或雪山部Haimavata)和法藏部成为分别的部派也许早在公元前二世纪。
在多不胜数的单行本佛经中很可能有些代表其他部派,但是很难弄清楚它们到底属于何部,本书很少利用。唯一利用的是安世高所译《大缘生经》(Mahanidana Sutra),已经证实它很接近上座部,但也不很确定,可是安世高是早在二世纪的人,这就有其价值。
在律藏(Vinaya Pitaka)方面情况比经藏(Sutra Pitaka)较好,我们有一部汉泽大众部修订本毗奈耶(即僧只律),拿来与上座部比较,可以使我们回溯到佛教的第一次分裂(公元前四世纪),此外仅有一件更早期的实际文献涉及此事。既然戒律(vinaya)是僧徒生活的规章,不过偶然关系到理论,对于我们重构佛教学说帮助并不太大。核对这两种戒律可以显示大众部的本子与上座部相当一致。很可注意的是关于比丘戒(Pratimoksa rules),上座部比任何其他现存戒本更接近于大众部,虽然其他戒本都是属于从上座部分离出来的支生部派,本来应当与上座部更一致。可惜我们没有大众部四阿含:承用第一次教派分裂而成立的这两个部派名义的两种律本的密切一致暗示两方面与其支生的部派比较起来都是很保守的,如果大众部四阿含有一部出现的话,一定与上座部更相符合,超过上座部与其支派一切有部、法藏部等的相似之处。虽然这四种经集上座部的版本比一切有部较为古老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有部四阿含经文较长,可见包括了很多后来增加的部分。)但由于缺乏大众部的经文证实此点,我们对一切有部和上座部的经本还是同等重视。
摘自《印度佛教史》
End
◎ 江 静杨曾文先生在佛教思想及中国佛教研究领域的代表作,以时间线为轴,基于相应的研究成果,将杨先生对日本佛教及中日佛教交流史的研究整理分为四个时间段,分别对应萌芽、开花、结果和圆熟时期。1.萌芽期(
神佛不分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传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祗,如城隍爷、土地公、三太子、妈祖皆被门外汉披上佛教外衣,不知神佛二者,其本质、愿力迥
◎无 碍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
近代马来西亚佛教由于来自于亚洲各地的不同族群,受各母亲国的文化影响,故带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特征,其表现如下:一、从民俗走向正信。早期移民马来西亚的各国人士都是来自于下层的劳工,又初到外乡,在感情与记忆
有学者曾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医治心理疾病,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人惊叹的是,已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拥有大量关于心理的理论,佛
◎湖 江 中国与东盟国家拥有许多佛教名胜,它们与一般自然和人文景观不同之处在于,被赋予了神圣性。所以佛教旅游除了观光、娱乐之外,往往都带有朝圣的性质。段玉明指出,自然环境由于佛教元素的介入被纳入了佛教
阿难说:佛陀在舍卫国,祗(音齐)树给(音几)孤独园的时候,罗睺罗和他的老师(和尚)舍利弗,有一天的清晨,风和日丽,他们身上穿整齐了出家人的法服,一手拿着锡杖,一手持钵,师徒二人,一前一后,安祥徐步,慢
明生法师慈善是学佛的根本,要成为佛教徒生命的全部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委员会的主任,我有责任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觉得做慈善工作是我们佛教徒学佛的根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利生,也就是说弘
佛家有断食之说,道教有辟谷之术。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断食时无须太多能量消化食物,大脑会变得极度清晰,若以适当方法引导这些能量,将可提升心智
佛教里流传着一则和气四瑞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他们和睦相处,从不吵架,在一起快乐地生活着。有一天,大家讨论道:我们之中谁最年长呢?
◎ 赖永海明清工艺造像主要是继承宋代城市工艺的传统。明代的工艺造像包括玉石雕刻、牙雕、木雕、竹雕、雕漆等工艺。明清民国工艺造像有一定的延续性,故本小节内容叙述上顾及时代。自明代中期起,江南嘉定、金陵成
◎ 王家鹏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收藏文物一百多万件,其中与西藏有关的文物就有几万件,是中国内地保存最完好、最丰富的西藏文物宝库。由于皇宫的特殊地位,文物的特殊来源,使
◎ 星 云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因此,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条
◎ 中 观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而人的意念力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于人体的能量
◎ 欣 闻《世界佛教通史》是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外20多位老中青年佛教研究学者参与撰写,全书历时8年完成,共800多万字,论述了佛教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
菩萨这个称呼在民间扎根很深,他们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非常伟大,尤其观世音菩萨更是家喻户晓,普闻十方。可遗憾的是,由于人们不懂佛法,对菩萨并未真正了解。首先,菩萨到底在哪里?一般人都
当今孝的观念和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生了显著的交化,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孝道思想在应对这种社会变化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佛教中孝道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影响和价值。《盂
问:佛教有何原因要分宗派?自古以来有分几宗派?(庄庆贤)答:佛法无量,门类繁多,如天有日月风云,似地有山海草木。人无绝世之资,何能遍学遍通,必不得已,故有择类专一之举,如世学之设专科然,于是而宗派出焉
问:关于儒家所讲之爱\与佛教所讲之爱\及基督教所讲之爱\请略述之!(刘凯)李炳南答:儒家以仁字为体,爱乃多分用中之一用耳。先由近及远,由人及畜,但近与远,人与畜之间,其爱之程度,则各有相当差别及限度;
问:佛教能够解释宇宙之由来否?(黄大川)李炳南答:佛即为解释宇宙人生之迷,出现于世,岂仅解释而已,破之、立之、运用之、转变之,无不自如也。凡研究法界缘起者,类能道之,惟非初学所易解耳。
嘎玛仁波切导语:综观佛教历史,从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开始,无数的尊者和大成就者们,在进入佛门前非权即贵,拥有无上的王权和财富。如果世人渴求的一切,能带来究竟的快乐,这些皇亲贵族们根本无需追随佛法,唯有佛法
◎ 于淩波佛陀初转法轮, 五侍者皈依,成为最初的五名比丘,据佛经上说至此三宝齐备,佛教由此诞生。三宝者,佛、法、僧。佛、是释迦牟尼佛陀; 法、是四圣谛; 僧、是五比丘。不过,由五名比丘到初具僧伽规模,
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议是我们初次召开的专题会议,可以说现有的研究做的初步工作,今后将会越来越丰富。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还是处在介绍阶段,谈不上深入的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其实放
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龟兹佛教又进入一个转折时期,小乘佛教再次迅速抬头,大乘佛教则呈现衰弱的状况,并逐渐形成以龟兹为中心的小乘说一切有部,最终形成小乘佛教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问:研究佛教应从何著手?做一个佛徒要具何种条件?要办哪些手续?及遵守哪些戒律。(白云樵)答:初机看书,不宜先研经典,因其理深难解也,而文言与白话,尚是其次。请先在港物色佛法导论学佛浅说三种合编二书读之
问:人生究竟为什么活著?佛教如何说法?(施无畏)答:此名人生观,各个观点不同,佛法谓是善恶业力牵引。一度来受果报。悟者借此寻求解脱,迷者再造新殃,再受后报。
问: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妈祖、关帝、仙公等)(詹养)答:众生平等,皆是过去眷属,未来诸佛,当该一律恭敬,此常不轻菩萨之行也。但恭敬与信奉,大有区别,万不可混为一谈。如对本国元首,自应披胆沥肝,拥护奉
问: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胡美月)答:在因地讲,他教重信受服从,佛教则重信解觉悟。在果地讲,他教不断生死轮回,佛教独能得到不生不灭。在崇拜讲,他教推重天帝最尊,尝罚由之,佛教则视天帝为凡夫,
问:佛教对于孝道如何解释?具有何义?是不是如崇国公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萧国雄)答:祭丰养薄之语,乃哀追之意,非教人养不必丰,祭必须薄也,岂可以此而问佛家之孝。佛之教孝,曾云一肩荷父,一肩荷母,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者,每天务必要有一定的功课,每天念佛或一千或三千,或一万或十万,皆不拘束,以决定不缺为准。净宗九祖蕅益大师曾说:「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
杜甫与佛教的因缘◎许美中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迁居河南巩县。杜甫早年研习儒学,二十岁时开始漫游吴越齐赵,过了十年左右裘怀清狂的生活。三十五岁以后到长安求官,不第。后两次献赋,
谭嗣同与佛教◎曾琦云谭嗣同(1865-1898)是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巡抚谭继询之子。他在浏阳创立学社,1896年入南京候补知府,著《仁学》。1897年,帮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
谦卑谦卑,即谦虚﹐不自高自大之意。中国人有一股祖先传下来的骨子里的谦卑。学会谦卑,你会轻松,可以更好的经营自己的人生。谦卑的基本概念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易经谦卦说
佛教生死观◎ 黄 敏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一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害怕。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便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老师
那时候佛住在波罗奈国,在旷野中为天人等四众弟子演说微妙法义。当时空中有五百只大雁,听到佛说法的殊胜梵音,心里非常欢喜,在天空中盘旋飞翔,不忍远离,很快他们又想飞到世尊那边,刚好有猎人张开罗网在狩猎,五
◎ 德 祥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是对人体的定期修复,也是对人体的不断充电,对恢复体力、增强智力、保证健康都十分重要。可以说,适当的睡眠是对生命最佳的保养。 现在有很多人由于
历史选择了佛教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人类的精神领域却面临着重重困境。面对着无穷的竞争压力、面对着毫无节制的物欲渴求,面对着种种情感矛盾的迷茫与失落,痛苦、烦恼甚
在寺院里,全寺僧众每天朝暮都要在大雄宝殿内集体诵经,成为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的佛事,在念诵的准则当中冀获功德。由于在课诵朝暮进行,所以称为朝暮课诵或早晚功课。诵经的方式从《金刚顶瑜
◎ 圣 严佛教在中国,自从宋室南迁(西元一一二七年)之后,渐渐式微,尤其经元朝蒙古族的统治(西元一二八○─一三六七年),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虽曾做过沙弥,并未把佛教特别重视,以致到了西元一四二五至一五
索达吉堪布很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佛教的教义。尤其在汉地,经常有人打着佛教的旗号,算命打卦、欺骗民众,做各种不如法的行为,误导无数人以为这就是佛教。其实,佛教的精神,在汉文《大藏经》中完好无损地保存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实践,那只算是种了一些将来成佛的善根种子,但却很难得到即生的利益。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项目,那就是:信、戒、定、
◎于卫青 陈 寒公元前后至五世纪时,为佛教初传入华时期。从学界基本认可的西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伊存授经到东晋灭亡(公元420)的四百多年之间。除了东汉政权的统治外,中国社会基本上都处在政治分裂、社会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般我们称呼
文:圆瑛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实,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阴幻报为苦,古云有病方知身是苦,斯言信不诬也。然当知病苦与身不相舍离,病是身生,身为苦本,苦乃身受,世人一一皆然。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
◎ 栗静云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扬的佛教,被称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施设和惯例。由于佛陀生前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
◎ 余秋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固有门类相比,佛教究竟有哪一些特殊魅力吸引了广大中国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在学术上很冒险,容易得罪很多传统的文化派别。但我还是想从存在方式上,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佛教的第
◎ 佚 名优昙花梵文优昙波罗(Udumbara),亦作优昙婆罗、乌昙跋罗、优昙钵华、乌昙华等,意译灵瑞、瑞应。花名。产于喜玛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花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世称
◎ 弘 一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 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