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因果法则
2024-11-16 09:41

因 果 法 则

◎ 妙 华

讲到生老病死的时候再往深处讲,我们必然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因果。唯物辩证法,并不是不承认因果,它承认A和B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是说,我对别人好,别人对我好。这样简单的因果它是承认的。那么佛教的因果非常复杂,大概有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一因一果,我们种了一个因,就结了一个果。第二个层面叫多因一果,一个事情的产生是由好多因素集合而产生的一个结果。第三个方面叫多果一因,我们大家平时吃的橘子、苹果,这就很复杂了,你把它当成一个果来吃也可以,把它当成种子来吃也可以,这叫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这都是大家能够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这里着重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第四个层面:因果变异。就是说,我原来是一个心量狭小的人,我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人,我是一个仇恨心很强的人,我通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诚恳地实践,我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以后,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那有的人就会问,佛教是宿命的吗?我说是也不是。如果拿你过去积累的因来说,它确定了你只能朝东不能朝西,那它就是宿命的。如果你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改变自己的做法、改变自己的心态,你的命运就可以改变。用什么来证明呢?佛教说: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定业是不可转的,就像你在银行里存的定期存款,那是由银行给你锁定了。但是你的密码对了,你就可以取出来,密码不对你就取不出来。

明代有一位袁了凡先生,他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算命先生,把他一生的命运都算定了,多少岁进学,多少岁当官,官能当多大,能吃多少俸禄,有没有子嗣,能活多少岁等等。结果,这些都逐一应验。有一年,他去见南京栖霞寺的云谷禅师,两个人对坐了三天,了凡先生一个妄念都没有生起。云谷禅师很惊奇,就问他为什么没有生妄念。了凡回答说,我一生都被人算定了,实在没什么妄念可起。云谷禅师说,我以为你是豪杰,原来你也只是一个凡夫,你被他算定,但没有改变分毫,你难道不是凡夫吗?云谷禅师就告诉了凡先生,改过行善可以改变既定的命运,并告诉他具体的方法。他说你从现在开始,每天做一件好事,做一件好事就画一个红圈。如果你做了坏事,就把红圈抹掉,画个黑圈。他说,你把这纸上画满以后,你以后官能到什么程度,俸禄能得几升几石,而且你能活多少岁。他不但自己按照这个做,他还让他家里人也按照这个做。 结果他的命运完全变了。

那么再具体来说,像我们家有糖尿病遗传,我吃饭的时候就打开我的警报器,就少吃两口。一开始就注意饮食,注意用度,用平衡心态,我虽然有这样的遗传,但是它不能够发芽。再打一个比方,我们生生世世杀生、争斗,当然是造了很多恶业。所以我们是人,善恶参半。那么一颗种子放在沙漠里,它会发芽吗?一颗种子,放在沙漠里头,不给它水,不给它土壤,它怎么会发芽呢?它就不能够发芽。你没有给它条件,你也不给它机会。所以佛教说: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

佛教的因果甚深甚深。涉及到我们生命的本身,就是所谓六道轮回。佛教讲六道轮回,因果是它的理论,六道轮回是它的相貌。对于佛教这个六道轮回的知识,你们要掌握。三善道是天,人,阿修罗。我们现在说的天衣无缝就是这么来的。有一个成语叫腥风血雨,这与佛教的诗是有关系的。三善道中,最靠近人类的阿修罗一般生活在海边。他的妻子长得美貌,他本人长得丑陋,他经常与帝释天交战,就是所谓的腥风血雨。阿修罗的能力很强,嗔恨心很大。我现在要提醒大家,在社会上有很多的人,能力很大,很能做事,很巧很灵,但是他的斗争心很大,现在世界各地区各国都有阿修罗。阿修罗要是好好修行佛法的话,他可以用他的技能技巧建设人类。

三恶道是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地方,饿鬼,地狱,畜生。地狱,最形象的你们看过一部电影《无间道》,有的人就会问,啥叫无间道啊?这个名字怎么这么怪呀?很简单,无间道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堕在这样的地狱里,就像神经病。你的意识你自己控制不了,想停下来也停不下来。什么叫恶鬼呢?讲到这里又有一个佛教的故事,佛陀的十大弟子当中,有一个弟子叫目犍连。他在十大弟子当中是神通第一。他得神通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救他的母亲。他变化形体去找母亲。见了母亲以后马上端了一碗米饭给他的母亲,但是好好的米饭到了他母亲眼前的时候,就变成了熊熊燃烧的炭火。他母亲的咽喉像针那么细,吃不下去。这里有个非常微细而又深刻的道理。佛说,三千大千世界都源于我们的一念心。我们喝可乐、普洱茶,我们吃牛羊肉,这一切在我们来看,简直是天经地义,太自然了。佛教有个业和共业。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明,共同的土壤,这是我们的共业。如果换一个时空,其他生物的饮食、生命,对我们人类是不能够接受的。因为这个世界是多维的,而不是一个平面。目犍连以他这么大的神通力,都不能叫他母亲把饭吃到肚子里,他就来问佛说,我有神通的力量,我都不能让母亲吃下这碗饭,不能尽我的孝心,该怎么办?佛说,七月十五,这时印度的雨季结束,所有的出家人都会从就个结夏安居区走出来,你用你大量的饭食来供养这些出家人,让他们一起念经,用他们共同的神通和能力把你的母亲度出来。这就是流传在人世间的盂兰盆会。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目连救母。当然不信佛的人,对佛教没有认识的人,他完全可以把它看成神话故事。无论如何它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

那么,人为什么要去修行?因为在六道当中,在这个多维交叉当中,人处在最中间的位置。往旁边走,旁边就是畜生,往下是地狱和恶鬼,往上是阿修罗和天人。

也就是说,人生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不做学问的话,一个有信誉的人,他有愿心,当他身体不受支配的时候,当他断气的一瞬间,他的愿力的翅膀会带他到他该去的地方。比如有人发愿说,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比如有人发愿要去东方琉璃世界,这时候我们的意识不起作用了,唯一能够把持我们的是愿念。这一段文字记载在《普贤菩萨行愿品》当中。你说了不算,说了算的是你发的愿,所以在解脱行中,有愿的法门,把愿念放在第一位。

它对我们大家会有什么帮助?我们不愿意成佛,也不愿意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不愿意出家当和尚,这个愿力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愿力可以引导我们的精神,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一个有愿力的人,他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我们在世间做人一定要有愿想,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有愿力。愿力控制了生命的历程,控制了质量,这是佛教在因果的基础上,对生命轮回的一个说法。

摘自《心经告诉我》

End

因果报应 真实不虚

因果报应思想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因果报应思想主张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因果报应通于三世,即前世、今生和来世。一个人造业,有现世受报,有来世受报,也有多生多劫之后的后世受报。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指出,

三世因果迟速有报

因果的错综复杂关系,其中有一点让一些人难以相信的就是这个善恶,看到善人往往受罪,处境不好。恶人往往得势。他就觉得还有什么因果报应呢?由于这样的情况他就不相信因果。由于不相信因果,他就由此推演出他不相信

千万不要轻易说别人的缺点和毛病,会背巨大因果!

我们说别人的过失,是善意的想让他人改变,这不会有罪过。但轻易宣扬别人的过失,就造恶业了。所以最好不说他人的过失,甚至要隐藏、保密他人的过失。在不了解的时候,最好不赞叹也不诽谤一切众生。但很多人都有习气

黄念祖:《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10因果

发愿往生净土,就不能脚踩两只船。若是又留恋世间,又想去极乐世界,这个愿就不真实了。所以要往生,就必须具有正信和真实的愿。六信里面,我们开始可先信一两样。首先应信因果。如能信事信他,就会发愿。发愿之后就

李炳南:戒杀与因果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来研究,敬请诸位多多指教。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其受

李炳南:李炳南老居士《因果可转变》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来研究,敬请诸位多多指教。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其受

李炳南答:因果相循,怎样了结呢

问:有一位同事说,今生杀人是前世的因,因前世甲把乙杀了,所以今世乙才杀甲,为什么前世甲把乙杀了,是因再前世乙杀了甲,这样向前推,开始是谁杀谁?在开杀以前,未有杀因,为什么生出杀果来呢?向后推之,甲杀乙

刘举人的三世因果

刘举人的三世因果◎ 智 者佛家《三世因果经》前面的四句话,就是因果循环报应的总纲。既指出了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又指出了怎样做一个有益於社会的人,既指出了因果循环报应规律,又指出了人只要弃恶从善并行善

因果历然

◎ 妙 喜懒庵曰:律中云:僧物有四种:一者常住常住。二者十方常住。三者现前常住。四者十方现前常住。且常住之物,不可丝毫有犯,其罪非轻。先圣后圣,非不丁宁。往往闻者未必能信,信者未必能行。山僧或出或处,

十七个鬼问世因果

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尊者从禅定起来后,就到恒河水边经行,看到饿鬼道的众生,每个都受到不同的罪报。这时诸饿鬼看到尊者目连,都起了恭敬心,向尊者请问自己受报的因缘。一个鬼问道

因果实证序

◎ 印 光 【原文】 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耳。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故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果知此理,则上不怨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星云法师人有一个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拳头,我打你一拳,你把我送到公安局,是恶;你帮我捶背,那就是好事。钱有净财,也有不义之财。人有三个东西很重要: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嘴巴

“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

道证法师我们以电波和影像来体会,有心念的电波发出去才会投影出假相来,这大家可以体会吧?心念的电波就是因,投影出来的影像就是果;发射什么心念电波,就感应出什么影像,这就是因果法则。对觉悟的人来说,那些影

凡事不能违背因果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不过他们把神秘现象当做幻觉来处理。至于一般人对于鬼神的现象,仍非常迷惑而不可知、不可捉摸,认为其无,实际是有;认为其有,难得采证。至于宗教徒,不论是什

三世因果不昧

◎ 慈 舟 世间一切事皆可众志成城,自然所作皆办。众志者,即大家同心耳;成城者,即得护持也。譬如我们大家修行,即成佛法之城。有护法之城则能将惑障、业障,护住不起,并可转报障轻受。报障者,过去生中作业所

世间一切成败得失都离不开因果法则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来偈说得好:端正者从忍辱中来,贫穷者从悭贪中来,高位者从礼拜中来,下贱者从骄慢中来,喑哑者从诽谤中来,盲聋者从不信中来,长寿者从慈悲中来,短命者从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从破戒中来,六根具

陈大惠:现代版因果——老天有眼的故事

俗话说,老天有眼。但现在许多人不信,认为这是迷信。就有一个老天有眼的故事。陈大惠,原央视著名主持人。四年前,他请长假做义工,专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下面这个采访是一个古书里才有的故事,一个来自山区的坏媳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印光大师原文: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为报恩故,来为其子,则服劳奉养,生事死葬,必使生则亲欢,祭则鬼享,乃至致君泽民,名垂青史,令天下后世敬其人而并敬其亲。报怨者,谓父母宿世于子

因果去哪里了

我经常会遇到一些人跟我抱怨说:某某人一生做尽坏事,可身体却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顺。而我经常与人为善、帮助别人,做过很多好事,还专心念佛,却一点好结果也没有,生活中事事不顺,遇到很多逆境。因果是不是根

学佛要信因果,做人要有道德

◎ 明 学我们佛教讲因果报应,做了好事情,将来得善报;做了恶事,将来得恶报。我们今生为什么得人身呢?我们上一世做了好事,所以这一辈子得人身。它今生做猫、狗、牛、羊了,它前世做了坏事情,这辈子就到畜生道

因果要紧

◎ 虚 云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无尽。营事比丘,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作衣钵饮食。我以前化缘,随人欢喜布施,除多补少,颠颠倒倒的用。今在此妄作妄为,建法堂,起茅蓬,

因果报应及家族教育

昨日讲净土法门,今天讲护国息灾法会之意义。所谓护国息灾云者,是国如何护,灾如何息。因是欲达此项目的,有二种办法,一者临时,二者平时。如能平时茹素念佛,以求护国息灾,固有无限之功德。即临时虔敬而求护息,

笃信因果真实不虚

虚云老和尚在坐诸位,我们在沦陷期间,受敌人蹂躏,水深火热,今幸国土重光,当有无限的感想。我们要知道这回战争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因各人共业所感而来的。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

慎因果种菩提

慎因果种菩提◎ 土登相切桑布一谈到因果,学佛的人都头头是道,用来劝诫那些还在迷惑的人们.然而口上说得容易, 实际上真正畏因不行恶法的人少之又少, 这个不良现象让我们痛心不已!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造下恶因

心地与命运的因果关联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古德解释心字是: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

万事皆有因果

万事皆有因果--莫做苦海糊涂人宣化上人万事万物都是在说法,有的就在说善法,有的就在说恶法,有的就在说旁门外道的法,有的就在说中道了义的法。人间每一个人,四面八方为每一个人在那说法;每一个家庭,四面八方

凡事有因果

凡事有因果◎ 妙 音修道不要怕吃亏,吃亏代表你给得起,多给别人好处嘛,就当作布施。除非你自己有邪念,否则一般不会有吃亏的事情。有些人贪便宜,求发财,想要不劳而获,自然就碰到人起邪念了。遇到不对的,不好

佛说因果报应法则

 一、自作自受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都必源于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恶业

今生钓鱼来生要饭,因果循环报应不虚

宣化上人有几句话讲因果报应:今生不笼鸟 来生不坐监今生不钓鱼 来生不讨饭今生不杀生 来生无灾难今生不偷盗 来生无抢案今生不邪淫 来生不婚变今生不妄语 来生无欺骗今生不醉酒 来生不狂乱你今生若不笼鸟,不

深信因果才能消灾免难

深信因果才能消灾免难果戒法师谁学佛以后,都想改脾气,为什么改起来那么难,甚至继续挑丈夫或妻子的毛病,想管对方,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还在辨论,总是生不起恭敬心,这一般都是不深信因果造成的,这个因果要是信好

因果法则

因 果 法 则◎ 妙 华讲到生老病死的时候再往深处讲,我们必然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因果。唯物辩证法,并不是不承认因果,它承认A和B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是说,我对别人好,别人对我好。这样简单的因果它是承认

树立正见改变心念把握自己因果

树立正见改变心念把握自己因果昌臻法师一、学佛人应这样看待因果1、必须深信因果,才能树立正知正见。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信因果,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更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

南泉斩猫,究竟落不落因果

徐 进--虽然因果不昧,但大善知识的手眼亦不可思议!南泉斩猫,究竟落不落因果?当然落因果。但是,做同样的一件事,凡夫与成就者有很大差别。主要有两点:1、所落因果有差别;2、受报方式有差别。菩萨是心能

于凌波: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

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因果报应,简称因果,这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因此世人称佛教是讲因果的宗教。因果是什么,因者原因,果者结果。〈大乘义章〉曰:招果为因,克获为果。亦即是能生者为因,所生者是果。详细一点说

宇宙法则 | 你是一切力量的中心!

你的力量,与外在无关,与人类通常所认为的强势和控制无关。你的力量,在你内在,是你的独立与自信、是你的爱、是你的自我掌控能力,是你全然自我的本源。找回你的力量当你依赖于外在,无论是他人,还是为外界对你的

了意法师:与人相处记住这个交往法则 一生受用

这一生我们要建立的就是善缘的连结,因为你一切的心念发出去,透过你的语言行为所链接的都是未来你要收成的。所以,如果你想收成的是快乐,是喜悦的因缘,那么你与人相处就要给予快乐跟喜悦。究竟的快乐跟喜悦是一种

因果能跑到别人的身上去吗?

因果能跑到别人的身上去吗?有当家师见丹霞劈佛像,烧火取暖而制止,不想当家师胡须自落,就有人说了,因为当家师的执着,因果跑到他身上了。佛教史上有这么个典故:丹霞禅师劈佛。这是我们一代祖师丹霞禅师开悟了,

业果的法则是什么

请聆听佛陀的第十四个回答:“然而,学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拜访沙门或婆罗门时请问‘尊者,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什么是有过失的?什么是没有过失的?什么是应培育的?什么是不应培育的?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痛

命中注定是因果吗

首先,什么叫“命中注定论”?就是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都由命运或者天命决定,人无能为力的一种思想。 我们因果论中也有决定命运的内容,但那是由自己的业力决定。这和“命中注定”的先天决定论完

因果和科学矛盾吗

其实,无论佛教的验证还是科学的公式,都是在因果的法则上建立的。科学是什么呢?科学作为一种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者普遍定理的运用,其系统化和公式化与佛教的因果毫无矛盾之处,可说各有千秋。 怎么各有千秋呢

因果的形成过程

悬赏救人的故事故事不知是发生在湘江,还是浏阳河。总之,那天江河上突然风涛大作,巨浪滔天。大风大浪中,两只渡船在颠簸。两船载客共百人,眼看性命不保。一位老者急呼救人。老者是位行商,长期在江湖行走。他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