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一念三千
2024-10-29 10:51

张家成

天台宗的中心教义是一心三观及三谛圆融的实相学说,亦即通过止观即在禅定中进行内省或反思的方法而获得的真理。天台宗的实相说渊源于南岳禅师慧思。他最早建立了十如的诸法实相说,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智顗在此十如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念三千的实相论。

一念亦称一心,指心念活动之最短时刻;三千表示世间与出世间一切善恶、性相等人、物差别之总和。所谓一念三千,即是说凡夫当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间之诸法性相而无欠缺。智顗在《摩诃止观》中说: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也就是说,众生所起之一念之心,必属十法界(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四圣与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凡,合而为十)中之某一法界,如与杀生等念与嗔恚相应,是地狱界;若与贪欲相应,是饿鬼界;若与人伦道德规范相应,是人间界;若与真如法界相应,即是佛界,等等。因此,一念与某界相应,此心即在某界。并且,此众生之一念心与一切诸法之间无有隔离,而是互具互融的。因其并非孤立,故虽在一界却同具十界。同时,于此十界又各具十界,而成百界。此百界复具足十如是,即成千如,再配以五阴(蕴)、众生、依报国土三种世间,即此三千世间具足于一念之中。一念三千亦名性具,或名理具。依此理具三千,而有事造三千。以此构成了一念三千的理论。

摘自《中国佛教文化》

End

一念三千

◎ 张家成天台宗的中心教义是一心三观及三谛圆融的实相学说,亦即通过止观即在禅定中进行内省或反思的方法而获得的真理。天台宗的实相说渊源于南岳禅师慧思。他最早建立了十如的诸法实相说,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

宋智明:第十一课 一念三千

第十一课一念三千一念三千是天台宗的根本理境,悟一念具三千,方能回三千于一念之中。因此,了一念心者即是了一切法,善悟三千者,也必能证于一念。一念,即指现前即妄即真的第六意识;三千,即是指一切万法。一念介

王雷泉:禅定要略——从一念三千说看生存困境之解决

禅定要略从一念三千说看生存困境之解决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 王雷泉教授一、人的生存困境做人难,人难做,做难人,难做人。一个难字,道尽了人的生存困境。哲学、宗教无非就是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而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

洪修平:什么是一念三千?

什么是一念三千?一念三千是智顗观心说的深化,集中反映了天台宗的宗教世界观。一念三千的全称是一念心具三千世界。按照一心三观、三谛圆融的思维模式,一念三千也是在实相的基础上将一念与三千世界(也就是宇宙万有

方立天: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说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说方立天一念三千说是天台宗人依据《法华经》等有关思想,吸取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经过综合创造而提出的极其重要的义理。内容深邃,富有特色。以下拟从一念三千说的内涵、意义和来源三个方面,加以简

张秉全:心具十界,一念三千浅释

心具十界,一念三千浅释“心具十界,一念三千”是台宗基本教义之一。《摩诃止观》卷五中说:“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同书又设问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