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个夫人福报很大,她领着一群婢女一起共修。有一天发现有个婢女懈怠,几天都不来参加共修,夫人就把这个婢女叫过来,就诃责了一下:你这么懈怠,你这个往
寂静法师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德就是功德,物就是物质,德厚了,
◎ 印 光 【原文】世间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现在所住之天地,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世界)、别业(根身)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
◎ 海东青诗僧世界原本是安静的,只是被浮躁的喧嚣所掩盖。在城市之外的郊区,在郊区之外的乡村,在乡村之外的旷野,世界依然是安静的。山上的树是安静的,树下的山是安静的,山下的村庄也是安静的。炊烟缓慢得像是
◎ 欣 闻《世界佛教通史》是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外20多位老中青年佛教研究学者参与撰写,全书历时8年完成,共800多万字,论述了佛教
《阿弥陀经》经中有广长舌相遍覆大千的话,为什么舌相能够覆盖大千世界呢?声相所能到的地方就是舌相所能到的地方。
李炳南答: 有人看见西方佛菩萨,这样的事情当然存在,《往生传》及《净土圣贤录》都有记载。所画图像是根据《十六观经》而来,只不过简略地画出来罢了。文字是事情的说明,图画是文字的实体,不一定要依照各人看见
问:有人问佛度众生往西方,若度尽不是世界消灭了?请开示!(简素英)李炳南答:譬如狱囚悛悔,典有假释,内有一囚,忽劝他囚,切勿悔罪,理由即大家若都悛悔,岂不空了监狱?彼人之问,亦由是耳。
为什么称极乐世界为莲邦?极乐世界莲花最为微妙特殊,所以称为莲邦。今天中国以梅花为国花,日本以樱花为国花,称梅称樱就可以代替国名。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三、南无阿弥陀佛 (不必礼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行念皆可。至少百声。千声、万声,以个人工夫
念佛是正因,作善是助缘,这好比鸟有两翅,才能高飞。但是善恶的界线,普通人还弄不清楚,往往善事不知是善,分明恶事不知是恶。现在根据十善业道经,举出一个标准来。能戒住不犯就是善,若是犯了就是恶。请看下表: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或只合掌)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如前拜称)三、南无阿弥陀佛(不必礼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行念皆可。至少百声。千声、万声,以个人工夫忙闲而定。越多
有人问,说在这个世界什么能量最大?老法师说了,我不知道你们记没记住?就阿弥陀佛最大,在这个宇宙之中能量最大、能量最善的就这四个字,阿弥陀佛。你把其它的都排掉,就留这个阿弥陀佛,你决定今生成就。
念佛法门我们这一生遇到了,你是福报大,你是运气好,就看你知不知道珍惜,你遇到了如果你又错过了,那就太遗憾了。因为什么?你遇到这个法门就是说你机缘成熟了。什么机缘?成佛的机缘。我们修行人不就是要成佛吗?
人心不平衡,事事争。与人争,要改变他人,其实伤害了他人;与自然争,要改造自然,结果破坏了自然。每个小人物的心安定,世界就能安定只要有人的一天,只要有地球的一天,只要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天,就会有天灾人祸
我跟好多道友谈论过这个问题,当你做菜时,要发愿说:我做菜呀!比天上的美味还美妙,不论谁吃了一定会高兴,还有我这道菜,谁吃到了它,病难消除、灾难消除,病苦没有了,身心健康!先不说那道菜是不是有这种效用,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往东方去,过五倍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土,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妙宝,其佛祖号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应、正等觉。有无数、无量亿的菩萨围绕着佛陀,聚精会神地听佛宣讲微妙
根据现代科学的发现,我们了解人类世界的局限性,同时也重视宇宙还有其他世界的说法。有一回,佛陀论及宇宙的本质与构成,佛陀说:总共有三十一种不同形态的生命生活在这宇宙间。 人类世界为限的有四类众生。它们是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星云法师人有一个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拳头,我打你一拳,你把我送到公安局,是恶;你帮我捶背,那就是好事。钱有净财,也有不义之财。人有三个东西很重要: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嘴巴
世界只有一个人比我富◎ 寂 静曾经,有人问世界首富比尔盖兹:世间还有没有人比你更富裕?盖兹答:有啊!有一个人就比我富裕。然后他说了个故事当年我还没有钱,也没有名。我在纽约机场碰到一个卖报纸的小贩。我想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不亏本星云大师1)人家侮辱你,你要当作是培福;人家伤害你,你要当作是他来成就你。你受尽委屈,记得!你是有福报的人,不要抗拒,一个人伤害别人两种情形:伤害别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财,一个
有一个最殊胜的禅定修法,是麦彭仁波切开示的简单到不可思议的观心和观行修法:心静下来,所有的念头归零,零就是阿赖耶识所有杂念的源头(阿赖耶识是八识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很明显的思维活动,相对平静),把心回归
合掌不是并拢双手,而是恭敬万有。军人见到长官要敬礼,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过去,晚辈见到长者要鞠躬,西洋人见面也要握手,甚至拥抱,这些都是一种心意的交流。合掌的意义也是这样。《华严经》云:合掌以为华,身
◎ 洪修平由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二十余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世界佛教通史》(14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耗时8年共8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以世界的眼
◎ 李 睿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
这就是习气。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看我们这些男孩子,见女孩子就起心动念。你学了多少年的佛,佛在经上讲过这个故事。一小和尚在山上跟老和尚学佛,学了十年了说,师父,我成就了。下山了,下山见一小姑娘,不
成 刚那么,小劫是怎么来的呢?得先讲人的来历。我们这个世界人的来历。色界光音天的天人,他们乐多苦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无需劳作,依报世界,七宝俱全,琉璃宫殿。虽然也有佛法,天道也在生死轮回,但因为他
星云大师《阿弥陀经》里描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理想国: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 修学净土法门的,都希望往生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也用了大量篇幅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
净慧法师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人们对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事实。佛教的和平、理性与人本(与神本相对)精神,让越来越多的明智人士认识到,佛教就是慈悲、理性、和平的宗教。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在历史上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圣严法师(一)净化人心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化,推展到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净化,始能落实、普遍、持久。所谓心灵环保,是一个现代的名词。其实,佛教很早就主张,要把我们的心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于凌波在佛法上,把世界分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两种。有情世间,名为正报,是由业因所感得的正果。指有情--有情识的众生--的肉体和精神而言。器世间,又名依报,为有情所依。是指山河大
佛 法--构建和谐世界的生命向导释国亮众缘聚合,人类面临巨大的变革与挑战。心灵缺乏佛法引导,人们认知混乱,焦虑、迷失、妄执、内而自心,外而世界,失去和谐。家和血缘的执著,积淀了汉文化,面对变革,撼动根
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个生法呢?即是要把爱根斩断,若能如此,肯定成功。你要是还爱恋着这个世界,尽管你强调我有他力、我有他力、我有他力、但你最终是生不了西方净土的。因为你爱根没有斩断,牵挂着这娑婆世界,如何走
◎ 虚 云这段大事,不是说了便休,所以中峰国师有云:世界阔一尺,古镜阔一丈。还知蒲团上一个吞不下、吐不出的无义味话头也未?若向这里一肩荷负得去,便可唤世界作古镜,唤古镜作世界,都无异致。如其未尔,世界
阿弥陀佛是梵语,梵语,就是印度讲的话,翻译成中文就叫无量光,又叫无量寿。无量光,因为他智慧无量;无量寿,因为他福德无量。智慧无量,就叫无量光;福德无量,就叫无量寿。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呢?就因为阿弥陀佛在
◎ 智 藏佛祖说:欲望微小的人,内心坦然,没有什么担心和害怕的事,遇到事情总可从容应对,没有什么缺憾。在一定时期内,人的能力、处境以及拥有的资源是一定的,有没有担心的事、能不能把事情办好、会不会留下遗
净界法师你把《楞严经》读通了以后你会发觉,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伤害自己,外境只是一个助缘,它没有理由伤害你,它怎么可能跑到你心中伤害你呢?它是在那边动,你自己跟着它动,然后你的妄想伤害你自己,其实说穿还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僧宝是世界的大轴◎ 倓 虚 井陉县信外道的人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和弟子们都天天去听。有一天晚上,我和同住的房东先生闲谈,他也是一位外道的信徒,他说:法师讲经讲得真不错,连我们村里的那位大老
人总是走着走着,突然就读懂了某个句子。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袁枚曾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是不一样的。而会读书的人和不会读书的人也是不一样的。清代文学家
管子的智慧,是百家智慧的起点。《管子》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共86篇,今存76篇。《管子》一书汇集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等百家之学,内容庞杂。学习《管子》,是学习其他典籍的基础。学《论语》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就像镜子里面有什么,决定于镜子面前的事物。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
这个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也没有一劳永逸的生意,真正不变的恰是变化本身。如果没有这样一代一代的新陈代谢,我们人类也不会繁衍成如今的智能物种。4月23日,马云再次给社会敲响了警钟,用他开场的话说:我是
修即是改变、修正;行则是言行、举止。那么修行,就是修正、改变我们的言行。也就是说,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做的不要做,不该想的不要想,就叫做修行。修行的先决条件是:信奉大道、不犯禁戒、依法而修、勤苦不懈。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吃素就是不吃肉吗?从佛教的角度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吃素并不仅仅是不吃肉。除了不吃鸡鸭鱼肉等荤腥类的食物,佛教戒律还规定葱、韭、薤、蒜和兴渠,也就是常说的五辛和五荤,佛弟子是不能食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
天气热的吃不下饭,炎炎夏日想要吃的清爽,不如跟小编一起,每天一碗粥,消暑养胃全都有!一、喝粥有讲究天气一热,很多人就习惯于坐在空调房里,吃冰冷的食物消暑,但是夏天吃太凉的食物只会一时缓解,并不能真正消
心中无挂碍,人乃有所安。尘世纷扰,充满着未知与不确定。人如纸鸢,我们总想紧紧抓住手上那一根线,但风起时,下一刻又不知身居何处,前路何方。只有到了一定年龄,经过生活的洗礼,才懂得心安是福,心安才是归处。
3月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经投票表决,决定雒树刚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根据3月17日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