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 云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拙。但有的人故意表现自己笨拙,所以老人家自称老拙,高僧大德自称拙僧,以拙自得,以拙自谦。其实拙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智慧。一、大智若愚是拙:有的人
送礼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从古至今,人们藉着送礼来表达彼此的关怀、感谢与祝福。然而,送礼要能送得适时、适当,才能发挥送礼的价值。有的人送礼不当,造成对方的困扰、不悦,或是彼此的尴尬,反而适得其反,失去了送
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环境广钦长老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环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环境。心要怎么修我们说出家修心,心要怎么修?就是没有分别心,心净则是佛。我们轮当执事人,与十方
和谐与平静才是生活之路◎ 宋天天从前,有一位很爱思考问题的王子。有一天,他问他的老师: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老师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有一句话,到时候你看了就明
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虚云老和尚《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
莲池大师【原文】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贱者忧无官,慕贵人之为乐,而不知贵人有贵人之忧也。贫者、贱者、富者、贵者各忧其所不足,慕王天下者以为穷世人之乐,而不知王天下者有王天下
我们应该说智慧才是力量在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的安排下,龙泉寺教化部研修处负责人悟光法师、学修处负责人禅兴法师和两名常住义工前往北京大学拜访了楼宇烈教授。楼教授就佛教发展、佛教本土化、佛教和科学的关系
◎ 智 藏佛祖说:欲望微小的人,内心坦然,没有什么担心和害怕的事,遇到事情总可从容应对,没有什么缺憾。在一定时期内,人的能力、处境以及拥有的资源是一定的,有没有担心的事、能不能把事情办好、会不会留下遗
内心创造和谐才是真正的解脱觉真法师在中国文化中,古人强调修身齐家。首先是修身齐家,而后才是治国平天下。那时,讲五伦,守五常,重孝道。富贵人家,克绳祖武,桂兰齐芳;贫寒之家,菽水承欢,不弃糟糠。嫁过去,
净慧法师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也懂得很多的道理,但由于他没有腿,所以不会有什么成就,所谓的理想不过是空想而已,懂得一点道理也不过是说食数宝。还有一种人有腿
当心触碰到外尘,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阿姜查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苦)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无动于衷并会寻求出离之道。出离心是来自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如实知道事物和爱恨的本质。无动于衷,指我们不再
【经典原文】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无量寿经》【经文解释】善变化即善趣报,恶变化即恶趣报,众生所生之处果报追随不舍,因果各异而生处悬殊。所以临终
一个人的时候难免感到孤独,常常也会渴望陪伴和陷入沮丧。每当这个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你是一个喜欢自由的人吗?如果是的话,就不要害怕这种孤独感,孤独是自由的代名词。不如利用这份自由好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一
夫妻就像两扇门。《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代表男女。阴阳也代表天地,阳为天,阴为地。在家庭天地里,伦常关系就叫天地阴阳。日代表阳,月代表阴,日月合在一起为明,如果阴阳不合就不明。所以,夫妻阴阳和
叔本华有言: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真正优质的生活,并不只是经济上的富足,而是行为上的自由,精神上
当一个人选择太多时,也容易给自己设置退路,往往不会拼尽全力。当选择有限时,反而不容易纠结,一旦做了决定就全力以赴去完成。有时候的孤注一掷,也往往更能激发一个人前所未有的潜能。当没得选择时,也不太容易受
人往高处走,大抵是不错的。《周易》上说,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可见不管是处在事业开端,还是有所成就的人,都要克制低调。委身低处,是中国人处世的一门千年绝学。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守住人生的低处,是一种
这些年,我见过了许多成功自由职业者,他们离开单位离开体制后,虽然自由了很多,虽然开心了不少,但他们反而更累了。他们有人在机场打开电脑上飞机前还在给微信排版,有人见到许久没见到朋友还在朋友上厕所时打开手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有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贵在坚持练习。每位立志习练太极拳进行养生保健者,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太极拳动作比较
有时候,不是不在乎,而是无能为力,只好选择逃避;有时候,不是不愿意,而是做不到,只能选择放弃;有时候,不是不喜欢,而是不能够,只能选择忘记。人生总有许多遗憾,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做不到波浪不惊,心无外物
众所周知,吃素对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现在吃素是全球流行的一种趋势,可是不正确的吃素方式,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对健康反而不利。那么,吃素到底应该怎么吃?吃素怎么保证营养?光吃素食并不能满足机体对营养元素
无极生太极,宇宙大爆炸,从无到有,大爆炸之前,没有物质,一切物理定律皆不存在! 太极生两仪:物质世界出现「相对」性质,宇宙中的任何物质,精神都是相对存在,包括时间空间!两仪生四相,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
讲一个故事: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贵为丞相,但生活依旧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
信受奉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一切东西都是自己的心制造出来的,烦恼也罢,困难也罢,都是自己心里面的感受。假如一匹骏马从小就被拴马桩拴着,即使有一天它长大了,稍稍一挣,就可能挣脱那桎梏,但它不一定会去尝试,因为
人若能时时抱着结缘心,随时随地送上一句关怀的话语,尽己所能帮助他人脱离危难,宽容忍耐他人的失误过错,诚挚真心和他人交往,必能以善心改变周围的世界,为自己带来好运。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忍过时间
人之最大的不自由,是心灵的不自由。如果心灵没有达到自由的境界,身到何处,也是不自由。可怕的是看不透生活,可悲的是在失败中不能自拔。而一个智者,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壹《养生延命论》《太上感应篇》曰: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昭示天下戒恶行善。执行天道,诚守人道。天地之中惟人最灵最贵,灵者人也,性本合天道;贵者,生命能修至长生。生命长短非自然亦非命中
过去诸法不应追念。未来诸法亦不希求。现在诸法勿生染着。如是行者名真解脱。
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 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
如果你业果没有如理取舍,你认为说,你学学中观,修修什么大圆满,你会开悟,你会证入空性智慧,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先得业果不诬慧,后证人法空性见。”首先要得到业果如理取舍的智慧,而且真正去实践,才能够促使
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我?大安法师:一定要正确理解这个“无我”。“无我”不是什么事情都无所谓,“无我”是摆脱我执、我见、我爱、我慢这些与生俱有的烦恼习气,不要受它控制。“无我”的状态,要从空性中去领悟。实际
圣者的智慧叫无分别智,方便说法,可分三种: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加行无分别智为地前加行位菩萨所修,根本无分别智和后得无分别智为见道时证得,若以根本无分别智为体,后得无分别智即为其用
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传家宝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结佛缘,好人缘》据佛典记载:有位书生以教书为生,但是家乡环境贫困,教书所得很微薄,他只好远离家乡到遥远的都市教书。二十年后,好不容易积存了一些钱,他带着这些
文/道伟法师通常,佛门里经常会赞扬一个人有善根。佛法中讲的善根,是建立在自他增长的菩提心的基础上而言的,不仅是诸恶莫作,更应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意思就是自律,众善奉行就是利他。或者说,用世间人比较熟
禅悟与实现郑石岩第六章清净与自由净是禅者的精神生活特质,净显然不同于静。在禅者的眼光中静未必就是净,而净一定能静。净是把心里头那些尘劳清洗出去,让自己的真如本性回复原貌,就好像我们在清除污染一样,只要
第五章 从禅定到自由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唐智闲禅师禅定是开启自由心智的微妙法门。它的本质是要我们先从许多追逐与占有中解脱出来,不要让自己成为物欲奴隶,然后要面对自己,去承担
当一切世间法对你都没有作用了无我了,在梦境和生活当中,什么东西都能放得下了,那真的是不要名、不要利了。一切世间法对你都没有作用了,一切凡夫对你的刺激都没有作用了,你就出离心修好了。凡夫刺激你两下,你就
有些人学佛,不在出离心上下功夫,开口就是:我是出家好呢还是不出家好?心里为此很纠结,跑来问我该怎么办,这倒让我为了难。出家当然好,修行的障碍少,可以专心办道,进步自然快,但前提条件是要有出离心,与世无
其实,钱财积累得越多,人的执着和妄念就会越多,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财富呢?那就得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首先福德是你的财富,其次信、戒、惭、愧、闻、舍、慧这七种财富是真正解决人生问题的财富。有一次
大德关于学佛的发心开示:发心阶段,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依教奉行因为我们终归是个凡夫,刚发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知道怎么去做,还有很多的习气和毛病。有时互相要产生抵触,自己的知见可能胜于别人。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