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拥有这三种能力助你正念正行
2024-11-04 10:05

贤 宗

1.专注当下的能力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缺陷不足并不可怕,懂得对自己时时进行反思、修正与升华才更为重要。

我们打坐时,可以静下心来,对自己性格上的短长进行反思:

我是常常对人不耐烦呢,还是常能笑脸迎人呢?不耐烦是性格上的缺陷,而诚恳耐心是性格上的一种圆满。

如果总是对人对物充满抱怨,终将一事无成。

人在抱怨时,容貌就像一朵枯萎的花,如果能够理解并运用包容、接纳的理则,愿意当下转变自己的心,生命就能够时时绽放。

我很喜欢一句话: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心量像太虚一样宽广的时候,今天升职或者降职还那么重要吗?今天健康或疾病还那么在意吗?

这样说并不是说冷漠地面对生命,而是专注于当下所做之事,专心在每一个瞬间,这就是成功的境界。

2.反思自己的能力

但是人往往心猿意马,万念纷驰。

站在这里,想着那里;工作时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想工作,结果什么事情都没做好。

周围有些朋友常常一边听课一边发短信;一边和客户谈话一边想着家里的事。

这种状态,不仅会给别人带来不尊重、不专业的印象,而且自己也感到非常疲惫。

当身体和心灵分离,又怎能不疲惫呢?

心量的打开是一个过程,也许今天心量是一杯水,但他日也能够成为一片海洋,只要愿意不断去锻炼,它一定会开阔起来。

比如今天因为某件事感到着急烦恼,就要及时察觉到自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如此在意这件事情呢?为什么我会因为它而产生烦恼?为什么我不能好好体会饭菜的味道呢?

常常这样反思,把自己拉回到当下。

 3.超越自我的能力

一个人要将自己从无始以来所养成的固有思维中解脱出来,也非易事,需要不断地反思、觉醒、超越自己。

改变一种习惯绝不容易。

我的普通话就带有较重的福建口音,我曾多次想要改变这一点,专门询问了一位播音员朋友,她告诉我:要改正发音,不仅要从声母、韵母开始练习,而且还要从最原始的拼音字母开始重新学起。这种改变是多么困难!

人在改变自己的固有轨迹时会很痛苦。

比如去修读一个新的学位,或者学习一样新的技能时,原有的学习和生活会被打乱,这时就会感到痛苦、不适应、疲惫。

所以,此时就需要坚持和自我超越的精神。

无论做什么事,在什么时候,一个人的正知正见、正念正行,都不能够有一时的空缺。

一旦你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人生道路就会次第开阔起来。

纵观古往今来圣贤,还能被今天人记住的真是寥若晨星。在他们的事迹中,有什么东西影响到今人?是什么值得我们代代相传呢?

当你知道答案时,便会明白自己的人生应当何去何从。

摘自《香海禅寺》

End

不应忽视的能力

◎ 理 海不久前,董群教授在清凉小院为学僧做论文指导,谈及优秀僧才不应忽视的几种弘法能力,深受启发,在此略说几点。1、诗偈能力通常来说,古大德在开示、开悟、临终时都会以诗偈的形式,简明扼要地表达悟境和

具备这三种心必得往生

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答曰: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

拥有这三种能力助你正念正行

◎ 贤 宗1.专注当下的能力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缺陷不足并不可怕,懂得对自己时时进行反思、修正与升华才更为重要。我们打坐时,可以静下心来,对自己性格上的短长进行反思:我是常常

老人当以念佛为正行

老人当以念佛为正行◎ 印 光老人当以念佛为正行。写经要志诚恭敬,一笔不苟。又须过细校对,不令有错。若或有错,当另写。不可剜补,以免久则糨性退而落脱也。写一句,校一句。写一行,校一行。一页写完,通页再详

一日禅|大处难处看能力,小处细处看修养

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静下心仔细思考的问题,而在古人看来,与至亲交往,理应记住《礼记表记》中的这三点: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人与人的关系,越是亲近,越容易肆无忌惮,

陈兵:佛学对人类认识能力与认识方式的考察

佛学研究真实,不是一味朝外看,把真实作为孤立的客体去研究,而是从缘起论的立场出发,首先对人认识真实这件事本身作客观、全面的分析。这是佛学真实论最为重要的特质。从缘起论观察,人认识真实,是处在认识主体与

这三种茶,堪称糖尿病的克星,谁都喝得起

在日常合理膳食过程中,广大糖友常常过分专注于如何吃得健康,对于如何喝倒是比较缺少注意。  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三款非常经济适用、且降糖有果效的日常茶品。一、山药茶  山药本身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降

生存能力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

  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  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

正见、正行是什么意思

一、“是要通过对经纶的学习坚定我们的正信。要使正信不断加强和坚定,那就要通过对经教的学习,通过对佛法深入的理解,才能够使我们正信得到巩固。”禅者虽然讲述是以出家人为学习经教,但在我们平常工作生活中又何

祥寿五佛母--愿你们,都成为能力大于脾气的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想过,拉开你和别人差距的,到底是什么?30岁以后,我越来越感受到一个道理:真正让我们落后于别人的,可能不是你的脸,也不是你的学历,而是你的脾气。前两天,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因为提前

什么是真正行菩萨道的人

金刚经能净业障分之发什么愿(1)【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你看,又回头了!又是老问题,这个须菩提也同我们一样,够罗嗦的了!金刚经一开始

林崇安:培养内观的能力

一般的人都生活在「外观」的世界中,眼光只看着别人,别人满我的意,就高兴;不顺我的意,就生气。结果,自己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外境的奴隶都不知道,因为自己已经「心随境转」,不断生起贪爱和嗔恨,内心不再平静了。

周叔迦:唯识研究 第九章 阿赖耶识的能力不灭

唯识研究周叔迦第九章 阿赖耶识的能力不灭宇宙既是这阿赖耶识的相分,所以换一句话说:便是宇宙充满在这阿赖耶识之中,不过宇宙在这阿赖耶识中,并不是如同我们人所见的景况,这宇宙是不纯洁的、不清净的,是无穷复

宋智明:《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正行第十三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正行第十三如上所述依正二境乃至精进,虽皆圆妙,悉是求生之方便。未为正行,此下所陈乃是正行之旨。晨语:以前所述皆是求生的方便,以下进入宝王三昧的正行。何谓正行?行者既发此志,必使

宋智明:第五章 密乘六妙门 第二节 正行修法

第二节 正行修法正行中的随门有修身法一项,年龄较大或不乐有相之观修者,可以跳过不修,同样能获得解脱圣智。㈠、数门修法身心保持清净之时,应排除其他一切想念,惟心观每一息出入,自初次默数至二万一千六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