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用智慧点燃快乐人生
2024-11-01 10:00

恒传法师

今天法会已经到第三天了,这三天我们一直在共修《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法会当中,在佛菩萨的摄受下,学到一些佛法的知识及生活的智慧。

什么是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就是我们对一些事相、事理明白了,才叫智慧。而明白了这些事相、事理我们也就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会放下很多的执、迷妄,才能到达快乐彼岸。

智慧不等于小聪明,关于两者有一个很贴切的解释:聪者,耳灵也,明者,目清也。由于人耳听得清,看得明,但都是人体器官功能较好所致。但可以引伸为大脑反映速度快,比较灵活机动,故而称之为聪明。而智慧,智字与知字通,上面是一个知,下面是一个日,知有知道,明白,明了。但知下一个日,日者,昼夜也,昼者白天也,阳也,夜者,黑夜也,阴也,幽冥之事也,引伸为知道,明了阴阳之道,天地间人所看得见与看不见之事也。而慧字原是佛教用语,指能领悟真理的心,但中国字里,慧与会通,慧字上有两丰,多而盛大之意,中有寻字上半部,有窗口之喻,下有心字,此慧字与智字连起来即有心通过窗口而领悟到,知道、明了天地间的真理所在,此就称为智慧。

人生短短几十载,看似漫长,其实也是瞬间。有句话是讲一个人不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如果我们对人生没有了解,没有弄明白本质,那么生生世世的轮回会一直处在混沌当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没有出期。这是多么苦的一件事情。

一般从我们从一岁到十岁,还没有自己的分别意识,在物质方面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吃穿都是父母给的,父母给什么就接受什么,吃好吃坏就那样,没有过多的要求,也没有那么多的烦恼,没什么压力,即使父母揍一顿,三分钟也就忘啦,没有那么重的嗔恨心。但是从十岁到二十岁就开始有分别了,我得吃好我得穿好,尤其是学生上学,开始有压力,但是这种压力是很单纯的,只要不谈恋爱就没有第二种压迫感。二十到三十问题就出来了,嗔恨心、虚荣心、攀比心都有了,然后给自己制造很多烦恼,自己因为没有智慧,也不能排解这种欲望,并且为了这种欲望什么都敢干,所以二十到三十之间犯罪率比较高。为什么?不明事理,没有智慧。心一直在向外攀缘,从没有注重自己的内心。身为父母因为自己不明白,一开始就没有教他们智慧,导致各方面不好的习气全部显露出来。三十到四十稍微明白一点了,可是已经人到中年,瞬间就到老年,又有了老、病的痛苦,生活怎么过都是痛苦。然后这一生被种种的烦恼、执著、迷妄纠缠着,直到老去开始下一个轮回还没有弄明白人活着真正的意义,有的甚至在临命终那一刻还记挂着自己的财产、孩子、房子还在执著、烦恼、痛苦里面挣扎。

我们在面临苦恼的时候也会告诫自己要放下,可是谁能做到?或是这个苦恼的环境一旦过去,自己又开始了执著。没有任何执著,没有任何束缚,你过的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烦恼对你来说是不会产生的,这样就叫快乐。你快乐吗?你有束缚吗?你不是被儿女束缚就是被工作束缚,你不被这个束缚就是被那个束缚,其实不是外界束缚了你,是你自己束缚了自己,自己没有智慧、看不明白,一直在用自己的贪、嗔、痴攀缘、执著,人最可怕的就是临死了也没有快乐的一天,也没有活明白,这是最可悲的人生。

很多来寺院找我的人都是医院不治了,找我了。这也就是病苦,如果能救治,师父也会尽心尽力,一般能不能治就看这个肉体是不是已经坏掉了。如果是坏掉了,我根本没招,要是没坏掉,还能救治。一般我会先解决他们的疼痛,再慢慢去解决深层次问题。之前商丘有个居士肠子长满了肿瘤,只要肠子没有烂掉,只要内脏没有坏,都可以救过来。我希望大家能够在病苦当中明白一些人生真相,学到一些人生智慧。可是真正救过来之后呢?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问题:到生命最痛苦的时候才会想到佛法,这不可悲,最可悲的是在痛苦的时候得到佛法的救度,救过之后又继续开始之前执著迷妄的生活,瞬间又把佛法忘得干干净净。很多人都知道我去年元气大伤那次,为的是救登封那个人。她在河南医学院疼痛科检查不出来问题,最后是要疼死的。她老公开车拉她到寺院,我就在网上写了一篇挑战医学的文章,要让她在十天内能下轮椅自己走。其实在第一天的时候她就可以拄着单拐自己走了。为什么医院检查不出来问题,而她却要承受这样的疼痛?这也和她的业力有关,她印经书,然后在经书里添加自己的东西。我告诉她印经书功德无量,可是你们不能篡改、加入自己的东西。她给我争辩说:我让某某法师看过了,没有问题。真的没有问题吗?现在机缘成熟了,果报来了。后来在寺院经过救治,病痛有好转,她当时发愿:师父我要是好了,以后我在寺院长期做义工,永不离开寺院。可是真实情况呢?这边刚一好,她立马回家,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了伤疤忘了疼,然后在家过了好久,后来给我打电话说:师父我现在在家按你说的去做了好多了,现在得在家带孙子,等过两年了孙子长大了,我去看你的时候再说。可再也没有来过寺院。等到四月份我们去广州开法会的时候,她又打来电话:师父我病发了,我现在在医院。我说我现在在广州,也力所不能及。直到现在也没见到她,不知道她怎么样,有的居士讲她已经去世了。这一方面说我们要有愿必行、有愿必从,自己发的愿一定要做,否则诸佛菩萨已经慈悲摄受了你,你却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病刚好又想着家里的事情,可悲不可悲?另一方面,人生的种种磨难都是希望我们能从中明白一些人生智慧,人生道理。减少自己的欲望、执著。打开心胸,收获快乐智慧的人生。可是很多人呢?生活一次次的示现,自己饱经磨难却还一直执著外物,没有一点智慧。

人生的本质就是:空、苦、无常,人生空空如也,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有什么可执著呢?涅槃经十二曰: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生活中的种种一直为我们示现着种种的苦,希望我们能从中学到智慧,苦的人生,我们有什么可贪的呢?为了片刻的欲望的满足?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灾难之前的人们从未想过自己会遭受灾难。

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人生苦短,还是要珍惜时日,精进修行。用智慧点燃快乐人生。

今天法会已经到第三天了,这三天我们一直在共修《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法会当中,在佛菩萨的摄受下,学到一些佛法的知识及生活的智慧。

什么是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就是我们对一些事相、事理明白了,才叫智慧。而明白了这些事相、事理我们也就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会放下很多的执、迷妄,才能到达快乐彼岸。

智慧不等于小聪明,关于两者有一个很贴切的解释:聪者,耳灵也,明者,目清也。由于人耳听得清,看得明,但都是人体器官功能较好所致。但可以引伸为大脑反映速度快,比较灵活机动,故而称之为聪明。而智慧,智字与知字通,上面是一个知,下面是一个日,知有知道,明白,明了。但知下一个日,日者,昼夜也,昼者白天也,阳也,夜者,黑夜也,阴也,幽冥之事也,引伸为知道,明了阴阳之道,天地间人所看得见与看不见之事也。而慧字原是佛教用语,指能领悟真理的心,但中国字里,慧与会通,慧字上有两丰,多而盛大之意,中有寻字上半部,有窗口之喻,下有心字,此慧字与智字连起来即有心通过窗口而领悟到,知道、明了天地间的真理所在,此就称为智慧。

人生短短几十载,看似漫长,其实也是瞬间。有句话是讲一个人不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如果我们对人生没有了解,没有弄明白本质,那么生生世世的轮回会一直处在混沌当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没有出期。这是多么苦的一件事情。

一般从我们从一岁到十岁,还没有自己的分别意识,在物质方面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吃穿都是父母给的,父母给什么就接受什么,吃好吃坏就那样,没有过多的要求,也没有那么多的烦恼,没什么压力,即使父母揍一顿,三分钟也就忘啦,没有那么重的嗔恨心。但是从十岁到二十岁就开始有分别了,我得吃好我得穿好,尤其是学生上学,开始有压力,但是这种压力是很单纯的,只要不谈恋爱就没有第二种压迫感。二十到三十问题就出来了,嗔恨心、虚荣心、攀比心都有了,然后给自己制造很多烦恼,自己因为没有智慧,也不能排解这种欲望,并且为了这种欲望什么都敢干,所以二十到三十之间犯罪率比较高。为什么?不明事理,没有智慧。心一直在向外攀缘,从没有注重自己的内心。身为父母因为自己不明白,一开始就没有教他们智慧,导致各方面不好的习气全部显露出来。三十到四十稍微明白一点了,可是已经人到中年,瞬间就到老年,又有了老、病的痛苦,生活怎么过都是痛苦。然后这一生被种种的烦恼、执著、迷妄纠缠着,直到老去开始下一个轮回还没有弄明白人活着真正的意义,有的甚至在临命终那一刻还记挂着自己的财产、孩子、房子还在执著、烦恼、痛苦里面挣扎。

我们在面临苦恼的时候也会告诫自己要放下,可是谁能做到?或是这个苦恼的环境一旦过去,自己又开始了执著。没有任何执著,没有任何束缚,你过的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烦恼对你来说是不会产生的,这样就叫快乐。你快乐吗?你有束缚吗?你不是被儿女束缚就是被工作束缚,你不被这个束缚就是被那个束缚,其实不是外界束缚了你,是你自己束缚了自己,自己没有智慧、看不明白,一直在用自己的贪、嗔、痴攀缘、执著,人最可怕的就是临死了也没有快乐的一天,也没有活明白,这是最可悲的人生。

很多来寺院找我的人都是医院不治了,找我了。这也就是病苦,如果能救治,师父也会尽心尽力,一般能不能治就看这个肉体是不是已经坏掉了。如果是坏掉了,我根本没招,要是没坏掉,还能救治。一般我会先解决他们的疼痛,再慢慢去解决深层次问题。之前商丘有个居士肠子长满了肿瘤,只要肠子没有烂掉,只要内脏没有坏,都可以救过来。我希望大家能够在病苦当中明白一些人生真相,学到一些人生智慧。可是真正救过来之后呢?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问题:到生命最痛苦的时候才会想到佛法,这不可悲,最可悲的是在痛苦的时候得到佛法的救度,救过之后又继续开始之前执著迷妄的生活,瞬间又把佛法忘得干干净净。很多人都知道我去年元气大伤那次,为的是救登封那个人。她在河南医学院疼痛科检查不出来问题,最后是要疼死的。她老公开车拉她到寺院,我就在网上写了一篇挑战医学的文章,要让她在十天内能下轮椅自己走。其实在第一天的时候她就可以拄着单拐自己走了。为什么医院检查不出来问题,而她却要承受这样的疼痛?这也和她的业力有关,她印经书,然后在经书里添加自己的东西。我告诉她印经书功德无量,可是你们不能篡改、加入自己的东西。她给我争辩说:我让某某法师看过了,没有问题。真的没有问题吗?现在机缘成熟了,果报来了。后来在寺院经过救治,病痛有好转,她当时发愿:师父我要是好了,以后我在寺院长期做义工,永不离开寺院。可是真实情况呢?这边刚一好,她立马回家,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了伤疤忘了疼,然后在家过了好久,后来给我打电话说:师父我现在在家按你说的去做了好多了,现在得在家带孙子,等过两年了孙子长大了,我去看你的时候再说。可再也没有来过寺院。等到四月份我们去广州开法会的时候,她又打来电话:师父我病发了,我现在在医院。我说我现在在广州,也力所不能及。直到现在也没见到她,不知道她怎么样,有的居士讲她已经去世了。这一方面说我们要有愿必行、有愿必从,自己发的愿一定要做,否则诸佛菩萨已经慈悲摄受了你,你却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病刚好又想着家里的事情,可悲不可悲?另一方面,人生的种种磨难都是希望我们能从中明白一些人生智慧,人生道理。减少自己的欲望、执著。打开心胸,收获快乐智慧的人生。可是很多人呢?生活一次次的示现,自己饱经磨难却还一直执著外物,没有一点智慧。

人生的本质就是:空、苦、无常,人生空空如也,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有什么可执著呢?涅槃经十二曰: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生活中的种种一直为我们示现着种种的苦,希望我们能从中学到智慧,苦的人生,我们有什么可贪的呢?为了片刻的欲望的满足?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灾难之前的人们从未想过自己会遭受灾难。

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人生苦短,还是要珍惜时日,精进修行。用智慧点燃快乐人生。

End

清明的智慧,是烦恼暗宅中的明灯

郭海东一天早上,佛陀与弟子们前往毗舍离城,途中经过犁越河畔时,发现有一艘渔船捕到一条大鱼,数百名渔民费尽力气才将大鱼拉上岸来。但是当大家看到鱼后,不禁目瞪口呆--这条鱼身上,竟然长了上百个头,有的像驴

禅悟人生

【一】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

淡泊人生

淡泊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的解释是:不追求名利,如:淡泊名利、淡泊明志等。《东观汉记郑钧传》载曰:好黄老,淡泊无欲,清静自守。这就是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淡泊无欲,清静无为。宋代诗人秦观在《送蔡

快乐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方向

从前看童话书,有许多是关于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这种故事都是千篇一律,公主受到某种妖魔或巫婆的咒术所魅惑,变成植物、动物,或长睡、或禁制而失去了自由。王子,英俊、潇洒白马、手拿宝剑,经过重重磨难,终于把公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

◎ 圣 严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善于处理的人,举重若轻;不善于处理的人,举轻若重。所谓善于处理,就是能够掌握当前所遇到的难题、关卡,了解它的严重性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这难题、关卡涵盖了金钱的损失、名誉的

人生虽是借宿,但也要好好把握

本性法师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多借宿人家。僧侣,更是如此。借宿,我们自然会想到:此处非久留,只是借住,不是自己的,时时处处要谨慎小心对待,一声再见后也许永远不会再见。凡尘

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净界法师【观性元真: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我们要知道,今生所出现的假相,是事出必有因,跟过去有关的,知道就好,把它要放下

佛教心理学的智慧

有学者曾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医治心理疾病,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人惊叹的是,已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拥有大量关于心理的理论,佛

笨拙才是大智慧

◎ 星 云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拙。但有的人故意表现自己笨拙,所以老人家自称老拙,高僧大德自称拙僧,以拙自得,以拙自谦。其实拙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智慧。一、大智若愚是拙:有的人

人生总有喜怒哀乐

人生总有喜怒哀乐。我想,这是任何人都会同意的。似乎,人是个很奇怪的生物,每个人都希望一生能过得平静、幸福。可是,如果日子过得只是平平静静、幸幸福福地,他又会觉得无聊,希望有些刺激。你不否认吧?除非他是

人生的至静是一种智慧

◎ 弘 恩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每一样菜都感觉吃得很开心。不静,就是五味杂陈,就像世间人,总是喜欢乱吃-

人生八后悔

逢师不学去后悔:  善知识难遇难求,良师给予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句真实话,就足够终生受用,象善财童子不辞艰苦去五十三参,赵州禅师活到八十岁还行脚参访,都是因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果遇到了人天师范,

论快乐

◎ 钱钟书 在旧书铺里买回来维尼(Vigny)的《诗人日记》(Journal d'un pote), 信手翻开,就看见有趣的一条。他说,在法语里,喜乐(bonheur)一个名词是好和钟点两字拼成,可见

知足的人最快乐

◎ 证 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无贪无求,才能轻安自在;人生什么都是幻化无常,假使存着计较的心,只会造成身心的苦难。所以《八大人觉经》的第二个警觉,就是让我们知道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隐忍的智慧

冬天,是一个隐忍的季节,她睿智而理性的为人们演绎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内涵,她将热情埋藏的至深,只为迎来下一个季节的盎然春意。隐忍的冬季的也带给了人们对忍的思考,有人认为忍字心头一把刀,其

智慧地生活

一: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将困于人生最大的陷阱人人都有自我身体、思想、财产、名誉、地位等等。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不仅要为自己活着,还要替他人着想,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我字被过分强调,就会变成诅咒。

龙树菩萨的传奇人生

龙树菩萨是南天竺国的婆罗门族,天生聪明颖悟。事情只要对他说一遍,便永远不会忘记。有一次在乳哺中,听到婆罗门行者诵四部韦陀典,每一部各四万偈,每偈四十二个字,听完就能背诵,而且了解其中的含义。二十岁时

幸福人生的秘诀:好事皆赞叹,善缘皆随喜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嫉妒,还有嫉妒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嫉妒二字都用女字旁?这是中国古人造字的智慧,因为他们发现,嫉妒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最明显的,一般来说都是女性,并不是说男人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曾国藩: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

无法持续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

导语:拥有没有错,重要的是如何拥有。只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生存,苦中作乐的虚荣心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从个人的贪欲束缚中解脱出来,把拥有的分享出去,打开心量,才能让生命拥有真正永恒的快乐。生命中的苦是多于

刘素云:人生的命运可以转变

「听经十几载,改变我人生」。我就是衷心的要告诉大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人生的命运可以转变。谁来转变?你自己来转变。怎么转变?听经闻法。因为我这个路是这么走过来的,成功了,所以我把我这个成功的经验告诉

刘素云: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我们也时常面对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悟?因为我们是凡夫。菩萨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菩萨悟,我们不悟,菩萨悟了之后帮助我们悟,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四个字「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南怀瑾:人生在世的八大天机

一、付出越多收获越多这是宇宙正负能量之和为零法则导致的铁律,同理,收获越多,福分就会越少。二、心灵越丑痛苦越多这是宇宙因果机制的反映,意思是说,若某个人一生烦恼多、痛苦多,就证明此人心灵丑陋。三、结构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弘恩法师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每一样菜都感觉吃得很开心。不静,就是五味杂陈,就像世间人,总是喜欢乱吃--

人生

◎ 季羡林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中,首先谈一谈人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未可厚非的。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也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

做事要心甘情愿,才会开智慧

◎ 广 钦★有什么不知道的,应该问师父或师兄,不要怕丢面子而自己擅做主张。★只知道吃而不知道修行,吃多了就难消化。★今天我们出家是要修行,了脱生死,不是来享受。修苦行就是磨练我们的身心,能够使我们没有

李炳南答:有人李炳南答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

问:有人问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慧香)李炳南答:人生是正报身之生命延续,宇宙是报身寄托之土,观是对此存有一种感想。若能知众生为何而来,来作何事,得何结果,有何目的,彻底清楚,有正觉悟,即是宇宙人生观

以无我的智慧观察正报身心

净界法师就着我们正报的身心来观察,在正报的身心当中,先观察我们的色身,我们的色身是地水火风这四大所构成的。地水火风的体性,地大是坚性的,水大是湿性的,火大是热性的,风大是动性的。那么坚、湿、热、动这四

雪花的快乐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圣 严人生无常,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病苦灾难会没有预兆的来临,警惕我们要时刻把握人生,现在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明年可做?因而能时时

刘素云:智慧开了,是一种什么感觉?

什么时候能做到外面的境对我丝毫影响都没有了,要说现在有没有?现在还有,不是一点儿没有。你比如说有时候遇到小事,不往心里去,影响不了。现在就如果遇到所谓的大事,能够经得起经不起?真得考验,但是我总的自我

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宽运法师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增大,中国精神类疾病患病率有大幅上升的趋势,特别在城市中,每6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3种疾病为心境障碍(抑郁症类)、物质使

在修福报与开智慧之间,还藏着一个公开的秘密!

菩萨在世间,以各种方式显现在众生面前,如果你福报足够的话就能见到他们。所谓的见到,并非是只见到一个表象,而是能真切感受到开悟的震撼。福报足够是开悟的前提,否则门都没有!而修行就是为了开悟见性,所以,一

谦卑的人生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菩萨比丘,修行很是谦虚恭敬,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每逢见到出家、

如何走上人生的正道

老和尚开示:第一,人的欲望如果没有止尽,就会迷失了自己的本心。第二、要知足,能够知足,能够敬业乐群,心就会安,就会定。以前有一位刘居士,他告诉师父,他已经失眠两个礼拜都没有睡觉,心很不安定,如果再这样

懂得享受人生

◎ 林语堂有些人头发刚刚转白,便自认是风中残烛,老态龙钟起来了;有些人虽已七八十,却仍是精神抖擞,童心勃勃,照样和后生小伙子一般。为什么人类的寿命有长有短?为什么有些人未老先衰,有些人老而弥健?衰老的

让人舒服,是最高级的智慧

有人光鲜亮丽却也咄咄逼人,有人其貌不扬却让人心生好感。前者让人窒息,后者让人舒服。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的魅力,让你想要与之接近,放下心防,倾诉心

如何摆脱颓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安法师大学生甲: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我知道这样不对,也打算改变,可我总是发现行与心不一,十分无奈。特此想请教您,我该如何

人生究竟为何事

印顺法师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这一问题是应该明白的。可以说:学佛并不是无意义的,无目的,而是要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成果。学佛的而能够深刻的理解到学佛的根本

超越烦恼 成就智慧

◎ 慧 律推本溯源,业是如何在起心动念间形成呢?其原因之一是无明,众生的六根及意识和五欲、六尘相互染著,便形成无明执著,而受其支配,于是不能自主地随业感受苦报,也不能洞彻诸法实相本体。因此,业是惑的

吉祥人生的善缘

◎ 明 海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这部经文的构成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特别是经文最初的这两个偈子,我把它归结为吉祥人生的善缘。要有一

现代人生的境况

◎ 魏 磊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我们能睹见一系列的险象与危兆。诸如:精神家园的丧失、全球性的政治腐败、英雄偶像的陨落、文明

快乐的程度

◎ 一 行你快乐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你的心自由到什么程度。这里所谓的自由,并不是政治上的自由,而是指从懊悔、恐惧、焦虑和哀伤之中解脱出来。我已经抵达终点,回到家了。家就在此时此地。我圆满了,我自由了。一

大好人生,何必自讨苦吃呢!

叶 曼常见许多太太小姐们,热络起来,同出同进,形影不离,突然间为了三言两语,鸡毛蒜皮,便发生了误会,便自相视如仇雠,每当他们义愤填膺的来找我诉说评理时,我从不偏袒来者,顺着他火上加油,我永远是装作很不

忍辱的人福报大,且能消业开智慧

忍辱的人福报大,且能消业开智慧广钦老和尚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

人生最胜的吉祥

(一)不亲近愚者 此事最吉祥(二)宜亲近智者 此事最吉祥(三)尊敬可敬者 此事最吉祥(四)居所宜安适 此事最吉祥(五)往昔曾修福 此事最吉祥(六)引导心向正道 此事最吉祥(七)博爱 此事最吉祥(八)善

人生什么事情最苦

人生什么事情最苦◎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

人生的四境界

依据冯友兰所著的《新原道》一文,可将人的心境分为四个层次。冯友兰提出人生的四境界是: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一、自然境界,顺习而行二、功利境界,生物之理三、道德境界,尽伦尽职四、天地境界,天地合一自

向内的人生

◎ 钱 穆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人生一般的要求,最普遍而又最基本者,一为恋爱,二为财富。故《孟子》说:食色性也。追求的目标愈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