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有感必有应
2024-11-12 11:34

有感必有应

◎ 果 悟

这感与应,感,古人有个比喻,好比是种植,应好比是开花结果。用这两个字做这一篇文章的名称,就说明了有感必定有应,这是什么道理?感应都是依自性而起的。

自性遍一切处、遍一切时,我们今天讲时间与空间,在自性里不分的,时空是一片的,所以有感必有应。

在我们一个人的身体上,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根头发微不足道,如果我们动弹它的时候,这一身都觉得不舒服,你动这一根头发这是感,一身不舒服那就是应。

由此可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要以为这是小事,这个无所谓的,再微弱的念头都能够振动虚空法界。我们不晓得而迷失了。

就像我们身上这一根汗毛一样,我们把这汗毛尖提起来,全身都能感觉到。这是大家知道,这是我们一个身体。

但是你没有了解,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的清净法身,是一体。正因为它是一体,所以感应就不可思议,有感必应,随感随应。

End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地之德,传统文化效法天地之德,厚德载物就表示大地的浑厚。厚道需要不断积累,通过自己人生所遇到的每件事,来培植自己的厚德,德日进,过日少,这样才能载物,

人有实德,天必有奇报!

人有实德,天必有奇报!◎ 印 光乾隆辛巳年间,河南省境内黄河决堤,陆地水深一丈多(约为现在3米),民间的村舍房屋有一半被淹没。在陈留县有一户曹姓人家,家宅完全沉没在水里,三天三夜,村里人都认为这家人不

有感必有应

有感必有应◎ 果 悟这感与应,感,古人有个比喻,好比是种植,应好比是开花结果。用这两个字做这一篇文章的名称,就说明了有感必定有应,这是什么道理?感应都是依自性而起的。自性遍一切处、遍一切时,我们今天讲

一生善良,必有后福

做人,要心存善念,善良,是发自内心的美好,善良,是人的美好品德。心存善念的人凡事不会算计别人,凡事都会替别人着想,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存善念的人,或许会受到伤害,心存善念的人,或许会吃亏,可是

地筋隐于足,揉地筋必有神奇功效

导读:道宗秘诀中有这样一句话:天筋藏于目,地筋隐于足。将脚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会发现一条硬筋会从脚底浮现出来。按摩这条硬筋,把它揉软,会有神奇的功效。每个人都渴望健康,渴望能够快乐地生活。可

千僧斋必有一罗汉来

凡有斋主檀越来山,供千僧大斋。与会僧众如有五百,则必有一位罗汉前来应供,而与会僧众如有一千,则必有一位菩萨降临应供。菩萨来应供,常现比丘相,隐匿在大众僧人之中。千僧斋会顾名思义,即同时布施千名僧侣的意

张慈田:有爱必有苦

有爱必有苦张慈田鹿母毗舍佉伤心所疼爱的孙女死亡,她在浴洗之后,衣服、头发都还湿湿的,于不适当的中午时分,来到她所布施供养有一千间僧房的「鹿母讲堂」晋见佛陀。佛陀问毗舍佉:为什么衣发濡湿在不适当的时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