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优婆离之问戒
2025-01-01 12:07

优婆离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在佛教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佛教中关于优婆离的说法是有很多的,那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优婆离之问戒的故事吧。

在僧团中有着这么重要地位的优波离,而且被公认为是持戒第一的尊者,关于戒法,他经常向佛陀请示讨论,这在藏经的律部里随处可见,因为那都是片断的,或者都是枯燥的戒条,我们很难用故事的体裁把它写出,只能搜集一二,加以叙述,以此可去推想一斑。

在迦毘罗卫城的释迦族,国中有一条法律规定,凡是释迦族的女子,不可以嫁给别族,否则当治重罪。

这时,有一个释迦族的黑离车女,年纪轻轻的,正是所谓花容月貌的时候,很不幸的是丈夫死了,年轻的女子,一旦寡居,难度晨昏的寂寞,恰巧不少异族的青年向她追求,黑离车女有心答应,可是丈夫的弟弟从中作难,想占她为自己的妻子。

是这位夫弟的品行不端,还是黑离车女的另有新欢,她再三不肯答应,夫弟非常气愤,发誓说:

「她大概另有私情,我一定要把她杀死!」

夫弟在酒中放下药料,黑离车女吃得烂醉如泥,夫弟就把她殴伤,向政府报告说:「这是我的妻子,她和外族青年私通!」

黑离车女醒来,知道有口难辩,有了这样的罪名,必被处死无疑,她就乘人不备的时候,逃向舍卫城而来。并且在舍卫城跟随比丘尼出家。

迦毘罗卫城释迦族的政府,到处搜查黑离车女,都不知下落,后来听到情报说黑离车女逃到舍卫城,他们即刻作书给波斯匿王道:

「我国有一个罪女她犯了国法,听说她已逃亡到贵国,希望贵国能将黑离车罪女送还我国,以后贵国如有犯罪的人逃亡至我国,我国亦当送回贵国办理!」

波斯匿王收到这封国书之后,就问左右道:

「黑离车女真的逃来我国了吗?」

大臣们回答说:

「启禀大王!黑离车女确实已逃亡到我国,不过,她现已跟比丘尼出家。大王当初曾有禁令,若人犯比丘比丘尼,当治重罪,她已出家,无论谁也不敢去触犯她,请问大王,这怎么办呢?」

波斯匿王再三考虑以后,就作书回答说:

「黑离车女确实已逃来我国,不过,她已经出家,不可追罪,若有余事,敬如来示。」

释迦族的政府,接到这封回答,都愤愤不平,大家觉得,一个女人犯罪,都无法制裁,以后的国法还有什么用呢?

为了一个罪女的出家,使两国种下恨因,优波离知道后,就把此事请问佛陀道:

「佛陀!犯了国法的人,我们可以收她出家吗?」

佛陀回答道:

「优波离!国法的合理不合理,那是人民与政府的事,假使犯了国法,在没有宣判无罪前,僧团不可收她出家!」

那位收黑离车女出家的比丘尼,被佛陀严厉的诃责一顿,这不是佛陀不慈悲,不救罪人,因为在清净的僧团,若犯了戒律,还是要被摈弃出去;犯了国法,自应受国法制裁,佛法不能包庇罪人,为了健全僧团,为了使戒法不抵触国法,优波离和佛陀才作了如上的问答。

优波离有一次还问了佛陀一个有趣的问题:

「佛陀!比丘和比丘尼可以为社会男女做媒吗?」

佛陀回答道:

「优波离!若比丘、比丘尼持男意至女边,持女意至男边,乃至介绍,这就犯了僧伽婆尸沙,需要悔过。」

「那么,佛陀!僧团里的比丘、比丘尼,对在家信徒的婚事,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才对呢?」

「不要多管!如果是合法的,可于佛法僧三宝之前为其证明!」

戒,就是防非止恶的意思,就是为了要规范身心的,而男女问题,是最易引起纠纷,最易给身心带来烦恼与不安,所以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向佛陀请示的戒律中,关于限制男女问题的为多。

End

持律第一优婆离

优婆离在僧团中被公认为持律第一,他经常向佛问戒。如迦毗罗的释迦族,法律规定:凡释迦族女子,不得嫁给别族的男人,犯者治以重罪。当时释迦族黑离车女,青年丧失,有许多异族青年向她求婚。可是丈夫的弟弟想将她占

优婆离之问戒

优婆离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在佛教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佛教中关于优婆离的说法是有很多的,那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优婆离之问戒的故事吧。在僧团中有着这么重要地位的优波离,而且被公认为是持戒第一

优婆离之关心病比丘

有几次优婆离乞食途中,见病比丘卧在粪秽中,不能自起;又看到有一比丘见一病比丘卧于路旁,装著不见,绕道而行,不愿照顾病比丘;还有的病比丘,认为患了病,即可不须持戒,随意行事。优婆离将这些问题向佛提出来,

为什么优婆离是持律第一

关于优婆离持律第一这一说法还要从优婆离出家成为佛陀弟子开始说起,优婆离出家之后,非常用心学习戒律,因此他非常精通戒律,并且修持严谨,也就被人们赞誉为“持律第一”。优婆离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成就,这和他的生

优婆离之破僧与和僧

优波离站在他持戒的立场,关心法制的问题,关心男女的问题,关心老病的问题,尤其他最关心的是破僧与和僧的问题。六和敬的僧团,戒和才能同住,一个持戒的比丘,最关心的就是僧团和合的问题。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

优婆离是谁

梵名Upa^li ,巴利名同。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优婆离、邬波离、忧波利。意译作近执、近取。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出身首陀罗种,为宫廷之理发师。佛陀成道第六年,王子跋提、阿那律、阿难等七人出家时,优波

优婆离怎么成为佛陀的弟子

优波离很欢喜,跟在舍利弗的身后去见佛陀,佛陀很欢喜的为他剃度,为他授具足戒。「百川河水,同流入海;四姓出家,同一释姓。」这是佛陀在法制上规定的精神,现 在能由优波离的出家而实现佛陀的理想。佛陀嘉许优波

优婆离是如何出家的

佛陀回乡,在王城中普洒法雨,种子入地,就会发芽生长,释种的诸王子,听了佛陀说法以后,有些竟然要跟佛陀出家。王子当中,有的是获得父母允许的,有的父母不准许,他们相约偷偷的出走,到尼拘陀树林中找到佛陀,出

优婆离如何慰问病人

如何慰问病人?优波离有一次请佛陀详细的解说过。有病的时候,虽在病中,如何病得合乎戒法?问病的时候,如何问得合乎戒法?优波离很关心这个问题。曾经,优波离跟随在佛陀身后,见到一个病比丘卧在粪秽之中不能自起

优婆离的故事

优婆离出生在一个叫首陀罗的民族,但是这个民族在当时的社会被视为最卑贱的民族,出生在这个民族的人要么做奴隶,要么务农,再不然就打工,他们严重地受到当时的社会歧视,那个民族就好像粪土一样,让人不屑一顾。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