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原来积累福报如此简单,绝对的修行窍决
2024-10-22 12:08

我跟好多道友谈论过这个问题,当你做菜时,要发愿说:我做菜呀!比天上的美味还美妙,不论谁吃了一定会高兴,还有我这道菜,谁吃到了它,病难消除、灾难消除,病苦没有了,身心健康!先不说那道菜是不是有这种效用,你能这样修练你的心,就已经是大菩萨心。

你有没有这样想过?我们多少女道友烹饪料理的时候有这样想过吗?发过这种愿吗?对我们来讲,吃了我做的这道菜,癌症消失了,不用吃什么药,我的菜就是药,饭、菜本身都是药,我们只知道肚子饿了,吃东西可以解饥,还不知道它的妙用,病从口入也从口出,你知道吗?

我碰到过这么一位发愿的菩萨,你吃她这份饮食,你的癌症消失了,这是她的加持力啊!因为她的心跟你的心是相通的,这是心的体会,在日常生活之中要善用其心。

要跟你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譬如说我们家庭主妇,在家里得做饭、做菜给全家人吃,这是不是行菩萨道呢?是不是菩提心呢?如果你认为只是做饭、做菜围着锅炉转的时候,那就不是菩提心,而是迷惑;如果你认为这是行菩萨道,你要照顾周围的这些众生,你让他们吃了你做的饭,都能够明白、能够发心,能够没有三灾八难等痛苦,吃了你做的饭能够发了菩提心,渐渐行方便道,行菩萨道,渐渐能够成佛;那么,你做饭就不只是做饭,那是供养众生,乃至使众生都能得度。

我们有好多弟子还是吃荤的,吃荤是可以,我也不劝人家信了佛就一定得吃素。虽然你信佛,但是你先生或者你太太他们未必信!或是你只信了一半还有一半不信,还有些小孩子是全家人一起吃饭的,你要吃素却让家人都跟着你吃素,这是不可以的,这会使他们都谤佛;你不但没有帮助自己反而是害了自己,你如果安不下心来,就随缘吧!家人吃肉你吃菜!同一个锅煮的食物,人家吃菜边肉,你吃肉边菜,那不就好了吗!不要成为家人的障碍,这不是条件,但是你还是不能杀生。你可以要求家人到市场买现成的给他们吃,不能买活的回来在家里宰杀,那样会带来很多的戾气,家宅会很不安宁。

古人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半夜屠门声。现在岂只半夜,什么时候都可以宰杀了,每一天都有人在宰杀,岂只大生物、小生物、鱼、鳖、虾,每一盘菜都得宰杀多少生命啊!你想要世界安定,这怎么可能呢?我昨天讲世界的构造不安定,再从你作业的不安定,你怎么样能够快活?不可能,那是我们求自己,让我们自己心安。

如果你选择的职业是在厨房里当厨师,厨师是一门职业,要是有客人点一道菜你不肯做,老板买的海鲜你也不肯做,你这职业也做不下去!这饭碗就砸了。但是如果你能到素食馆去做更好,一样能维持生计。

所以,职业要有所选择,这就是善用其心,这一、两天我跟大家讲的就是:一个是你要会修观,一个是善用其心。就是把你的修行跟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把你所学到的佛法一点一滴的运用到你的思想生活当中,你就能得到很多好处,你的心真正得灵。

曾经读到一个感人的故事:

法师带着弟子到一户贫苦人家化缘,这家的主妇做了一碗面疙瘩来供养。这时法师问弟子:你知道碗里的是什么吗?

弟子回答:这是面疙瘩啊,师父。

法师摇摇头,庄重地回答:不,这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

这个妇女顿时跪拜在法师身前,泣不成声。原来她在做面疙瘩时,每做一个就会虔诚地念一句阿弥陀佛!

不是做几件好事,去寺庙捐点钱才能积累福报,也不是只有打坐念经才是功德。真正的功德福报在于我们的发心。

如果心里怀着虔诚与慈悲,心里装着一切众生,那么,每一个言谈举止都有无量的功德。

上班族如何做功德?

在工作的时候,应如是发心祈愿:我的工作就是道场,愿我的尽心工作,为社会创造和谐、为众人带去喜乐,愿与所有众生共创人间净土,自在解脱。

老板如何做功德?

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应发愿回向众生,时时观想:我的事业是为众生谋福祉,我的财富源自社会,也将回报社会。愿我的事业为员工、客户以及他们的家人带来幸福喜乐,愿所有众生快乐安详、得以解脱!

司机如何做功德?

应如是观想并发愿:我的车就是道场,让所有乘车的人都种下成佛的因缘,消除烦恼,离苦得乐,成就佛道。并可在车里播放一些静心音乐或咒语等,以清凉世界、播种善因。

如果每天开车时都这样观想发愿,那么你的车就是广度众生的大乘之车,日积月累,所做功德如恒河沙数不可计量

服务员如何做功德?

在清扫、洗碗、择菜的时候做如是观想:愿我的工作把所有众生的烦恼、恶业都清洗干净,心得清净自在,离苦得乐,种下成佛的因缘。并可以选择持诵一个佛号或大悲咒,这样不但可以自己消业,也可以通过你的念诵感动诸佛菩萨来加持你的工作,以此来利益众生。

厨师如何做功德?

在炒菜时,可以一边念佛或念咒,或者念经,并发愿祈福:愿以我所做的净食,饶益一切众生,愿他们都得饱满富足,烦恼消灭,皆种成佛种子,毕竟离苦得乐。或是这样想:愿以此香积妙供,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济六道贫,等施无差别。这样带着慈悲的心愿做菜,就可利益群生,功德无边。

裁缝可如此观想:

让所有穿我所制衣服的众生,都种下一颗菩提种子,与佛结缘,体相庄严,幸福和美。

行医的可以如此发愿:

愿一切众生因我的工作,疗愈身心之苦,平安喜乐,并以健康和谐的身心,修习一切善法,成就无上菩提,解脱自在。平时可持诵药师心咒和药师佛的佛号。

做理发洗头等服务工作的,可这样观想:

愿每一位我所服务的众生,消除一切尘垢,心得清净自在,离苦得乐,究竟解脱。

做演员、歌手的,可如此发愿:

愿所有见我形相、听我歌声的众生都能种下成佛的因缘,从音声入道,远离烦恼,毕竟解脱。

做老师的可如此观想:

愿每一个我教的孩子,都广种善根,消除恶业;开启自心智慧,毕竟离苦得乐,成就无上菩提。

家庭主妇如何做功德?

家中即道场,家事即佛事。在做家务或烧菜烧饭时,如果念念带着抱怨、不满和气愤,那么这个菜一定有毒,这个家也一定不会和谐幸福。所以应把家务当成修行,生起这样的善念:

愿我所做的一切,给家人带来幸福、健康、平安,愿天下家庭皆闻佛法,离苦得乐,共成佛道。

心量越大,功德越大。

在做每一件事时,心中系念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所获功德也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

有人也许会问:我为了生计,在饭店或鱼市工作,每天做的都是杀生的事情,一时又无法转行,这不是造业吗?该如何做功德呢?

其实这也能做功德。在每天工作时,在心中至诚发愿:

祈请诸佛菩萨、龙天护法慈悲,弟子无奈以杀生为业,但弟子恳请佛力加持,让所有被杀的众生皆能远离生死、恐怖诸般苦恼,心得解脱。愿你们尽此报后,往生善处,因果成熟,见佛闻法,终成佛道。

然后用心为众生说三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再念诵佛号度化他们,这样就能转造业为功德,积累菩提道上的广大资粮。

功德是做不尽的,各行各业都能做,只要有慈心,悲心,菩提心,心系众生,心系法界,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可以成为我们做功德的道场。

最后还要提醒你,我们做功德没有错,但一定不可执着。《金刚经》中说:若人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无相布施才是无上的布施。我们只要一心去做,不必问收获回报,不可抱有求之心,一切随缘任运,自有真功德。

人间无处不道场,事事处处皆佛事。只要时时系念一切众生,行、住、坐、卧、衣、食、住、行、工作之时,念念不忘,久久行之,你会发现自己心量变大了,我执变小了。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念念执着的我突然消失了,把我给忘记了。这时自然证得无我,解脱自在,得无边清净。

每天早晨醒来时,我们的第一念就应如是观想:今天,愿所有见我面的,听我声的,闻我名的所有众生,都因我而喜悦祥和,心得清净,少欲少恼,种下一颗菩提种子。愿我今天所做的一切功德,回向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解脱烦恼,共成佛道。然后起身开始一天的生活。

总之,要有心,要发心,要用心,念念把心放在众生上。反之,如果我们的心每天念念放在我上,放在烦恼上,就只能造业受报,六道轮回。

生活无处不修行,人间处处是道场;

心有众生功德广,念念不忘皆回向。

End

福报来自一颗无畏布施的心

◎ 顿 顿不管现在多么漫长,多么沉重,多么痛苦,多么折磨,总有一天,会迎来曙光,会有希望,会有春天。一个旅行者,在一条大河旁看到了一个婆婆,正在为渡水而发愁。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浑身的气力,帮婆婆渡

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寂静法师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德就是功德,物就是物质,德厚了,

只要你愿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报了

净界法师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

梁公因救一只白狐获得福报荫及几代

梁公,河南临汝人。家境贫寒,为养家度日给人做短工,临近春节,结了工钱,舍不得花钱吃饭饿着肚子急往家赶。路上遇一人背一白狐,梁公看见那白狐泪流成行,遂问那人背个狐狸做什么,那人说狐狸是自己逮得,要到临汝

财富过重超过福报,就会克到婚姻和身体

我们对天道的规律不懂,就会有许多痛苦,尤其是财富上。许多佛弟子都希望获取财富,然后来诵经祈福。如果世俗欲望过重,你学佛就会越来越痛苦。这可以说是个误区。所以,佛法一定是大富贵之人学的,大富贵的人,就是

李炳南:李炳南老居士: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三、南无阿弥陀佛 (不必礼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行念皆可。至少百声。千声、万声,以个人工夫

李炳南:判断善恶的简单标准

念佛是正因,作善是助缘,这好比鸟有两翅,才能高飞。但是善恶的界线,普通人还弄不清楚,往往善事不知是善,分明恶事不知是恶。现在根据十善业道经,举出一个标准来。能戒住不犯就是善,若是犯了就是恶。请看下表:

李炳南:净宗最简单的早晚课程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或只合掌)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如前拜称)三、南无阿弥陀佛(不必礼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行念皆可。至少百声。千声、万声,以个人工夫忙闲而定。越多

刘素云:什么人最没有福报?

下面有这么四句话是这样说的,「心里无事得自在」,就是你心里不装事。我过去曾经说过,我心里是不装事、不装人、不装物,你说除了人事物你还有啥装的?那就阿弥陀佛了,所以我是做到这三不装。这里说,「心里无事得

在修福报与开智慧之间,还藏着一个公开的秘密!

菩萨在世间,以各种方式显现在众生面前,如果你福报足够的话就能见到他们。所谓的见到,并非是只见到一个表象,而是能真切感受到开悟的震撼。福报足够是开悟的前提,否则门都没有!而修行就是为了开悟见性,所以,一

原来积累福报如此简单,绝对的修行窍决

我跟好多道友谈论过这个问题,当你做菜时,要发愿说:我做菜呀!比天上的美味还美妙,不论谁吃了一定会高兴,还有我这道菜,谁吃到了它,病难消除、灾难消除,病苦没有了,身心健康!先不说那道菜是不是有这种效用,

忍辱的人福报大,且能消业开智慧

忍辱的人福报大,且能消业开智慧广钦老和尚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

智慧与福报

一个人如果把人做到亲痛仇快、众叛亲离的程度,可以说他是没有智慧,不会待人;在家庭里父子成仇、夫妻反目、兄弟阋墙,也都是没有智慧加上缺少福报。善于处人是智慧;受人善待是福报。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认识的及不认

饭前念供养偈可积累福报!

简易供养偈:临斋时念的供养偈: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可说是修行禅法的灵魂,亦可说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供养佛法僧三宝,是为感恩;供养众生,是为报恩。平常供养三宝,亦同时为了广度众生。三宝接

麦彭仁波切开示最简单殊胜、适合末法众生的禅定修法

有一个最殊胜的禅定修法,是麦彭仁波切开示的简单到不可思议的观心和观行修法:心静下来,所有的念头归零,零就是阿赖耶识所有杂念的源头(阿赖耶识是八识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很明显的思维活动,相对平静),把心回归

培养福报就做好这五件事情

一心向佛,深信因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怎么理解?末学给大家讲个故事:当火灾发生时,大家都从火灾中逃出来了,进去就会有生命危险,但我们一辈子的积蓄还在屋子里头呢,有的人开始哭泣、开始抓狂,甚至有的已经冲

自在的福报

自 在 的 福 报◎ 佚 名佛法放在第一位,修行放在第一位,其他的都随缘。在六道轮回中,我们当过明星,当过国王,当过农夫,当过富翁,当过乞丐,也无数次地次穷死过、饿死过。这有什么呢?世间的这些名闻利

功德、福德与福报

功德、福德与福报仁焕法师人人有优点,个个有缺点,所以我们普通凡夫,都做过好事,也做过坏事,好坏间杂。这样于生活当中,容易有什么后果产生呢?首先理解:福德是人的智慧和健康;福报是人的富有和缘分。如果人福

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 佚 名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夫妻之间、家人之间互相嫌弃,家庭就很难兴旺,公司企业也是如此。?每个东西的存在都有价值,人类也不会创造一个用来丢

别让自己的福报在敷衍了事中溜走

人生其实是非常公平的,它就像一面镜子,你善待你的人生,人生就会善待你;同样,你内心深处敷衍了事,满不在乎,表面看起来好悠哉,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的福报就在敷衍了事中,慢慢溜走。在《阅微草堂笔记》里

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广 钦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如果人人愿意吃苦,则人人都可成佛,可到西方,莲花化生,我们出家人这件衣服就是西方衣。如果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气,所以应福慧

把你的福报与一切苦难众生分享,你的福报就更大

把你的福报与一切苦难众生分享,你的福报就更大1.世间人常讲折福,什么是折福?工作不认真尽责,与同事不能和睦相处,对上司不服从、不尊敬,对下属没有能够照顾,对不起公司,这就是折福。2.想占别人便宜的念头

赚钱要靠努力与福报

◎ 圣 严世间的人之所以贪财,因为财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分、地位的陪衬。古人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可见拜金主义也非自今日才开始。财富的确可以带来许多方便,尤其现在这个社会,一出门就要用钱,没钱还真是行不

决定福报的三大要素

施舍必然可以产生福报,可是福报的大小不是我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它受到下列三个要素的影响:1、施舍的东西--东西越难得越贵重,所产生的福越大。施舍可分为施舍财物、施舍真理和解除恐惧烦恼等三种。其中以传

学诚法师:但行善业,福报不求自来

网友:弟子是生意人,看着各商家的竞争,自己又能力有限。是不是可以理解各人各有福报,还得不断进取,但争来争去又感觉好累啊。学诚法师:福报的多寡,以宿业为主因,今生的努力奋斗为辅助条件。所谓的竞争,其实也

从供灯放生等善行谈何谓真正的福报

从供灯放生等善行谈何谓真正的福报◎ 普巴扎西弟子:顶礼上师!特别修行五年以上的人,也包括我们自身,就感觉修一段时间之后会碰到一个巨大的障碍,有的导师就建议你这是福报不够,赶快去供灯、去放生、 上师:我

过度消费只会折损自己的福报

大安法师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粮食。对于这一点,我们尤其要注意。也许是好客,也许是为面子,有些人一请客就点很多很多菜,

学会感恩福报就来得快

学会感恩福报就来得快◎ 星 云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感恩的人,就是一个内心富有的人。感恩我的父母生养了我的色身,感恩我的师长传授了我的知识,感恩社会大众让我衣食无缺,感恩宗教信仰成就了我的法

常思自己的福报够不够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去参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就坐在那藤椅上。那时候我在南普陀佛学院,因为我们总共差不多有二十多个大殿,大的、小的统统拜,我们没意见。因为煮饭九点十五分

福报享尽时吃饭没味,食存五观吃饭才甜美

净界法师当我们的舌根去接触这美好滋味的时候,那甜美的滋味其实是不真实的,它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身为一个不真实的滋味,怎么会显现在我的舌根呢?是因为我过去有布施饮食的善业,所以假借这个饮食,把这善业的力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修行!

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能放下的人,真正有福! 一天到晚背好多包袱,那人可怜,没有福!定

简单才是安闲自在

◎ 智 藏佛祖说:欲望微小的人,内心坦然,没有什么担心和害怕的事,遇到事情总可从容应对,没有什么缺憾。在一定时期内,人的能力、处境以及拥有的资源是一定的,有没有担心的事、能不能把事情办好、会不会留下遗

妙莲老和尚:福报从那里来呢

贵是由尊敬别人而来,一个人不要什么人都看不起,你能处处尊敬人,就感高贵之报;你高傲,什么人都瞧不起,自觉比人家高一等,这种憍慢的心,就得下贱报。虔诚供养三宝,就得出世富贵报;如果不知以此供养的功德回向

放生是救命,是一切福报中,最殊胜的

无论是求财、求福还是治病,放生都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是佛弟子求解脱,放生时,将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如果是俗人求财,可将功德回向给自己的事业。如果家有病人,将功德回向给病人。都会有很好的效果。放生的好处

恭敬出家人,就是为自己积累福报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我们要恭敬这个解脱的形象。《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末法时代,众生都看不到佛了,突然有个人发疯

一日禅:简单的心易快乐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就像镜子里面有什么,决定于镜子面前的事物。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

妙祥法师:能想到别人的难处 福报就这么来的

在世间为什么我们的福报不足?这也是其中之一,我们见病人就远离了--他家有病人了,咱远离吧,别去看了,他万一跟我借钱怎么办?他万一有点什么事找我怎么办?或是有要我出力等等的事情怎么办?因为怕麻烦,怕承担

道不远,在身中,修行说复杂其实也简单!

修即是改变、修正;行则是言行、举止。那么修行,就是修正、改变我们的言行。也就是说,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做的不要做,不该想的不要想,就叫做修行。修行的先决条件是:信奉大道、不犯禁戒、依法而修、勤苦不懈。

吃素并非不吃肉那么简单!这五种食物也不能吃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吃素就是不吃肉吗?从佛教的角度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吃素并不仅仅是不吃肉。除了不吃鸡鸭鱼肉等荤腥类的食物,佛教戒律还规定葱、韭、薤、蒜和兴渠,也就是常说的五辛和五荤,佛弟子是不能食

盛夏多喝这碗粥,清凉养生又开胃,简单还健康!

天气热的吃不下饭,炎炎夏日想要吃的清爽,不如跟小编一起,每天一碗粥,消暑养胃全都有!一、喝粥有讲究天气一热,很多人就习惯于坐在空调房里,吃冰冷的食物消暑,但是夏天吃太凉的食物只会一时缓解,并不能真正消

一日禅| 你可以简单一点

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如此,当习惯了复杂,就会习惯用复杂的方式面对问题。但是生活真的有捷径,当你学会怀着一颗简单的心去面对,或许会收到意外之喜。我们看似生活在一个嘈杂的世界,遇见不同的人,听见不同的声音。但

简单实用,预测十天内运气的方法!

首先,仔细地想着自己未来十天内运气如何,然后随手抓一把牙签,不要太多,大约二三十几根,每分八根为一组,一直分完看余数为几根,就是结果的灵动数,如分到最后是八根就作八数,再根据这个数,看下面的结果。如果

圣严法师:对治贪念最好的办法很简单 你我都能做到

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用布施来对治贪,是最好的办法。所谓布施,就是捐出自己拥有的财力、物力,来帮助别人度过难关,甚至还可以布施自己的时间、智慧,或利用自己各式各样的资源协

一日禅:简单的生活

生活,从来就不简单,何不简单过呢?生活不简单,那便随缘、随喜、随心;不悲不忧,不急不躁;简单过生活,在窗明几净的家中,与三五好友,坐在阳光下,烹一壶清茶,细细品味,过往三千事,都付笑谈中。心若简单,则

一日禅 | 你简单,世界便不复杂

我们总是先认识了身边的人,才认识了这个世界。一个人,身边有多少人,就有多大的世界,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这些人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你的高雅与低俗、辽远与浅狭、明媚与卑琐。一句话,他人的质量,就

在家供佛,不要流失添加福报的机会!

很恭敬很虔诚地供养三宝,是可以增加福报的。每一天早晚,比方来说,你早上准备上班,上班前一定要顶礼三宝,然后出门,这样才如法。我们有一些同修不注意,一早起床刷牙洗脸,然后去佛堂做功课,做完早课下来煮早餐

人的“福报”和“命运”中隐藏的秘密!

有人说自己运气非常差,也有人说自己的命不好,也有人说自己天天行善却没有什么改变下面我对福报和命运打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你就明白原因了:人的福报好比一个盛水但又有漏洞的杯子。人从一生下来,他的杯子大小和

【国学讲堂】易经的智慧,原来这么简单!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容易英年早逝?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出名就死了?为什么有些官员一升官就得重病?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刚盖完房子,人就出车祸去世了?为什么?就是四个字--德不配位。我们所有的财

一日禅:低调的人简单也快乐

左右逢源的人和谁看起来都很好,但是谁也不跟他真正好。低调的人,跟谁也疏疏落落的,但每个人心底里都盛着他。左右逢源的人,需要周旋于各种复杂,于是自己变得很复杂,人一复杂就疲惫。低调的人,只需静对自我的世

个人放生时的简单仪轨

在没有师父主持,自己放生的时候,可按下面这个简单的仪轨恭敬行之。无量功德。阿弥陀佛!  1、称名(念三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