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圆满之心照出自性灵光,要的是内心自然生法喜
2024-11-18 11:18

圆满之心照出自性灵光,要的是内心自然生法喜

广钦老和尚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舍身,利用这躯壳来修苦行,磨炼它,不要太顾惜它,以去掉对这个形相的执着。一个苦行修圆满的人,他的心会照出自性的灵光,会照出过去的事情来。

出家了非比在家人,要看破名利、澹泊一切、不去攀缘。修行是自自然然的,你修到那里,韦陀菩萨自然拥护你到那里。要尽心常住的事情,才能增加福慧,否则一辈子不能了脱。

如果生死已经了脱,能弘法利生,到那时候,虽然我们不求名利,名利自然也会跟着而来。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心修得清净,那么临终时,这个心便投入莲花,由西方莲池自然化生,而不是经由父母精血而来的秽体。如果由父母体生的还是有生死轮回。

虽然我们现在生在娑婆世界,但是如果念佛,心净则国土净,心清净无烦恼、无妄想,则也是净土。此是娑婆净土,心即是西方。

出家人一样仍需要地理,但是要看道行,道行如果有修到那里,就能感化,则地理、人理、天理,都包含在修行中,所以说出家人修行是根本。

受戒是受什么?是受忍辱,依忍辱修行是根本。照这样去做,到那里都能感化人,修忍辱就有德行,不但人见生欢喜,也可感化人。

修行是要到那里都一样,都能自在,修行就是要修这些。

照师父的话修行,边做事边念佛,去除我执和法执,智慧才会开,智慧是无色相的,抓也抓不到,智慧开时自己也不知道,碰到事情一动,就知道如何去处理,这才是智慧。

经藏在哪里?经藏在我们的心中。但这要开智慧才有办法,智慧不开,看经书是迷迷煳煳的。若智慧开,则看经书会觉得很熟,而且又会领悟出一些真理来。

打法器、唱诵梵呗,这些都是自然会的,不是刻意去学的,智慧开了自然而然就会了。

人有生、老、病、死、爱别离等八苦,如果有愿力修苦行,以后会有小神通,什么事到那里都知道,自己会有所觉,自己就有主。

现在承天寺,来的人什么样子都有,但闹中取静,才是真修行。有的人还跑去大马路旁修行,甚至车子开过去,他也没有感觉。

要注意自己的心,要的是内心自然生法喜,不要因外面环境好而欢喜,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要修到我没有怎么样。

凡事不是光用嘴巴说,或是去分别的,而是自己开智慧体会出来的。

不要祈望施主送东西来,不要依靠施主,只要努力修行,有了成就,天龙八部都会拥护我们。

End

顺其自然可得自在之心

◎ 墨 墨有人问洞山禅师:我们如何躲避寒暑?禅师回答:何不向无寒暑处避?这人又问:什么地方才是无寒暑处?禅师答: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阇黎:梵语音译,指高僧。)其实,禅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寒冷

往内在寻找自性

开悟不是从外在找寻,而是不断观照内心才有可能获得的结果。一天,一位基督徒来见我,他因为看到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所说: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于是质问我: 佛陀所说的话,怎么如此狂妄!我告诉他是误会了其中的意

如何获得庄严圆满的相貌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丑陋报: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八者,于佛

四种自性

◎ 编 者自性有四种,谓实自性、假自性、世俗自性、胜义自性。因有四种,谓生因、成因、转因、还因。境界有七种,谓有相境、有分别境、对治境、安住境、增益境、损减境、自在境。行相有五种,谓分析行相、差别行相

黄念祖:圆满成就 第九卷

圆满成就 第九卷黄念祖老居士【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本品以前是法藏大士多劫所修的因。从本品起是大士无量胜因所感的圣果。一切誓愿都

刘素云:修佛修佛,你修的是什么?

你说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了四十九年,老法师现在已经给我们讲了五十五、六年了,那到底是讲啥?我记得我上次来总结了几个字,我说佛法三藏十二部,六百卷《大般若》,我说就这么浩瀚无穷的佛法,概括点说,用一个字就

一切法皆无自性

◎ 永 明问:唯心妙旨,一切无名者。若众生之号,乃假施为。诸佛之名,岂虚建立?答:因凡立圣,圣本无名,从俗显真。真元不立,并依世俗文字,对待而生。文字又空,空亦无寄。若是上机大士,胡假名相发扬?对境而

真如不守自性

宗密释大方广佛华严,曰大方广是所证法,佛华严是能证人; 大者体也, 方广即体之相用,佛者果也,华严因也;法界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

不屈不挠之心定会成功

◎ 稻盛和夫 这个想法会不会实现不了?--如果不消除这些怀疑,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有半分怀疑自己的念头。很多人虽然有想完成一件事的意愿,但是一想到有棘手之处,就马上开始消极思考。但

自性中的梅香

自性中的梅香林清玄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

念佛最重要的是临终那一念

智谕法师有些人不知道念佛怎么念。现在我来告诉你,念佛的时候,要把嘴巴张开,把声音放出来。这时候,有一种开朗的感觉,容易得到受用。假使嘴巴张不开,声音放不出来,就会有一种郁闷的感觉,这就得不到受用。怎么

厌倦轮回 圆满三慧

厌倦轮回 圆满三慧◎ 荣博堪布 修行有三个要点: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这个顺序正是修行的次第。第一步,要生起出离心,即厌倦轮回、希求解脱之心。许多人会想,这不是消极避世吗?其实,怎样是消极,如何是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济群法师完美人生是相对而言的,真正完美的人生,只有佛菩萨方能圆满。通常所说的完美,是具足有利于修行的身份,可以修学佛法,弘扬佛法。那么,这一身份具有哪些特点?可归纳为八点。以下具体说明这八种圆满。第一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 广 钦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与你又何干?只要审察自己有无过失,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别人的行为好,我们心里不起欢喜贪著心,行为不好,也不

以敬畏之心修行

以敬畏之心修行◎ 信 愿人在天地之间,能生存下来,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如果人有敬畏之心,这世界的灾难,以及个人的疾病,就会少很多。说到敬畏,不仅对可见的敬畏,不可见的,也要敬畏。比如一切圣贤、教主、乃至

灵光显现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

楼宇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宗密(780841)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一文中认为,禅修是三乘学人欲求圣道的必由之途。然修禅者不可不知,禅法乃有浅深阶级之不同。他把禅门分为五等,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惟觉老和尚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容易打妄语;有时修行人为了名闻利养,也会打大妄语。例如自己没有开悟证果,却说自己已开悟证果,乃至说自己是如来转世,迦叶转世,说了这些大妄语

圆满之心照出自性灵光

圆满之心照出自性灵光广钦老和尚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舍身,利用这躯壳来修苦行,磨炼它,不要太顾惜它,以去掉对这个形相的执着。一个苦行修圆满的人,他的心会照出自性

大圆满的见和修

◎ 敦珠法王一、大圆满之见(一) 阿字在文殊师利菩萨灌顶时,所用之镜子,代表智慧。而其上有一阿字,此阿字代表着不生不灭。此意义甚为重要,诸佛皆由此阿字呈现出来,也就是说,诸佛是不生不灭的。不可执着诸佛

圆满之心照出自性灵光,要的是内心自然生法喜

圆满之心照出自性灵光,要的是内心自然生法喜广钦老和尚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舍身,利用这躯壳来修苦行,磨炼它,不要太顾惜它,以去掉对这个形相的执着。一个苦行修圆满

自性现前

修行人要牢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里所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除了每一个众生本来具足自性外,其它都是识心分别而森罗万象的妄想。同时要牢记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教导:眼睛

每一个生命都是圆满的,生命趋于圆满而快乐

每一个生命都是圆满的,生命趋于圆满而快乐明海法师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发生,让我们遭受不愉快、不欢喜,甚至痛苦的经验。每当回忆起这些不开心的事,就感慨自己的命不好。经常会羡慕别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