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连云港王凤城居士
2024-11-06 11:07

答连云港王凤城居士

[据王居士抄录本整理,编者注]

…… 突然一切消失,只剩了了灵知,此时即是定相初现,当知这个一切消失,妄想暂时脱落,但又灵知不昧,了了分明,正是仁者的本来面目、本具自性,但多生妄习之故,时短而力少,但这正是亲见实相的开端,从此以法继续前进。真如实相便可时时现前,力量逐渐增大,寂照境界法尔现前。但目前似以一心打坐修定为主,於日常遇境逢缘,不忘练心,即所谓上座修定,下座修慧,定慧结合,寂照现前。遇事便能不粘不著,解脱自在,岂不庆快平生乎!

(2001年6月22日复函)

仁者能“看着念头而不流浪”,此“看”,此“知流浪不流浪”,正是观照的功能。《圆觉经》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正是“证知”,而非“解知”,若非回光返照,就不能知流浪。但目前正是进步之时,除《金刚经》、《坛经》、心密诸祖之书等外,不宜多看书,恐引起分别知见于悟心不利。……..

总之,坐至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时,正是灵知现前,回光拈取,认清本来,彻悟自心,这在禅宗叫明心见性,也即净土宗的“净念相继”。然后历境练心,在动静中、境界中打成一片,返妄归真,才知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妄想也即是妙用,一切法皆是佛法(《金刚经》)。

(2001年6月26日复函)

智诚仁者:

上次信中所问“ ”字问题,我忘记回答您,今特函告:“”的一声,是禅宗形容开悟的境界,念做“忽”,字典上没有,其意是力从内发,促使明白。若人参究力竭,豁然开朗,明白不生不灭的本地风光,形容这一境况,叫做的一声,实际上并无声音,是一种形容词。迷者以为有声可求,则误会了。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谨此奉函。顺祝暑安。

愚朽 恒志 合十

2001年 7月 21日

智诚仁者慧鉴:

7月25日函收悉。畅谈心曲,志诚恳切,令人读后十分感动!我辈得能相见,亦是一种难得因缘。

心中心法虽是得定开慧,明心见性之妙法,但人根性不同,很难人人当机,亦难人人都学,一般说来夙世根深,慧根猛利,通达第一义谛者。于此法特别相宜。仁者天性仁厚,能发慈悲救世之菩提心,故能幸遇大法,死心塌地。此法三密同修,无相无住,时间又长,故得定开慧有一定的把握,至于修法期间,习气返动,这是好事,把垃圾打扫出门,正是难得。所说:“修法平平淡淡,是有咒在,当咒没有了后,仍能听见外边声音。当知外面声音听见时,心念仍寂然不动,此时正是所谓“了了分明”。故一念不生是定,了了分明是慧,一直依法修持,此种境界将随时现前,但不要着意追求。

上空一声爆炸,不是见性,这是心理上的统一集中影响到脑部和生理的变化,但也是业障消落现象。凡修坐到万物化空,寂然不动,但又是灵知不昧,不断见闻,非同木石,正当此时,即是自性的本来面目、本来风光,但都是出于自然,水到渠成,不能硬求,求亦无用。

《金刚经》、《坛经》、《圆觉经》…都是与见性有关的书。《金刚经》的“此法无实无虚”,此法即真如之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是“无实”;“于法不说断灭相”、“一切法皆是佛法”,故是“无虚”。此经句,说自心实相,若能边修边读,理事不二,必能迅速体会,亲见自性。所说,仁者能“心空悠悠,不藏一物,宽宽坦坦,现现成成,轻松自在。”这正是道人榜样,所谓“平常心就是道”。如此下去,宁不庆快平生乎!

念佛之人,虽很用功,然依然分别痛苦,原因是妄想执着没有化除,处处随境流转不能做主,也是力量没有用在刀口上的一种表现。连云港人,对心密虽闻似未闻,但目前修此法的人很多且有专门寺院修心中心法(在富阳、乐清县一带),但可惜善知识太少,接引无人,无从问津,实太可惜。至于出家人,不重视在家人,这是各人因缘关系,不足为怪,且佛有四众弟子,在家二众,也可能成为佛法接班人,如维摩诘,庞居士,傅大士都是在家人,何得轻视之。至于成就的人少,乃未法时代现象,故净土法门是目前带业往生唯一办法。

法运所关,一言难尽,但元音老人说过:“有道自弘”,吾人正不必过虑耳,反正机缘凑合,大法宏开,但目前见性的人毕竟不多,是在各人的福德因缘。

关于坐中似昏非昏现象,仍持咒、结印,是定相初现,所以不觉时间漫长。继续持咒自然渐入“念而无念,心空气闲境界”。天热草草奉复,顺祝夏健。

愚朽 恒志 合十

2001年7月28日

智诚仁者慧席: 手书敬复如下:

1、上座有时昏沉,有时清明,亦有疼痛,出汗、头疼等等现象,都是必然现象,主要是打通气血及生理变化,一味不理,逐步诸症状自退。故现能平淡,而不烦不急。

2、“粘即是执”。凡事放不下,纠缠不清,即是执着,亦即是粘,故佛法重在解粘去缚。

3、“心无染著”即是离念,亦是心无挂碍。一有念起,即随境流转,故流浪和无染著,正好相反,因不染著,即不流浪也。故学佛以处处作得主为主要,流浪失主,自心颠倒,实为世间第一等苦人。

4、佛性尽虚空,遍法界,正像电磁波,无处不遍。若觉得太广了,仍是凡人情见,当知真如无时间相、空间相,时间、空间莫非是人的妄想所现,此即“唯识”境界。佛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超情离见,不能以凡情卜度衡量。《楞严经》说:“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可见非凡情所测。仁者能理解更好,若不能理解,旦勤于修正,自能有亲见实相,广大不可思议之一日。

5、所谓打成一片,一方面与佛菩萨的法身打成一片,即菩提心中接佛光;一方面,不断清除无始习染,使自性功夫逐步打成一片。想到一切皆幻,便浑身轻松,便说明一切唯心造。能时时警惕,保持无念状态,亦是打成一片的重要功夫。至于举心动念,《地藏经》云:“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故一念之微,便可影响吉凶祸福,乃至命运造化。“本来现现成成,一思便执着了,”说得很好,但现现成成仍需观照,不是放任自流。

6、“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故万念放下,则灵明觉性自然出现,不加思索而随缘应付,此即灵知,一着意识,便又不是。总之不藏一物,放下又放下,做到寂寂而惺惺,便是最大受用处。

7、10月1日放假,能来甚欢迎,一切看因缘,《随笔》上篇,即在《般若花》的第一篇,现在是下篇,相隔半个世纪,真是生命流逝,一切无常!

8、心空即妄想转为清净心,亦即真如,“气闲”即是“心平气和”的气,心能空则气自和、自闲,能应付一切而行所无事了。

9、思想二心所是大脑所起的作用,故多用脑便觉头膨胀,妄想少便头脑清净,脑神经是意识、思想的工具,从《般若花》中“释心”一节有说明,请参考。

10、无分别即寂静,有是非、人我,长短、高下、远近等,都是凡夫分别心。当万念放下心不分别时,灵知不昧、灵光独耀时,即是佛的境界,可惜凡夫觉而不常,故要多修,以臻圆满。

11、仁者已座342座,请埋头苦干,不问收获,但事耕耘,时机成熟自然打成一片,水到渠成,有信心是重要一着,本来是佛性,决定可成佛,切勿狐疑。

12、寂照现前,便是灵光独耀,便是灵知不昧,是否寂照,看是否安定不动,而观照分明,若无想定,断灭空,则不一定是“寂照”,定慧功深,自能了了自知!祝早证菩提。

愚朽 恒志 合十

2001年9月3日

凤城仁者道席:

函悉,兹复如下:

一、“说来说去就这么点事”,这事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亲证实相——证见不生不灭的真实相。

二、“观心”,观即是看,心即是念头,“观心”就是“看念头”,时时放下一切,回头返看自己的生灭妄心,不取(不随之流浪),不舍(也不着意舍掉)逐步自能息妄显真,得大受用。

三、仁者已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切勿执着于境。红光、黄光混在一起感觉达到高峰,都是好事,但不宜粘着,有时也是气血打通的现象。总之,不理不著、不喜不惊,逐步犹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才好。

四、心无挂碍,和习气彻底决裂,是大事因缘,但愿仁者毕竟成就大事,彻证光寿无量之妙性。

五、知已调换工作,这是你的福报。能“随缘自在”,颠沛、遂顺,无不圆通。但视仁者继续努力,功夫没有止境啊!

六、仁者所施,当全部投入印书中。为仁者培福增慧,顺告,不一一。敬祝光寿无量!(觉哉问好)

愚朽 恒志 合十

2001年10月24日

智诚仁者慧席:

11月20日书敬阅。

一、仁者不畏艰巨,埋头前闯,于第一义谛之真理,逐步深入体会,因而能不动不摇,不喜不惊,祈将亲见实相,庆快平生。此都是福德因缘使然,不可多得!

二、观心之法。初观之人,所观之念,是妄境,而能观者也是妄心,逐步深入,具足定慧力量,则妄境脱落,而能观之妄心,也随之俱化,入于空寂灵明之境,此时便以初步了能观妄心为境,转能为所,而以般若智慧为能观,长期寂而照,照而寂,便自然进入为所观之境,能所双忘的寂照境界——既无能所,则寂照同时,任运彻见本来圆明之体性,即谓之明心见性,故天台宗讲观,能观、所观有二重“能所”,仁者不妨知其理趣,在实修时不必作如此分别,以免反而心不能定,所谓“行起解绝”。

三、“惺惺寂寂”,即是如来境界,但有粗细不同,《金刚经》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不但如此 ,此时举手低头穿衣吃饭,迎宾送客都是佛法,因都不离自性之运作。但凡夫遇事即粘,处处挂碍,圣人不粘不著,自在无碍,故粘与不粘,实是凡圣的分界处。

四、惺惺寂寂时,心无挂碍,岂不庆快平生!那时一身轻松,可以延寿、增福。由得定而开慧,由开慧而除苦,由除苦而自在,所以依法修持的人,是世间第一等福人。

俞誉万居士说“三昄依”问题很好。吾人虽皈自性三宝,但僧为三宝之一,举行三皈仪式后,才算是名实相符的佛弟子。当然,若仁者尚未昄依,且待以后因缘,先皈依自性三宝,也是很重要的,每天做功课、打坐、念四昄依后,实际上也是昄依,不过佛法讲“理事不二”,事相与理性一致,今后遇机缘昄依一下,必将更为圆满,某十余岁时就到那时的佛教青年会活动,修持四十余年,确是一位难得的善知识。

五、座上境界,不管是光是佛、是色是声,不理不著,为第一妙法,古人所谓“魔来魔斩,佛来佛斩。” 《楞严经》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凡修行人,故须注意及之。

六,烦恼本空、本幻,世人着于尘境,看不破,放不下,故名曰迷,所谓“无事生非”,也叫“庸人自扰”。仁者今能,有空就恢复观照,正念分明,如如不动,是人生最大的受用。禅宗行人常常是“饥来吃饭困来眠,”正是“无心于事,于事无心”的境界,平平常常,自由自在,以至了脱生死,成就佛道。

七,“不见本性,誓不罢休。”好一个有志气的人,有志者事竟成,何况您本来是佛,六祖说:“更莫狐疑” !508座,莫非是见性的手段,实际上穿衣吃饭,举足下足,尽是般若放光,古人云:“青青翠竹,尽是般若;郁郁黄花,无非法身。”乃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性相双运、理事不二。

八、挂电话的是我儿媳妇,即觉哉的爱人。内人,已于三年前往生,生前亦是一位修心的人。修心本来无修,又何妨照修,不以有心修,不以无心修,名曰“修心”。惟愿心心相印,同趋菩提。

觉哉向仁者问好,祝愿吉祥如意。

愚朽 恒志 合十

2001年11月27日

智诚仁者:

随函简复,祈慧照:

1、不但持咒是妙用,凡举手低头,迎宾远客,穿衣吃饭,都是妙用。所以修行到家,全波成水,全水即波,烦恼即菩提,妄想即妙用,至此则体用、真妄、多少……都是不二,六祖所谓:“佛法是不二之法”就指此境界。

2、迷时意识是坏东西,悟时意识是自性起用,故六祖说:“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3、“什么都没有了,就是妙明真心”。六祖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大悟。“应无所住”就是“什么都没有”;而生其心就是妙明真心,故此语为《金刚经》的“要眼”。

4、本性并不神秘,本来清净,本来如此,这是您用功修法的成就,否则要明心见性,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迷时,“踏破铁鞋无觅处”;悟时,“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5、“妄想就是妙用”因念而无住故,有住即成凡夫,所以要“用而不著”,弥勒菩萨说:“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

6、“观心”是从观妄想下手,到妄想不起,仍观照分明,即曰是“妙用”,也即《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

7、“明心见性”是得体,“起用观照”是启用,即体即用,即用即体,体用不二。但体用也不一,故是亦一不二异,空有、性相、事理……都如此。

8、“佛法无多子”,迷时无处寻觅,悟时拈来就是,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复杂也不复杂。古人云:“但复本来性,更无一法新”。“真的是这么明了而简单。但您也坐了600座,经1200小时的努力,才有今天,岂是容易得来的!即悟自心,悟后起修,正有事做,切莫怀疑。

9、既无分别,也想也写,不是妙用,是什么?不但如此,《金刚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正是此意。

10、仁者既明本来,正需悟后起修,在种种事境上(六尘、五欲、三毒)磨练,勿得少为足,则成佛有份矣。修心过程,大都是妄念是由多到少,由粗到细。诸佛、菩萨无明断故,便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功夫实无止境!

皆仁者一已之力也,与我何关,我不过是“增上缘”,正因还在您的本身!

随便略述,谨供参考。近来目力昏花,真老而无用矣。所写看得出来否?即颂法喜。觉哉向仁者问好。

愚朽 恒志 拜复

2002年1月9日

智诚仁者:

函悉,谨复如下:

诸佛菩萨无明断故,便现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明断是根本智,三身等是后得智。我们目前主要断见思惑(即贪颠痴,色声香味触法…),见境无心,便是功夫。破无明是法身大士境界。目前先断见思惑,才能出分段生死。仁者但寂寂常照,遇财色名食等不动于心,出生死有份矣。要知见思惑断掉,即阿罗汉境界;破无明是大菩萨境界,行之不息总有到家之日。切勿求神通变化,否则心有所求,执境便违道。“终日惺惺寂寂,平平淡淡,无修而修。”功夫到家,归家稳坐。修心要领,尽于是矣。

目前用功,在种种境界前逐渐自能把握,能做得主,去了生死不远矣。佛法不离世间法,但不粘着于世间,世情淡一分,则了生死近一分,吾辈共勉之。不流浪也有程度深浅之不同,梦中境界,大都是中阴身境界,今后去处不难明了。总之,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净心为学佛主旨,不挂碍是学佛受用,如能“照见五蕴皆空”(我空 、法空),便能“度一切苦厄。”

新春已到,岁月如流,人生无常,幻化性空,若能了“我空”,则一切烦恼,皆化为大光明藏矣!复颂新春更上层楼,妹妹均此问好。

愚朽 恒志 合十

2002年2月4日

智诚仁者道席:

函悉。下答问题:

1、无明有“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二种,枝末无明即贪、嗔、痴、慢、疑;根本无明也名“无始无明”,是痴迷暗钝,障复自性。迷是无明,悟了即是本性,好比波浪停下来,就是水。其表现形式:粗的就是贪、嗔、痴,细的就是“无明”。自性迷即成无明,悟即恢复自性。无明与自性的分别,就在于“迷、悟”。也是执著与放下的区别。一念执著,便迷妄颠倒;一念放下,便放下自在。也是粗惑(贪、嗔、痴)和细惑(根本无明)的关系。阿罗汉断粗惑,菩萨才能断细惑。

2、不跟念头跑,遇境不动,即成无漏智。“漏”即烦恼,“无漏”即是没有烦恼,而成智慧。修道成功,则无漏智自尔现前。

3、所谓境界随时有变化,因习气种子在内翻动,螺旋形前进,不是一超直入。所谓于事无心,于心无事,才能真得受用。若动静、寤寐不二,则是打成一片,那时理事亦不二了。

4、宇宙万物尽在我中,这是“大我”境界,从前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就是此意。修心至妄想脱落时,妄尽真显,才算打成一片,但也有深浅、粗细种种差别,不是一磋而蹴。

5、修心不要有着眼点,也不要落在里程碑上,一有落着,便能障道,“知而不著,才能归家稳坐”,此语不错。总之功夫没有止境,但事耕耘而已。

6、观心总在时时凛觉,每日想到就观,至少数十次。具体方法,请参考《般若花》“学佛是怎么回事”中“观心”一节,包括“人事磨练”都十分重要。观之纯熟,便不至走失了。

7、自性本来平平常常,古人所谓“平常心就是道”。它虽平常,可是与平常凡夫的心不一样,其间分别是粘与不粘、挂碍与不挂碍、散乱与凝定、智慧与愚痴等等差别。“内心隐藏着一种祈盼”,这祈盼正是生死、障道之根,放下、速放下、也放下,才能相应。解悟,是停留在依稀仿佛的知解上,而见闻觉知,都是生死,证悟则是现量亲证,亲见此无实无虚,非空非有,不来不去的自性,但切莫又落在这些语句上。总之心空、放下,才能相应。功夫到家时,时时觉照,即是不修而修;严格地说,有修即落在“有为法”上,真是轻不得,重不得。心领神会,在乎智者。

8、离相是佛、无分别是佛……这些都是同一境界的不同说法,“简单得和平常一样”,这才叫本来面目。古人说:“但复本来性 ,更无一法新”。但流浪与有把握,定力与散乱,毕竟不同!

9、见思惑,即粗的惑,也即贪、嗔、痴、慢、疑。遇财、色、名、食种种的境界,能寂然不动,不生贪着,即是断见思惑。虽是粗惑,断也不易,靠长期磨练,否则随境流浪,即是生死。

10、弘法利生,必须随分随力。功夫到时,便能随缘自在,于观机、施法都能得其妙处。随缘利生、心不执著,是目前主要方向,每日二座已够,打七看因缘,可打可不打。

觉哉等都托福平安,谢谢关心!草草奉复,即祝全府吉祥,皆大欢喜!

愚朽 恒志 拜复

2002年3月13日

智诚仁者道席:

函悉,谨复如下:

1、所谓“轻不得、重不得”。这是形容做功夫的情况,轻了则不得力,重了又落在有为意识上;学者既不能有心修法(这是指修持有一定基础的人)(恐落在意识分别)又不能漫不经意(恐放松懈怠),故有此语也。

2、平常心是道,即体即用,体用不二。因平常心即实相心,实相心自有观照妙用,故说即体即用,也即惺惺、寂寂,二而不二。

3、《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轻微的嗡嗡声,与实相无关,不要上当,一切不理,自然无事。(可能是心理影响生理的一种反映)观照是在心地空净、光明上,不在浑身酥麻上。嗡嗡声可能亦是逼出八识田中种子的现行,一切好坏、动静以不理为是,“五色光环放光、全身过电样抖动”都是幻觉幻像,过了此关才能心地太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相皆妄”,牢记此语,不致步入歧途!您能知一切“缘生性空”,自然放下。

4、“一念不生、心无挂碍”,是人生最大受用,也是学佛的主要目标。当前主要修法,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打成一片,其主要作用是以寂照化习气,即禅宗所谓“保、任”,也即是破“重关”。习气很多,时间也很长,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必有到家之日。有时要耐心等待,不能心急,习气的消落,真如的圆成,有一定过程。

5、寂照功夫,目前不能放松。时时警惕,回光返照,一失觉照,便易回到烦恼痛苦的境地。故学佛人到能觉照时,便一心做“寂而常照”功夫。但此觉照也是随功夫而进展,有时仍有迷惘,有时则能“不观而观”,进退、得失是螺旋上升的,只要彻见本性,便不至退失,故见性为学佛要领。总之,注意不使“失照”。

6、“幻斋”者,有相皆妄,不久变化、消失,推而之于“沧海成桑田,桑田成沧海”,莫不如此,生灭变幻,一切无常!

7、“朗月当头”、“月落时相见”都是禅宗机锋公案,不能以道理解会。一落道理,即有落处,即非见性,所谓“向上一著,千圣不传”。但也有平实商量,讲道理的,但不常用。“朗月当头”,若能醒时、睡觉时,做到常如“朗月当头、慧照无碍”,去寤寐一如不远矣。一真法界,本自放光,此时尽虚空、遍法界皆是光明、法身寂照、包含虚空,不必着眼于光而自然有光。当知光即智慧、智慧即光,惺惺寂寂时,正大放光明时也,佛法重实证,“唯证相应”。到一定地位,自有一定境界,不劳分别思考,否则便成妄想分别,无益修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方有少分相应,仁者会得么?释迦佛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因说出来的都是有为法,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如梦幻泡影。

复颂节日愉快! 觉哉顺此问好!嫂夫人均此问安!

恒志 合十

2002年4月27日

凤城仁者道席:

手书敬悉。所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错,正是心闲气和,轻松自在境界。这“言语道断”即不可议,“心行处灭”即不可思;既不可议,又不可思,而又灵知不昧,不粘缚,不断灭,这是什么?可以大悟矣。又不可思议,即“应无所住”,灵知不昧,即“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中的要领,前者说空,后者说有,而空有同时体用不二,回光一照,万德斯备!又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说空,而“有”在其中矣。为什么说“空有同时”呢?若只说“空”是小乘偏空,也可能成断见外道;若只说“有”是易成常见外道。佛法说,从断常二见中可以分成62见也。故不能只说一边。又《圆觉经》说:“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功夫渐进,自然入于“无照无不照”境地。可见“时时观照,不使流浪。”也仍是有功可用,逐步将进入无修、无得、无证境界,所谓“无所得时这么得”,也不是断灭,将有更大的受用!

已修960座难得,每日坚持两座,功夫深,则见效速,基础打得厚,不怕今后走失!知新学、旧学共得七人,明师益友互相促进,十分必要,“三人行,必有我师”,幸日进无疆。

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目前仁者虽不轻易传法,但同行者互相交流,亦无不可。心中心法必须灌顶传授,要一定仪式(目前大气候下也不相宜于扩大),但六字大明咒法到可方便引导,仁者见机行事,目前总之“刻苦自励”为主。

佛法无多子,只是转化“妄想、执著”,妄息则真显,无功之功,法尔现前。《金刚经》说:“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岂有他哉!

热天将过,幸托安好,顺祝夏健,合府安详

恒志 合十

2002年8月10日

智诚仁者慧眼:

函悉。知己满千座,勇猛精进,不懈努力,道友中难找第二人,值得祝贺!

1、千座满后,继续打坐,把基础打好,甚好!生死是唯一大事,其余均可商量。

2、妄想习气不能转化,心多挂碍,是人生最大痛苦,故学佛以转化,扫荡妄想习气为主要目的。而转化和扫荡,只有靠念咒、念佛或观照自心才能达到,故修持虽是无修,但又不能不修也。

3、“向上一著,千圣不传”,乃是指整个参禅境界。既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还得什么?是无得而得,得即无得。此即所谓“无有少法可得”,而“一切法皆是佛法”。

4、所谓“正行”即依正知正见而修心地法门;以明心见性为主要目标,识本心、悟缘生,依戒、定、慧为基础,修无相、无住、无念之行,都是正行。

5、《金刚经》说:“无有少法可得”,正是“但复本来性,更无一法新”。

6、刻苦自励,既遇困难,逆境不自退堕,坚毅奋发,自强不息,自我教育,自我勉励。能行、住、坐、卧不离观照,是真能刻苦自励矣。

7、无所得时这么得,是本来无得,却非真无所得,是不得而得,得即无得。得亦是得本来有的,非从外来。

8、明悟自性时,自能悟彻“空有同时,体用不二。”反过来,若不明空有同时,而体用各别,都不免凡夫境界,因不能真知灼见故。

9、“保任”包括悟心后全过程,也即破重关阶段。保到习气消灭,能“顺逆无拘,无所不是”才算不保,这时无所谓保不保。故保任时间很长,破无明、见法性的法身大士,都是做保任功夫。

10、做别的注意事件,仍不离保任,因“一切法不离佛法”故,一切法皆是佛法故。即寂寂又惺惺,此时做一切事,都是妙用,因能不起分别,而随缘应付。能不被境迁,功夫扎实即能了生死。又寂寂惺惺,即正念分明,能“正念”分明,定能了脱生死。

11、打座空心是修慧,做一切好事,乃至持戒、忍辱,只要心不粘著,都是修福,故福慧双修者,做一切善事而心不粘缚,正是双修的境界。总之,以“无心”为主,从前有僧人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若心有粘著而修善法,是人无福报;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无上正觉。《金刚经》所谓:“离相修善”也。

信手写这些,供仁者参考。觉哉托福平安,唯很忙,谢谢关心。顺祝安健。

恒志 合十

2002年9月9日

智诚仁者道席:函悉。

1、不观而观,即惺惺寂寂,即无妄念,亦不分别,心不动乱,却什么都知道,这正是“正念分明”。

2、自性本不动摇,能生万法。但六祖说:“动上有不动”,悟后虽动仍不忘失不动,古人所谓“抛去拾来总家珍。”又妙用是调御万法,“万法”即是一切事事物物,所以万法与妙用不同。

3、一切法都是佛法,因不离自性故。甚是!一切事物,都离不开自性妙用。天台宗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4、此次打七,收效甚宏,勇猛精进。十分难得!功夫确实没有止境,断见思惑,才证阿罗汉,破无明,才是法身大士。仁者一步一个脚印,成佛有望矣。

5、目前仁者功夫全在“观照”,以此为主,各宗各派,都不离观心。遇扫习气力量不够时,可打坐以转化之,无有定法,全在“因病施药”。打坐虽似没事找事 ,但亦是必经之过程,否则力量不够,妄想习气,不能脱落。到习气脱落时,才知本来现成,不必多事。

6、由心不散乱——→妄想脱落——→打成一片(动静一片,忙闲一片,梦醒一片等等。)是修心进展的大致过程。

7、放下自在,不被境迁,不受法缚,一切无碍,做一个大解脱之人。

祝秋绥 (小儿附笔问好)

恒志 拜启

2002年10月21日

附:徐老与王居士的电话记录选语:

1.师在2002年9月30日电话中说:“学佛越到后来越简单。”、“随缘自在”。

2.师在2003年2月18日电话中谈:“没有分别就打成一片了。”

3.师在2003年3月10日电话中谈:“如如不动是体,了了灵知是妙用,体用不二。”、“佛法无多子嘛!”

End

念佛专精

省庵大师念弥陀佛贵专精,念到功深念自纯。念念圆明真性体,声声唤醒本来人。婴儿堕水频呼母,荡子还家始见亲。却话从前离别事,翻令呜咽泪沾巾。欲得工夫无间断,直须精进始相应。暂时失念云霾日,瞥尔生心蛾掩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摘

念佛集句

◎ 觉 鉴一沉迷三途,轮回六道;心尊心使,即言即行。一心念佛,万缘放下;罪业消尽,功德圆成。二深思八难苦,勤修十善业;念佛为捷便,静心是根本。三昼夜兼程证菩提,分秒必争念弥陀。永断贪嗔痴慢疑,根除淫杀

水本静而流动

◎ 真 可夫淫习不难克,难在知淫之所以然。所以然明,则能寻流而得源矣。流譬心也,水喻性也。水本静而流动,能了动外无静,则心可以复性也。心既可以复性,率性而治习,犹残雪扑红炉之焰,习岂能久停者哉。虽然复

以佛心为心

◎ 本 焕信佛的人要以佛心为心,无骄慢心,而有谦下心,服务他人的心,如大地运载一切,供给一切而无厌足的心,忍一切苦而无懈怠的心,对一切贫苦众生施与善根的心。无论顺逆,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增进信仰,如山而

智威与慧威

◎ 慧 皎释智威,俗姓蒋,唐朝处州缙云(浙江省永康县北)人。少年时就离俗出家,心游物外。起初拜师于轩辕氏炼丹山,听说天台教学很盛,遂负笈往沃洲石城寺,拜谒灌顶法师,蒙灌顶指示心要,遂了定慧双开、寂照相

宗炳居士

宗炳,字少文,籍贯南阳(今河南邓州)。其母聪辨,富于学识,教授几个孩子,皆有成就。宗炳妙善琴书,尤精玄理。殷仲堪、桓玄都授予他主簿官职,皆不就。刘裕领荆州,复授予主簿,宗炳答说:我隐逸山林,三十年了。

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圣严法师玄沙师备禅师与韦监军吃果子。韦监军问: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拈起果子说:吃。韦监军吃了果子,再问同一个问题。玄沙说:这就是日用而不知。这则公案呈现了一个事实:人们恍恍惚惚度日,生活中有太多的不

因是子静坐法

蒋维乔◎幼年时代余自幼多病,消瘦骨立,父母虑其不育。年十二,即犯手淫,久之,梦遗、头晕、腰酸、目眩、耳鸣、夜间盗汗、百病环生。幼时愚昧,初不知致病之由。年十三、四时,略知其故;然不甚明了,屡戒屡犯,又

静心曲

并不是急着要去干什么我的心却浮躁起来无处安搁像湖中的芦苇必须摇曳像林中的鸟儿必须欢歌我也想要放空自己不想明天只醉今夕但我没能做到心浮躁起来今夕是何夕比起雪中漫步我更喜欢在雪中起舞可雪地上没能留下我的脚

峡山飞来寺

峡山飞来寺宋向敏中峡山胜地安禅处,万仞危桥压要津。世上岂知名利路,浪中空笑往来人。倚门怪石狂遮面,入座寒云碎绕身。日暮西风懒回首,满林幽鸟语声频。 摘自《 禅诗三百首》

嗔 火

嗔 火寒 山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是真心。 摘自《佛诗三百首》

诗 二 首

诗 二 首p>韦世福 庚辰四月卧龙游 卧龙寺立西峰间,登上佛殿道蜿蜒。 龙泉喷吐甘露水,绿染青山飞鸟旋。 漫山翠色花似锦,蜂蝶纷飞别有天。 借问盛世今何在,钟声悠扬太平年。

禅 堂

禅 堂唐柳宗元发地结青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摘自《禅师三百首》 柳宗

诗 四 首

清 净春渡桃李芳野渡,小舟拂柳来。春歌传清溪,塔影惬幽怀。溪寺清泉飞瀑岸林荫,碧云雁阵空渡影。松竹掩映溪畔寺,高僧妙演莲花经。乡村春景蝶舞香径兰蕙丛,禅寺梨花细雨中。绿蓑竹笠伴舟行,牧童清苗弄春风。乡

自己挠痒自己笑

有来访者问弘一大师:何时是你最高兴的时候?回答:每当我有新收获。又问:那么,什么是你最痛苦的时候?回答:一无所得。再问:你是如何对待高兴与痛苦的呢?回答:高兴时,我会节制自己,痛苦时,自己挠痒自己笑。

怎样发心报恩

◎ 太 虚今天偶然到这里来,与各位说几句话,就是要劝各位发心。发心的根本就是佛法中救度众生的大悲心和求成正觉的菩提心。发大悲心者就是施种种药,应种种病。现在就依据七塔报恩佛学院,报恩二字来与各位讲讲。

虽富犹贫的老人

虽富犹贫的老人证 严不久前,听义工说过这么一件个案:有一位老人,早年事业做得很昌隆,拥有许多房产,也将子女抚养得很好,并且让他们出国留学。子女们成家立业后都留在国外,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在台湾。老太太往生

来去自在的庞居士一家

庞蕴居士,字道玄,是唐代著名的在家禅者,他曾在马祖道一、石头希迁座下习禅,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百灵、大梅法常、洛浦、仰山慧寂等当代知名禅师频相往来,悟境甚高,后世誉称他为中国的维摩诘,与傅大士并称于

居家的修行

◎ 悟 彻人都要修行,修行不是出家人的专利,在家也能修行。修行也不一定要到寺庙里去,家庭就是道场,就是修行的好地方。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解。真正的修行,要从生活中去体证、落实,关于居家修行,有四点建议

看不见的网

◎ 济 群佛法所说的业力,根据行为属性,有善业、恶业之分;根据受报与否,有定业、不定业之分;根据受报范围,有共业、别业之分;根据受报差别,有引业、满业之分。所谓引业,是业力招感的总体果报。有情生命在延

禅诗赏识

【禅诗赏识】一世枯荣无异同百年哀乐又归空无论是枯是荣,到头一死,并无区别。世间白发最公道,贵人头上不曾饶。从此再看种种悲哀欢乐,在时间的流逝中,谁也不能使之常住不变。一切悲哀终将逝灭,时间会抚平所有伤

理法不依言传

法指众生和万物固有的法性,这种法性不生不灭、非有非无,非异。遍及一切事物。这种法不是说了就有,不说就没有的东西。佛是悟到法性者,并不是创法者,他只是向人们揭穿了法性的秘密;但人们对法性的认识不能只靠言

论出家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不能修。持斋念佛者多,推其效则法道兴隆,风俗淳善。此则唯恐其不多,愈多则愈美也。至于出家为僧,乃如来为住持法道,与流通法道而设。若其立向上志,发大菩提

示 众

◎ 憨 山幻海无涯没尽头,尘劳妄想几时休;应知世相空中电,须信人生水上沤。唯摄一心归净土,全凭万行作真修。目前总是菩提路,念念常登般若舟。      摘自《憨山老人梦游集》卷37

自 遣

自 遣 ◎李 白 对酒不觉暝, 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 鸟还人亦稀。 摘自《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三

念 佛 偈

彻悟大师 说着莲邦两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养生

马一浮养生须是学无生,谁谓无情异有情。高士形骸同土木,圣人志气本清明。何年百草头边见,终日孤峰顶上行。不识那伽常在定,空劳小雅补由庚。即事地载风霆气,江流日夜声。楼开云自入,花发眼初明。寂默支床卧,逍

一月在天

祖 语一月在天,影涵众水。一佛出世,各坐一华。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洒而四生润。摘自《浴像功德经》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憨山大师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古人住山,乃大舍身命处,殊非细事,专要善用其心。用心之法,单提向上一念,直须向佛祖不容处一着,立定脚跟。次则要将胸中一切知

关注存在的善

◎ 乔丹彼得森生活中遭遇危机时如何应对?生活的压力不会因为你遭受了不幸就停止出现,每天要做的事情还是得做。如何才能坚持下去呢?每天留出一些时间来集中思考和讨论所有的危机和应对方式,其他时间就忘掉这些事

无声经行

◎ 一 行我们修习了专注力提升和无声打坐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专注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只要你想,随时随地都能换回自己的情绪,随时随地都能制心一处,这不正是修行修心之人梦寐以求的嘛!少些概念和说

折福与积德的事

佛在世时,有位罗汉弟子到一个地方去教化。有一次,国王打猎经过,带着随从来见他,他没有起身,国王当时就很不高兴。国王打猎返回时,发了恶愿:我再去,如果他还是那样,我就砍掉他的头。尊者知道国王发了恶愿,就

相从心转

清朝光绪年间,杭州有一位非常出名的算命先生,名叫陈七。由于他的面相术很灵验,所以大家给他取了一个鬼眼七的雅号。当时杭州有一位富商名叫薛二。他邀了两位朋友去看相。鬼眼七这位相师判薛二的第一位朋友说:你秋

报冤

◎ 纪 昀一故家子,以奢纵撄法网。殁后数年,亲串中有召仙者,忽附乩自道姓名,且陈愧悔;既而复书曰:仆家法本严。仆之罹祸,以太夫人过于溺爱,养成骄恣之性,故蹈陷阱而不知耳。虽然,仆不怨太夫人。仆于过去生

莫离世间

◎ 菩 提慧忠禅师有一次问紫璘供奉(僧官职称)道:供奉学佛多年,佛是何义?紫璘不假思索,随口回答道:佛者,是觉悟之义。慧忠禅师进一步问道:佛会迷吗?紫璘不以为然,反问慧忠禅师:已经成佛,怎会迷呢?既然

认人为兄

◎ 僧伽斯【经文】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为兄。见其还债,言非我兄。旁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

法供养与伎乐供养

◎ 孙 云佛教称以香花、明灯、饮食等资养三宝为供养,并分财供养、法供养两种。香花、饮食等为财供养;修行、利益众生叫法供养。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

禅在当下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叫禅,一个是什么叫当下。当下就是现前的一念心。禅在当下,生命在当下,生活在当下,迷惑在当下,觉悟在当下,由觉悟所生的觉的感受、受用也在当下。我想,

禅家自静

禅家能自静,住处是深山,门外事虽扰,坐中人亦闲。   --真净禅师 看禅诗请你不要看表面性,若只看一个角度,那你将不知他个中的奥妙。所谓禅家,讲的就是真正懂得禅的人。一个禅者,他的内心时时刻刻都能够保

春 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摘自《弘一法师文集》

独觉

独 觉柳宗元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为问经世心,古人难尽了。作品鉴赏  首联两句写景,写诗人清晨刚醒来时的所见所闻。第一句诉诸视觉,诗人略开睡眼,扫视窗外,路上别无行人,田野

禅 诗

◎佛 印麻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选自《禅诗百首》

老 僧

老 僧景 云日照西山雪,老僧门始开。冻瓶粘柱础,宿火焰炉灰。童子病归去,鹿麂寒入来。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         摘自《全唐诗卷808)

插秧诗

契 此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摘自《禅诗精选》

闲居

◎ 唐永明延寿闲居谁似我,退迹理难过。要势危身早,浮荣败德多。雨催虫出穴,寒逼鸟移窠。野径无人翦,疏窗入薜萝。 摘自《诗僧集》

扫地

唐齐己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敢望来客口,道是主人心。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 摘自《全唐诗》

偏与正

◎ 费 勇 什么是偏、正呢?从前,吕文懿辞掉宰相的职位,要回自己的家乡。当时他的声望犹如泰山北斗,受到大家的敬仰。不想他刚回到老家,就有一个喝醉了的同乡,在吕家门口破口大骂。吕文懿并不生气,交代自己的

分身有术

◎ 周国平智慧和聪明是两回事。聪明指的是一个人在能力方面的素质,例如好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反应灵敏等。具备这些素质,再加上主观努力和客观机遇,你就可以在社会上获得成功。但是,无论你怎样聪明,如果

刘经臣居士悟道因缘

◎ 法 宝签判(官职名)刘经臣居士,智海本逸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兴朝。少年时以才高俊逸,登上仕途。当时他对佛法并不相信。三十二岁时,刘经臣偶然与东林照觉常总禅师相识,相谈甚欢。在常总禅师的启迪下,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