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于出家的几个偈颂
2024-10-07 08:00

【出家功德偈】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

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

舍俗入泥洹,希有难思议。

皈依大觉尊,能度三有苦,

亦愿诸众生,普入无为乐。

(《四分律行事钞》)

【出家剃度偈】

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

弃家入圣道,愿度一切人。

大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

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法苑珠林》)

【出家之胜】

孔雀虽有色严身,

不如鸿雁能远飞。

白衣虽有富贵力,

不如出家功德胜。

(《大智度论》)

【出家之乐】

闲坐林树间,寂然灭众恶。

恬澹得一心,斯乐非天乐。

人求富贵利,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隐,求利无厌足。

纳衣行乞食,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眼,观知诸法实。

种种法门中,皆以等观入。

解慧心寂然,三界无能及。

(《大智度论》)

End

于出家的几个偈颂

【出家功德偈】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 舍俗入泥洹,希有难思议。皈依大觉尊,能度三有苦, 亦愿诸众生,普入无为乐。(《四分律行事钞》)【出家剃度偈】毁形

在家居士修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很多在家居士来寺院做了几天义工以后,内心对佛法的体会比在家时要深很多。不少人问及在家修学不能很快进步的原因在哪里,原因有很多,首先要认识清楚在家修学容易犯的错误,然后纠正它,就可以进步很快。一、著于文

刘素云:学佛的几个误区

如果我们学佛是走形式,我说现在学佛有几个误区?一个误区,就是有所求。求什么?第一个,求眼前点切身利益。比如说,孩子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或者是做点小买卖,发点小财,这就求眼前点切身利益。第二个层次,

有关雀离佛寺的几个问题

◎ 李 澜目前所知,文献记载的雀离佛寺有三处:一处位于古代的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处位于新疆库车的苏巴什遗址,还有一处位于北齐的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三个不同的地方都存在名为雀离的佛教

元音老人:超度亡灵最重要的几个咒

根据元音老人海口开示整理弟子:师父,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要具有慈悲心的,一些没有学过佛的人死了以后,他自己不能超度,我们学佛的人要帮他超度,应该要怎样帮他超度啊?请您介绍一下。元音老人:度亡的咒是很多。

打卡 | 这些超友好的纯素旅游地点,你去过几个?

越来越多旅客希望在享乐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对地球负担,因此环保旅游逐渐开始流行起来。你是否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对素食者极度友好的地方?你去过哪些?或许可以排进下一个假期?一起来看:以下是几个最佳纯素友善

关于“忍辱”,你不得不知的几个真相

1、忍是一种心境,忍不是纵容,是我们心里不要起嗔怒,用慈悲心来忍辱2、上马杀贼、下马学佛从慈悲而非嗔恨的角度令恶性众生命断,也是慈悲的体现,虽是杀业,但内心出发点不一样,果报当然也不一样。3、对付懈怠

方广锠:关于佛教传入两千年的几个问题

前言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已经2000年左右。两千年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摄,其结果,既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佛教自己的形态,从而使外来的异邦宗教,逐渐演变成中国佛教,成为中国

方广锠:于初传期佛教的几个问题

于初传期佛教的几个问题方广錩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斗争、融摄协调,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思维的深层,被包容、改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佛

依止上师有哪几个阶段

依止上师有三个阶段:观察、依止、修习上师的意行。首先要用智慧来仔细地观察、分辨,当自己能确认他是个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再去依止。具德的上师肯定会有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清净的传承,也一定有圆满的灌顶

娑竭罗龙王有几个女儿

娑竭罗龙王威震四海,他最小的一位公主聪明伶俐、善根深厚,年龄才八岁的时候就有很多不平凡的奇迹,“龙女”,大家都这样尊敬的称呼她。有一天,大智能的文殊菩萨端坐在千叶大莲花之上,出现在娑罗竭龙王的宫中,他

佛家果位排序是那几个阶层?

佛家果位分大乘三种和小乘四种。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大乘佛教:共有三个果位,分别是佛、菩萨和阿罗汉。1、原始小乘佛教,按照从低到高,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

宋智明:谈谈净土宗的几个关键问题

目前的中国佛教,是以净土宗为主流且普遍受到广大信众皈仰、学修的最大法门。因此,净土寺院、念佛求往生者到处都有。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国内的净土宗并不景气,大多数的净土道场以做经忏为主,很少有人提倡

宋智明:净土宗的几个关键问题

目前的中国佛教,是以净土宗为主流且普遍受到广大信众皈仰、学修的最大法门。因此,净土寺院、念佛求往生者到处都有。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国内的净土宗并不景气,大多数的净土道场以做经忏为主,很少有人提倡

禅定分几个层次

禅定的层次恰好与三界层次一样,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中的定有欲界定,未到地定两种但不能算是真正的入定,只是初步的轻安而已。色界的禅定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种。无色界禅定有空无边处定、识无边

光明菩萨--在家持咒应该要注意的几个点

一、时间持咒不一定要在打坐或者拜佛的时候,任何时间都可以的,乘车的时候,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最好把持咒当成一种习惯,只要心有空闲的时候都可以。持咒的时间根据不同的处境,一句两句也行,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也

千年不倒的10个佛寺,你见过几个?

普济寺,位于浙江舟山普陀山顶,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供奉的是观音的主刹,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佛光寺,位于山西五台县的佛光新村,于公元857年建成。寺庙历史悠久,寺中佛教文物珍贵,有“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