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九讲 证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2024-11-27 12:03

第九讲 证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一、 佛陀的中道思想

印度的传统宗教婆罗门教,向来有以修行而达到身心苦恼之解脱的思想。奥义书哲学的最终目的,即在于以修行而求得解脱。该书中尝曰:

脱离住于彼胸一切之爱欲时,是时死为不死,而体现为梵。破坏胸中一切之系缚时,是时死为不死此实( 优波尼沙陀 )教旨也。奥义书中所列的修行德目,有真实苦行、梵行、不杀生、慈善、诚实语等。

耆那教立二谛说,建立精神原理的生命( 有命、灵魂 ),和物质原理的非生命( 无命,非灵魂 ),这是心物对立的二元论。自性清净的生命被非生命所掩蔽即微细物质流入生命,名之为业。此业系缚生命,轮回诸趣; 必修苦行,使旧业消灭,新业不生,生命完全和物质分离,上升到超世间,就是解脱涅槃。

有耆那教的自苦派,亦有纵欲快乐的顺世派。六师外道中,富兰那、阿夷多等就是属于快乐主义者,甚至于有谓爱欲之乐为人生最高理想,即是涅槃者。由古代印度的女神崇拜,到后来印度教的性力崇拜,都与这一思想有关。而苦行尤为外道普遍的修行方法。如当时的[ 六种苦行外道 ],修自饿、 投渊、赴火、自坠、寂坐,或持牛戒狗戒等修行方法。本行集经二十四称:

[ 或有裸形,或卧棘上,或卧板上或卧冢间,或蚁蛭内,犹如蛇居或复有用沙土烟尘,以涂坌身,正立而住,或不梳洗头首面目,发如螺髻,拳挛而住,或复拔发,或拔髭须]。

以上种种修行方法,目的无非是求得生天或解脱。但这些苦行或欲乐,都是一些极端的行为,两者对于达成人生的理想目的全无益处,皆非证道之因。佛陀在王宫为太子时 ,当有过欲乐经验,出家之后,六年苦行,知两者俱非真义,当摒去苦乐极端,行于中道。

所以佛陀证道之后,首次在鹿野苑为五侍者说法时,就为他们开示中道德目。这在南传的中阿含罗摩经、和汉译的过去现在因果经中都有记述。如因果经卷三记述,佛陀抵达鹿野苑时,五侍者以佛陀在苦行林中,接受农女的乳糜供养,似为退转道心,五人不告而别,到鹿野苑修苦行。此际遥见佛陀抵达,相约互不起立礼敬。及至佛陀到达,五人不觉均从座起,礼拜奉迎,互为执事。佛陀教示五人曰:

尔时世尊,语乔陈如言: 汝等莫以小智轻量我道成与不成,何以故,形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著,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譬如钻火,浇之以水,则必无有破暗之照; 钻智慧火,亦复如是。有苦乐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能灭于生死黑障。今者若能弃舍苦乐,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堪能修彼八正圣道,离于生老病死之患。我已随顺中道之行,得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的中道思想,首次是在此提出的。以后在大乘佛教中,发展为空宗以八不为中道,有宗以三性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而最初的中道,是指远离苦行与欲乐两种极端的修行行方式,以不苦不乐的中正稳健的态度,修持八正圣道。

二、 八正圣道新诠

八正道是八种正道,何以用[ 八正道 ]一词而盖括之? 因为在实践修行上,八正道有其互相资助的关系,必须是齐头并进,缺一不可,所以把八正道看成[ 单一名词 ]。如杂阿含 七八七经谓: 正见者能生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七八八经中亦有相似的教示。现在根据原始经典的教示,予以简化及语译如下:

[一]、正见:正见的意思是:正确的见解,正确的人生观。自世间法来说,做为一个佛教信徒,要正确的认识善恶业报,三世因果。并且崇信三宝,孝顺父母,守五戒,行十善,这是世间正见; 以出世间正见来说,就是彻见缘起法、四圣谛的智慧,用正觉去观察,用正思维去抉择,向涅槃之路精勤修持。

与正见相反的是邪见,就是一切错误的见解。诸如怀疑因果,否定业报,不知缘起法、四圣谛,执著于身见、边见、戒禁取见等等。正是因为当时印度社会邪说充斥,所以佛陀说八正道,首先以正见总其纲领。

[二]、正思维: 思维是思量分别,正思维、是由正见所引起的正确的思量分别,这是指三业中的意业而言。自世间法及出世间法来说,都是指无欲、无嗔、无害心三种想法。即是说在思维上远离一切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而保持心理上的纯正。这种无贪、无嗔、无害之心的纯正意志,表现出的行动就是正语、正业与正命。

[三]、正语: 是正确的、如法的语言。这是指三业中的语业而说的。经典上说,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是十恶业中的四种语业。妄语就是虚伪不实的慌话,绮语就是有挑逗性的轻薄话,两舌是挑拨离间、破坏他人感情或从中谋取利益的假话,恶口是粗暴鄙俗、或尖刻恶毒的的骂人话。修道的人,远离以上四种口业,以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对待他人,以启发他人的向道之心。

[四]、正业: 是正当的、如法的行为,这是三业中的身业而说的。经典上说,杀生、偷盗、邪淫是身体的三种恶业,杀生不仅指杀人,包括故意杀害一切生命; 偷盗是窃取他人财物,虽一针一线之微,不告而取即谓之偷; 邪淫,是不正当的性行为。熹离以上三种恶业,进一步爱护生物,布施资财,宣扬正法,保持夫妇的正常关系( 出世间法要完全断绝爱欲 ),这就是正业。

[五]、正命: 正命是正当的生计,也即是远离邪命,佛陀住世时代。社会上有[ 五邪命 ]五种以诈欺为手段谋生的职业,是: 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 ]。这就像现在的江湖术士,看相算命,风水地理,以至于乩童神棍,自称通灵,或自称有神通,有鬼神附体等等,来谋取钱财。

正当的资命生计,不但不开赌场、开妓院、贩买毒品,同时也不从事屠宰、捕鱼、打猎等伤害生命的行业。更进一步说,间接伤害生命如贩买猎枪渔具,也是义不当为。

[六]、正精进: 正当的努力。依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来修行,相续无间,勇猛策进,是正精进。大智度论中以[ 四正勤 ]为精进目标,即已生恶为断除,未生恶使不生,未生善为生起,已生善使增长。不仅修道上努力精进,在世间法上说,或研究学问,或经营事业,或从事任何职业,都应该精进不懈,始能有所成就。如果游手好闲,懈怠堕落,虚度一生,与草木同朽,实在可悯。

[七]、正念、正念是正净的忆念,修道的人以[ 四念处 ]为正念,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世间法来说,时时提高警觉,保持冷静清醒,以免因疏忽而造成重错误。如攀高失足,驾车肇祸,都是不能保持正念所致。

[八]、正定: 正定,是精神集中、与心境平静。这在出世间法说,是正确的,正统的禅定。禅定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留在后面再说。在世间来说,一个有修养、或担大任的人,亦必有相当的定力。大学一书谓: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由此可见,定力是一种精神修养。如果遇事惊慌失措,六神无主,如何能担当重任呢?

三、 三十七助道品

佛陀在菩提树下所证悟的真理,是澈见缘起法。而四圣谛是体悟缘起的方便法门。所以佛陀一生教化,以四圣谛为教法纲要。而四圣谛中尤为重要的,是道之实践,由修八正道而达于涅槃。所以原始佛教经典中,曾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讨论这个问题。后来部派佛教以八正道为基础,组织成[ 三十七助道品 ],作为实践的纲领,兹略述如下:

三十七助道品,亦名三十七支,或三十七菩提分法。简分为七科,名目如下:

[一]、四念住:亦有译为四念处者。念是忆念,住是安住,即忆念安住于以下四者:

(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

[二]、四正勤: 亦有译为四正断者。正勤是以正见的基础上勤求精进。四正勤即:

(1)已生善令得增长。(2)未生善令得生起。

(3)已生恶令得断除。(4)未生恶令不生起。

[三]、四如意足:亦有译为四神足者。足为所依之义,如意为所愿皆随。四如意足是:

(1)欲如意足。(2)勤如意足。(3)念神足。(4)思神足。

[四]、五根: 根有生长及护持两种意义,如树之有根,能开花结果; 修道者依此五根,能成道果; 树根能护持其枝叶鲜润,此五根能护持道念不令丧失。五根是:

(1)信根。(2)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五力: 力者,于前五根,有增长发生之力量,能排除一切障碍,不为他法所伏,而能摧折他法。五力是:

(1)信力。(2)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六]、七菩提分: 菩提译为觉,故又名七觉支。这是由前之根力既固,由慧力发出正智,善能觉了。这七觉支是:

(1)择法觉支。(2)精进觉支。(3)喜觉支。(4)除觉支。(5)舍觉支 。(6)定觉支。(7)念觉支。

[七]、八正道分: 此即(1)正见。(2)正思维。(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其实,三十七道品前面的二十九品,部分仍是自八正道开展而来。如四念住,就与八道中的正念相同。四正勤,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精进。七觉支中的精进觉支,与四正勤全部,五根中的精进根,五力中的精进力,以及八正道中的正精遁进全都相同。四念处又与五根中的念根,五力中的念力,七觉支中的念觉支,八正道中的正念重复。八正道中的正定,又见之于四如意足中的定如意足、五根中的定根、五力中的定力等等,认真对照,不重复的不过十二三个专案而已。

四、 戒定慧三学

实践修行的德目,基本上仍是以八正道为基础。八正道可摄入戒、定、慧三学,所以修戒、定、慧,也就是修八正道。其统摄的情形是:

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四支即是戒学。

正念、正定二支即是定学。

正见、正思维二支即是慧学。

在翻译名义集 中,为戒、定、慧三学下界说是:

道安法师云: 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罗什法师云: 持戒能摧伏烦恼,令其势微;禅定能遮烦恼,如石山断流; 智慧能灭烦恼,毕竟无余。

一般说来,戒是止恶修善,依此资定; 定者息缘静虑,依此发慧; 慧可破惑证真,依

此证果。兹再分述如下:

[一]、戒学: 戒学依律而立,佛陀住世时,订下种种戒律。佛涅槃后,大迦叶主持结集,由优波离以八十次诵出,称为八十诵律,后来分为五部,就是三藏中的律藏。

戒有在家戒与出家戒之分。在家正信士持五戒,出家沙弥持十戒,比丘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持三百四十八戒,不能一一细述。戒的目的,在于除恶向善,改正恶习。所谓修行,无非是修正我人不当的行为、习性。我们在家信众,如果能认真的守五戒,行十善,先在社会上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公民,继而进解脱之道。

[二]、定学: 定即禅定,原语禅那,原意是从思考而来,所以汉译为静虑、或思维修。思维修是指[ 思维教法 ],即是冥想; 静虑是[ 息虑凝心 ],使精神集注。佛陀住世时代,印度的婆罗门教和外道都修习禅定,佛陀初出家时,即随阿逻逻伽罗摩和郁陀伽罗摩学习禅定。禅定是获得涅槃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当时修禅定者,有[四禅八定]的层次。即是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及无色界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的八种定。限于时间,不能细述。

[三]、慧学: 慧学之慧,即智慧之慧。而此智慧,不是世智辩聪,而是般若正智,即澈见缘起法、四圣谛的智慧。学佛的目的就是求得智慧,因为智慧能破烦恼,证涅槃。

五、 修道之过程与证果

佛陀住世时代,佛弟子循八正道实践修行,就可建立阿罗汉的解脱知见和一切胜行,而证入阿罗汉果。据原始经典所载,僧团中出家比丘修行,除乞食传道外,主要是打坐修定。比丘共住之时,尚有所谓[ 法谈 ]共同讨论佛法义理。所以僧伽生活,言则[ 法谈 ],行则寂默即是修定。比丘舍亲割爱,剃度出家,目的就在于开悟证果。

在修习的进程中,在形式上证果分为四个阶段,称为罗汉道四果。这四果是:

[一]、须陀洹: 是梵语须陀槃那 Srotapauna 的音译,义译预流,是预入圣贤之流的的意思。得此果者,长则七次轮回于人间天上,即得涅槃。

[二]、斯陀含: 是梵语 Sakkadagami 的音译,义译为一来,以其尚须一度入人道或天受生,故名为一来。

[三]、阿那含: 是梵语 Anagami 的音译,义译为不还,以其死后不再来人间受生,即于天界得涅槃,故名不还。

[四]、阿罗汉: 是梵语 Arahan 的音译,义译为应供,此为最高解脱果位,适应于人间天上的供养,故得应供之名。即所谓[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已经从烦恼、生死中解脱出来; 清净的梵行已经建立,一切义务职守都已做完,自己证知不会再入轮回中接受果报。

以上四果,前三者尚为有学果,故称为有学圣者,阿罗汉则所作已办,亦无所学,故称为无学圣者。

涅槃是可以当生成就的,即所谓[ 有余涅槃 ]。但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与常人有何不同之处呢? 由经典上探索,主要在于其精神境界。这就是情执解脱的结果,如其心境开朗,超越于苦乐、毁誉、得失,即所谓[ 八风吹不动 ]的境界。尤其是当遭遇变故、拂逆的时侯,则可看出与常人不同之处。如佛陀涅槃时,多数弟子悲泣哀痛,失其常态; 而少数证果的弟子,则默念佛陀遗教,[ 生者必死,成者必坏,盛者必衰,合者必离 ]。虽佛亦不能逾此缘起法则,而在筹谋遗教相续之计。

有两则小故事,可以看出证果者的境界。佛弟子中有一个名叫沙弥底崛多的,在修行中患了癞病,四肢溃烂,十分痛苦。佛陀到病寮中去看他,为他说受为苦感,五蕴非我。沙弥底崛多精进修行,获得解脱,他死前自作偈曰:

[ 前生所为业,今生受此苦,他生之苦因,今则已灭尽 ]。

另有一位已证果的优婆先那比丘,一日在山洞中坐禅,为毒蛇所咬,毒气立即周遍全身,他自知不免于死,喊同修比丘把他移到洞外。这时舍利弗见到了,见他面部表情温和,与平常无异,问其原因,优婆先那说:

[ 因悟五根六界,一切均非我及我所,肉体之死,殆无所关 。]

遂从容死去。舍利弗作偈赞叹曰:

[ 久殖诸梵行,善修八正道,欢喜舍寿命,如人愈重病 ]。

这种于濒死之际,容色如常,高谈法义,从容而逝,真是置身于物外了。

End

大道岂分贵贱

◎ 王丹桂大道岂分贵贱,人人个个圆成。休教方寸万缘生。念念常归清静。达了这番消息,不须屈体劳形。灵台皎洁胜冰轮。照破无明种性。 摘自《赠平州菩萨堂刘僧》

请教佛陀

迦旃延尊者向国王许下诺言后,回到自己的住处就拚命思考,可是这偈文所指的问题,并不是用思考想象就可以明白的。一定要真正的大觉者才能解答。他真的感到毫无办法了,只得去求教别人。首先他到富兰那迦叶那里去请

佛陀为法舍身的故事

弘 一我到闽南,已有十年,来到贵院,也有好几回,一回到院,都觉得有一番进步,这是使我很喜欢的。贵院各种课程,都有可观,其最使我满意赞叹的,就是早晚两堂课诵。古语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诸生倘非夙有善根

佛陀开悟

◎ 一 行毕钵罗树下,隐士乔达摩把甚深的定力集中在深入观察自己的身体。他看见每个细胞都像是出生、存在和死亡这永无止息的川流里的一滴水。他无法在身体中找到任何一物是永恒不变和有独立个体的。融汇在他身体之

向佛陀丢掷泥沙的人

◎ 证 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次与弟子们外出托钵。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外道教徒,他一看到佛陀,就开始破口大骂。佛陀却若无其事、面容安详地继续向前走。那位外道教徒看到佛陀被骂还不理会,脸上还带着笑容,心里十

佛陀的现实观

◎ 惟 贤(一)出家的原因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佛陀很伟大,他为什么出家?一般人对出家没有正确的认识,根据历史的记载,佛陀出家的原因如下:1.观察人生人生不够滋味,生下来就有生老病死、八苦交

“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

◎ 一 行雨季后三天,一个名叫须达多的年轻人来访佛陀,礼请佛陀前往憍萨罗说法,讲解醒觉之道。须达多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商人。他住在波斯匿王统治的憍萨罗国都城舍卫城。当地的人都知道须达多是位慷慨的大慈善家,

李炳南:门余大道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五十八年于善果林弟子徐醒民敬记解脱六道轮回之苦,人天皆不究竟。证罗汉果,断一百六十余品见思惑,本性已放光明,不再迷入轮回之路,若依大乘法修成佛果,则万德万能,最为究竟。解脱之法虽经

刘素云:大道至简,原来如此

一 梦的启示 发人深省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海贤老和尚从虚空中向我飘来,愈飘愈近。老和尚满面笑容,手里拿著一个条幅,上面写著八个大字:「大道至简原来如此」。我想问问老和尚,这八个大字是什麽意思?可是还没等

刘素云:无话可说最好,无话可说是佛陀

靠什么来转变命运?就靠这句阿弥陀佛。命运掌握在谁手里?掌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里。你千万不要把命运交给别人,你自己一定要掌握这个主动权。那就是说,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命运是可以转变的。谁来转变你的命

佛陀故事:出家证道重归故里 再见妻儿恍如隔世

佛陀故事:出家证道重归故里 再见妻儿恍如隔世佛陀和净饭大王边走边谈,比丘们整齐的队伍,净饭大王随驾的车马,都跟随在身后。一边是冠盖云集,一边是光头缁衣,这真是世界上少见的行列。佛陀和净饭大王一别就是十

李炳南:佛陀之圣号为何十种,以何因缘而称呼?

佛陀之圣号为何十种,以何因缘而称呼?答:佛陀十号,并非姓氏之称,乃就其德能之大而显者,定有十种称颂耳。如今称赞人曰,某公吾兄先生,是三号焉。曰某公某长是良吏是正人是国家之柱石,是五称焉。中国以前之封号

佛陀讲《看顾水牛经》

佛陀讲《看顾水牛经》◎ 一 行这一天有点凉意。以正念吃过午饭后,每个比丘都将自己的钵洗净,然后把坐垫放好,向着佛陀的方向而坐。竹林里的松鼠纷纷穿梭于比丘之中,无拘无束。一些更爬到竹树上,好奇地注视着群

刘素云:亲人间不欠的四种债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零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亲人。有的亲人之间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因为有血缘、亲情做纽带,因此大难袭来的时刻,他们会挽起手臂,共同抵御突如其来的灾难。但有的亲人之间

如何走上人生的正道

老和尚开示:第一,人的欲望如果没有止尽,就会迷失了自己的本心。第二、要知足,能够知足,能够敬业乐群,心就会安,就会定。以前有一位刘居士,他告诉师父,他已经失眠两个礼拜都没有睡觉,心很不安定,如果再这样

人间三千事 淡然一笑间

◎ 慧 南一、胸襟决定器量,境界决定高下。人心就像一个容器,装的快乐多了,烦恼自然就少;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装的宽容多了,仇恨自然就少。

佛陀的最后生活

◎ 巴 宙现代人欲彻底明了佛陀生活的真象,从其降生至于圆寂,实际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若干佛传,无论其原文为梵文或其他语言,其成书时代至少是距佛去世有数百年的时间。于此时期佛教已奠下坚固基础,传播既广

佛陀的开示:世间有四件事不能长久!

佛陀开示说,世间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释迦牟尼佛住在只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父母非常疼爱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妙 婷 幸福是什么,由物质决定还是精神决定?毫无疑问,由精神决定,幸福在于自身心态。物质财富只能解决一部分现实问题,使心灵获得暂时的满足。俗话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万万不能

佛陀功德——四无畏

无畏即无怯惧,如来智力内充明了,凡有所说,皆安稳清净,不可倾动,无惊怖恐惧,故名为无所畏。四无畏是指佛陀具有四种临众无畏的信心,无论说法、问答、论难,从容而安详,勇猛而安稳。佛陀功德-四无畏一、一切智

法舫的人间佛教观

◎ 杨曾文(一)何为人间佛教按照法舫《人间佛教史观》的原意,佛教将有情众生分为十个法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法界的众生属在凡世的众生,称六凡;后四法界的众生

人间胜事 无如念佛

◎ 印 光《譬喻经》云:昔有夫妻二人,祷天求子,妇即怀娠,生四种物:一旃檀米斗,二甘露蜜瓶,三珍宝锦囊,四七节神杖。其人叹曰:吾本求子,何用此物?天神问曰:汝欲得子何为?其人曰:吾欲得子,将来望其养育

佛陀不是创世主

◎ 圣 严 不。正信的佛教,没有创世主的观念,佛陀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能觉悟世间的一切原理,但却无能改变世间已有的状态;佛陀虽能化度众生,众生的能否得度,尚须由众生的能否自我努力而决定。佛陀是最好的

人间英雄

林清玄英国作家卡莱尔在《英雄与英雄崇拜》一书里,这样界定人间的英雄:大勇无畏,勇中有温柔之情的人。独具慧眼,达于永恒深处的人。以生命火,来照亮真实之光的人。甘于沉默,不爱自我炫耀的人。情智交融,有似云

佛陀对难陀的教育

佛陀对难陀的教育证严法师佛陀出去托钵,路过皂宫的楼阇,看到难陀和爱妃正在享受人间的爱欲之乐,难陀看到佛陀从远处渐渐走近,佛陀的庄严使他生起一股敬重之心;因此,难陀不由自主地从楼阇下来,走到佛陀面前合掌

由人间净土法尔自然皈命极乐净土

由人间净土法尔自然皈命极乐净土◎ 姚冬梅净土,顾名思义就是指清净的刹土。人间净土就是要在人间建立清净的国土。这种观点似乎很让人向往、振奋。然而,仔细思维,却是站不住脚的,何以见得?首先,要建构净土,就

佛陀的四个法宝

◎ 圆 因 一、忏悔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未学佛以前,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在红尘中每天算计如何让自己高人一等,如何家财万贯,如何穿金戴银,如何声名远播,一天二十

八苦与八正道

◎ 宏 法人生八苦是众生轮回六道所受的八种苦果,也是四谛中苦谛的主要内容。生苦:人初出母胎,冷风割体,出生之后,老、病、死等众苦交集,身心倍受逼迫。老苦:人至老年,颜衰色变,体力减退,肌肉松弛,发白

佛陀有十种不可思议的自在法

《八十华严》中,列出了诸佛世尊的十种自在法,大家可以一起了解一下:第一自在法:一切诸佛世尊对于一切法都得自在,而且明了通达种种言辞解说,演说各种法都辩才无碍。也就是说,佛不但通达所有的语言,而且对所有

向人间苦难行去

证严法师三十五年来,慈济的脚步没有一天停息,未来的路还长远,更要步步踏实勇往向前每一天每一个时刻,我都充满了感恩,尤其在慈济三十五周年的这个时刻。第一、要感谢父母恩。感恩与父母有缘,有幸生在台湾、生在

具有觉悟的慧眼才能看见人间真相

具有觉悟的慧眼才能看见人间真相有一次,大学士黄山谷去拜访祖心禅师,见禅师日日轻松安稳,处处安详自在,于是总觉得禅师肯定有处世秘术未曾传授。一日,他们一起走在山坡上,道路两旁开满了各种鲜花,姹紫嫣红,散

化人间为净土

化人间为净土◎ 戴胜德佛教的宗旨是在解脱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生不死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化无常,不足贪恋。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

佛陀的下午茶

◎ 刘江川有个人为法明禅师做了40年的侍者,法明禅师看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有一天,法明禅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侍者!侍者听到禅师叫他,以为法明禅师有什么事需要他帮

赞叹佛陀

有一次,佛陀和追随他的比丘弟子们,在印度当时的摩揭陀国境内游化,打算从首都王舍城,前往北边的那烂陀城。在佛陀与比丘们一行人的后面,有一对外道沙门师徒,正好也同路,为师的名叫须卑,徒弟名叫梵达摩纳。一路

空身空心勘破大道

◎ 刘江川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悟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长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

中国式佛陀之美

中国式佛陀之美◎ 张 弓 在佛陀造像艺术中,各种形象的佛陀永远是主角。佛陀造像的功能,首先是供众瞻拜,已唤起信众的信向;他同时又是艺术品,给人以审美的愉悦。这就是所谓佛教艺术两重性的体现,即宗教性和世

习主席13分钟演讲全面论述中国佛陀教育

编者语:炼狱的历练是黎明前的混沌!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时下每个人,不管现在做什么,只要初心不改、信仰不移,必然涅槃重生。当我们明心见性、完成使命,人人皆可成圣贤!因为你最终的

陈柏达:佛陀的格言(陈柏达居士选译)

佛陀的格言陈柏达居士选译序一、宁静二、私欲三、束缚四、洞察五、愿望六、慈爱七、烦恼八、障碍九、愁苦十、待人十一、心境十二、行善十三、实行十四、省过十五、言行十六、学习十七、教育十八、快乐十九、幸福二十

生活就是修行,大道无处不在!

所谓的修道就是远离尘世、谢绝一切往来、与物隔离吗?未必。无人触着,不遇境、不遇物,此心如何见得真静?人生是一个有生活内容的有机结合,本性就是在生活中呈现,道教经典《阴符经》说:天性,人也;人性,机也,

《易经》里的思维智慧:思辨之宗,大道之源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文化有着多重内涵,对待中华文化,实有汲取精华、革除糟粕的必要。在丰厚广博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最具活性、最富启示意义的,当属古人观察世事的思维方式、对待事物的行事方法。这是蕴含于文化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四讲 僧伽 - 僧团的成立与发展

第四讲 僧伽僧团的成立与发展一、 初转法轮据 过去现在因果经 上说, 悉达多太子,在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入定思维 :第三夜分, 破于无明, 明星出时, 得智慧光, 断于习障, 成一切种智。成为证悟真理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一讲 佛教诞生的背景

第一讲 佛教诞生的背景一、 印度早期佛教活动的舞台在现代具有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中,诞生自印度的佛教,是最古老的一个。三个世界性的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回教。基督教是耶稣基督于西元一世纪初所创立的,它的历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二讲 百家争鸣 - 思想混乱的时代

第二讲 百家争鸣思想混乱的时代一、 婆罗门的堕落印度古代的婆罗门四吠陀时代的司祭者, 对于印度文化有值得肯定的贡献。他们是人民的导师, 在日常生活上予人民以呵护及指导。在佛教原始经典杂阿含的婆罗门经、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五讲 佛陀证悟的真理——缘起

第五讲 佛陀证悟的真理缘起一、 诸法因缘生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 有受印度传统思想影响的与外道共通的部分, 有不与外道共通, 而为其本身所特有者。因为一种宗教,或一种思想、学说,不能自外于历史传统或时代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七讲 缘起的组成架构——三法印

第七讲 缘起的组成架构三法印一、 三法印、四法印在原始佛教中,[ 三法印 ]是佛法的基本教义。这是说明宇宙人生现象的三项定律,也是衡量一切教法的标准,凡是符合三法印尺度的,是了义佛法,若与此三法印相违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十讲 四十五年游行教化

第十讲 四十五年游行教化一、 波斯匿王的故事佛陀大约在成道后的第五年,率领弟子到拘萨罗国的舍卫城游化,住在须达多长者所建的祗园精舍又名祗树给孤独园,沙门瞿昙的教团到拘萨罗国传道,是轰动舍卫城的一件大事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九讲 证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第九讲 证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一、 佛陀的中道思想印度的传统宗教婆罗门教,向来有以修行而达到身心苦恼之解脱的思想。奥义书哲学的最终目的,即在于以修行而求得解脱。该书中尝曰:脱离住于彼胸一切之爱欲时,是时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十二讲 佛经结集与佛教流传

第十二讲 佛经结集与佛教流传一、 佛经结集一代圣哲释迦牟尼世尊,在拘尸那城外的牛角沙罗林涅中,于沙罗双树下大般涅槃,经典上说: 大地震动,流星昼现,诸方炽然,于是虚空中诸天击鼓]。佛陀涅槃,随行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