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云何瑜伽师地
2024-10-29 13:14

云何瑜伽师地

◎ 弥勒菩萨

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柁南曰:

五识相应、意,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

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

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如是略说二种所依。谓色,非色。眼是色、余非色。眼: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着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表色。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谓取舍屈伸,行住坐卧,如是等色。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眼识所行。形色者:谓若色积集,长短等分别相。表色者:谓即此积集色,生灭相续,由变异因,于先生处不复重生,转于异处或无间、或有间、或近、或远差别生。或即于此处变异生,是名表色。又显色者:谓光明等差别。形色者:谓长短等积集差别。表色者:谓业用为依转动差别。如是一切显、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识所行、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又即此色,复有三种:谓若好显色、若恶显色、若俱异显色;似色显现。彼助伴者:谓彼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所谓作意、触、受、想、思,及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又彼诸法,同一所缘、非一行相,俱有相应一一而转。又彼一切各各从自种子而生。彼作业者:当知有六种。谓唯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唯了别自相、唯了别现在、唯一刹那了别。复有二业。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

云何耳识自性?谓依耳了别声。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耳。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耳: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及种子,如前分别。彼所缘者:谓声;无见有对。此复多种:如螺贝声、大小鼓声、舞声、歌声、诸音乐声、俳戏叫声、女声、男声、风林等声、明了声、不明了声、有义声、无义声、下中上声、江河等声、斗诤諠杂声、受持演说声、论议决择声、如是等类,有众多声。此略三种:谓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初唯内缘声、次唯外缘声、后内外缘声。此复三种:谓可意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声。又复声者:谓鸣、音、词、吼,表彰语等差别之名。是耳所行、耳境界,耳识所行、耳识境界、耳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助伴及业,如眼识应知。

云何鼻识自性?谓依鼻了别香。彼所依者:俱有依,谓鼻。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鼻:谓四大种所造,鼻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及种子,如前分别。彼所缘者:谓香,无见有对。此复多种。谓好香、恶香、平等香,鼻所嗅知根、茎、华、叶、果实之香。如是等类,有众多香。又香者:谓鼻所闻、鼻所取、鼻所嗅等,差别之名。是鼻所行、鼻境界;鼻识所行、鼻识境界、鼻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助伴及业,如前应知。

云何舌识自性?谓依舌了别味。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舌。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舌:谓四大种所造,舌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及种子,如前分别。彼所缘者:谓味,无见有对。此复多种。谓苦、酢、辛、甘、咸、淡,可意、不可意、若舍处所,舌所尝。又味者:谓应尝、应吞、应啖、应饮、应舐、应吮、应受用,如是等差别之名。是舌所行、舌境界;舌识所行、舌识境界、舌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助伴及业,如前应知。

云何身识自性?谓依身了别触。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身。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身:谓四大种所造,身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及种子,如前分别。彼所缘者:谓触,无见有对。此复多种:谓地、水、火、风、轻性、重性、滑性、涩性、冷、饥、渴、饱、力、劣、缓、急、病、老、死、痒、闷、黏、疲、息、软、怯、勇,如是等类,有众多触。此复三种:谓好触、恶触、舍处所触、身所触。又触者:谓所摩所触,若硬、若软、若动、若暖、如是等差别之名。是身所行、身境界,身识所行、身识境界、身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助伴及业,如前应知。

复次,虽眼不坏,色现在前,能生作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识,必不得生。要眼不坏,色现在前;能生作意,正复现起;所生眼识,方乃得生。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复次,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不由自分别力,乃至此意不趣余境;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复次应观五识所依,如往余方者所乘。所缘,如所为事。助伴,如同侣。业,如自功能。复有差别,应观五识所依,如居家者家。所缘,如所受用。助伴,如仆使等。业,如作用。

摘自《瑜伽师地论》

End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讲座_南怀瑾讲瑜伽师地论

南师《瑜伽师地论》第一讲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三种。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圆满。三三摩地自在。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能令不得胜三摩地。何等二十。(二十卷)今天,我们转个方向,是讲教理的

云何念父母恩

省庵大师【原文】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扫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

即心是佛,云何识自心

黄檗禅师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磨从西天来,惟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云何识自心?即如今言语者,正是汝

云何心能得明净

◎ 净 慧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 佛法在修行的层次和悟理的浅深上

关于行瑜伽菩萨戒本

关于行瑜伽菩萨戒本◎ 楼宇烈 这里所谓的瑜伽菩萨戒本,是指从玄奘译百卷本《瑜伽师地论》中录出的《菩萨戒本》。关于行瑜伽菩萨戒本,太虚大师有一个详细的说明。他认为,佛法统摄于教、理、行、果,而其要唯在于

云何瑜伽师地

云何瑜伽师地◎ 弥勒菩萨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柁南曰:五识相应、意,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

瑜伽焰口召请文

瑜伽焰口召请文◎ 苏 轼《焰口召请文》是佛门法会《瑜伽焰口》中施食饿鬼时念诵的。召请文中召请的对象有前王后伯、英雄将帅、文臣宰辅、文人举子、缁衣释子、玄门道士、他乡客旅、阵亡兵卒、血湖产难、冥顽悖逆、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三部分 瑜伽菩萨戒开遮持犯表

一、犯众多犯、犯染污起、犯非染污起:1、所谓犯众多犯,即犯众多恶作(身业)或恶说(口业)(即又名突吉罗),因有四十多条,故云众多。2、此四十多条中,有的叫犯染污起(也叫染违犯,翻重垢,应向人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