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宇宙不过是我们客居的地方
2024-10-30 13:16

蕅 益

五蕴身心幻化物

宇宙无非旅泊,而泊宇内者,毕竟是甚么人?五蕴身心,邸中幻物,唤作自己不得;然离身心,又唤何物作己。谓无岂不断灭,别有与神我何异?

经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透此双超断常二见,便知现前一念,离过绝非;便知宇内外一切物,泊今一念妄想心中,犹浮云之在太虚,是谓不被物转,便能转物。

回视妄认四大为身,缘影为心,复生厌离,必出此三界,乃归家者,何啻日劫相倍而已!

白话文参考:

宇宙不过是暂时客居的地方,而住在世界中(轮转)的,究竟是谁?五蕴身心,住所中的幻化的东西,不能称作是自我。然而离开身心,又把什么东西称作是自己呢?认为(身心)是没有,这难道不是断灭邪见吗?认为(身心)是有,这与外道的神我有什么区别呢?

经中说:一切可见(的根)与所见(的尘),连同所产生的识心,都像那空中妄生的花,是本来就无花的实体。这个见及见缘,本来就是微妙清净、微妙智慧含藏无量功德的本体。

通达这一点,从两方面(上文楞严经中所说的妙净和妙明)超越断见和常见,就知道当下这一念,远离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句之过,以及断除一百句之非,于是就知道世界内外一切物,住在现今一念的妄想心当中,好像浮云飘荡在太虚空。这称为:不被物所转,便能转物。

认识到我们虚妄的认定这个四大假合的躯体是我们的身体,缘影为我们的心,又生出厌离心,一定能够出离三界。乃至于回归本源佛性的,何止是一日抵一劫的修行这样的倍数而已啊!

摘自《灵峰宗论示宇泊》

End

快乐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方向

从前看童话书,有许多是关于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这种故事都是千篇一律,公主受到某种妖魔或巫婆的咒术所魅惑,变成植物、动物,或长睡、或禁制而失去了自由。王子,英俊、潇洒白马、手拿宝剑,经过重重磨难,终于把公

把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

◎ 明 一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佛陀也在各种经典里面一再强调要我们精进,比如在《大方广宝箧经》中说:菩萨所有善方便业,皆由精进而得成办。等等。而在《离睡经》中更是教导我们要

离了妄想,你在什么地方

来果老和尚初发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沉。我说你们这一种人,不能用功,了生死没有你的份。何以呢?因为,你们不知道妄想的范围,亦不知道昏沉的出身处。要晓得:无量劫来,上天堂也是它,下地狱也是它,

宁静当中有宇宙

生命到底要什么人生很精彩,每天都出现很多东西,我们都想抓住。特别是这个时代,选择很多,这颗心很热烈,可能抓的很多。就像猴子掰苞谷一样,抓一个掉一个,但都没有抓到主线上,没有抓到你的聚宝盆上。所以要抓就

心中那个可以疗伤的地方

◎ 渡边和子在《小王子》一书中,有一段写到小王子在沙漠中寻找水源,他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发现月光下的沙漠非常美丽。小王子说:沙漠美丽是因为在某个地方隐藏着一口水井。人类也是一样,表面上看不到的水井隐藏

待在能让你的修行成长的地方

◎ 莲花生 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行一切事时,完全不会想到业力会成熟。未来的苦难会比现在的苦难持续的更久,因此要对三界有情众生心怀慈母般的爱与悲悯。要与菩提正觉心稳定地长

李炳南答:有人李炳南答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

问:有人问宇宙人生观真理是什么?(慧香)李炳南答:人生是正报身之生命延续,宇宙是报身寄托之土,观是对此存有一种感想。若能知众生为何而来,来作何事,得何结果,有何目的,彻底清楚,有正觉悟,即是宇宙人生观

李炳南: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

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不管,只看

李炳南:世上宇宙真理是否有一个?

问:世上宇宙真理是否有一个?谁(哪一个宗教)是唯一真理?(黄圣吼)答:此问题颇笼统,宇宙之大,事物之多,要从何处说起。兹可说,各事物各有真理,若归纳之,有一个总真理,所谓万法归一。此万法归一,名一真法

李炳南答:广大之宇宙是何原因造成的?(妙元)

问:广大之宇宙是何原因造成的?(妙元)李炳南答:来函中言,常与朋友谈佛,每遭不易解李炳南答,故来质问。居士学佛未久,何能先谈此等问题,莫若埋头读书,到时自能明了。就以此问而言,详细则连篇累牍,简要恐不

不过是惜物

◎ 蒋 曼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因为贫穷而惜物,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现在,我们把物品变成垃圾的理由是不喜欢。惜物节用反而成为小气的代名词。我们今天当然用得起,从淘宝、京东到拼多多,物品多如牛毛,

宇宙和生命从哪里来

◎圣 严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佛教相信:构成宇宙的元素其自性是空的,构成生命的元素其自性也是空的,唯有空性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所谓

比风水厉害100倍的宇宙定律

赵朴初大德赵老的这篇文章,真可谓苦口婆心、谆谆教诲,是众生从迷返悟、离苦得乐的醒世良文。期盼有缘者得读此文,并思之、行之,从此趋吉避凶,幸福安乐!1.因果定律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

宇宙不过是我们客居的地方

◎ 蕅 益五蕴身心幻化物宇宙无非旅泊,而泊宇内者,毕竟是甚么人?五蕴身心,邸中幻物,唤作自己不得;然离身心,又唤何物作己。谓无岂不断灭,别有与神我何异?经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

气运玄机:如何获取宇宙能量的加持?

虽然一切皆有定数,老天自有安排,不是什么都不去做,只有到了一定境界,才能理解个中的玄机。道祖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如此看来,定数也是由道所生,从虚无中来;易经讲象数,象在数前,象是无穷变化的,数

心理学实验证明:心念多大,你的宇宙就有多大

编者按:学佛之人经常会提到境随心转,一个念头,有时能让世界都为之转动。你相信心念的力量吗?身体状况是否会随着心念而改变?我们体内究竟有多大的潜能?这篇文章可能会改变你对健康的看法,一起来看:■ 心念有

宇宙法则 | 你是一切力量的中心!

你的力量,与外在无关,与人类通常所认为的强势和控制无关。你的力量,在你内在,是你的独立与自信、是你的爱、是你的自我掌控能力,是你全然自我的本源。找回你的力量当你依赖于外在,无论是他人,还是为外界对你的

陈兵:发现“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应该怎么办?

问:一个朋友认识了一个上师,道理讲得非常令人尊重,后来又发现这个上师还有神通,她就皈依这个上师。但后来发现这个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并要求她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她应该怎么办?答:选择上师这件事情,在密

一日禅|你所以为的云淡风轻,不过是自欺欺人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如果说孔子强大的内心我们只能仰望,那么老子的机灵我们倒还可以一用。不争,是为了别人无法与你

宇宙、能量、物质、生命的终极秘密

宇宙最小的粒子--能质粒子我们的空间中存在一种宇宙最小的粒子,这个粒子叫能质粒子,这个粒子是不可再分的。能质粒子构成的能量叫能质能量。为什么叫能质?因为这个粒子同时具有能的属性和质的属性。可以说宇宙的

人来一世,不过是修行一场

日子就这样轻轻悠悠地过着不骄,不躁不争,不吵不卑,不亢人来这一世,不过是修行一场所有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不过是自己的痴念只是想不开,亦或是尚未想开或许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坏事也会变成好事在任何困境中,

全然的放松 是获取宇宙能量最好的时刻

放松是最复杂的现象,它非常丰富,多层面的,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它的一部分:放开来、信任、臣服、爱、接受、跟着那个流走、跟存在结合、无我和狂喜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它的一部份,如果你学会放松的方式,所有这些都会

五个适合养生修行的地方

越来越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已经忘记生命的根来源于自然。旅行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用快速的交通工具将自己移动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来短暂逃离现实而已。何不偶尔像古人一样,以脚步来丈量旅程,以日升日落来计数生命。今

空腹喝水有什么好处,8个神奇的地方让你感到惊讶!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下来,可想而知水是多么的重要。其实水有很多神奇的功效,可以美白肌肤,促进新陈代谢,瘦身减肥,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喝水。日本的肥胖率在全球是

道医学堂丨宇宙大律诞生了传统医学、养生学理论

宇宙大律诞生了传统医学、养生学理论1阴阳在人体内的认识在《黄帝内经》看来,阴阳在人体之内各有其不同的功用。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

哪里是居士修行最好的地方

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家庭就是道场这个佛在经典上都有很好的教导,好好去学。佛没有教人不结婚,所以在家有优婆塞、优婆夷。这些学佛的弟子在佛门里占的人数是决定大多数,真正出家人是非常非常少数,出家人所做的工

揭秘:佛陀“须弥四洲”与“宇宙银河”世界观不矛盾

佛在《起世经》中所描述的须弥四洲,并非凡夫所见世界,是与凡夫不同层次的世界观,与现代科学所观察宇宙银河世界并不矛盾。编者按:在一些佛经中,也会介绍我们所处大千世界乃至他方世界,就具体的世界来讲,佛经也

关于助印经书你可能不知道的地方

助印经书,在佛弟子来讲是一件无上功德,其实印经是佛教广大佛法的一种方式,参与助印经书的佛弟子能够代表佛菩萨、高僧大德和古来先贤弘扬善道。把他们的般若智慧传播和流通,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如海法藏,行善积德,

什么地方不可以施食

1、人多流动的地方不能施食。施食需要安静,需要地面空旷,人多流量大不合适。2、脏乱差的地方不能施食。诸葛长青曾经说过“施食就是请客”,就是“受佛菩萨委托,超度救助饿鬼道众生”。施食,真正起到作用的是佛

冯培德:从太空宇宙科学认识佛说宇宙学

(一)从宇宙起源的科学学说认识佛说宇宙在过去的数百年当中,天文学界对于宇宙源起的研究,是从哲学上的推测趋向于科学观察与求证,而扬弃了宗教的启示。甚而引起一般对科学与宗教及哲学都只有一知半解之流走上打倒

冯培德:因果律和宇宙循环法则

因果律是个既简单又相当复杂的宇宙物理运动现象。古代澳州人有一种打猎用的工具叫作飞曲尺。它是用木棒制作的,造型近似中国汉字的人字形,这种飞曲尺,经现代航空学家鉴定,认为这是一种设计十分精确的飞行器,打猎

冯培德:从天文学证实佛说宇宙无量世过去是未来

华严经卷三十三普贤菩萨行品第三十一偈句云:「三世一切说,菩萨分别知: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是去来,菩萨悉了知,如是无量世,觉悟相不同,方便究竟行,具足诸佛智。」华严经卷三十四宝王如来性起品第卅二

冯培德:印证佛说宇宙成坏及诸法因缘生

设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群集了世界顶尖核子物理学家。其中以义大利核子物理学家卡洛,鲁比亚博士(Garlo Lupia)为领导的美国与西欧各国科学家一百五十一人,于一九八三年宣布从实验

吴立民:佛陀证悟宇宙人生实相

提到释迦牟尼,一般读者大都知道他是佛教创始人,是西天佛祖,后世也常以如来佛称呼他。但作为历史人物的释迦牟尼与后世所说的佛及如来既有联系,又不完全相等同。释迦牟尼是佛,是如来,但佛、如来并不就是释迦牟尼

林崇安:佛教的宇宙观

一、前言佛教对宇宙现象的描述,散见于大小乘的经论中,小乘的经典有西晋法立及法炬译的《大楼炭经》、后秦佛陀耶舍及竺佛念译的《长阿含经》卷十八、隋阇那崛多等人译的《起世经》、隋达摩笈多译的《起世因本经》等

供奉护法神的地方在哪里

佛教寺院供奉护法神的地方是在寺院建筑中的伽蓝殿。“伽蓝”有两种含义,一指寺院的通称,二指佛教的护法神。伽蓝殿是供奉伽蓝守护神的堂宇。在宋代寺院中,伽蓝堂与祖师堂分建于法堂左右两侧,伽蓝堂内供奉伽蓝守护

唐仲容:改造人生宇宙的伟大导师

佛陀对整个法界的形成,称为缘起,缘起的主要内涵,佛陀常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意思是说,整个宇宙的形成,都是观待倒立,待彼有此,待此有彼。以大自然界言:待上有下,待下有上

凡夫在什么地方修行好

何谓诵读经藏的地方,就是我们诵读经藏需要选择的处所,其分别包含“诵读佛教的处所和共修的处所。”诵读佛经的处所,也就是诵读佛经的地方。若在寺院挂单,诵读经藏之处可选择大殿或是厢房。若在家,一般选择书房或

大通智胜佛--缘起的人生宇宙

如象花园里的木棵树,要靠种子水分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除了生长这棵树的种子水土等「因缘」,还是要靠别的因缘;因缘又要靠因缘,这样推扩开去,可以牵涉到一切万有。再说,这棵树可以培植风景,长大后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