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能量、物质、生命的终极秘密2024-12-06 13:10
宇宙最小的粒子--能质粒子
我们的空间中存在一种宇宙最小的粒子,这个粒子叫能质粒子,这个粒子是不可再分的。
能质粒子构成的能量叫能质能量。为什么叫能质?因为这个粒子同时具有能的属性和质的属性。
可以说宇宙的全部奥秘都隐藏在能质粒子之中。我们整个宇宙充满了能质粒子,凡事有能场的地方都是宇宙的范畴。
我们通常认为在真空中什么都不存在,真空就是一块空间,什么都没有。这是错误的认识,如果我们有能力将空间无限地放大,我们就会发现,空间中充满了能质粒子。
如果我们有能力将物质无限地放大,我们就会发现,夸克、中微子也是由能质粒子这些砖块构成的摩天大厦。
空间就是能质能量的能场。物质和空间在能质粒子上得到了统一。
能质粒子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它是一个自身不断变动的能量粒子。就好比月亮,月亮有时圆有时缺。能质粒子自身也是这样变动的,它有时向外凸变,有时向内凹变。
能质粒子永远这样凹凸运动。能质粒子在空间中的运动不仅仅是凹凸运动,同时伴随自旋运动和射线式螺旋运动。
能质粒子在空间中是这三种运动的结合。能质粒子自身会产生分裂,就像细胞分裂一样,它自身能分裂数百万次,分裂出来的能量粒子和最初的粒子一模一样。当然能质粒子也能聚合数百万次。
宇宙如何诞生和演变
简单地说,我们最初的宇宙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是一团能质能量团。能量团中的最初的能质粒子叫能孢子。
后来宇宙超意识体的觉醒,造成了能质团的分裂,接着按照超意识体的意识产生了宇宙造物运动,形成了空间,时间和物质。
宇宙总体是有限的,不是地球人说的无限,并且仍在变动变化中,外星人给出了宇宙大概的大小范围。
在最初的能质团向外分裂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了时间,空间,物质。能孢子开始分裂,形成无限多的能质粒子。
能质粒子从中央宇宙开始向外流向外宇宙。在中央宇宙外形成能场,产生了无数其他的不同多维态的宇宙。
我们先不谈论宇外宇宙,先放眼我们自身所在的宇宙。
能质粒子构成空间
我们的这个宇宙空间中存在不同的维度,即存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一个维度对于一个平行宇宙。我所说的维度不是简单地长、宽、高、时间这些概念。我说说的维度是站在能质粒子的角度。
能质粒子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能质粒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正常值为v,其他的值为1.1v,1.3v,1.5v,1.7v,1.9v,皆是奇数值,但不能超过2 v。
这些间距是固定的,一个间距构成了一个维态,即构成了一个平行宇宙。
能质粒子的不同间距构成了不同的空间网格,比如1.9v的粒子间距构成了我们所在宇宙空间网,在该空间网下有特定的时间演变尺度,当然也有长宽高因素,构成了我们所已知的宇宙和维度。
能质粒子超出最小距离,并在一定比例下,形成能量,能量聚合成物质
如果在2 v,4 v,6 v,8 v范畴内,就变成物质了。
这些是某个外星人给出的数值,但很可能存在比v还小的间距。
能质粒子最小距离不同,构成平行宇宙的空间
但在1.1v的粒子间距下,也构成了另外一个空间网格,即另外一个维度或者说是平行宇宙,在1.1v的间距下所构成了宇宙也有他特定的时间演变尺度,当然也有长宽高因素。
但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和宇宙,是两个不同的能量系统。他们的空间网格大小不一样,时间尺度也不一样。
平行宇宙互相交叉,互不干涉
他们并行存在于相同的空间之下,也就是说在相同的空间下,他们大网套小网,但是互不影响互不干涉彼此的运转。
打个比方,在一个场地上,挂着很多渔网,同时也正下着雾。雾气和空气渗透了渔网,但是渔网、雾水、空间分子都占据着相同的一片空间,但是他们互不干扰。
不同维度的平行宇宙也是相同的道理,他们的差别是构成他们的能质粒子的间距不同,这就造就了他们彼此互不干扰,按照不同的时间尺度,运转与同一片空间下。
在我们的空间下同时存在1.1v,1.3v,1.5v,1.7v,1.9v,2v,4v,6v,8v.或许在宇宙的某些地方存在着0.1v,0.3v,0.5v....这些是小宇宙模型的概念。
大宇宙和多层宇宙的模型
关于大宇宙模型是个非常复杂的技术,即使是外星人也没有定论,也是在探索过程中。
有关大宇宙模型以下是我的推测: 我们把全部宇宙包括我们自身所在的宇宙合并起来,看作一个洋葱。我们纵向切一刀,看到的侧面是什么?洋葱核就好比中央宇宙,洋葱外层是众多的衍生宇宙。
中央宇宙是原始能质能量团所在的空间,能质粒子在向外扩张的时候,不断地分裂,能量不断地衰减,能质粒子的间距不断地扩大。
当能质粒子从中央宇宙的中心向外扩展的时候,能质粒子间距会产生一次距离上的跳变,同时也造就了一次能量系统上的跳变,形成了一个维态的宇宙,即小宇宙。
这样经过无数次的跳变,形成了无数维态的衍生宇宙,这些衍生宇宙层层叠叠地包裹着内核这个中央宇宙。
光有光谱,在光谱上,光波的波长不一样。同样,从中央宇宙到外层的衍生宇宙,从中心到外层也是一系列能量光谱。
能量光谱的波长就是能质粒子的间距,或者说是能质粒子构成的网格大小。
我们从纵向上看洋葱,就是表明了中央宇宙到外层的衍生宇宙的能谱变化过程。
能量在一级一级地减弱,粒子间距在一级一级地增大,我们所处的宇宙是在大宇宙模型的边缘,能量比较弱的小宇宙。
现在我们将一个完整的洋葱从横向上再切一刀,我们看到的侧面表明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衍生宇宙彼此交叉,衍生宇宙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像从纵向上看到的一样完全平行,而是有交叉重叠的现象。
即多个不同维态的小宇宙有交叉现象。我们所处的空间是在多个小宇宙的交叉点上。
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空间下有多个维态,这就是平行宇宙的由来,正如上一段所谈到的。
我们的地球所在的空间是在多个衍生宇宙的交叉处,但是地球是在某一个宇宙上运行,交叉处对应的其他宇宙并不会干扰地球的运转。
编者:解释下,多个衍生宇宙的交叉处,就是质量点。例如,黑洞、恒星、行星。所以,地球的衍生宇宙,其实还是以地球为中心展开的,多层嵌套在一起。所谓,升扬,并不是去到某个新的星空,而就是地球这个质量点为中心的,其它频率的地球。如果人类摧毁地球,是可能摧毁其它平行宇宙地球的。因为,虽然频率不同,彼此隐形,但是衍生宇宙,互相影响。
交叉处对应的一组衍生宇宙是关系比较相近的宇宙,他们互相挨着,是能量光谱中能量相近的一段。
生命的秘密
普通生命,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物质。而意识,本质是物质中流动的能量运动。
中级生命,是一种纯能量生命。
高级生命,是一种纯空间生命。它依靠多维度空间的彼此摩擦,而感知自我的存在。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无论是空间、能量、物质,均是能质粒子构成,不过是其在不同距离下的表达。
终极生命,是能量孢子。是能质粒子分裂前的状态,是源头,是造物主。
造物主的秘密
第一步,造物主分化为空间生命。
造物主在能量孢子分裂的一瞬间,能质粒子构成了多维度的空间。这时候就存在了生命,这时候的生命,是空间生命,依靠多维度空间的彼此摩擦,依靠二元对立统一,彼此观察而建立自我的存在。
所谓时间,是不存在的,它是能质粒子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描述。
第二步,造物主演变出光子生命。
当宇宙中,越来也多的能质粒子,超出了彼此之间的最小距离(类似普朗克长度),就跳出来形成了能量。这时候,依托在空间网格上,是纯能量。这时候的出现了纯能量的生命,那是一种光的生命,灵性生物。
它们通过能量的演化,来感知自我存在。随着自我感知的加深。能量越来越多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物质。
物质本质是能量的一种固态的表达。宇宙纷繁复杂的星空,均是能量生命--光子生命,自我表达后的固化物。
第三步,造物主演变出物质生命。
随着物质的增加,在物质中,能量的运动越来越慢。造物主的表达也越来迟滞。
这时候造物主将自身形象的光子代码注入到物质中,形成了DNA,将自身的表达浓缩到物质的内部,通过物质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光电能量,牵动物质,建构了物质生命。
所以,一切生命均是造物主,通过能质粒子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方式、不同个性的表达。
造物主所创造的一切,均是自我表达。它有两个目的,第一,构建不同个性的表达方式。第二,希望不同的生命,在自由意志下,对自我认知的探索中,明白自己的本质是什么(造物主的分身),构建一个向心力。最终宇宙回收一切个性,重新创造下一个宇宙。
以上部分内容,来源于,宋世鹏和埃德加凯西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