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佛教居士修行指南2024-12-14 10:45
1、学佛为什么要皈依?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
答:(1)、学佛如果不经过皈依佛、法、僧三宝的仪式,当然也可以学佛;但是未经皈依三宝仪式的人,在心理上,必定有所推托、踌躇、迟疑,遇到紧要关头,他们会说:我还不是佛教徒,我还不需要遵照佛教的戒律来做。比如:懈怠、放逸、邪淫、妄语、顺手牵羊等恶业和恶习,他们会原谅自己,更不会防范于未然。如果皈依三宝后,自己会做自我的约束、警惕和警策,也会受到师长和同修等善知识的鼓励,因为有督促与规劝,所以在人格的升华,道心的增长,修持的努力等各方面,都会进入正轨和常轨。
(2)、皈依三宝的好处,可说实在太多了。简言之: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后世乐,更可以由此而得到究竟乐(涅盘寂静)。
综合起来,约有八种:一、成为佛的弟子;二、是受戒的基础;三、减轻业障;四、能积广大的福德;五、不堕恶趣;六、人与非人(鬼神)均不能扰乱;七、一切好事都会成功;八、能成佛道。
如《优婆塞戒经》说:人皈依三宝的话,将来所得的福报之大,大得不可穷尽。譬如有一个宝藏,全国人民,搬运七年,搬之不尽,皈依功德,比这还要大到千千万倍。
2、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有何差别?
答: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差别如下:
出家以出离心为本,割爱辞亲,一心慕道,有了淡泊的出世性格,再入世作利益众生的事业;在家以增上心(增益福慧二资粮)为本,从家庭爱染中,渐渐培养出离心。
出家修行重于福慧双修,且依闻思修入禅定得;在家修行以修福为主,以慧为辅,依喜、舍结缘,培植福德。出家以寺庙僧团安居、共住清净为主;在家则依家庭眷属、五欲和乐为要。
出家以弘法利生、自觉觉他为主;在家则以喜舍布施、护寺护教为主。
3、已婚的居士想出家,该怎么办?
答:出家是信佛者选择的一种修行方式,无论未婚、已婚,均可出家,
按照佛教传统及现行国家政策,准备出家者,应妥善处理家庭、经济、工作等有关事宜,如:办妥离婚手续、工作上无遗留经济问题等,随后即可向寺庙申请出家,并在寺庙接受考查,期满一年,后方充许剃度出家。
已婚的居士出家,必须慎重抉择,不可轻率行事。从实践经验看,许多已婚的居士要出家,大都是因为家庭、婚姻矛盾或工作挫折,一时冲动而非冷静的理性选择。因此,出家后并不适宜寺庙生活,个别人最后还是以还俗告终。
故想出家的已婚居士,应冷静一段时间,观察自己内心是为信仰出家,还是负气之举。另外,如果对寺庙生活陌生者,更应循序渐进地了解、实践以后,再做决定。
4、如何佛化家庭?
答:所谓佛化家庭,即已皈依佛教的居士,以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全体家庭成员学佛,从而使佛教理念,成为全家的行动指南和准则,这就是佛化家庭。建立佛化家庭,能提升人的品质,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其积极意义在于以智慧照顾自己,以慈悲关怀别人。
(1)佛化家庭要做到:敬养父母如三世诸佛;夫妇爱敬如诸上善人;爱护子女如母鸡护雏。在家居士生活的第一要务,便是建设和乐的家庭。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慈爱,敬与养,教与育,做到自己最大的可能,才算尽了父母与子女的责任。
(2)、佛化家庭的经济收支:一是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所需,尽量避免从事与五戒相违的职业;二是要量力而行布施,除生活之外的收入应:供养父母,周济亲友,供养三宝和救贫济苦。
(3)、社会生活:必须对上尊敬、对下谦虚、对左右平辈礼让,不论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任何人不可有骄傲心和轻慢心,一律以尊重和礼貌对待,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对国家、政府应尽纳税人的义务和关心社会的责任,其目的是希望建立富强康乐、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
从净化人心进而净化社会,用佛法来帮助自己,用佛法来关怀社会,并且鼓励社会的大众爱护大众的社会。
5、全家中仅我一人学佛,该怎么办?
答∶如果全家之中,仅自己一人学佛,就应遵循不妨碍他人生活的原则行事,就如住在公共宿舍的情形一样,起居行事,决不可妨碍他人。要多替他人着想,互相体谅,互不相碍,否则,便容易引起家庭的口角。
切不可以为自己虔诚学佛了,就要别人来迁就自己,适宜自己,更不可强设佛坛,表现特殊,而招来家人的不满,年青人尤其应该注意这点。
一个人学佛,难免有些孤单,但这正好训练我们的心:一是学会适宜各种条件和环境;二是学习如何关爱他人;三是学习提升自己的心性,因而得到他人理解和赞赏。
总之,对学佛人而言,任何环境均可变成修行的道场。如果在家中尚得不到亲人的理解与支持,那又如何在社会上化度众生呢?
6、父母不信佛,劝他们反而被骂,请问该怎么做?
答:信佛或不信佛,均有因缘,不必因父母不学佛而过分烦恼。
做为已学佛的子女,当然可以成为父母学佛的助缘。但要有耐心,要运用善巧方便,不可勉强。
最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去感化他们。如果父母年岁大了,你一定要表现得比平常还要好,他就会觉得奇怪,你现在变得这么孝顺,跟过去不一样。你说这是佛教我这么做的,这样才能感动他,让他对佛法有好感,然后慢慢再劝他念佛。如果你所做的,他都不欢喜,你劝他念佛就非常困难。为了孝顺父母,你可以不必到佛堂,在家里念佛就好。如果出声念佛,他不欢喜,你就默念,一切要顺从父母。
如果他们始终不相信,也不必因此沮丧、怨恨,应一如既往,做好子女的本分,让父母怡养天年。
7、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答:学佛者应经常向社会及贫苦者布施。布施的基本原则是:
(1)、不自苦:应衡量现实的经济状况,不必存有与人比较的心态,只要随力布施,即使微分供养,也会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
(2)、不自恼:凡所有施,皆随喜随缘,不须为难勉强。
(3)、不后悔:布施后,不生起懊悔的心,不计算功德多寡,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4)、有意义:布施就像播种,种子要落在肥沃的土地,才能有丰富的收获。选择一块具有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利益大众的福田,让每一分的布施,都能发挥无限的功用。
布施之道,除了不自苦、不自恼、不后悔、有意义之外,还要有欢喜心、恭敬心,懂得细水长流之道。此外,身体的礼敬、劳动服务;言语的赞美,传播正法;心意的随喜及智慧的贡献,并对于众生无畏的布施,给予信心、希望、方便,更是布施的真谛。
8、在家人禁欲有无过患?
答:有。因为佛教并不要求在家男女断除情欲,盲目禁欲,反而会带来诸多过患:
(1)、对未婚者而言,禁欲的观念往往影响他们交友、择偶、婚配。不少学佛青年,在出家、结婚、独身的抉择上,举棋难定,不知不觉便成了大龄男女,往往错过了恋爱结婚的良机。
(2)、禁欲影响家庭和睦,有可能导致一方婚外情。对一般学佛之人,只要守五戒之淫戒,能不邪淫就很好了,不要想太多,否则会成障碍。作为一个居士,结婚之后有夫妻生活,这是正常的。不必因学佛而禁欲。更不可因禁欲的缘故,导致一方婚外情,而使家庭破裂。
(3)、禁欲有可能引发身心疾病。人若没有情欲,当然无须刻意培养,但若欲望已经产生,且是一种合理的需求,则应随缘满足它、疏导它,并在它的过程中思惟缘起;重点是不要压抑,更非放纵。有智慧,就能让我们心理平衡;定慧兼修,才能得到真正解脱。
结论:在家人对待性欲的合理态度应该是--随缘而不执着。
9、问:我学佛很用功,但其他人却说我越来越没人情味了,这是为什么?
答:这大概是因为你只顾自己修行,而忘记了身边的人。
修行是什么?就是修正错误,努力行善。通过修行,提升心性,得智慧,具大慈悲心、博爱心。如果越修越冷漠,则是偏离了方向。
佛教徒除了自身用功修行外,应该学会关爱身边的人,不能因自我修行,而淡漠了他人。
修行要成就,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
就智慧资粮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定、慧的修持来积累,而福德资粮的积累,却必须以众生为助缘而获得。佛经中说两种资粮,如同车的两个轮子一样,缺一不可,所以修行不是将自己封闭在黑屋子里,就可以完成的。在菩萨行的六度中,要求我们通过对他人行布施,自身持戒清净,能在人群中修忍辱,来培植我们的福德资粮。
对此,大乘佛教特别强调修行人与众生的关系,成就佛果与利益众生的关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花果。本着这一理念,修行绝不是无视身边众生的存在,它必须是以利益众生,作为自己修行的前提,这才是大乘佛子的正确修行宗旨。
事实上,佛菩萨都是悲心深重,度众心切,最有人情味的博爱者,绝不是薄情寡义,只求自我解脱的自了汉。
10、问: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现有心与丈夫和好,但他则冷淡对待,当如何面对此事?
答:你可试着用下面三个原则去实践:
(1)、假使能改变环境和别人的话,那就改变环境及别人来契合我们!如果环境无法改变,那就只好训练自己以适应外缘──这是第一个原则。
(2)、人非草木,每个人都有情。所以不管别人对待我们怎样,仍当用原来的爱心继续善待他们,继续善待他们也许不见得有效,但至少比恶意对待会有效一点。毕竟,我们不能鼓励离婚与外遇。--这是第二个原则。
(3)、第三个原则,不妨藉着各种兴趣,以疏导自己的思想与感情,比方听音乐、爬山、运动、旅游等等。总之,在没有违背法律、道德的前提之下,将自己的情欲予以合情、合理、合法的发挥,以疏导化解婚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