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如何修行:之十一2024-12-14 13:21
回归根本佛义
我们这个在家居士戒律篇,已经讲到菩萨戒了,菩萨戒我没从戒条讲,前集已经讲过,菩萨戒应该是佛陀灭度后,在部派佛教才开始产生菩萨戒,所以我们一定要来提倡佛陀度化众生,弘法四十九年的这种精神,那么我们就称这种为菩萨的精神。戒本有很多种版本,希望各位有兴趣去探讨,我们不能说,对、不对,好或坏,这种对、不对或好坏是相对待的,是依各人现在所需要的解释分别法来区分。因为各个时代的生活,文化等等都不同,也就是说当时印度的文化,和现在我们的文化及生活习惯已经有所差异,何况说离开了二千多年至今当然一定会有所不同。佛教是印度悉达多太子由于他感叹人生很无奈,对生老病死不能了解,所以才来离家出走,为了追求我们人的生老病死到底是何因,彻底来自体证,最后发现到法的自然,那么我们堪称为缘起法,后来传遍了全世界。印度的生活文化,和我们生活完全不同,何况佛陀当时为了想要度一些印度原有思想的外道,外道就是心外求佛,从心外去追求,认为说藉由天人、什么人的帮助可以让我们得解脱的方法,这种称为外道法。要借用印度现有的沙门生活甚至将旧有印度的一些习惯、方法,戒加以转变它的内容,目的也就是希望能够用他们过去执著的方法,来转化、引导他们走入正信。因为很多人,既然他要出家作沙门,或是修行的主要目标是想要离苦,追求解脱,但是毕竟他们找不到门路,无法找到一条解脱的路,既然是这样,佛陀当时想说若一下子全部改掉,他们会觉得难以接受。像我们现今社会世俗有一种俗例讲说新例不设,旧例不灭,有人若这样拜,我们跟著就这样拜,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盲目跟从的习惯性,所以佛陀他,当然是大开智慧的人,认为说我就不要设立什么所谓的新例,只须利用他们旧有的风俗习惯,来转化它的内容就可以了,藉此慢慢引导他们走入正信,所以佛陀用很多方法来应机教化。但是传到中国,当时,因为佛法要传过来之前,已经有大乘与小乘佛教的区别,大乘佛教取道较快的沿海路线传入东亚,而且也很快的就传遍中国,另外原始佛教则顺由斯里兰卡路线较慢地传布于各地。所以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当然有中国人的生活、文化方式,印度的生活方式,与我们中国的生活方式,当然不一样,因为它的天气、生活、历史,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通通不一样,所以为了要将佛法传布,等于也就是要将印度佛法传在中国里把它传布推广出去,就必须一定要运用方便法。过去传法的祖师,为了顺利弘法也一定必须运用。所谓的方便法也就是现有的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化加入我们佛教思想,来作方便的转变,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转迷入悟让他们走入正见。但是后来,时间愈久,方便法却愈来愈多,有的人以方便法作转变却不能将他本有的宗旨稳住,反而随顺了方便,慢慢离正见愈来愈远,就如我在回归自然第一辑所说,我们眼睛远远的看,若要看到一棵树的树枝及树叶较简单,那么若要看到这棵树头,就必须要走近一点了,同样的道理,我们已经离开佛陀二千多年了,只能见到枝叶,要见到树头较难,所以若要真的见到树头,我们一定要研究探讨根本佛教。既然我们要学佛,就应该好好地来学习佛陀的身教及言教,这才堪称是学佛,我们不能否认其他的宗教,也不能排斥其他的宗教,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因缘,各人有各人的智慧,各人也有各人契机的方法,要信什么我们没资格去要求别人,也没有资格去希望别人信什么,但是既然我们已经要来信佛了,我们就一定要来学佛。虽然佛离开我们二千多年了,难免我们离这棵树的距离愈来愈远,看不见树头,那么若要真正看到树头你就需要走近,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走近并亲近佛陀以前的根本佛教思想,这样我们就有办法彻底了解佛陀在说什么,既然我们要学佛了,我们就一定要学佛,这是我的希望。各位思惟看看如何?所以离开根本佛教愈来愈久,离开正见的生活当然会愈来愈远,虽然外型看起来是佛教,但法门的传布却是已经偏离了佛法,初学者往往智慧不能具足,当然也就不能够对佛法彻底了解,不能分辨出什么叫做真?什么叫做假?何况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有漏与无漏?再就当时印度复杂的宗教派别中,各个宗教都宣扬其法门均是究竟解脱之道,尤其耆那教所讲的法门,他们完全与佛教看起来似是而非,好像与佛教相同,也好像与佛教不同,你若不是真正有用功过,了解研究过,是分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佛教,对不对,所以往往外表是要学佛,结果所走的却是走向印度外道的宗教,这样的现象很多,也很可惜,如何可惜呢?我们想学佛,结果无法学到佛的教义,却学到印度婆罗门教的教义,这样你想想看,我们可怜吗?实在很可惜,讲起来也真的很可怜,他有心,但是初学者无法选择对与不对,所以不知不觉就走错了,他有要学的心,实在很好,但是因缘不具足,却自己误解佛法,学到印度的婆罗门教,及印度其他的宗教外道,这样实在可惜。所以佛法现在传遍整个世界,其中当然涵盖很多各国的文化色彩,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的根本目的、根本思想一定要与佛法的根本教义完全相应及契机,若无的话,只有外形是学佛,内在的涵意已经偏离,那样就太可惜了。所以此处我们一定要了解,千万不要盲目的信仰及盲从认假为真,否则,经过长时间的认假为真,要转变就没那么容易。也等于我们慢慢养成那个习惯,若不是大智慧的人,他就无法扭转过来,却随顺我们自我的主观,随顺人说我们就去听,不去分析对或不对,所以产生演变成佛教多元化。各人讲各人的话,一百个人讲一百个人的话,所以很多被称为名嘴的人,名嘴就是很会讲话的人,那么就受人称赞、及拥护,赞叹及供养,但是时代不同,真正的明师却反而被遗弃,明师就是他真的有修行,他讲的法真的正确无误,并且能与佛陀真正的教义相呼应,这样的修行者结果反而被人遗弃,不能得到像名嘴一样地受人赞叹供养,因此产生了很多的后遗症,所以这是现代社会的共业吧!
法尔如是 提升教众素质
因为社会的转变,不是过去多子多孙的时代,过去的人一生就是生十几个,像我父母生我们就总共生十个,现有的人生一个、二个,三个已经就太多了,社会在变、环境在变,以前农业社会走入现在所谓的工业社会,所以演变慢慢不同,从前是追求多子多孙,现在则是一个、二个恰恰好,有一些佛教里面的团体为了道场人员需求,不得不勉强来收僧众,这是因为道场广及道场分院多,所以若无法多纳一些僧众,就无法掌理寺院,寺院也等于是无人照顾,所以就比较不去注意这项,任何人来都不拒绝,来就收,不依照佛陀的教诫,因为依教诫来说应该先留在寺里面,经过见习两年的规定,导致引起了一些社会不满和误解佛教的问题。我们常常在报纸上都可以看到,这些也是社会在变、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的一种现象,这也是很如实,因为时代环境,走到每一个地方当然都有每一个地方的倾向出来。如果女众欲求出家,应该先住在寺院两年学式叉摩尼法,如此不仅可提升僧众素质,也可避免被误解产生很多是非出来,而影响到整个佛教。谈到式叉摩尼法的因缘,就是佛陀当时为了女众出家而规定的,所以我们应该不能放弃佛陀当时规定女众出家的式叉摩尼法,若是放弃式叉摩尼法之后,往往会产生很多后遗症出来,甚至让没有真正了解佛教的人产生误会。何况广收僧众素质不足,当然若素质高、出家众愈多,对社会、对佛教都好,能够将正见的佛教传布,能够让社会安和利乐,能够让大家过著人间净土的生活当然是最好的。但是质的方面若不好,也是很容易导致整个佛教界产生是是非非的问题,包括让外面的人误解,师徒失和气等等。如果因此演变出很多的是非,对自己或是彼此都不利之外,包括对佛教团体通通都不利。其实佛法不怕我们去考验,因为真正被误会的不是佛法,佛法完全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办法去否认掉,它是缘起自然法则,这是真正的真理。因为就是传法不对,就是僧众的素质不够,才是引起别人对我们佛教误会的最大原因,法的方面绝对没办法让人否认掉,因为佛法是考不倒的,简单讲,法没问题,有时候是因为人为的问题,所产生出来的而已。所以说到出家,出家并不是佛陀成佛之后才建立的,也不是佛教专用名词,出家沙门并不是佛教的专用名词,在佛陀以前,也就是说在印度佛陀未成佛以前,印度的文化就有很多种的外道沙门了,沙门也叫做出家人,是印度人对各类出家者的通称,意思是净志或息心两种的解释。也等于是佛陀未成佛之前的印度,就有很多所谓的沙门团存在,在印度的生活当中,追求佛法,是为了要了解真理,佛陀于自体证悟道之后,创立佛教僧伽,也依著印度文化沙门生活的方式生活,所以印度人就对佛教的出家人,称为沙门释子。同样是沙门,但是加了一个沙门释子,因为佛陀是属释迦族出生的,所以称为沙门释子,意思是释迦牟尼佛座下的出家弟子,就是这个原理,也等于说原本在印度就有出家生活了,并不是佛陀才制定的,意思就是这样。
世界上各类宗教出家的目的,都是想解脱达到自在,不错,出家的动机都对,都想说要解脱达到自在,但是以出家形态来达到究竟解脱,虽然是很多宗教之共同的思想,但是想藉用出家来实践禁欲的生活,以达到真正解脱生死最高境界的,却只有佛教而已。意思就是,虽然出家的沙门团很多,大家的目标也都是要解脱生死,可是以出家生活达到这个目标的却只有佛教,只有佛教才有办法达到真正了脱生死的最高境界,其他的宗教现在还没发现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其他宗教僧伽团外表看起来很相似,但是出家的内容却都完全不同,就其他的宗教出家而言,虽然也有他们的宗派,而且也各都有一套道理及修行法门或修持的方法,我们不敢否认没有,但那都是属于似是而非的理论及修行法,好像能够真正解脱,也好像不能究竟离苦,不像佛陀能够有个相当明白的次第安排,所以他们就不能按照次第来修行,演变到最后却变成盲修瞎练,希望死后能够生到天上,做天人来享乐,去那里喝好茶,享受云游四海的乐趣,就像我们中国过去所讲的八仙那种自在的生活。有的想说,我来修行就希望天神能够赐福免难,没有灾难,求神赐福给我,让我永远没有灾难,永远平安自在,绝对没有这种东西,有的话除非就只有深信因果而已,我们详细来参考佛教的起源,或印度佛教史,就能够了解。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不再讲到那里去,因为我现在是在讲戒,讲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希望各位拿印度佛教史,或是我本人有讲过佛教的起源--宗教的起源及佛教的缘起作参考。所以他们所修的就是没有一个根据,也就是说不能用如实的根据来成就,来体证,这也等于说是假相观。有一种叫做如实观,一种叫做假相观,假想的假相、幻想出来,佛教所讲的并不是幻想想出来的,而是真正如实,有凭据、有证据,你若是能够按照这样修就能够活著的现在马上去体证。并不是没有证据,没有根据的狂热,属于一种偏执的迷信,佛教一直都是主张破除迷信,才能走进悟,唯有破迷才能转迷成悟,并不是叫你走进迷信里,走入迷信就如同走入一条死胡同,不仅对自己本身的慧命没有帮助之外,还会在我们的生活里面,产生受人蒙骗的情形,更严重的有时候还引起家庭纠纷,甚至导致社会不安。所以佛教一直是叫我们要破迷信,不谈玄,不谈妙,无怪力乱神,这种的倾向,只有佛教的宗教生活才能完全具备,因为佛陀是建立在人性理智上来体悟真理,相当有凭据及依据,人人按照佛陀讲的方法去行持,人人都是能够体证的。就好像说捏手会痛,你捏就会痛,这是如实,并不是说捏不会痛,这就不是如实观的,绝对的真理,是佛陀亲自体证,由自体证的境界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并不是如一般苦行的极端禁欲,也不是无因果论者的极端纵欲,乃是依自然法则,顺著人性的实际生活,透过出家舍离世俗杂务,然后专心来修行,如实体验并观察身心种种正负面生命的现象,以证悟出究竟的离苦解脱道,这绝对的真理,并不是用假相观,而是用如实观彻底来观察体证。因此佛教所说的绝对真理,即是所谓世上一切无有永久绝对的,并没有一个是永远绝对的东西存在。因为皆是相对的,均是缘生缘灭而无常的,你有苦当然有乐,有生就有死,有善就有恶,有富就有贫,有智慧的人当然就有愚痴者,这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的当中所来成就的,并不是愚痴的人永远是愚痴,也不是贫穷的人永远都是贫穷,并不是有钱人永远都是有钱人,关于佛陀的讲法,是有一个业力。当一期的生命终结之后,除非你已经学到断灭一切烦恼执著,无所谓的求存、求生、求再生的心态,对贪嗔痴完全百分之百的消灭,不然你这期的生命尽了之后还有你的业力,依你的业力轮回,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所以不是永远绝对是这样,无论你内外(内外等于身心)绝无所谓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譬如说:灵魂或是梵我诸神之类。这等于也是因缘生灭,并没有一种永远不变的。譬如说:梵我,梵我从何而来,灵魂、灵魂从何而来?当然一定要有一个起因与结果,绝对不能无因自生,若是无因自生,我们就不能成就一个东西。佛教终极真理即是涅槃。涅槃也就是终极的真理。也就是说佛陀所讲的教义,终极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对此绝对真理的了解体认,亦即如实知见一切事物而无妄念或无明等所盖覆,也就是渴爱灭与一切苦灭。若要了解涅槃回归自然第二十集以上就有讲到,可能拿来作参考。
佛教的出家生活,并不是只有身出家而已,其实若无道念坚固者,是很难保持下去的,况且有很多人出家没多久就还俗,也有很多人出家不久就走入歧途。佛教虽然希望人人都能够来信佛、学佛,但却绝对不勉强人人都能够过出家生活,也不勉强人人都一定要去出家,实际上,也不可能人人都能够过著出家的生活,因为各人的业力、各人的观念、环境、思想不同,所以不是人人都能够过著出家生活的,实际上也不可能人人都能过著出家的生活,这是事实。现在佛教的出家,有纯正、正见理想的,当然也不可否认有不纯正理想的出家者,纯正理想的出家者,就是他痛感人生是苦,他能够了解,体会人生是苦,是无常、是空、是非我,所以他对人生的生老病死一切苦,产生无奈感,而且也是一个谜。所以世界上所有最大的财富,权力、名利、恩爱等等都是不能永久存在的,只要你的呼吸断掉,我们世间人有讲一句世间语言一命呜呼哀哉前气出去、后气没进来,生命就完了,一切名利等等,也随著结束了,居家生活虽然很有保障,经济很好,但是只要你遇到这段生命结束后,一切的名利也都随之结束了。因为在家居士社会生活比较有障碍,有种种不可去避免的事,而出家生活专精一心奉持禁戒,他体会这之后,就心想说我去出家修行一心专门来研究生老病死苦等等,佛陀所体悟的法,按照佛陀所讲的修行渐次来修行,藉自体证的经验之后,再布教利益众生。简单说就是身心必须都要出家,身住于山林寺院里,是属身出家,心里一心专精修行,不再恋慕世俗的五欲之乐,即是心出家。何谓五欲?当然是色、身、香、味、触,对名利的得失他都不沾粘,对世间五欲的名利,也不会去起贪执,不会再去执著「我,因此就会专心一致安心乐道,这种身心出家者,就是真正精纯的出家动机,也就是为了要了脱生死,也为了要来彻底了解生老病死的原因是什么?包括自己自利之后,再利益他人。
出家的动机及目标
当佛陀的僧伽势力愈来愈强时,僧团的规模也愈来愈庞大,也就是说沙门释子愈来愈多,所以依附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因为这个缘故许多怀有不单纯的出家动机者,当然也有机会依附于佛陀的僧团里,藉这个机会,我们简单讲一句俗话,就是凑热闹的人,混入了出家的僧团里面,这是难免的,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因为佛陀当时五年前开始弘法之初都没制戒,五年后才制戒,可见一些不单纯的人,已经走入当时印度佛教的僧团里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件事。现在也有很多身心出家的人,但是也有少数一些身出家而心不出家者存在于当今的佛教团体中,这也不能说无,一些人虽然他剃了光头,穿了出家坏色衣,就是说剃发染衣的人,虽然他已经至戒场受了具足戒,也住在寺院里,或独居或二、三个住一个地方,本身也做到洁身自爱,但是他的内心和外表,都是不一致。外形是出家,但是内心一直是被五欲所染,一直都是在追求世间的一切五欲,外表是出家相,但是内心却是渴求五欲,他们是为了生活,为了名利地位,而来出家,并不是为了离生老病死、世间一切苦来出家的,也不是为了要发悲心,来专心研究佛法,以便将了解的来传布给所有的人知道,能够在那里断了一切苦,他的动机,在起先要出家时就不单纯了,所以这种人看起来其实很可怜,因为他得不到现实生活五欲的乐趣,又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以后还会感召业力的轮回,讲起来实在很可怜。这是佛陀时时刻刻呵斥的一种出家人,在佛陀的时代就有了,时代转变至现今世界社会里,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准提高了,但这对身心出家者,我们刚才有说很多,只有身出家而心没有出家的人,当然也有少数。我们不敢说没有,佛陀的时代就有,现在时代怎么会没有呢?社会上有一些人对出家人不了解,反而会误会佛教的出家人,是因为在社会上遭遇到种种的失败,甚至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对社会前途已产生心灰意冷,没希望,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所以才走上剃发出家染衣的,他们不了解所以才会这样误解。如果是这种的出家动机者,绝对不是佛教的出家生活目标。譬如说:有一次我去参观佛牙,但是有一位大学生就问说:你出家是不是在社会生活没有饭吃,或家庭、事业等等失败才来出家?当他这样问我时,我就答覆:不管你有得吃、没得吃,这是其次,因为你们不了解现在的生活是如何的丰富与富裕,现时社会所欠缺的是内心,并不是物质,所以我说你不了解。但是有一样东西必须要了解,你回去看你妈妈或你奶奶,或是看你本人,你现在看不见你自己,以后你能够看到,但是你看你妈妈以前与你一样,但现在为何与你不同,你奶奶以前也和你妈妈一样,和你一样,为何现在不同了呢?所谓的会老、会病。那大学生智慧相当高,一听之后,就说已经知道我们出家的目标。出家的目标是世间没有一项是永远不变的,他很聪明,马上能够知道,既然是如此,我们要追求不变的原理,所以要对世间的一切彻底来体会,很不简单啊!
现在也有很多人误解佛教出家人是消极的,或是遭遇什么,这是他对出家不了解的缘故,但现在及过去也不可否认都有很多的出家人,都是他本身的动机不正确,而进入佛门内。现今的佛教,因为有些出家人动机不正确就慢慢的直接影响到佛教的团体,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这是难免的事。比喻说:佛陀在的时候,虽然佛陀做的很好,但是也有人毁谤他,骂他、加害他等等,从过去流传下来的经典就可看的很清楚,简单说就是因为环境及各人思想不同的缘故。慢慢僧伽的素质若不好,就容易被社会一些人误解佛教是消极的,他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反而看不起僧伽,认为僧伽是一盘散沙,僧伽本来是六和敬的,却被误认僧伽是散沙,不值得尊敬。其实出家人放下一切,不是什么都叫你放下,若什么都放下,吃饭也要放下,对不对?睡也放下啊!所以是应该放下的放下,不应放下的要积极去力行,应该放下我们就一定要放下,应该放下的也就是我执及贪、嗔、痴三毒,不做是非之争,不介入无关于断苦修行,或是对社会无利益的事,因为如此,所以才会被一些人误会,出家人是一种消极思想的表现。其实出家人绝对没有一种消极思想的表现,若消极时,为何来出家呢?就是因为起先出家动机不正确,否则出家人真正是一个很积极的人,其实佛教的出家人,自己应该放下我执,息灭贪、嗔、痴,如此利己的积极修行外,还要负起积极的教化,教化别人,让别人能够放下一切贪嗔痴离开一切大苦集。世界社会的是非罪恶祸乱起源,岂不是全由于我执、我们的贪、嗔、痴、放不下,而产生无明痴见而引起的,所以佛教的出家生活目的,是想自求解脱及助别人解脱,这才是真正佛教出家目的,而不是像一般人认为佛教出家是专对事业,爱情等等失败,而走入佛门逃避的消极生活误会,佛教出家是意志坚强思想正确,他有利己利人的大丈夫精神。所以若要出家,一定要先了解出家生活的情形、自己出家的动机是否正确,要出家一定要先了解,千万不要盲目。否则别人说出家好就出家好,别人说在家居士好就在家居士好,别人讲这好你就跟著走,那么你就是自己没主张,没有主张的人怎么有坚强的毅志、毅力来精进修行呢?何况修行要有长远心,若无长远心,你是无法马上修行就马上得到什么?现在社会就是因为产生一种速成风气,希望要得到速成,所以才有让别人骗的机会,才会被别人骗走,若是你脚踏实地,没有速成的思想,那么你绝对不可能会被人骗,这就是因为共业的缘故。假如个个都能了解,世间并无不劳而获,绝对无速成的东西,一定要靠我们自己努力才能获得成果,何况修行是一件比平常世间事还更艰难的事,那么你无正确的思想,要如何去成就呢?这是不可能的情形。出家的动机正确,你以后才能够成就,出家的动机不正确,那么你成就就很难了,所以佛教的形象,知见是否相同?就是说你出家的动机,是否与佛陀当时出家的观念统统一样,佛陀未出家前身为太子时,是因为对生、老、病、死苦之谜不解,对于我们人生,从哪里生?人出生后,为何会老?会病?会死?来世间为何有如此多痛苦,对众生不平等遭遇,互相残杀,为了解开这些谜团而出家,探讨这原理,追求这真正本来的面目是什么?经过了数年的修证,自体证中来确实了解,了解生出苦的根源,是由我们自己本身执著而来,无明故,有无明,所以我执,所以才产生互相残杀,产生生、老、病、死,求不得苦等等的苦现前。所以他已经真正彻底了解了,从此建立僧团,然后,他开始头一次度五比丘,再四处弘扬自体证的佛法,佛法,法就是缘起法、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我们在佛教的起源有讲到,希望各位参考佛教的起源及回归自然系列讲座,在这其中都有详细的讲述。因为建立了僧团,之后就开始传布缘起缘灭的自然法则真理,所以要出家者,也必须一定要具足佛陀出家修行的正见,确立出家的动机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不要盲目,否则只有身出家心无出家,也只是一位光头俗汉而已,外表像出家,而内心却与世俗无差别,这样对自己及佛教团体都没有好处。
佛教的组织及教徒
佛教的团体是由七众弟子所组合而成的,教徒有分优婆塞(在家学佛男众)优婆夷(在家学佛女众),式叉摩那(学法女,学法女必须住寺院经过二年学式叉摩女法),我们会讲到,我们会在戒律里讲到。然后沙弥(未受具足戒之出家男童)沙弥尼(未受具足戒出家女童),此处在我们讲戒的时候,式叉摩女与沙弥戒,我会再跟各位做介绍,其他比丘、比丘尼我就不介绍了。因为现在讲的是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篇,所以我就不介绍沙弥与沙弥尼,只说到沙弥讲到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我们都说过了,比丘(出家具足戒之僧伽)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之女众)。教理有分:一、五戒(包括十善):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五戒包括十善,这是属人天乘;二、四圣谛:苦、集、灭、道(回归自然就是在讲四圣谛),这是属缘起法;三、八正道:八正道包括三十七道品,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中主要实践的圣道,也是说主要的道品,八正道也是唯一修行实践的道路;四、十二因缘、三法印等,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包括涅槃寂静,若加上一条诸受是苦就是四法印,共称四法印,所以也有说四法印,也有说三法印。教主是释迦牟尼佛,由佛、法、僧、信众共同组成僧伽集团,佛教的组织就是如此,所以被称为佛教的三要素。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法简单说就是缘起、八正道,还有僧伽,起先就是五比丘为僧伽,所以如此三要素及在家居士优婆塞、优婆夷,以后慢慢演变僧伽当中产生沙弥、沙弥尼又加上式叉摩那法,所以佛教是属于七众弟子。简单说佛教的形成是由七众弟子来架构组成佛教组织,并不是只有佛、只有法,也不是只有僧,佛、法、僧三项就像香炉的三只脚,缺一不可。所以有的人认为说皈依佛就好,不用皈依法,不用皈依僧,这样就是不健全,所以在我们的三皈依里有说,希望我们能够多参考三皈依。因为佛教有如此健全的次第教法,及如此健全的组织教团,正因为这个原理,所以才能够将佛法流传遍布整个世界。
现今世界不知有多少信佛之人,由于信佛的人很多,就必须要有它的组织,来加以凝聚汇集,而在外型的组织之外也须有内涵如实的教理,这样才能够利益自己,利益别人,要不然慢慢就会被社会淘汰了。尤其社会渐渐地水准提高,人的智商愈来愈高,在这原则下,若不是真正具有利益社会、利益自己者,那么慢慢就无法立足,所以谈玄、谈妙、谈神格等,这种都骗不了人,虽然暂时骗得了,但骗不了永久,还是要如实按照佛陀的教义,脚踏实地修行,这才是真正的究竟,否则不仅无法达到离苦之外,往往还会误了自己、误了别人,可惜白白走这一趟人生。现在藉此因缘来介绍沙弥,很多人不了解出家必须要经过沙弥,我们现在来介绍沙弥和各位互相研究什么叫做沙弥?沙弥二字是梵语,在中国解释分为两种息慈,止息的息,慈悲的慈,勤策戒律也有这样说,亦有称呼求寂共三种,息慈者即是息恶行慈的意思,也就是熄灭世俗污染,慈悲济世众生,那么要慈悲济世众生,必须要修行,修行一定要随观身口意,行住坐卧悉明觉,口语不离一切法,不要讲世俗话,一些世俗话讲多,就容易被世俗的环境影响。勤策者,意思是对修行精进,真正的猛勇策励。求寂者,意思是说求灭苦入寂灭之道彻底了解苦,而来修行离苦达到圆寂之果的意思,圆寂就是修行,透过修行达到圆满寂静,简单说,也就是究竟涅槃解脱之道。所以此处我们要了解。时间过的很快,又到了,所以在此处跟各位说一句:再见!感恩各位的护持,感恩!再见!
大愿语录:
真正障道的是自己懈怠,不肯努力精进。真正障道的是--被自己过去潜意识的习性所牵制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