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如何修行:之五2024-12-15 09:17
饮酒乱性五戒堕
我们前集说到五戒的饮酒戒,不管是根本佛教或是后期的佛教(大乘或小乘佛教),其实大乘和小乘,是因为部派佛教才开始分为大乘、小乘佛教,部派佛教以前,根本没有所谓小乘和大乘的区别,都是大乘,但是,不管大乘或小乘都必须持守五戒中的饮酒戒,佛教自五戒乃至大乘菩萨戒,都必须有这条戒酒的规范,因为佛教重视智慧解脱,并不是重视创造修功德而解脱,也不是重视你持守修苦行而解脱,重视在中道智慧解脱,五戒之中饮酒戒属于遮戒,因为酒的本身是没有罪恶,很多人认为酒是米做的,酒不是荤。为什么不能饮酒呢?因为酒可以让你乱性,为了饮酒而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很多,家庭破裂、社会不安等等,都是饮酒乱性所引起。喝酒时第一杯是人在喝酒,第二杯就变成酒在喝人啦!迷迷糊糊一直醉下去。酒本身当然不是什么罪恶,但是饮酒乱性会导致你惹出了罪恶,所以酒是一种遮戒,为了遮止饮酒乱性造成其他的错,为了避免犯罪,所以我们必须要制饮酒戒,佛教不准饮酒的动机是在这里,饮酒虽然不是犯罪,但是容易使人去犯罪,在经律中有流传一个故事,在迦叶波佛时,听说有一位五戒的信士,一向持戒很清净,有一天从外面回来,因为他很渴,那时有一种酒,没有颜色,也没有什么酒味,一碗水色的酒放在桌上,因为他口渴以为这杯酒就是水,哇!很渴就把它喝下去了。因为他很渴的关系,所以,一口就将桌上这杯酒当做白开水把它喝完,但是喝到肚子里没有多久,酒开始在肚子里作怪,哇!叽哩咕噜酒性开始发作起来了,当酒性发作起来时,由于酒精的刺激,神经系统起了兴奋,茫茫渺渺失去理性,产生一股冲动。没有理性倾向,失去理智的控制,导致连续犯了很多的大戒,犯了什么戒呢?第一就是在他无法控制理智饮酒乱性时,看到隔壁有一只鸭(有说鸭、也有说鸡,都不要管,就有一只属于这种家畜)从隔壁走过来,走过他家,他在失去理性情形下,便把那只鸭抓来,把它杀了,煮熟了吃它。隔壁邻居太太看到自己的鸭没有回来就去找,到隔邻受五戒信士家去问说:哎呀!我的一只鸭今晚怎么没有看到,是不是跑到你们这里了?这位误饮水色酒的五戒信土,因为酒精的刺激使他产生了冲动、兴奋,所以见到隔壁太太来找鸭又起了欲念的淫心,在冲动之下把她强暴了,这强暴是邪淫。事后隔壁太太将事情说出来,很多的邻居便合力将这个人抓起来,把他送去官府治罪,到了官府时因为他还在酒醉便开始打大妄语,不承认他有偷鸭,也不承认他有强暴她的罪行,都不承认,这位五戒的信士,只因为误喝了一碗酒,竟然连续犯了五戒,所以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他怎么犯了五戒呢?只因误喝了酒,导致饮酒乱性、窃盗,抓别人的鸭,杀生、杀鸭,邪淫强暴人,又妄语,所以,只为了喝水而误饮酒就造成了这么大的罪业,各位可知喝酒的问题是相当大,虽然喝酒本身并不是什么犯罪,但饮酒之后乱性,可使你造罪,这是事实,所以佛陀才制戒不饮酒。
现在社会因为喝酒乱性而犯罪的人,不知有多少,因为喝酒破坏家庭而产生了很大的悲剧,所以不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应该戒酒,不论你有受戒或没有受戒,对于这个酒戒我们不可以不谨慎,因为饮酒会产生社会的不安,因饮酒乱性而产生家庭破裂的个案很多,怎么说也说不完。佛陀时代也有一个名叫莎伽陀的阿罗汉,他已经达到了脱生死,他对世间贪、嗔、痴、无明均止息了,听说他的神力可以降服毒龙,有一次,在他乞食时有人故意用一碗白色酒来供养莎伽陀,莎伽陀不知道,认为是水而把它喝下去,不久托钵完后要走回精舍途中,已经酒醉躺在那里了,醉倒了,佛陀看到之后,藉这个机会便对他的弟子开示,因为佛陀当时制戒乃是应缘所制,很多是因僧伽里犯什么戒,这条戒会影响大众生活,那么他发现了,便立即制定,然后佛陀藉著这个机会开示告诫弟子说:这莎伽陀他以前可以降服毒龙,现在呢?简单说连一只蚂蚁、癞蛤蟆都不能降服了。由以上两个个案来看饮酒的过患,我们就应该了解不可对饮酒不慎重,饮酒最重要的是怕你饮酒乱性,但是有很多人他会说一句什么呢?啊!我这个酒量海量喝酒不会醉啦!这种人最会醉,认为自己最有本事的人,往往最会失误,若谨慎的人就不会,所以很多在家居士在事业上必须要应酬,对酒的问题凭良心讲实在很难,但是,切记!一定要谨慎不可乱性,最好不要喝,没有办法者应该要注意千万不要饮酒乱性。什么叫做酒呢?在四分律中有说:酒者木酒(用果汁做的叫做木酒)、粳米酒、余米酒、大麦酒等等,反正有很多办法做出酒来,有产生酒精让你喝下去会乱性者,我们都解释为酒。那么如何算是犯饮酒戒呢?在四分律中有说,酒色、酒香、酒味,不应饮、不能吃,在十诵律中也有说:饮酢酒、甜酒、若麴、若糟,一切能醉人者,每一口都是犯婆罗夷罪,婆罗夷罪是堕的意思。佛教重视智慧解脱,你喝酒乱性,头脑不会清楚,何况说修行呢?世间事做不好,更别说修行?所以就是堕的意思,不管怎么做,只要你喝下去可以使你乱性、刺激,这种都是犯婆罗夷罪堕的意思,若单独作酒色,没有酒香,没有味道,看起来应该没有酒香已经没有味了,让你喝了不会醉,饮者不犯,所以这一条的意思是要我们了解重点在酒醉、乱性的过患,若但作酒色,无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饮者无罪,四分律中也有说:以酒为药,这是不犯,像今天我们身体需要,必须要用酒来做药,那你喝了也无犯,所以假使你肉体生痔疮、生疮、生一些皮肤病或者受伤必须要用酒者,你用酒也无罪,所以有很多开缘的地方,我们浓缩起来,是要了解佛陀制戒的精神所在,并不是被戒绑得死死的,否则说一大堆理论做不到,还使人起烦恼,对人没有帮助,反而让人起烦恼,终归一天放弃,为什么放弃呢?哎!反正难试我就放弃了。因此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持守戒的精神,和了解佛陀所制酒戒的重点是不超越道德的行为,因为你超越道德行为就是犯戒,做事不能违背道德,道德规范也就是戒,这我们一定要知道,佛教是重视实践,以理论来帮助实践,无法实践的理论对我们没有帮助,但是不要别人可以做,我们却无法实践,这样就不对了,五戒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五戒十善与沙弥十戒
通常有很多人,都会将五戒和十善分别来解释,区分为有一个五戒和有一个十善,也有将十善称为十戒,十种戒,但是在佛陀戒律之中,并没有将十善列为一个戒品,如果说受十戒者,一定是指沙弥十戒,什么是沙弥呢?就是说你剃度要学出家人,包括年龄未到的,全在未受戒之前一定要守沙弥十戒,这沙弥戒建立好,教界里僧伽的质就高,不过现在有很多人住不到三天就想剃度出家,不要说沙弥戒,连出家的意思他也不知道,出家的意思他真的不知道呀!不知道出家的动机是什么,来寺院看到:哇!出家人大家都穿一件僧服,看他剃一个光头,别人都叫他师父,让你看到后感觉很庄严,产生好奇心,要不然就是在社会上暂时看不开、压力大,或是对社会生活感到格格不入有不平衡的心态,当他(她)来到寺院,看到寺院环境很好,大家都满脸的微笑。嗯!他认为这生活很好,那么就出家了,这种对佛教质的提升并无帮助,佛教的僧伽要受人尊重,必须重视质的提升,而非重视量的增加。当然质好、量好这是最好,只求量不求质,对佛教是没有好处的,若僧伽的质都良好,那么任何人看到我们就会尊重,若僧伽的质不好,虽然有很多的出家人,但这还是害了佛教,害了社会,坦白说是这样。所以,沙弥十戒相当的重要,沙弥十戒建立好以后,他要受比丘戒(比丘尼戒)是不难的事,也可以说像一棵树没有把它的根照顾强壮,台风来一下就倒了,若是你把树根照顾得很强壮,那就不怕树尾刮台风,所以沙弥十戒是很好的,当初我有一个构想,想要来开一个沙弥学院,也就是不管社会任何人,只要他们对出家有兴趣,就可以来读这沙弥学院(这当时也是圆光佛学院性运法师,包括南普陀一些法师听说我要办佛学院,所以建议说是不是可以来兴办一个沙弥学院)。我当初想,这沙弥学院,也就是说只要僧伽的基础建立好,不论到哪里都不用怕他怎样,基础建立不好,僧伽的素质则会很差,所以沙弥十戒,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十戒,但沙弥十戒的内容,与十善有不同的地方,那么沙弥十戒就顺便介绍: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非梵行,就是不淫,五戒在这个地方是不邪淫,但是沙弥戒在这里叫你不淫,断淫戒这里不一样,第四不妄语、第五当然不可以饮酒,沙弥十戒前面五条和五戒一样,不同的一项是五戒是不可邪淫,因为五戒针对在家居士,所以佛陀制定不可邪淫,但是沙弥十戒有断淫欲,这是不同的地方,第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要说出家了还挂了一大堆叮叮当当的东西,这后面会说到,在八关斋戒的地方会说到,第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第九不非时食,这像受八关斋戒一样,跟八关斋戒一样了,但和八关斋戒分开讲,最后一条就是不捉持,就是不拿金银财宝,这条戒是当时在佛陀时代制定的,但这一条戒现在难以适用,如果说出家人不能去拿财宝不能拿钱,当然这戒律是很好,像印度,或像泰国根本佛教里,有很多出家人出门,就有一个在家居士会给他买车票坐车,但是他们佛教国家坐车不用钱,在我们这里坐车一定要钱,出门若没有带钱,像我在山上,如果要走去莲华精舍,或走去妙音精舍就需要好几天,所以必须要开车,开车必须要有汽油钱,而且出去要吃饭,都需要钱,因此这一条当时佛陀制定的戒,到了现在是很难来持守。
那么十善的内容是不一样哦!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不一样就是在这里,所以和沙弥十戒里的不淫,不一样,第四不能妄语这都一样,第五不两舌,第六不恶口,这会说到,第七不绮语,第八离贪欲,第九离嗔恨,第十离邪见,邪见就是痴,其实这十善它是包含在五戒中间,也可说五戒里包含十善,怎么说呢?我们以上所说的十善,它都包含在五戒里,将五戒拓展解释就是十善了,也就是五戒包含了十善,就是这样。所以五戒十善通常都是连在一起说的,十善实在是五戒分化只是细说得比较清楚而已,离开五戒就无法说十善了,也就是说离开了五戒就没有十善。比如说: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这都是从不妄语中细分出来的,所以修五戒十善就能得到人天的果报,也可说五戒十善能感招人天果报,前面在说妄语戒时有说,妄语戒包含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若说五戒就具足十善,这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五戒具足十善了,所以五戒来配十善的情形,第一就是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妄语里包含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第五不饮酒,不饮酒包含什么呢?因为饮酒就容易乱性,你若不饮酒不乱性,就远离贪欲、嗔恨和离邪见,所以五戒能说成十善,十善也是五戒的细分。因此五戒包含十善,具足十善戒也就是持守五戒清净,就是具足十善清净了。
功德导引入门 随分证、随分得
那么受持五戒有什么功德呢?说到功德,有很多人会说唉呀!时常都在说功德,其实佛教是重视涅槃究竟解脱的价值,并不是重视功德的价值,凡是应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一切,都是佛教徒必须要去力行的戒律,为何还要落入个功德,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佛教它是讲三轮体空,做善事的人,所做善事的物件,包括所做的方法,全部都不可以去执著,简单说也没有所谓的功德,因为你心有想修功德,那么你会感召人天果报,但是佛教重点是在涅槃究竟解脱,并不是在功德价值的观念,我们应该知道,这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也是我们的责任,何况我们既然有经济力量,多做一些利益别人的事,并没有什么,回馈社会嘛!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相当的因缘关系,这在以后还会说到,现在我们不要离题太远。我们应该知道,去做一切我们应该做的事,这也是自己的责任,不应该有求功德的心态,这种持戒行善精神,才是真正学佛,才是真正的目标,所以行一切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应该是没有执著在功德,但是话又说回来,在我们初学凡夫来讲,修行有次第,要做到这样的功夫,并不是那么简单,一开始若跟你说没有功德,就有人会将它变成断灭,反而变成断灭法,像很多人不了解佛法,我说觉性随五蕴生灭,那么他认为这是断灭法,他们再创造了有一个觉性不变,有个觉性不变存在等等,若是觉性不随五蕴生灭时,那就不用修行了,修行要做什么?修行是要离苦的,记清楚!修行不是要落入神格化的,我们这肉体的五蕴有觉性没错,但是五蕴消灭后觉性也随著消灭,这是五蕴觉性消灭而已,若是认为还有自性的觉性没有生灭,那么请问这种因缘如何来?自性的觉性因缘如何来?所以这是违背佛陀所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说,如果认为自性的觉性没有生灭,那么根本他的出家或是修行学佛动机,并不是为了离苦,这种误认为另外还有一个清净地方的观念,并不是离苦的修行,有很多人抱持著这种观念,事实上要悟缘起甚深法真的比较难,这是难免的,所以修行不是那么简单,只有这地方就很难了,何况说修行有很多次第,刚初入门的凡夫你叫他修却说没有功德是不可能的,告诉他布施没有功德,帮忙别人也没有功德,他不可能来修,所以凡是任何事情都有次第,学佛也是一样都有次第,世间学问也是一样都有次第,将有功德的观念慢慢引导进入达到三轮体空,这是一个次第的过程,这都是一种修行层次,修行过程我们不可说没有,也不可说不对,由修持三皈戒来做入门修持五戒的准备,以后依次第进入五戒、十善、八关斋戒,甚至菩萨戒,都有一层一层的次第。并不是说你没有经过这一层一层的次第,就不能修戒,就不能够了解修行,当然你可以不用经过这次第完全做到好,这是最好的,但是这已经是果地的人了,既然是解脱果地的人也就不需要说什么戒了,他的心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用持戒,不用说戒,自然他就是按照戒律去行持了。这个戒是有层次,修行也有层次,从持守戒律一层一层的引导,藉由一层一层的引导由浅入深,这样大家才有办法,才能接受,所以从出发点的心态去了解,我们也就不可以否认这是没有功德的,但是只要慢慢体证到佛法的意旨,当然你就可了解,所有功德非功德的心态在哪里。
若是我们持守戒律,在持戒当中再产生个出离的心,出离什么心呢?是出你贪嗔痴烦恼等等的心,执著等等的心,因此可以证得涅槃,也就是说我们本身,从初地慢慢到果地都是个过程,佛教重视持戒,做我们究竟解脱涅槃的资粮,并不是持戒就能得到解脱,这样佛陀只说戒就好了,不用再叫我们生出智慧,不可以认为持戒就可以得解脱,持戒是你解脱的资粮,解脱的助缘,不能没有戒,也不能没有定,我曾听说:持戒修定是傻子,真正先修智慧再来持戒,修智慧以后,你的定和慧自然而然就生出来了。这种本末倒置的说法,到底他是根据什么来说我都不知道。大概书看太多,没有实践,也没有次第,头脑迷糊了才乱说一场,你没有持戒心不安,心不安定如何来开智慧,提心吊胆每天都烦恼。佛教重视消灭你的烦恼,止息你的烦恼,达到究竟没有烦恼,并不是你没有经过持戒,你的心会安,每天吃饱了,做坏事情你的心会安吗?危险哟,稍为动一下,看到一个人眼睛一直看著你就怕了,心想:是不是我昨天做坏事他有看到,我昨天做坏事情他知道?那时你的心就会蹦蹦跳了,不见得说你有定,不见得那时你会摄心,不可能,你看报纸在报导,很多哦!年青逞强等到做违犯大事情要把他枪决之前,他不可能有多么英雄,那时两脚都软了不会走了。所以人平常都喜欢赌一口气,那一口气值多少钱?能够好好的来持守戒律,就是最大的自由,也是最大的根本,也是最大福德,所以刚入门的人对福德,我们不可以把它否认掉。如把它否认掉,往往就架空,如果来持五戒只求人天的福报,或是持戒力量比较薄弱的人平常会被环境影响,意志比较不坚强的人,也可以因此不必来堕入三途苦,意思是说我们能来持守五戒和十善,但是你若无法将五戒十善持守得圆满,至少我们持守一、二、三条,随分持、随分得,至少也这样呀!你都不去持,你就没有机会了,随分持,随分得,以后你的果报就随分受。这么好的事,大家最好积极来随分持,最好能持到圆满,即使不能圆满,以你的力量和在你工作当中随分得、随分持。无法持戒的人,他就是因为不了解持戒的好处,也正因我们能随分持,至少我们不会堕入三途苦,若是持戒种子因缘成熟,再更进一步,进而继续超越三界,如果五戒不能每条持守没有关系,持一条有一条的功德,至少以后可以保住你的人身,不要死后落进地狱、饿鬼、畜生,要学佛的机会就难了,是不是这样呢?所以现在我们有正见的种子,假使你这一世能学到解脱最好,不能解脱由你的业力轮回演变产生来世,你一定比别人更好,至少你能保住人身,不用堕落三途苦,持戒那么好,所以持戒至少可以决定你舍此一身之后的人天境界高低,和你以后来出生人间的好坏。了解这种叫做业力的轮转,业力的轮回,我们生死的轮回,现在和以后都不出自己,由于自做自受而产生,没有人可以给你的,也没有别人操纵你,也没有别人替你承担,都是由自己的行为感召一切苦乐,都由一切行为感召一切来世的好坏,当然我们修行不要想修来世,这是最好,因为你想有来世,你就想求生、求存、求再生就落入灵魂种子里,可是我们假设努力用功精进不能达到这境界,我们还是有持一分一分的功德,持二分二分的功德,持三分三分的功德,以后来世的好坏,是你现在所做的一切行为。所以我时常开示,我们认真做事,认真持戒,认真修行,千万不要为以后铺路,假如你只想要为以后铺路,现在没有认真脚踏实地,那么这都无法为以后铺路,都空说而已,也就是说我们未来的好坏,完全是依现在持五戒清净多少而定,因为正报若好,依报当然就好,比如说我现在握个拳头,往桌上打多大力,当然我的手就有多痛,打大就大痛,打小就小痛,一定的道理呀!所以,凡事都依自己的行为所感召,现在痛苦的轮回包括以后生死的轮回,全都由自己的业力牵引故,所以能持戒多少,我们尽量持多少,最好能持清净,不能持守清净就认真去持守多少就算多少,这都没有让人占便宜,也不是佛祖得去,也没有什么人得去,我们自修自感受、自修自体证,不用等到时间到叫天叫地抱怨也没有用。
持戒为悟道的资粮
佛教持戒的目标,并不是求死后升天,或是求来世的享受,佛教持戒建立在安定身心,精神集中,当你精神集中就观察思惟,观照思惟身心的变化,来悟证缘起甚深法,来消除你的贪、嗔、痴,止息一切生死烦恼的大苦集,重点在这里。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升天虽然是好,但是升天不如人间,怎么说升天不如人间?因为天上也有它的寿命,福报享尽之后,他又必须堕入三途苦,怎么说?我讲一个故事,把它当作故事,有时不讲一些故事,大家会感到很无聊,反正在因地当中,必须要说一些来做参考,印顺导师说一句正直舍方便,只要方便不引导别人走不好的,所以我勉强说一些故事,这个在律中有记载,目犍连尊者,他有一个在家的弟子,这位在家弟子叫耆婆,是印度当时最有名的医生,很能干,但是他皈依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这个耆婆自从皈依三宝后,免费为僧伽看病,治病不用钱,他这种发心的功德,慢慢的累积,累积到有一天,耆婆死去了,肉体已经坏去,并不是他做医生就不会病死,他也是会死的,这因缘和合的东西会生、老、病、死,佛陀也是会,有的人会说呀!出家人不会生病,开悟的人不会生病。佛陀也会生病,佛陀也有病呀!大家也有病呀!因缘和合的肉体,谁说没有生病,有很多人说:开悟的人就不会生病呀!谁说不会生病哦!会死去呀!所以生、老、病、死是自然的事,任何人都不能左右的,只是你心里生老病死的痛苦会解除而已,这肉体的生老病死大家都会经过,生老病死有二项,一项就是身体的生老病死,一项是你心里的生老病死,而你心里的生老病死能用佛法来消除,但肉体的生老病死是没有办法用佛法来消除的,所以耆婆死后听说感召去天上三十三天,有一天目犍连他也有一个弟子,怎样呢?生了一种怪病,医不好。那么目犍连那时想生病既然医不好,当时医术很好的耆婆已经不在了,是不是来找耆婆问看看这种到底是什么病呢?听说他用他的神通去三十三天找耆婆,那时刚好看到三十三天里面的天人,每天自由的享受,开著他们天上的工具,都要去乐园玩,看到目犍连都不理,也没有半个人理他,由此体会天人的福报是不错的,后来耆婆看到目犍连,也没有停下来,只用手比一下而已,又享受去了,看到这里以后,目犍连就去追他,就问耆婆说:奇怪哦!你见到我为何没有停车呢?也没有停下跟我打个招呼呢?耆婆回答说:哎呀!我们来天上生活享受最要紧啦!因为生活太好了,身不由己,不能自主呀!并且说:我已经算是最好的了,我还举个手跟你打个招呼,你看其他人看到你,连理你也没有。哇!事情大了,这个故事不论是事实,或是假的,还是一种启示都好,也就是说生在天上的人,他沉迷在欲乐的享受中,那么就会忘记了苦,不知道苦,所以说,天人享乐不知苦,难学佛,地狱极苦难悟道,难悟出佛道,所以从耆婆的故事里就可以了解去天上到底要如何修行呢?何况天人有他的福报,去到那地方没多久,已经忘记三宝了,他忘记苦也忘记三宝了,这个故事,说明天人享受而忘记了修行,那么等到天上的福报享尽后,像存在银行的钱你拼命把它花完了,再要去银行领钱不可能给你,借钱还要担保且生利息,不可能你银行的钱领完了,银行还让你领,也就是说你在天上的寿命终了还是要堕落下来。
所以五戒的功德可依各人的志愿,但是佛教对持五戒的功德,只是增长我们悟道的资粮而已,千万不要误解我修持五戒有功德,就是能解脱的,并不是这样,持五戒的功德是增长你悟道的资粮,这句千万要记清楚,也千万不要来修行后想要去什么地方享受,人间最好修行,人间有苦,你才了解要出离苦,所以佛陀说苦集灭道,你没有苦,怎么去悟道,怎样想去离苦呢?学佛就是要离苦,没有其他所求,离一切苦,一切苦全部离开,你就涅槃了,学佛是涅槃最高,涅槃以后没有,涅槃以后还有东西那就不是涅槃了,在回归自然里有说很多。虽然持戒是依各人志愿,不能勉强你去持戒,像社会的法律,法律叫你不要去做的事情,你犯了法律后将你捉去关,然而佛教却不是,它是自由的,你持不持是你的事,不持是你自己去受苦呀!你要持就不会受苦了,你就自由了,所以持戒本身就是自由,没有持戒就没有自由,而且佛教持戒最大自标,是在增长悟道的资源,也跟其他的宗教完全不一样,其他的宗教都想要求天,求去天上,求去另外一个地方,何况现在持五戒的人,他当下得到家中的和乐,得人缘,子女孝顺,因为上正下就正,上歪下就歪,以身做则,这种家庭让人看起来整个气氛就不同,包括可得到众人的因缘,走到哪里,就让人赞叹敬爱,你说的话让人喜欢听。那么你说话不符合道理,嘴里说没有这样做,或许别人比较不会听,但也可以减少很多没有必要的麻烦、是非等等,内心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得到安静,所以持守五戒的好处很大,从我们持守五戒的功德力,可以来亲近善知识,就是说你来持守五戒,慢慢福德善根因缘增长,你就会亲近到正见的善知识,正信的善知识,然后你可以闻到他所说的正法,然后思惟、修行、悟道,这必须有个次第,悟道后,按照悟道的过程来修道实证,走入涅槃,断灭一切忧悲苦恼,免受长期生死轮回痛苦的压迫,止息了生死轮回,所以这有个次第,希望各位一定要知道,持戒就是增长我们悟道的资粮,很多人说持戒会解脱,我敢说只有持戒没有运用智慧思惟教义是不会解脱的。依据经典所说:每持一条清净戒,就有二十五位善神随身保护,也就是说你有持一条戒,那么就有戒神跟著保护你,当然,这样说对很多初入门的人,比较会用功修行,所以可以运用很多方便法引导,但是不要太离谱了。若是持五戒清净者,就怎样呢?每一条戒听说有五位善神随身跟著保护你,你若能持五戒,五五就二十五了,有二十五位善神保护著你,当你出门一些善神把你保护著,其实要保护是要靠你自己时时刻刻生活谨慎,做事谨慎,要不然的话有这么多神在保护,开车时眼睛闭起来,要保护到那里去呢?若我都不用去赚钱,只坐在那里等神的保护,肚子就饿死了,经营事业神在保护我啦!那么你的事业就倒下去了,所以真正要靠自己,以自己本身的正见确实认清当下,认真经营事业,这样才是真正的大保护,会这样说的原因是为引导一些初学者,引导一些求功德及平常信外道、神界的人,慢慢引导他们走进佛教的方便法,所以听说这二十五善神都会跟随你的出入,照顾你的起居生活,让你逢凶化吉,现在社会很多人要改运,那么要改运时你就不用改了嘛!时常要去改运是浪费钱的,你本身来持戒就是每天在改运了,这么好,那我要来持戒,持戒有那么多神保护我呀!就是在改运了,来庇佑我们逢凶化吉。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下星期再来介绍持守五戒还没有说完的地方,感恩诸位,祝福各位都逢凶化吉,祝福各位时时刻刻持戒清净得安乐,再见!
大愿语录:
柔和忍辱,无有穷尽,相反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若能忍一分,便有一分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