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在“竖三世佛”周围的十八个人是谁
2025-01-30 08:03

在寺院大雄宝殿中,常常会供奉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他们被称为“竖三世佛”,在三尊佛周围,还会供奉着18位形态各异的人,也就是十八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在大乘佛教中,罗汉是仅次于佛、菩萨,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的最高果位。

修得罗汉果位,就已了脱生死的限制,没有任何烦恼,还可以接受天人的供养。

据经典记载,佛陀有十六位弟子,接受了佛陀的嘱咐,不入涅槃。公元二世纪时,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更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敬。

佛陀令十六位阿罗汉永久住世,目的就是要维护正法,传播佛法。后来,另有一种说法,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国师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应该把迦叶尊者和弥勒尊者加入到十六罗汉中,构成十八罗汉,由于是皇帝钦定,十八罗汉才最终被确定下来。

坐鹿罗汉,他原先是一国的大臣,出家修成罗汉后,常骑着鹿回国,劝导国王出家。后来,这位罗汉向国王讲说了贪欲的可怕,结果国王就跟着他出家了。

欢喜罗汉,他是一位颇具口才、学问的大论师。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兴。他常常面带笑容,故称欢喜。

托钵罗汉,他是佛教慈悲平等的象征,他总是给众生供养他的机会,为他们培植福报,跟随众生根性为他们说法,度化众生。

托塔罗汉,他是佛陀最后一位弟子,因为忆念佛陀,常把装盛佛陀遗骨的佛塔托在手中。这位罗汉修到了五神通,道行超群。

静坐罗汉,他原本是一位好动的武士,出家后就采用静坐的方式修行。

过江罗汉,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的爪哇岛去传播佛法,因此称之为过江罗汉。

骑象罗汉,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迦理迦本是一位驯象师,出家修行而证果,故名骑象罗汉。

笑狮罗汉,他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积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虽然他有如此神通,但勤修如故,常常静坐终日,端然不动,认真刻苦修行,终日不语。

开心罗汉,他是唐玄宗开元四年来长安的善无畏尊者;他是中天竺国王之太子,国王立他为储君,他的弟弟因而作乱,他立即对弟弟说:“你来做皇帝,我去出家。”他的弟弟不信,他说:“我的心中只有佛,你不信,看看吧!”于是他打开衣服,弟弟看见他的心中果然有一佛,因此才相信他,不再作乱。

探手罗汉,他相传是药叉神半遮罗之子。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将一腿架于另一腿上,即单盘膝法,打坐完毕即将双手举起,长呼一口气。

沉思罗汉,他是佛陀的嫡子罗睺罗,他的特征面相丰腴、蚕眉弯曲、秀目圆睁、敦厚凝重的风姿之中带有逸秀潇洒的气韵。罗睺罗一直在沉思中,获取智慧与行动。

挖耳罗汉,他也是一位论师,具有龙的大威力。因论《耳根》而入耳闻名。因他论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净。

布袋罗汉,相传他是一位捕蛇人,他捉蛇是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相传他在中国显灵,就是我们说的弥勒和尚。

芭蕉罗汉,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芭蕉树正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他的父亲因此为他取名为雨。他出家后修成罗汉果,又相传他喜在芭蕉下修行,故名芭蕉罗汉。

长眉罗汉,他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后来有人对他的父亲说道:“佛祖释迦牟尼也有两条长眉,你的儿子有长眉,是佛相。”因此他的父亲就送他入寺门出家,终于修成罗汉果。

看门罗汉,他到各地去化缘,常常用拳头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后来,佛陀赐给了他一根锡杖,原来这锡杖上有几个环,摇动时发出“锡锡”的声音。人家听到这声音,果然开门布舍。

降龙罗汉,迦叶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相传降龙罗汉也在我国化现降生,最著名的就是我国宋代的济公和尚。

伏虎罗汉,即是“弥勒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End

竖三世佛:如何区分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

1, 第一个可以区分的地方就是看他们身边的服侍菩萨是什么样的,释迦牟尼佛du两边的菩萨是他的两个弟子,因此外形是和尚相,而阿弥陀佛的两边是观世音菩萨和大智势菩萨;2,如果两个佛在一起放,那么释迦牟尼佛

竖三世佛之燃灯佛与释迦佛的故事

《大宝积经》记载:在燃灯佛的时期,燃灯佛世尊到达了一个城市的时候,释迦佛陀的前世在那时是个梵志(修道士)。菩萨(佛前世未成道时)听说世尊来了,也和满城的人一样争着想买花供佛,但已被人都买下了,他买不到

竖三世佛——释迦牟尼的一生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公元前五百余年释迦牟尼出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成道后,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贤哲”。1.释迦牟尼出生释迦牟尼原名乔达

竖三世佛是哪三佛

燃灯佛是梵文Dipamkara的意译,又译作“锭光佛”、“定光如来”。关于过去佛,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迦叶佛是过去佛。这位迦叶佛并不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而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六佛。《长阿含经》卷1称,他

竖三世佛:关于弥勒佛的殊胜之处

1、根据《弥勒处胎经》可知,弥勒菩萨摩诃萨是将来的一尊福佛,由释迦摩尼佛授记:“弥勒当知:汝复授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弥勒佛为贤劫第五尊佛。那么为什么弥勒佛是未来佛而不是观世音菩

竖三世佛之弥勒佛的介绍

在佛教中,有一尊佛,非常出名,我们经常会在一些金店门口,看到一尊笑口常开的佛,这尊佛,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弥勒佛,可你知道,弥勒佛在哪里吗?他什么时候,才能下世度人?我们经常会在佛经,看到三世诸佛的字样

在“竖三世佛”周围的十八个人是谁

在寺院大雄宝殿中,常常会供奉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他们被称为“竖三世佛”,在三尊佛周围,还会供奉着18位形态各异的人,也就是十八罗汉。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在大乘佛教中,罗汉是仅次于佛、菩萨,在

竖三世佛中释迦牟尼佛的含义是什么

「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释迦牟尼」是梵语,「释迦」翻译成中文就叫「能仁」。「牟尼」是佛的一个名字,这也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寂默」。寂是寂然不动;默是口不言,不单口不言,心也不思,这

竖三世佛中燃灯佛的介绍

燃灯佛,原作然灯佛,又叫定光如来、普光如来,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民间俗称燃灯古佛。燃灯佛又是三世佛之一,是过去佛,与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并称。过去久远劫时,有位国王名叫灯照,国都名叫

竖三世佛指的是谁

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分别指空间和时间。根据印度哲学,时间和空间是混淆的,因此三世佛分为以空间计算的“横三世佛”与以时间计算的“纵三世佛”。“纵三世”和“横三世”共同构成了佛教的核心体系,使之成为一个完整

三身佛和三世佛

三身,梵文 Trikāyāh,”即法身、报身、应身三种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身” 除指体貌外,亦有“聚积”之义,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由此含义而有三身、三十二应身、千百亿化身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