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张秉全:持诵《普贤行愿品》,利益殊胜难思议
2025-04-16 11:34

持诵《普贤行愿品》,利益殊胜难思议

《华严经》是释尊最初成道时所说一部教典,称性直谈界外大法。所谈内容,纯属如来自证之不思议境界,所谓如证而说者也。经所被机,乃界外四十一位破明显法性之法身大士及根熟天龙八部。二乘人在座,不见不闻,所谓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教是也。

《华严经》文辞浩瀚,有晋译,唐译二种,分别有六十卷,八十卷之多,通读一遍之人,诚不多见,况日常持诵者乎。另有一种人称为《贞元经》的四十卷本《华严》,唐贞元年间般若三藏所译,则知者甚少。此卷《普贤行愿品》乃出于四十《华严》入法界品最末一卷之文。此卷经文,十分重要,何以故?盖晋唐二译,均无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之内容,得此一卷经文,《华严》圆顿义理,方始圆满。因为华严二字之意,即以万行之因华,庄严一乘之果德。万行虽众,概括言之,不出十大愿王。本经云:“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所以持诵此卷《普贤行愿品》经文,等于持诵《华严》全文,其功德何可思议。然则持诵此品经文,如说修行,究竟得何功德利益?此则须论通别两益。先说别益,后说通益。别益者,十大愿王分别论其功德利益也。

(一)礼敬诸佛。能得何益?礼佛能除我慢障,宿世我慢障,无量无比可仗礼佛而消除。未来之世,能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尊贵身。

(二)称赞如来。称者,称扬。赞者,赞叹。称赞如来得何益?能除宿世恶口障。或口哑不能说话,或言语口齿不清,或声音极其难听,即其障相也。能仗称赞如来而消除,未来之世,能得无碍辩才。

(三)广修供养。广修供养,即是广行布施。布施与供养,略有差别。

布施可以是泛指一切对象,供养唯指父母尊长及佛法僧三宝。广修供养。可除宿世悭贪障,未来之世,得大财富。

(四)悔业障。忏者,忏其先罪。悔者,后不复造。忏悔能除三障,即烦恼障,业障,报障。使修行离诸障碍。能得依正具足。依即依报,指衣食住行等。正即正报,即指五蕴色身。未成佛前,因位之中,生生世世,身相庄严,衣食丰裕;果上成佛,正报则相好圆满,依报则珍宝严饰。

(五)随喜功德。随是随顺,喜是欣悦。功是力用,德是道行。致力用功,所得道行,谓之功德。十法界四圣六凡一切功德,皆当发愿随顺喜悦,故曰随喜功德。随喜功德得何利益?能除宿世嫉妒障。宿世嫉妒致罪,今反其道而行之,故能灭罪。能生起平等善法,能得大眷属。质言之,能得大众拥护。未来世能度脱众多出家和在家弟子,得彼等亲近拥护,故曰得大眷属。

(六)请转*轮。此为发愿性质,以今佛已灭度故。请佛转*轮者,即佛最初成道时,首先请佛说法,名曰请转*轮。也包括在法会上,代诸大众启请,求佛开示。请佛转*轮,能除宿生慢法障,得多闻智慧。

(七)请佛住世。此亦为发愿性质,以今佛已灭度故。

愿言:佛若欲涅槃,请佛继续住世,莫入涅槃,为众生说法,名曰请佛住世。请佛住世,能除宿世谤法重障,未来世得慈善根。慈善即是慈悲善,乃佛所说大小乘经典所具七善之一。佛所说法,无非慈与一切众生之乐,悲拔一切众生之苦。在因地中常发劝请之愿,能速获慈悲善根。

(八)常随佛学。此亦为发愿,以今佛已灭度故。发此愿得何益?因中常发此常随佛学之愿,未来之世,常得亲近诸佛。又:净宗行人,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弥陀,即为常随佛学。

(九)恒顺众生。恒者恒常,顺者顺从。发恒顺众生之愿,即为发菩提心也。因地中常发此恒顺众生,饶益一切有情之愿,则能圆满己之大悲心。经云:“因於众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故果上能速得圆成佛果菩提。

(十)普皆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己所修一切功德,而趣向于所期目的。回向凡有三处:一者回向菩提。回己所修善根功德,趣向于佛果菩提;二者回向众生。回己所修善根功德,而布施于一切法界众生;三者回向实际。回己所修善根功德,趣向于真如实际之理性。前面一,二种回向,是随相回向,第三种回向,是离相回向。回向菩提,是圆成自利之行;回向众生,是圆成利他之行;回向实际,是远离二利之相,会归于中道理体。若能将己所修善根功德,回向三处,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以上所明是别益。现再明通益。通益凡有五种:

(一)能得往生极乐世界。本经说:“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於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净业行人,除念佛外,加诵此品经文,并以此功德,回向求生西方,定能满愿,此乃如来金口诚言也。

(二)能速得圆成佛道。本经说:“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成等正觉,即成佛也。本经开首即说:“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云云。可见读诵此卷《普贤行愿品》,依经文所说,行十大愿,如理观照,一真法界,即能速得圆满佛果菩提。

(三)能具足种种功德力用,普度一切众生。本经云: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乃至能於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但欲遂度生之愿,须自己先出离生死,证得无生法忍,才有可能。而读诵行愿品,如说修行,即能往生西方,速证无生。本经云:“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於无数百千万劫,普於十方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而为利益”云云。经中所说授记,乃授别地圆住菩萨证无生法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能分身百界作佛,化度众生果位者之记。故读诵《行愿品》,能令行者未来速证无生果位,实现“众生无比誓愿度”之宏愿。

(四)能灭宿世一切恶业重障。本经云:“或复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一切恶业,皆得消除。夫五无间罪,乃最极重之恶业。读诵《普贤行愿品》尚能消除无五间业,何况其他一切罪障,至于世间上一些身心病苦,更是如汤浇雪,立见消亡。

(五)所求如意,得种种殊胜果报。凡有五种:

(1)得增上果。谓持诵《行愿品》之人,无论在于何地,所行无有障碍。本经云:“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2)等流果。等者,同等。流者,流类。谓持诵《行愿品》者,不久亦当如普贤菩萨,同等流类。本经云:“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3)异熟果。异熟,即异时而熟,乃指未来世所受果报。谓持诵《行愿品》者,经常于人天尊贵族中受生,享受种种殊胜果报。本经云:“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

(4)士用果。士即大士。乃菩萨别名。谓持诵《行愿品》

之人,能得菩萨之力用。本经云:“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言此人虽非真正大士,而有大士之力用,故名士用果。此乃未来世之报,非今生也。

(5)得离系果。离即脱离,系即系缚。喻烦恼。持诵《行愿品》,即能任运脱离烦恼系缚。本经云:“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持诵《普贤行愿品》,并依文发愿,依愿践行,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速得圆满佛果菩提。有此殊胜利益,故净土宗将此品经文列为净土五经之一。普劝缁白二众,发心持诵此《普贤行愿品》。庶几同生极乐,同证菩提。

End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有些人稍微出现一点相、得到一点觉受,就生起欢喜心或傲慢心,按照修行窍诀的观点,这就是一种魔障。但没有闻思过的人往往不知道,反而拼命去执著,最终离解脱越来越远。--弟子规另解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

黄念祖:德遵普贤 第二卷

德遵普贤 第二卷黄念祖老居士本品是第一品的继续,是通序中众成就的补充,不但是补充数量,而更重要的是会众崇高无比的妙德,无边的圣众完全都是尊重修持普贤大士的德行。普贤之德说不能尽,他是华严的长子,在华严

李炳南:念佛三大利益

一、一句佛号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是过去的。)二、一句佛号能息除人生烦恼,消灾延寿得福慧(这是现在的。)三、一句佛号能跳出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永远长生不灭(这是将来的。)

广钦老和尚讲述一次殊胜的念佛体验

念佛三昧的殊胜境界,得道之人一般不去广宣,修学之人仅可感受了解三昧相状,不可执着其境界。念佛三昧的境界,只有证到的人才道得出来,广钦老和尚讲过念佛三昧的境界。据书中记载:一般人只知道老和尚是参临济禅开

供僧斋僧的功德利益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已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

念佛修因十种利益

信愿法师续法大师《阿弥陀经略注》云:详明法利,因果各十。因十益者,谓:一名万德,六时易修,七日得成,一生了办,众罪销灭,诸魔远离,增长善根,横截生死,佛性开显,愿光摄受也。果十益者,谓:三圣来迎,九品

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 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功夫,因此,古人讲 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 。传统书法抄写佛 经就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何以见得? 大致有以下三点理由:抄写佛经,可以熏习佛法现在网

随众过堂的利益

过堂,即佛门中的吃饭,系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大过堂利益,古德云:好处有八。一、不懈怠故─

麦彭仁波切开示最简单殊胜、适合末法众生的禅定修法

有一个最殊胜的禅定修法,是麦彭仁波切开示的简单到不可思议的观心和观行修法:心静下来,所有的念头归零,零就是阿赖耶识所有杂念的源头(阿赖耶识是八识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很明显的思维活动,相对平静),把心回归

最殊胜的法

弟子问:尊者,在一切道法中什么是最殊胜的法?阿底峡尊者答道: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最殊胜的持戒即是心相续调柔;最殊胜的功德即是具有饶益之心;最殊胜的教言即是经常观察自心;最殊胜的对治力即是

转经轮的利益

索巴喇嘛嘛尼轮的来源大悲怙主授记龙树祖师:在龙族地域的龙王宫里,菩萨拥有一个威猛的经轮,凡是看见、听说、触摸,或者想起这个经轮,会快速地从恶趣的痛苦中得以救度。你将会利有它做出利益众生大业。无量光阿弥

出家真正利益与功德

◎ 莲 池(著) 吴锦煌 (译)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赞叹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岂曰:不耕不织,而有自然衣食之为利益乎?岂曰:不买宅,不赁房,而有自

发愿利益众生

梦参老和尚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足方便善巧。智慧不具足怎么办?发愿,你要发大愿,我经常地跟我们道友们说要发大愿。在《优婆塞戒经

净土法门之殊胜

◎界 诠《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度,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今与大众一同来研究学习,而且还要真修实行。修者,若意于念佛法门者,每日至少念佛一万声,还要不定期加行。若修其他法门者,只是傍听,不做

抄写佛经也是殊胜的修行法门

◎ 惟 贤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功夫,因此,古人讲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传统书法抄写佛经就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何以见得?大致有以下三点理由:一、抄写佛经,可以熏习佛法。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不可思议的殊胜果报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龙树菩萨说法要偈)一、孝顺父母的意义父母有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可说是功德巍巍,在《父母恩重难报经》当中,曾以七种比喻来说明父母恩德深

衲衣的来源与功德利益

衲衣的来源与功德利益◎ 陈浦燕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片修补缝缀所成的法衣。衲衣的衲就是缝补的意思。《类书纂要》云:衲,补缝也。衲衣又作纳衣、粪扫衣、弊衲衣、五衲衣、百衲衣。

佛教之利益

佛 教 之 利 益◎ 守 培佛教流入中国已二千年,时间可谓久矣。而吾国人对于佛教犹未能洞明其利益与性情志趣,遂以农工人之眼光观佛教徒,谓佛徒不生利,佛教是消极,无益于世。余谓作此说者不明佛教之利益者也

持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持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远 尘《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的经典,也是现代佛门中流传最广,修学人数最多的经典之一。《地藏经》中涵盖了多方面的佛教思想内容:经中讲

菩提心的尊贵殊胜及其功德

首先来讲一讲发菩提心的尊贵:讲到菩提心的尊贵,要从比较上或举喻来说明,始能显示出来。佛陀在大乘经典中特别指出发菩提心的尊贵明文,可说是很多很多的,现我简单的举出几则来谈谈。经中举喻说:如有一大龙王,在

超度的功德和意义:对去世多年已投胎者仍利益很大

超度的功德和意义:对去世多年已投胎者仍利益很大先人即使去世很久,假使中阴身已经投胎,阳上为其所做功德仍然可以回向助其转业,可使他们在所生道中,获得福德资粮。有一个佛典故事:释迦牟尼佛之功德主,他的小儿

楼宇烈:普贤行愿与大乘佛教的修证

普贤行愿与大乘佛教的修证楼宇烈在汉传佛教中,普贤菩萨与地藏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分别表征了大乘佛教的行、愿、智、悲四种精神。他们被广大佛教信众视为悟入佛之知见的引导者,实践佛法和成就佛道(上求菩提,

精进念佛是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忏云法师讲几句用功的话。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这么说、现在佛这么说、未来佛也这么说,说什么呢?说:十方如来呀,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十方如来可以说是一切佛,可怜、悯念众生,就

普贤信仰的现代诠释

◎ 温金玉在中国佛教传统信仰中有四大名山之说,四大名山即是四大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代表了中国佛教的特质。明清之后,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的说法一直在民间盛传。其实四大菩萨是佛陀悲、智、行、愿四

读诵经典中获得功德利益

如瑞法师阿弥陀佛,大家好!抗疫期间,禁足家中的居士多定功课--读诵佛经,我由衷地随喜赞叹。很多经典中都说,若能读诵受持本经,将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今天来谈谈,如何从读诵经典中获得功德利益。竭诚恭敬

佛法真利益

佛法真利益◎印 光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其诚之大小,而各有大小益耳。若只铺张虚华,以图悦人耳目,则或又有亵渎之罪。汝欲超荐父母,实为孝心,又何须问其有功效否。此问,足见汝之信心不

放生是救命,是一切福报中,最殊胜的

无论是求财、求福还是治病,放生都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是佛弟子求解脱,放生时,将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如果是俗人求财,可将功德回向给自己的事业。如果家有病人,将功德回向给病人。都会有很好的效果。放生的好处

陈柏达:殊胜的往生咒

第六十一章 殊胜的往生咒异香终日 子梦佛光预知时至 微笑往生宋朝的阎邦荣,是池州青阳人。他中年时,曾经遇到一位僧人劝他修持净土法门,念往生咒。他因此不再吃荤,每天早晨,面向西方,念了一千遍的往生咒,又

徐恒志: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静坐的利益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有益。以世法说:年老者静坐,可以减少头痛腰痛、眼花心乱、血压高、麻痹症等疾病;年轻者静坐,可以减少欲念,静定有智,遇事不太冲动,避免与人争斗。所谓血气

陈兵:普贤行愿研修会2011年国庆禅修活动纪实

2011年10月3日,伴着国庆假期的第一场雨,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多位师兄齐聚成都,共同前往崇州白塔寺,参加普贤行愿研修会2011年国庆禅三。当晚,在白塔寺居士楼的禅堂里,普贤行愿研修会同仁把研修会的发

供灯的功德太殊胜!只有佛陀能知其中微妙

供灯有世间、出世间两种功德。从世间角度讲,供灯者生生世世眼目清净,不会变成盲人,纵然即生中眼睛不太好、身体不健康,通过供灯也能双目复明、获得健康,还能发财、长智慧等等。而最主要的是它出世间的功德,供灯

兼顾生理与心理!戒杀素食的十大利益

素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戒除杀心和嗔心。佛教有一部《十善业道经》,其中讲到戒杀的十大利益: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

日光菩萨咒功德利益

日光菩萨咒功德利益1、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咄檐纳摩。’功德: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

刘先和:为甚么要学佛 学佛有甚么利益

为甚么要学佛 学佛有甚么利益◎刘先和为甚么要学佛?学佛有甚么利益?笔者接触佛学二十年来几乎常常有人问及这个问题。回答为甚么要学佛,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为甚么呢?因为这里有一个缘的关系,世上的事凡涉及到

供僧斋僧功德殊胜

我们都是知道供僧斋僧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因为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供僧就是一种清净的供养,让众生当下远离烦恼,除心束缚,得清净心。而且发心设斋供众成就道场,不仅能广结善缘、减轻业障

作明佛母的殊胜功德利益

很多人都是知道作明佛母的,作明佛母为藏传佛教中赐予权威及怀法的本尊,其貌如十六妙龄美女, 全身红色为怀爱法,代表慑服人心;怒容表调伏四魔;其一面表法性一味;三目象征通达三世;四臂表四种成就(息灾、增财

药王菩萨的功德利益

药王菩萨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是一位非常殊胜的菩萨,在百姓之中,很多人都是非常信奉药王菩萨的。并且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本为兄弟的,都是非常愿意施药救人的。药王菩萨在证得菩提、得清净之力后,发起三大愿以除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之殊胜

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记载,药师佛在因地修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趋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药师十二大愿赞偈》十二大愿,饶益

药上菩萨的功德利益

我得菩提清净力时。虽未成佛若有众生闻我名者。愿得除灭众生三种病苦。一者众生身中四百四病。但称我名即得除愈。二者邪见愚痴及恶道苦愿永不受。我作佛时生我国土诸众生等。悉皆悟解平等大乘更无异趣。三者阎浮提

依止善知识有哪些利益

1.得近佛位:如法依止善知识,能使我们迅速接近佛果。因为一切修行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完成,故《阿含经》视之为“全梵行”,如法依止,自然进步迅猛,为成佛捷径。2.诸佛悦豫:十方诸佛都会欢喜赞叹。这不仅因

月光菩萨的殊胜故事

在《佛说月光菩萨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北印度有一个名叫贤石的大城。当时的国王名叫月光,寿命有四万岁。他生来就具有天眼通和宿命通,而且相貌端严。他身上自带光明,就像天上的满月一样明

烟供的功德利益有哪些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那就是在我们的生活或者修行中,时常会发生过一些无法说清原因、但不太顺利的事情,比如,心情莫名其妙地低落、噩梦连连、被人误解、身体突然生病,或者事业遭遇波折、儿女忤逆、亲友反目

虚空藏菩萨的功德利益

虚空藏菩萨是非常殊胜的菩萨之一,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而对于有的人来说,虚空藏菩萨也是生肖虎和牛的本命佛,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也可以修行虚空藏菩萨,而且多多的修行虚空藏菩萨是有非常大的功德利

香板的妙用——消大业障的殊胜方法

我们在轮回路上际遇的一切苦和乐,都是分别和无常的状态,本质都是苦。只有把这种生灭的分别识归向到智慧的状态,我们的生命才会获得真正的大安乐。每一个学佛乃至发心出家的人,首先要明白轮回的过患,要生起厌离,

文殊菩萨心咒的功德利益是什么

说道文殊菩萨心咒我们就会想到文殊菩萨了,文殊菩萨是一位非常殊胜的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而文殊菩萨心咒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典,很适合

文殊菩萨有哪些功德利益

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所记载:文殊菩萨是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后来诣仙人处,求出家法,却无酬对者,乃皈依佛,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行稀有难事,佛涅槃后四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