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林道长讲解《清静经》2024-12-18 11:28
(2010庚寅年国内授箓讲经稿)
一、经文解读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又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说常清静经》,简称《清静经》、《常清静经》。太上老君是我们道教徒对老子的尊称。太为大之意,上为尊之意;高真莫先众圣共尊,太上系道门最高之辞,用以称呼其神仙体系中品位极高之神。老即寿,君是尊号,道清德极,所以称为君。说明老君为万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常为恒也。清为元,静为气,经为法。一则为圣人之径路,二则为神仙的梯凳。凡学道的人,都因经戒而成真圣。圣人没有不借经而成为圣人,不凭借元气而成道的。此经主要阐述如何清静,渐入真道。
《清静经》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历来为此作注者甚多。《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把《清静经》放在众经之首,每日持诵,可知该经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十分重要的上乘经典。每每朗诵此经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遣其欲而自静,澄其心而身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静,渐入真道。下面,我们先对经文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此段总的是讲,太上老君教人知道什么是万事万物的根源。世界万物的根源是什么?我们现代人习惯了现代科技的思维模式,对于组成世界的根源往往习惯于用显微镜去探知,殊不知,在显微镜所能显现的分子、原子、质子之外,还有诸多无法为我们所感知的。天地的产生、日月的运行、万物的滋养,其实都是因为道。
道是万物的根源,她是没有形状,没有情欲,她是天地万物的运作长养的唯一操作者,《道德经》中说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世间万物都是由她所生,所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她是没有名字的大道之体,因天地万物都为道化生,故称大道。《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没有她,世界将毫无生机可言,凡是有智慧的人士,应当观察她的永恒长存,向她学习。一要学习她的无形。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二要做到无情,无情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七情六欲,心地才能清静,本性才能永住。第三要做到无名。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名中生出,修行的人,如果能做到舍去有形之身,忘掉肉体之我,即是大道无形之功;能做到一念不动,心地圆满无缺,即是大道无情之功。能做到这些,在你的性海中无一物可思,无一事可言。达到不可名状的元始先天境界,即有无名的大道之体了,到此则万福并致,圆满无缺,常此先天大道必然有成了。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此段总述了所谓大道的造化,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道无形的运作,丝毫没有一点自私的作为,这样才能做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境界。清、浊、动、静、天、地、男、女,万事万物的生生化化,由本到末的运行,永不停止,人在其境,如果迷于其中,随波逐流,便是生死轮回!如果放下身心,合于大道的清静无为,便是道德崇高的人了。
道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清为天,正阳之气,上升为天。浊为地,正阴之气,下结为地。有清有浊,指能清能浊,好比水的源头本来是清的,但在奔流的过程中,加入某些因素的变化,就会有的清、有的浊了。道的源头本来也是清的,但在变化的过程中分出了阴与阳,同时也就产生了清与浊。以整体来说称为「道」,分开来说就有阴阳清浊。
动,指动态。静,指静态。有动有静,指能动能静。就像人们有动的时候,也有静的时候。无论你个性再怎么好动,也不能没有静的时候。不论你的个性再怎么好静,也不能没有动的时候。这动静两种特性是同时共存于大道本体之中的。
而「动静」究竟什么意思呢?就像一棵长在路边的植物,看起来一动也不动,够静了吧!但这植物内在的造化却是动的、是活的。如果把这植物内的细微造化过程拍成影片播放出来,那动态连世上第一流的科学家都会大为赞叹的。
天清,指天动而清。地浊,指地凝而浊。好像蛋黄蛋白一样,你把它搅一搅,是分不出来的。但你若把它沉淀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蛋黄会一直跑到下面去,蛋白浮到上面来,这两者自然就变成相对。也就是说,这个道的动静清浊,可以两者混合,而也可以两者分离,这个都是大道本自具有的特性之一。分离到终点又混合,混合到终点又分离,这就是道的运行、道的造化。因此「清浊」的名称不可执着。但道理不说不明,若是对清浊还不清楚的话,那就看看「天地」吧!
天动地静,指天地有动有静。男清女浊,大道的一股清气造了男,大道的一股浊气造了女,所以说「男清女浊」。清浊都是道的一部分,只不过特性稍有不同,清有清的特性,浊有浊的特性,因禀性不同,所以男女思想、外貌、行为本来天生就有所不同,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从品格上来说,清与浊没有分高低,因为大道本来就有清浊,你如果硬说清的比较高,浊的比较低,那大道少了一边,还叫道吗!清浊同属一道,在大道中清浊是平等的,所以说男女本自平等,无分高下,只是他们的思想、个性、外貌等,因赋性不同而稍有差异罢了。
男动,男子好动。女静,女子好静。阳气生了男,阴气生了女,阳气好动,而阴气好静,所以男孩子生性都较好动,女孩子生性都较好静,这是普遍的现象。
降本,归于根本;流末,返于末端。这句话告诉我们,虽然人们现在已经和本源有所差距了,但是如果懂得溯本之道,懂得逆流而上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回溯到完全一样的本源,就像下游的鱼,可以逆流而上,找到最清澈的本源一样,这才是「降本流末,而生万物」的真正用意。即经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鱼鳖蛟龙,鱼鳖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于至道,至道自来归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气,体道合真,万物悉归耳。也就是说,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此段主要是讲了要遣欲、澄心,在做到无心、无形、无物的境界后,还要把空、无及湛然之寂也当作有名之物,遣而忘之,以达到真常、清静,从而得道。所谓得道,并不是指有形有象之道,而是得证虚灵本性圆满无缺之道,得了此道之后,可以应物应事,玄同万物。妙合先天之气,而运化于万物内外,绵绵无尽。
神,此处指人的元神本性,来自无极之中的真阳之灵。心,元气结成的东西。圣人云:声色不止神不清,思虑不止心不宁,心不宁兮神不灵,神不宁兮道不成。七情六欲,是识神着了外境而生之贪念,元气所结成之心,本来也是好静,但贪欲之念一起,牵动一心,就不再平静了。此句言人的心神本来清静。都是因世欲之事干扰,而使之不清静。
人的神性有其自然原始的造化特质,这个特质在未受贪嗔情识污染之前称为「清」。但人的心意纷纷,却使它扰乱了,使它的神性偏离了应有的造化轨道,因此称为「浊」。就像我们的心受到某件事情挂碍的时候,身中那份清明太和的气机感受马上就不见了。所以人们的神由清变浊,是谁使然?是心识所造成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感到神昏气暗,睡到十点都不会饱,头脑很重,常常迟到,这都是因为神性渐渐由清转浊的缘故。一个人气如果很清,精神会很好,一到该起床的时间就睡不着,整日神采奕奕。人的气一浊就昏昏沉沉,怎么睡都睡不饱,做什么都没精神,整日无精打采。
老君说「人神好清」,为什么说人神是好清的呢?因为它在清静的气机中最容易展开它的神性,又只要它的造化神性一展开,就能去浊留清,就能使自己的气愈来愈清纯,这便是神性的特质,故曰「人神好清」。
然而这个良善的功能被谁破坏呢?「而心扰之」,是被我们的妄心给破坏了。至于心如何牵扰去浊留清的神性?如何使你的神性变得昏昏浊浊、变得与鬼日近,这是怎么造成的呢?答案就在于人的欲望。什么是「欲」呢?「心」上加一个「欲」,简单的说,就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个「要」!「要」、「不要」都算欲!那是一种「我很想要」、「我没有要到会难过」等欲望;当然也包含着种种「不要」的意念在内。
你说「要」、「不要」都算欲,那么对明天的行程做一个计划表,这也算欲吗?不算的,因为你在计划之间,没有欲望来袭时的那种强烈冲动,也没有欲罢不能的烦恼牵绊,这种念头通通叫「无念」!对带好恶情绪的念叫「无念」,不叫欲!这个观念一定要辨别清楚,经典才看得懂,也才不会在研究圣贤心法时,堕入顽空之病。
比如一个人连续三天生闷气,你就会发现整个人的精力会不足,气色也会走了样!或是当你盛怒之后,整个人会觉得非常疲累,有时连腰都会酸,背都会痛。可见人们的欲心一动,就立即能耗散我们身中这一股浩然之正气。时间再久一点,你会变得晚上睡不着,白天却起不来,这就是你那安定的精、气、神已经散失大半的证明了。在你身中造化的主轴就是气,气散失了,造化必然迟滞,你的精神必然失调。
好比一个人要得到健康,最起码就是血液循环要流畅,如果你的血管变小了,血液的流动只剩下百分之六十,请问这个代谢效率还可以维持你的健康吗?我想能维持不死就不错了!我们身中的浩然正气也是一样,气散失了、变少了,整个神性的代谢造化功能也迟滞了,去浊留清的功能也降低了,清的留不住,浊的必然增加,所以就愈来愈无精打采,愈来愈昏昏沉沉,这是自然的道理。
有这种情况的人一定常常迟到,上班情绪也会不太好,杂念很多,烦恼很多,因为气一不足就飘荡,气飘荡也等于心情在飘荡,所以心情常常不太好,心情不好又会产生很多渴求,很多「要」与「不要」,就这样走入恶性的循环而无法自拔。这些看起来好像不相干的事,其实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总之,心会扰乱人的气血、精神,这绝不是个理论而已,而是非常确切在你身中发生的事实。好比听到一句话你觉得不入耳、不服气,那当下胸口的气血发生了什么变化?不服气时必有一个感觉在胸中变化,那个感受让人不舒服,不然你怎么知道你不服气?这不是你在头脑里面想着「不服气」三个字而已,事实上这三个字你并未想象,然而你内在有一个非常不舒服的感觉正在发生,是那个感觉代表你的不服气,是那个感觉让你不舒服。所有的情绪都是这样,情绪并非只是一个想法而已,最重要的是一种动荡的感觉。
如何让我们的心、神重归清静呢?去除七情六欲,内守元和自然之气,内心自然而然就会安静,七情六欲就不能存在。古仙云:欲从心起,息从心定,心息相依,息调心静。 所谓不被贪嗔对待及分别知见所捆绑,是要对「胸中」任何正在升起的感受,不要加以分别取舍,只是看着它自在的发生,看着那股能量自在的来去,就像站在山头看着云雾在山头升降一般,投入其中,只是不与云雾有什么罣碍而已。所以「遣其欲」要从哪里遣呢?若比较「胸中感受」及「脑中思考」这两者来说,关键在于正了「你对胸中感受的知见」,这点分别知见若能透过观照加以导正,则脑中多如牛毛的飘荡思緖,将不平而自平矣。
凡事要成功必要找对方法,「欲」是一种感觉上的知见,因此要遣去你的欲,要从正了感觉上的知见来着手,虽然这样听比较不容易懂,但是只有这样做才是有用的。
只有导正你对胸中感受的知见,才有可能使你从「欲」的捆绑中解脱出来。而不是一直在脑中告诉自己,这个不对、那个不该、我不能如此你这样一直告诉自己,并不是没有用,而是只能得到短暂的作用,最后你不是感到内心无比的矛盾,就是觉得老是在欺骗自己,以至于澈底的失败。
不能遣除欲望的人,心就乱,能够遣除欲望的人,心就静。接下来我要来解释什么叫「静」。经典所谓的静,不是举止动静的静,而是顺着本性才叫静,静与动相对,「顺性曰静,逆性曰动!」静就是顺着身中本性的自然律动叫做静,违反这个本性的自然律动一概叫做动。好比太阳从东边起来西边下去,你说它是动还是静?这就是静。因为它没有一点点人为的造作去破坏原有的规律。同样的,人心的静,也是指那自然的规律而言。人心可以思考、可以计划、可以谋略、可以感觉,这都属于人心的自然功能的一部分,它本来就该这样。如果人心顺着它应有的功能来运作、来思考、来感觉,我们说它是动还是静?是静!
六欲,指六根,六根指眼、耳、口、鼻、心、意。欲,染著之貌,情爱之喻。观境而染,谓之欲。所以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上之人如果能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那么六欲自然而然就会消灭不能存在。三毒,指身、心、口。人有身时,身有妄动之业。心有妄思之业,口有妄语之业,又说三毒为三尸,上尸彭琚、中尸彭瓒、下尸彭矫。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人若能断其华饰,远其滋味,绝其淫欲,去此三事,就能使三毒消灭,三毒既灭,就能神如气畅,自然清静。
所以不能者,所以不能够做到的,指人心被名利、声色、滋味等所动,性乱情惑。为心未澄,指心不能澄清。欲未遣也,指欲不能去除。此句言人心迷惑未断,心有所染,不能穷尽妙理。
人能断情、绝贪、去欲,即无三业之罪,使心处于形内,不能够从外形上看到心内世界,心无其心。即无心可观,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就达到清静之道了。
形由心主宰,心由形表现出来。形无主就不能安静,心没有形象表现出来就不存在,心处于内,形见于外,内外相承,不可相离。心离开形体,叫做无心。无心,也就无形,所以叫做形无其形,形无其形就合于道。老君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物,道之妙用,非世间的一般物体,五行造化谓之物,块虚然有凝谓之形。凡是有形质的,都是后天之物,物无其物,谓之真,真空也。《道德经》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又云恍兮乎兮,其中有物。此句言修道之士,应当认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而放下后天有形的假物,如此才能修道成真。
三者,指心、形、物。空,道之用。此句言凡夫俗子,都执着身、心、外物三种东西,而学道的人,又常常执着外面的法界,内里的元神,远处的神通,以至凡能证圣,圣不能证神。如果能摒弃这些,使大道赋予了神性,即可超凡入圣了。再进一步修炼到圣而不可知谓之神的高上境界,即是真空的境界了。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空,真空。空有两种形式,有大空,有小空。此二空具无则自然不染正性,以成真道。观空也空,大道无象,空也有空象,应把此空象也加以忘去,则真空之境更加真实。空无所空,凡居有质,都凭借大道而成形,一切物类,都是从道产生。大道坦然常存于物,非为断灭也。
所空既无,无无亦空:大道没有穷尽,修道到了空也没有处所之后,空也没有了。如果仍然有空,就不能达到无空的境界,再进一步做到无之又无,就无也不存在了。
无无既空,湛然常寂:无无,无执。世间万事万物,都归于无,功夫到了无也没有的地步,就万法都空了。达到湛然而又圆满的真体,即成真道了。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寂到了尽头,连寂都不存在了,就到了无为、无事、无欲的境界,自然成道了。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自然无欲。求静必先遣欲,有欲则患生,无欲则无忧,无忧则可进入真静。
真常应物:真,体无增减谓之真。常者,法也。常能法则叫真常之法。法则真常应物,随机而化导众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感而遂通依旧寂然不动。才能真常应物。
真常得性:凡欲得成真性,须修常性而为道性。得者动也。动其本性,谓其得性。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事来则应常应则无所不应。常者道体也,应者灵机也,言道体可以随机而应万变。事去则忘如浮云过空,云过则天又清又静。可知,不管天之有云无云,而天体本静,不管心之有事无事,皆可常若无心,无心之心,是为道心,是为真心,真心乃清静无染之心,也即可应万境万变而永恒不变之心。举个例子:就像收音机一样,频率如果差一点,就很多噪声;频率如果对了,音质就非常的清晰,能够清晰的去执行它的发音,这就是真正的「清静」!清静乃是最活泼、最畅然、最明白四达、没有一点习性的噪声干扰,这才叫做「清静」。若以为什么讯号都必需没了才叫清静,那么这台收音机也可以丢了!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真道,指清静之性。真,即为道。此句言经中不言,令人须假性修,渐进而成真。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此句接上句,言既入真道,名悟修真。炼凡成真,炼真成神。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虽然从名目上说,似乎是得到了道,但其实道为天地之本原,宇宙之原动力,大自然之规律。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上无极大道,本无得无失,无形无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故曰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化,返以守神谓之化。化,迁变之义。逐换应见之名,化别种种,应见容仪。有无莫测,透化时人。透化者,指事为喻。恒劝开悟教道之名。普令后学之人。舌恶从善,惜身保命。故要归于圣教。只有太上西化流沙,八十一国,亦法视相,或见大人,身千丈;或见小人,身长丈八。变化无方,易形改号。或曰金仙,或曰梵仙。随方设化,同体异名。教人修道,去妄成真。乃立清静之教,是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悟,觉,犹通。此句言凡学仙之人,若得真理,则不以西竺东土为名,分别六合之内,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也不以至道为尊,也不以众教为异,也不以儒宗为别。能悟本性,非分别所得。但能体似虚无,常得至道。归身内修清静,则顺天从也,名合人事,可以救苦拔衰。以此修持,自然清静。人能清静,至道自来,不求而得,不学而成。清静自然,至道归身,所以说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
上士,有修为有涵养的上等智慧的人,是上德派生的。下士,指修为涵养各方面都次于上士的人。争,求静,执有之意。此句言有修为有涵养的上等智慧的人,不与外界争胜争强而自强。你看那两三岁的小孩在划拳,赢也高兴、输也高兴,一点也没有受到轮赢的捆绑,这就是「无争」。这是上士所获得的福气,而下士由于一味争取身外之物,而失其内在真性,终使神丧气绝,一无所获。就如同两个小学生在划拳就不太一样了,输多了就会有点生气了。而两个成人喝酒划拳,划到吵架的,也有划到相杀的!在办公室里也常看到两个人互不顺眼,一句来一句去,刺激来刺激去,想让对方难看!可见那争胜的心,年纪越大捆绑越深。
德,是道所表现出来的,通于道。经云:道之在我即为德。又云:德者德也。德的体性特征都同于道,道无形无象,含而不露,空虚而无迹象,却无所不有,无所不在,无所不为,无所不成。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却不自恃、自彰。这种特征表现在人身上,就叫上德。上德和常德一样,是内在的、实质的,无形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因而,无形的道是大道,无形的内在之德是上德。而下德之人,一味追求有为之法,漂流于形、情之间,自以为是,无法突破小我而进入无我的高尚境界。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上等德行的人心地磊落坦荡,而下等德行的人总是计计较较、哀哀戚戚!这都是争得失、争声名的执德的心态所造成的;这个社会上大家总是追求鹤立鸡群,追求出类拔萃,这「好名」的心态坚不可摧,就是这里所说的「执德」。
执着之者,不名道德:执着,指执德、下德。道德,指通变无方,存亡自在,应见即用,能尊能贵,悉皆自然。此句言下德之人,故执诸相,行流涉于有为,是不懂事理,不懂道德的人,不能得道。例如:贪求名誉是不好的事,这是很容易懂的。但追求出类拔萃、追求被众人肯定,到底里面有没有隐藏着贪求名誉的成分呢?实际上大多数的人在努力的追求一个高远目标时,心中常隐隐约约怀着好名的贪执在里面!也就是想要让人家看得起的心理。
你会问说:「尽力的在社会上努力,追求更超越、更美好的生活,不应该吗?」这当然是应该的。譬如:专心的研究科学,这可以让社会更好,当然是应当的,但在这个努力不懈的过程里面,不要隐藏着邀名、邀功、邀利的心在里面作祟。
很多人穷一辈子精力去追求一个目标、一个什么奖,甚至还有人用尽各种巧诈的手段要去获得,这就隐藏着不净的因素存在了。这到底是在贡献人类,还在偷名?你也听过大学教授偷学生的著作,或抄别人的著作来达到创作来提升自己,这就是「下士好争」与「下德执德」的手段。
因此在所谓有志节、有程度、有勇气的表象下,常常是夹带着好名、好位等不为人知的不净心理存在。想指出这类的病,却又惹得大家振振有词的反驳,所以说「执德」是特别难治的病。
常看到人们用得理不饶人的态度,来批评一些犯了一点点过错的人,以便显示自己的正义感;或是有些自律甚严的人,对于别人的一可点错误,便显现得无法容忍,满脸的不屑,这不也是过了头吗!
为什么老君叫我们不要执德,要放下?原因是当我们在执德时,情识也正在奔动,周身造化也正在改变,你正以这种贪执的方式,在杀伤你的生生之性,虽然这种贪执义正辞严,但依然是走向消亡之路,不是走向返本还原之路。执着「德」与执着「不德」的情识皆伤本性,所以修行要学习在你的内心上,把「德」与「不德」的执着皆放下,因为它们都是对待,皆伤本性。
此段总讲了人能安分守己,善保自性,摒去一切尘障,乐道抱德,自然灵性升华,福寿无边,切莫执着一事一物而自困愁城,成为一个不明事理,不能自拔的人。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妄,动。情浮意动,心生所妄。动,乱思,因妄乱了本性。此句言一切众生不得真道的原因,都是被情染意动。妄有所思,思有所惑(惑,感其情而妄动于意)。意动其思而妄生于心。人一旦有了妄动之心,自然不能清静,又说妄动即亡。都亡失道性。所以说逐境而感情妄动,不能得到真道。
惊,指心之极畏,不只指尽惊。惊有两种情况,一指内修清静,忘了形而惊其神;二指外习事情,劳于心而惊其形。此句言既惊其形体,内诱自然惊于其神。要想心神安静,就要外欲不生,欲不能生,自然清静。
所以一个人若常常有妄心,心情常常起伏,他的精神便逐渐耗散,久而久之,每天都会觉得很疲惫。好比一个人如果连续三天心情都处在极不好的情况下,三天后他必然会感到心力交疲的。这就足以证明,人的妄心确实会扰乱周身的造化,会扰乱我们的精气神,以及我们的本性。
人如果惊其神,外就有所著于境,内里就失去正性,也可理解为道贵守一,不可著于万物而惊其神。
既著万物,即生贪求:贪,过分追求、偏爱。有两种情况:一是贪于世事,外求华饰欲乐,这种情况为阴咎,不合于阳,就不能清静,是为沉滞;二是贪于进修穷寻真理,坚求至道,这叫内贪。这种情况属于阳,能体道合真,自然清静。该物若能带给你一种很好的感受,因你对感受有贪求,所以下次你就会一直想追逐该物,以换得这种好的感受,这便是着于该物而生起贪求了;反过来说,如果该物所带给你的,是一种不好的感受,那么下次你就会因该物的出现而感到不安,最后你会想把它去之而后快。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贪求外事,要渐渐断除;贪求内事,要勤勤修进。虽然是内求至道,也不可以固执,如此也能生烦恼。这里的烦恼也分两种情况,有轻重之分,一是轻烦恼,二是重烦恼。轻烦恼是贪求至道,这种情况也生烦恼。二是外求世法,名重烦恼。轻就合阳,所以叫清,重即合阴,所以叫浊。虽然分了轻重,但两者之间有是相对的。贪就会生迷惑,但是要舍重弃轻,内守元和,湛然不动,所以叫怀道抱德了,自然而然就淳朴了。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浊,染。辱,污。流浪,指反复。苦海,苦的大海,海指大。此句言人的身心逐于外物,忧苦自然而然就产生而扰乱自身,在生死之间反复,永远不能脱离轮回,流浪于苦海之中。忧苦的事不能够休止,都是出自人心造作的。学道的人,都内守其一外除其思(一,指身)。圣人云:存三守一。(三,指精、气、神。)但守其身,必存于三。所以《西升经》云:守身不失,常存也,专守其一,不生妄想,即免于苦海,沉沦忧苦,不著于身。心自然解脱,自然清静。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真道是常存的,无时不在,不生也不灭,她外包天地,内入毫芒。运行日月,长养万物,人能悟解,自然而得,得的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道。所以太上说,人能觉悟,悟则本性谓之得道也,所得到的道不是大道,大道是难求难得的。经云: 道本无形,莫之能名,得悟之者,惟己自知。善人常能守于清静,都是得到真道的人。
此段总讲了众生所以不能得道的原因,是由于妄念之起,贪求身外有形之物,大伤自己精气神,以至流浪生死,常存苦海浊辱之中,受苦受难。如果一心向善,修炼真常之道,一旦了悟大道的规律,修之不辍,自会有成,以达到常清常静,有至乐而无苦难的真常境界。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一线乃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仙;中士修之,南宫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这一段是述及《清静经》的出处以及妙用。我们就不再累述。
二、保持一颗清静的心
《清静经》教人如何清静,渐入真道,教我们认识大道的本质,从而去修学悟道、得道、传道,促使人超脱七情六欲所造成的短视、主观及偏私,以诚心去认识事物真相,从而指向无私并且圆满的应对一切人与事的清静境界。为什么要达到清净境界?道经里解释说人如能以清静自居,除去俗念妄想,便可使神长存于身,百病不加,凶邪不入。达到了清净境界,那么人就能体悟道的内涵,从而达到我们修道的目的--与道合一。现实生活中,包括我们的修道过程中,我们往往发觉要保持一颗清净之心,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啊?那么是什么扰了我们的清净之心呢 ?
《清静经》里有这样一段话: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神是喜好清虚的,但人心常常骚扰它;人心是喜好安静的,但各种欲念常常去勾引它。如果能把这些欲望都排遣出去,心自然就能安静,心一安静神就能清虚。也就是说我们的元神本性与它对外反应作用的识心原本都是清静的,只因我们不能控制心猿意马之乱动而受外境的牵动引发七情六欲,使得我们脱离了我们的本性,所以个人的经验中才会有这麽多的人间烦恼纷扰以致使我们远离了清净境界。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扰了我们的清净呢?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欲望扰了我们的清净之心。
大家都知道,人有多种欲望,最普遍的就有食欲、色欲、权欲和钱欲。我们甚至可以说人无欲则枉为人。人们对正当的欲望追求,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有欲望才有追求,有欲望才有动力。因为欲望,就会给自己定下目标,而追求就是为了促使目标得以实现所做的努力。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欲望,这种欲望就会影响他的思想,指导和支配他的行动,甚至能作为一种产生动力的神奇心理,改变人生的轨迹,欲望一旦产生就会激发所有潜在的力量。可以说,欲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蛮荒时期的人类,走下树巢,走出洞穴,从茹毛饮血改为食不厌精,造华屋宫殿,以车代步,进而还要上天入地,细微至粒子,广袤至宇宙,都要穷尽其奥妙。这全都是欲望的推动。
说了这么多,那么有人就会奇怪了,既然欲望有这么多的作用,它不挺好的吗?怎么会扰了我们的清净之心呢?请注意了,我们说的是正当的欲望。对于欲望理解的困难之处就在于此,它一半是天使,另一半却是恶魔。它既能推动社会进步,也能滋生邪恶,成为破坏秩序、毁灭文明的灾星。欲望如果没有节制,那就是灾难了,比如食欲,正当的食欲使我们摆脱了茹毛饮血,衍生出了不同的菜系,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我们道教许多宝贵的养生思想也多与此相关。然而美食的泛滥,使一些为吃而吃,竟致于暴殄天物,浪费了不说,还伤了身体,甚至有人送了性命,想想每年因为贪杯导致事故而失去生命的人有多少?大的我们再想想2003年的非典,对于在座的每位来说应该都依然印象深刻,这么大的一场灾难,给我们的社会造成了那么大的不便与不安,它的起因就是因为人们食欲的膨胀,对于野生动物的猎食。
俗语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往往是一个无限的黑洞。明代朱载育的散曲《十不足》对人的欲望无限膨胀有这样一段描述: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到登基。一日南面做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这段话对于人的欲望的描述写的实在是太形象了。一个温饱得不到保障的人,吃饱了以后就想着穿好的衣服,穿上好的 衣服想住豪华房子,住进了豪华房子又想着房子太空,最好有个漂亮老婆,当然能够金屋藏娇就更好了。等满足了他这个愿望,又希望做官,做大官,做了大官还嫌权利不够,还想着做皇帝。要想,你都做了皇帝了,该满足了吧?没有,他还想与神仙把酒言欢呢,等到这个欲望满足了,他又想着也做神仙了,如此延续,用欲壑难平来形容恰如其分。
正因为人的欲壑难平,无限膨胀的欲望遮蔽了我们去认识本心和认识周围事物,我们的心才无法达到清净之境,我们的人生也会多了许多苦难。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个年轻人,因为给一个部落立了功,部落首领为了答谢他,便要奖励一些土地给他。首领说:你从这里往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里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就都是你的了。
年轻人欣喜若狂,免费的东西,谁不想多要一点。于是,他铆足了劲,走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跨过一条河流又一条河流。每往西一点,他所属的范围就大一点。范围大一点的时候,总想着还可以再大一点点。他想:再走几步吧,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的土地。接着,他又往前走,一直走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他才想起该回家了,可是太阳已经悄悄藏在了山后。
太阳落山后,年轻人还没有回来,部落的首领便派人去找年轻人。结果却发现他在远处的一个山上,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