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真言宗和东密的区别
2024-12-24 11:41

尽管东密与台密有一些差别,但日本所传密法,都是在唐代由中国传去的,然由于传授师门之异,到了日本又分为“东密”和“台密”两派。唐时日本空海(弘法)大师来华求学,传不空三藏门下高徒惠果之大法,回国后于于京都高野山及东寺建立密宗根本道场,大弘密教,至今不绝。

而与空海同时来唐求学之最澄(传教)大师,则于天台山国清寺师事道邃大师习天台心法之同时,又从沙门顺晓受灌顶法,习密教,回日后最澄把天台教法密教化,创立了天台密教,一般称之为“台密”。天台密教,已经是演化了的非故唐密法,它以故唐天台宗教义为基础结合了禅宗、律宗和密宗教义。应该说,空海所传惠果之密法为正统,而最澄所传之台密为旁传。

密法乃故唐祖宗法宝,在教理上,东密完全承袭了唐密,也就是说,东密就是原汁原味的唐密且完好保存至今,同时,十分重视空海大师的思想。但东密的叫法是日本人的称谓,其法脉乃属故唐,并已回传中国,是以我们应该依然称“唐密”。

End

李炳南:佛与圣人有何区别?

问:佛与圣人有何区别?(李中心)答:圣人种种不一,有世间及出世间两大类,此两类又分若干种,世间圣人,仅以我国而论,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伯夷柳下惠等皆是也。出世间圣人,十地菩萨降而至缘觉声闻等皆是也。佛则与

李炳南:佛与圣人的区别

李炳南:佛与圣人的区别问:佛与圣人有何区别?(李中心)答:圣人种种不一,有世间及出世间两大类,此两类又分若干种,世间圣人,仅以我国而论,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伯夷柳下惠等皆是也。出世间圣人,十地菩萨降而至缘

刘素云:回向和不回向的区别

普皆回向,这是回向实际;实际是什么?是指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普遍十方,尽虚空遍法界,无穷无尽。回向是破执著,我们要把所有一切所修的福报、功德,都分配给大众分享,就是不要留给我们自己;我们所修的一切福德

宗教与迷信之区别

宗教与迷信之区别◎ 惟 贤 宗教与封建迷信是有很大的区别。一、产生的来源不同封建迷信来自民间,涉及民间的习惯、民间的传说、民间的理想、民间的愿望。而宗教的产生有其历史、教主及教义,既有产生的历史根源

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 谛 闲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

佛法和佛教有区别吗?

◎ 大 安请问法师:佛法和佛教有区别吗?宗教都是讲究信,不可怀疑。但佛学是讲究理性,理性则是讲究独立之精神,好的吸收,坏的批判。可是佛法研究不是学佛。弟子一直在理性和感性中纠结,已经严重影响自己心性,

是否开悟的区别

是否开悟的区别来果禅师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们讲一下子,不然,笼统下去,是不容易分别。未悟的人,眼睛是没有打开的,犹如瞎子一般。你们想想:这个瞎子还有甚么好处?一脚踏到狗屎

汉传佛教和印度佛教的区别

能弘法师我们汉传佛教和印度的佛教有什么不同?事实上,从教理上是一样的。教理上解脱道的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法印,或者大乘佛法的三大系--性空唯名、法相唯识和真如唯心,这个全世界的佛教都是一致的。讲解脱道

教忍辱与压抑的区别

◎圣 严问:对治瞋怒之道,心理治疗法鼓励不要压抑内在情绪并建立宣泄的管道,例如在独处时大声叫喊、捶打枕头,或是找合适的对象倾吐,具有丢出去的倾向。但是佛法反其道而行,要人们忍一口气并靠自己消化之,属于

佛与圣人的区别

◎ 李炳楠 圣人种种不一,有世间及出世间两大类。此两类又分若干种,世间圣人以我国而论,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伯夷、柳下惠等皆是也。出世间圣人,十地菩萨降而至缘觉声闻等皆是也。佛则与此两类皆

开悟前后的区别

开悟前后有何区别◎ 来 果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们讲一下子,不然,这样下去,是不容易分别。未悟的人,眼睛是没有打开的,犹如瞎子一般。你们想想:这个瞎子还有甚么好处?一脚踏到

陈兵:阿赖耶识与第六意识的区别是什么?

阿赖耶识与第六意识的区别是什么?阿赖耶识与第六意识完全是两码事。第六意识是自主的,我要思考什么问题、我想要怎么样这些都是第六意识主管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反省到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与现代心理学讲的无意识有相

雪漠:保持警觉,区别真假明空

保持警觉,区别真假明空人不能改变过去,不能预知未来,就连当下也不在人的控制之内,因为每个当下都在不断成为过去,想留也留不住。所以,对于所有的妄念,你都不要执著它,不要让念头牵着你走。不要因为妄念而快乐

雪漠:如何区别骗子与信仰者?

◎陈亦新:如何区别骗子和信仰者?●雪漠:我的长篇小说《西夏咒》出版之后,许多读者对其中的关于反思宗教的内容很感兴趣。书中有两种打着宗教烙印的人:一类是真信仰者,如久爷爷、琼、雪羽儿、吴和尚等;另一类则

宽见法师:方便语和妄语的区别

问:弟弟每次钓鱼给我,我如果说放生就不送给我,如果说吃的话就给我,于是我就回答说吃。这算是打妄语吗?宽见法师:这不算是妄语,这叫方便语。五戒是有开遮持犯。为了利益众生的发心而讲妄语,不算欺骗。打个比方

真言宗的简介

真言宗,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密宗的一种,空海法师在唐求法,回国后以东寺为道场弘法,故称东密。其后逐渐分为小野、广泽二流,从此二流又分化出大量分派,大致可分为新义、古义二派。狭义之真言宗,特指流传于日

真言宗讲的是什么

空海大师的弟子很多,其中实慧、真雅、真济、道雄、圆明、真如、杲邻、泰范、智泉、忠延等被称为“十贤”;实慧主持东寺,真然主持金刚峰寺,真雅主持东大寺真言院及弘福寺,真济主持神护寺。法脉绵延而至今日,利乐

真言宗的意义是什么

延历二十三年(804),空海入唐,师事惠果,大同元年(806)返国,以时机相应,受朝野归仰。自来日僧入唐请回经籍者虽有所谓入唐八家,然得七祖之嫡传、化风之盛,则无出空海之右者,故以之为付法第八祖,并被

真言宗的四度加行

真言密教(唐密)之四度加行是真言行者學法的次序。行者最初皈依三寶,發菩提心,具足律儀學處,更受持三昧耶戒,於具德阿闍黎處學習悉曇梵字及顯教經律論,數年純熟。經阿闍黎許可,始修持三大真言陀羅尼(尊勝咒、

真言宗的派系

古义真言宗教重要者有七大派,即:真言宗高野派,宗祖空海,本山在高野山金刚峰寺;末寺(指隶属本寺之寺院)有2760所。依古义各派联合制规,金刚峰寺座主任真言宗联合高野山大学总理及高野山中学校长,并协同各

真言宗的历史发展

唐代密宗东传日本,主要是在中晚唐,也就是当时日本的奈良末、平安初期。在此之前只有三论宗名僧道慈于开元年间入唐,问道于开元三大士之一的善无畏。后取回《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求闻持法》及其他一些经释。自九

真言宗的影响是什么

日本真言宗自根本之小野、广泽二流开始,虽衍生众多流派,然中世以来仅大别为新义、古义二派,江户时代,古义派多属高野山,新义派则隶属丰山、智山二山。明治五年(1872)设立教部省,初以高野山为古义派之总本

真言宗的修法手印

十八道契印是指东密修持四加行的基本手印,同时它也是通用于各种修法的十八种印。由于这是修东密四加行中的十八道法时所用的手印,因此又称为十八道契印,或单称十八道、十八契印。据说其中进行的方式,是依据印度人

真言宗的由来是什么

东密开祖为弘法大师空海(774-835),其法统由教主大日如来传金刚萨埵(二祖)、龙猛(三祖)、龙智(四祖)、金刚智(五祖)、不空(六祖)、惠果(七祖)、空海(八祖),称付法八祖。其根本经典为《大日经

真言宗和东密的区别

尽管东密与台密有一些差别,但日本所传密法,都是在唐代由中国传去的,然由于传授师门之异,到了日本又分为“东密”和“台密”两派。唐时日本空海(弘法)大师来华求学,传不空三藏门下高徒惠果之大法,回国后于于京

准提佛母和准提观音有什么区别?

准提观音在我们生活中很是熟悉了,这个菩萨主要是以救助众人为主的,这个菩萨的感应是非常的灵验的,有着很大智慧,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去学习它们。那你知道准提佛母和准提观音有什么区别?吉祥金刚阿阇梨:从

化身和真身的区别是什么

化身,在各宗教中,通常指神或精灵等超自然力百量,通过某种方式,以人类或动物的形态,实体化出现在人类世界之中。在宗教文献中,神明由天堂来到人间,通常以化身方式出现,度他的本体仍然在天堂或灵问界,出现在

六斋日和十斋日区别是什么

六斋日和十斋日区别:六斋日又称作六斋。指每个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小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乃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

助念和超度有什么区别

助念与超度,区别有四:一、对象不同。助念的对象主要是临终、新亡之人,超度的对象为地狱、饿鬼道众生。二、目的不同。助念的目的是令亡人往生极乐。超度的目的主要在脱离地狱、饿鬼道。三、方法不同。欲求超生净土

药师净土和弥陀净土有区别吗

这是讲药师佛的善巧方便,能使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世界,前面讲的都是恶的,这是讲的善意。「若有四众」,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就是近事男、近事女。这些佛弟子若有人受持八支斋戒,八支斋戒

药师净土和西方世界功德的区别

世间的功德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东方药师净土的功德,还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它们之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药师净土是药师佛的大愿所形成的净土,在东方过娑婆世界十座恒河沙佛之土之外,名为净琉璃世界。因为药师佛的

优婆塞,优婆夷,和居士有哪些区别

一、要求受过三皈依才能算优婆塞(优婆夷),然后根据受五戒条数不同,又称为一分、少分乃至多分、满分优婆塞,而居士则无此限制,也就是说,称为优婆塞者,至少是受过三皈依的。所以不能把优婆塞/优婆夷和居士相等

阎摩罗王与阎罗王的区别

阎王,又名“阎摩罗王”、“阎魔王”等,汉译为“缚”、捆绑、捉拿有罪过之人。他能判决人生前之罪,加以赏罚。阎王的职责是统领阴间的诸神,审判人生前的行为并给与相应的惩罚。在佛教中,阎王信仰有很多各自不同但

声闻缘觉辟支佛与佛的区别

《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第五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若得菩提名为佛者。何以故。声闻辟支佛人不名为佛。若觉法性名为佛者。声

高僧离世为啥叫“圆寂”,和死亡有什么区别?

圆寂,其实是“涅槃”的另一种说法,是对“涅槃”一词的大体解释。“圆寂”这词儿是最常见的,此外,“灭度”、“入灭”都是同样的意思。中国人比较喜欢“圆”而不太喜欢“灭”,所以,在古代通用的“入灭”、“灭度

圆寂与死亡有何区别?

圆寂是佛教用语,一般只有离世的高僧才称“圆寂”,“圆寂”这词儿是最常见的,此外,“灭度”、“入灭”都是同样的意思。中国人比较喜欢“圆”而不太喜欢“灭”,所以,在古代通用的“入灭”、“灭度”这些说法就渐

声闻乘与缘觉乘所证的果位有哪些区别

声闻乘是佛教三乘之一。称闻佛言教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声闻和缘觉二小乘,常被称为二乘。声闻乘是依四圣谛之理而起修,而缘觉乘,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这是二乘的不同处。声闻乘的果位名,梵

佛教密、显宗的区别是什么

1、从空性方面看,密宗不需要因明思维(逻辑推理)的过程,现在就能掌握心的本性——光明;2、从现象的角度看,显宗认为肉眼能见的所有物质都属于轮回,是不清净的,必须要断除,却从不知这些是佛的本性,是清净

密宗和显宗的区别在哪里

很多修行佛法的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密宗和显宗之间有什么不同?佛门中讲解的智慧和含义是有很多的,其中有不同的高僧大德就会分为不同的法门修行,其中就有显宗和密宗。 1.这个差别在于如何达到“身口意”

如何看待密宗显宗的区别

区别在于如何达到“身口意”与佛相同的途径上。显宗认为只要按照那些公之于世的佛经去做就可以了,所以显宗主张公开宣道弘法,显宗被称为显宗也是因为他们的这个观点。而密宗认为要想达到“身口意”,除了公开的佛

信愿行与信行愿的区别

首先我们学习传统的“信愿行”。这一提法,古代很多祖师都曾经有过专业的著作,我们就挑选一部很多人都熟悉的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这部《要解》是蕅益大师对于“信愿行”三法的解释。“信”是六信,“愿”是厌离

想蕴和识蕴的区别是什么?

表面看上去,貌似“想”和“识”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经文中有一处关键的地方,就是佛陀在描述识的时候用了“刺激”、“不刺激”,“咸”、“不咸”两个对立的概念。正是这两个对立的概念,区分了“识”和“想”。“识

降魔杵和金刚杵有什么区别

降魔杵,又名普巴杵,一端为金刚杵,另一端为铁制三棱杵,中段有三佛像,一作笑状、一作怒状,一作骂状。此法器通常为修降伏法所用,用以降伏魔怨。这种杵代表:可消除自身一切罪障,使三昧耶过悉皆清净,使胜共悉地

降魔杵与金刚橛的区别是什么

降魔杵:一头灯笼状,一头是三棱尖降魔杵即金刚降魔杵,藏语音译普巴杵,又名羯磨杵,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法器,原也属于古印度兵器的一种,现在被佛教引用为法器之一。其一端为金刚杵的样子,另一端为三棱带尖之状,

虚空藏菩萨的真言加持

八世纪时,虚空藏信仰传入日本,僧侣间颇盛行虚空藏求闻持法以增进记忆力,日僧空海即曾修此法。而在民间,也普遍信仰虚空藏菩萨能增进福德、智慧,消灾免难。此菩萨在日本所受信奉的热烈程度远胜过中国。在《虚空藏

虚空库菩萨真言和虚空藏菩萨咒

虚空库菩萨真言:唵-缚日罗-恒襄-唵恒洛-娑婆诃 虚空藏菩萨咒:此咒为般若结晶,能增智光,能助大定,增强记忆,促进心通。如能勤诵此咒,易得一心不乱、忆持不忘之功效。南无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三称)阿袮,逻

西方三圣和娑婆三圣有什么区别

1、西方三圣和娑婆三圣指的三圣不同: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是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娑婆三圣是指释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萨与观世音菩萨。2、西方三圣和娑婆三圣界定不同:西方三圣属于另外一个银河

修福跟没有修福的区别是什么

慧律法师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可不得了,那是成圣的一念之间,这个没有大福德、大因缘碰不到的。所以,你就晓得,我们福报大的人,身体健康、经济非常好,面相庄严,六根圆满具足。福报不够的人,一出生,没钱、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