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真正的佛化家庭
2024-10-21 09:25

方海权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么,佛者觉悟,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觉悟。

觉悟表现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佛化的家庭很多人都认为全家人人拜佛,就是佛化了。

当然,人人供养三宝佛法僧是佛化之一。但是,佛化并不容易,所谓佛化就是心灵和行动已经觉悟化,清净化。若虽有归依三宝,供养奉佛菩萨圣像,而行动和内心未曾修正,依然是俗化,未曾佛化。

是故受佛教化,而信受。常读诵大乘经典,学行菩萨道,心向于慈悲,以修行为乐。舍己之乐成就众生,令其离苦,乃真正的佛化。

学佛者大多为居家之人,离不开世俗,但心要有出离之心。红尘俗世有无量苦恼,别去留恋,乃是苦本,恋之无益。觉悟人生,别追逐无益的苦恼。

能得安心修行就可,别追求太多,要以世俗所得福力,以作助道因缘。若念念心行于善法,唯利众无余,贫苦、病苦、无智苦、愚昧苦皆尽力去度脱,自身自是福慧加身,不求自得。而助道因缘自具美好境况,道也就易修得多,因其障碍少故。

不管如何的人生,可别忘了佛化的人生,觉正净福慧的人生。

怎样的家庭,都要修行出佛化的家庭,切要明白人人都要有出离苦恼之娑娑,并非佛化单单追求点人天福报,使这个家庭经济好点。那并非我们的所求,只是在三界火宅中寻点乐了而己,依然火宅炽热,片刻乐了即逝,随之而是苦恼无边。

出离证悟佛果,生佛国土才是真正出离恒得安乐之要本。

摘自《改造幸福命运》

End

家庭就是你的净土,就是你的修行处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刘素云:解决家庭问题要从自己做起,不能要求对方。

譬如说婆婆和媳妇这个关系好不好处?我过去特别不服气,那时候我办公室有一个小同事,她就跟我说,她的哥哥和她嫂子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怎么紧张。我说那不对,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坦诚去对待他,他怎么能不好?我说

学佛人如何使家庭越来越和睦

不得意存烦怨,则正是行菩萨道。倘心存烦怨,则不但与菩萨道不合,且与自己天职性分不合矣。--印光大师有的人潜心学习佛法却解决不了家庭纷争有的人自叹亲人之间矛盾重重一切烦恼的产生都源于我们智慧不够没有领悟

家教和门风是最大的家庭资产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经典著作,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还流传下来许多与家教相关的历史故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那么如何将家教传统与新时期的生活相结合?如何在当

真正的佛化家庭

◎ 方海权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么,佛者觉悟,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觉悟。 觉悟表现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佛化的家庭很多人都认为全家人人拜佛,就是佛化了。 当然,人人供养三宝佛法僧是佛化之一。但是,佛化并

佛教的家庭观

佛教的家庭观◎ 佛 子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是生命的延续,是个人身心调和、价值观念养成的基础,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在世界各民族、宗教中,

家庭教育发隐

◎ 印 光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于禀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

家庭也是道场

净慧法师各位道友:在石家庄这座省会城市,一连七天举办禅修活动是不是第一次,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我自己在这里主持都市禅堂的禅修活动,一连七天,这还是第一次。七天当中,也同各位分享了一些佛法与修行的内容。

如何创造美满的家庭生活

如何创造美满的家庭生活惟觉法师 在现代家庭中如何做好分工合作?老和尚开示:成立家庭,首先必须有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也就是共识。第一个共识,是夫妻间怎么相处才能够幸福?第二个共识,是如何共同成就家庭的

家庭即是道场,生活是作佛事

净慧家庭,是人在一生中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基础,所谓成家立业。如果不把家庭当作道场,修行人的修行就无法落实。《维摩经》上讲: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诸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空寂故。所以家庭

一篇家训,影响中国400年,被千万家庭阅读!

《朱子治家格言》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用纯其一生致力于研究程朱理学,因此这篇家训也就是集中体现了儒家学中修身、齐家的思想。文中说,黎明即

于凌波: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许多学佛修行的居士们,在思维上犯着一个毛病,那就是以为学佛是出世间法,生活是世间法;学佛是个人的修持,家庭是全家的生活,这些全是两回事。事实上,学佛与家庭、与生活,原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事。因此,我们

董卿:幸福的家庭,从来不是三观相合,而是不争对错

当家人的幸福大于坚持三观的时候,对错已经不重要了。知乎上有人问: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的?最高赞回答是:幸福的家庭都不争对错。很多人喜欢把家庭矛盾归咎于三观不合。可是,哪有那么多的三观相合?更多的时候,只

女人的修养,男人的格局,就是家庭的风水

家庭是一个人身心的栖息地,是无论何时都可以随时休憩的驿站。而家庭里的男人和女人各占半壁江山,互相制约着共同把控着整个家庭的风水走向。《增广贤文》里说: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

“家庭、工作、修行”是居士的三种责任

在家佛教徒有三种责任,第一是家庭的责任。本来,这不需要我来说明,但是在现实中,不强调这一点似乎不行;第二是工作的责任;第三,你是一个佛教徒,与世间之人不同,你有修行的责任。一些佛教徒在学佛之后,对父母

郑石岩: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

随缘成长郑石岩第三篇随缘经营家庭〈篇头语〉人想要随缘成长,必须先把家庭经营好。因为家庭的缘是基础,是孕育气势和心情的地方。家庭的情趣好,不但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有著正向的策动作用,对于子女的心智发展,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