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一时,
一时千载。
佛光寺
1937年6月,
距离卢沟桥事变,
仅仅只剩一个月。
▲七七事变
日本加快了侵华步伐,
时局动荡不安,
形势风云变幻,
一时间,
山雨欲来风满楼。
小楼里的一对夫妻,
此刻再也坐不住了。
他们一定要赶在炮火来临之前,
找到一个地方。
四年前,几位号称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的日本学者得意洋洋地对外宣称:中国大陆已经不可能找到唐代的木构遗存了,要想看只能去我们京都、奈良!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这个狂妄的臆断,
让国人颜面扫地,
却得到当时世界范围内
绝大多数古建筑学权威的认同。
▲日本奈良东大寺
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竟然只能由日本人完成;
最古老的中式木建筑结构,
竟然只存在于日本;
大唐王朝近三百年的建筑辉煌,
难道就这样在故土消亡了?
▲日本法隆寺
那一晚,
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攻读建筑系的梁思成和林徽因,
一夜没有合眼。
▲林徽因、梁思成
他们始终坚信,
总还会有那么一座唐代木构建筑,
躲过了无数战火的纷扰,
经受住千年岁月的侵蚀,
在中国大地的某个角落,
等着他们去发现,
去拨开它身上的萋萋荒草。
1932到1937年,
梁思成夫妇前后考察了
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筑。
每次都兴奋奔去,
每次都悻悻而归。
直到一幅画的出现。
▲敦煌61号洞窟壁画
一天晚上,梁思成和林徽因正在书房研究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这本书是他在中国西部考察后所著。
▲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
书中披露了敦煌第61号洞窟两张唐朝壁画。
其中一幅《五台山图》形象地描绘了以五台山为中心,东起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县),西至山西太原,方园五百里的山川地形及风土人情。
▲《五台山图》局部
大佛光之寺,
几个大大的黑字就像一道闪电,
一下劈开了茫茫暗夜。
这个出现在唐朝壁画上的寺庙,
肯定是在唐、
甚至更早年代出现。
▲敦煌壁画中的佛光寺
第二天,
梁思成和林徽因
迫不及待地跑去北平图书馆,
查阅有关
大佛光之寺的资料。
▲国立北平图书馆
五台山《清凉山志》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唐武宗灭佛时被毁,仅仅12年后佛光寺重建。
二人推断:唐代在五台山修建过的一座佛光寺,而《五台山图》中的大佛光之寺应该就是这个佛光寺。
▲佛光寺资料图
可是一千多年过去了,
它还会在那里吗?
历史从来不会
给我们时间犹豫。
东北已经失守,
炮火如猛兽般咆哮而来,
这些危在旦夕的古建筑,
没有时间了!
于是,
一个拖着伤腿,一个忍着肺病,
梁思成和林徽因带上助手,
从北平出发,
一路火车、汽车、自行车,
甚至连骡子都用上了,
向着山西五台县的方向进发。
▲前往佛光寺路上
按照之前画好的地图,他们甚至没去县城休息,而是直接赶到五台县豆村。山路坎坷、路途险峻,几个瘦弱的书生几次险些跌倒,却一个比一个兴奋。
天色渐暗。
除了秀丽的风景,
没看到一砖一瓦,
几人默而不语,
可心里却都在打鼓。
快看那!
林徽因突然大叫一声。
顺着她手指的位置,
余晖映照的苍山林海间,
竟然露出了雄伟的半边斗拱。
众人狂喜,
几乎是飞奔过去。
寂寞多年的山门,
终于被这些执着的人们,
缓缓推开。
雄伟的大殿,单层屋顶、平面广七间、深四间,斗拱高度约等于柱高的一半,屋檐出跳深远
深谙中国古代建筑的梁思成,十分断定:这就是唐的风格,是后来的建筑所未见的。
▲资料图
▲梁思成手绘佛光寺东大殿正面图
那高大的殿门,
顿时就给我们打开了。
里面宽有七跨,
在昏暗中显得更加辉煌无比。
在一个很大的平台上,
有一尊菩萨的坐像,
他的侍者们环他而立,
犹如一座仙林。
▲殿内佛像雕塑
大殿之内,
梁思成和林徽因像刚出世的婴儿,
惊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一处一处仔细打量,
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不愿意离开,
就干脆住在大殿过夜,
第二天一大早,
起来接着研究。
为了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斗拱,
梁思成还忍着腿伤,
搭起高高的架子,
爬到屋顶上一探究竟。
▲ 梁思成大殿测绘
他发现:支撑屋顶最高一层梁的结构是被称作叉手的人字形梁架,而不是后世通用的侏儒柱,这是十分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这种结构最晚出自于汉,一直延续到隋唐,还从来没有人发现过实物。
梁思成后来在其《图像中国建筑史》记述:佛光寺东大殿人字形叉手承脊槫,时国内唯一实例。
▲梁思成手绘东大殿侧断面图
他们还细致地察看了
大殿的斗拱、梁架、藻井
无论单个还是总体,
都明白无误地证明:
这就是晚唐建筑特征。
美术功底扎实的林徽因,
更是从殿内佛像的
形态、构造、神态等,
一眼就看出这是唐代风格。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
这个曾被冰心讽刺为
我们家太太的大小姐,
竟会像女汉子似的
爬上爬下搞测量。
▲ 林徽因测量佛光寺经幢
▲林徽因考证佛像
也正是她,
在大殿尘封千年的大梁上,
找到了和殿外经幢记载相同的
佛光寺修建年代,
以及寺院的出资建造者。
▲林徽因考证大梁文字
证明佛光寺,
是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由宁公遇捐资所建,
距发现之日整整1080年。
从而让自大的日本人,
彻底闭嘴。
▲ 东大殿内供养人宁公遇塑像
梁思成、林徽因一行,
在佛光寺一待就是好几个星期。
▲ 佛光寺考察四人组
照相的时候,蝙蝠惊飞,秽气难耐,木材中又有千千万万的臭虫(大概是吃蝙蝠血的),工作至苦。
早晚攀登工作,或爬入顶内,与蝙蝠臭虫为伍,或爬到殿中构架上,俯仰细量,探索惟恐不周到。
因为那时我们深怕机缘难得,重游不是容易的,这次图录若不详尽,恐怕会辜负古人的匠心的。
即便如此之苦,
两人回忆起来却总觉得:
那段时光,
才是最快乐的时光。
回到北平后,梁思成立即发表了《中国最古老的木构建筑》、《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等文,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
他写道:这是我们这些年的搜寻中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结构建筑。
不仅如此,在这同一座大殿里,我们找到了唐代的绘画、唐代的书法、唐代的雕塑和唐代的建筑。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稀世之珍,集中在一起它们就是独一无二的。
佛光寺的真容,
终于得以大白于天下。
▲ 佛光寺结构图
这座传奇的寺庙,拥有中国最大、最重要的木构结构,有现存最古的塔林,有占到全国唐代彩塑半壁江山的35尊唐代彩塑,以及我国仅存的唐代寺观壁画。
被誉为亚洲佛光、中国第一国宝。
而这,
只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与时间赛跑,
跟时代恶拼后,
抢救的无数古建筑中的一小颗明珠。
▲ 山西调查
▲ 华严寺调查
▲ 正定县调查
历史和文明,
总要有物化的东西来承载。
而承载千年的古建筑
一旦被毁,即是永恒。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奠基的灵魂,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信的变迁。
我们要做的,
无非是在物转星移、沧桑巨变之中,
留住一段历史,
守住一个传奇。
End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触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条恶牛,以后将带给他更多的麻烦,因此就贱价的将牛出售。当牛的新主人买牛回家,走到半途中,来到一河边,想给牛饮水,哪知牛不但不饮水
山里有一座小寺,寺里只有禅师与小沙弥师徒二人。有一天,小沙弥问禅师:师父,你整天说境由心生,一切唯心造,心为人之灵。那么,人的心究竟有多大?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你闭上眼睛,在心里造一座大山吧。
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要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并有助于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宇宙中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来帮助你实现目标和梦想的,要么为了考验你,要么为了成
广 钦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如果人人愿意吃苦,则人人都可成佛,可到西方,莲花化生,我们出家人这件衣服就是西方衣。如果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气,所以应福慧
东坡三悟及这一喝有多重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禅对生命有多重要◎ 惟 觉禅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极为重要。佛经上讲,众生有分段生死,每个人终其一生的寿命不过六十、七十岁,最多也才一百多岁,俗语也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即使寿命再长,田地房产再多,功
你的念力有多强大?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念的世界。一切事物都法于阴阳,一切都源于一念。你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你内心的呈现而已,这就相当于你站在无穷大的境界去看整体宇宙,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其小无内,其大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
很多人都知道早睡早起才可以保证身体健康,但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如果方法不正确,却比熬夜还要伤身。一、早起不当也会有危害如果是以牺牲睡眠时间为代价的早起,似乎并不是那么有利于健康。假如你晚上11点睡觉,但
千载一时,一时千载。佛光寺1937年6月,距离卢沟桥事变,仅仅只剩一个月。▲七七事变日本加快了侵华步伐,时局动荡不安,形势风云变幻,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小楼里的一对夫妻,此刻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一定
[原标题]通讯:探访康巴名寺桑披岭寺沿着硕曲河流淌的方向一路前进,在层峦叠翠的半山腰上会与恢宏的桑披岭寺相遇。阳光洒在桑披岭寺的金顶,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桑披岭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全名为噶
1、到寺院吃斋饭要珍惜,不要浪费。一般寺庙里的斋饭都是对外的,如果斋饭吃不完,可以把它带回去,但是不可以再倒回,或者可以喂小动物做布施,尽量发挥到极致不要浪费。2、到寺院吃斋饭,个人建议交钱。因为寺庙
让孩子见世面,许多时候,不是钱,而是父母的眼光和格局,带孩子通往更大的世界。01最近去参加一些活动,很多人问我,你觉得你教育过程中,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我说,让孩子见世面。可是,我们没有时间,也不那
人生无常,到底有多少年的时间可以真正把握住呢?任何人都难保在寿命内完成预定的计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握因缘际会,从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做起,付出爱与宽容、对人让步、给人成就,种植善因缘,转悭贪成布施,付出
父母对文化知识的态度,影响孩子的求知欲;父母的道德品质,决定孩子的品德高度;父母的坚强意志,决定孩子克服重重阻力的能力。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父母有多大的格局,多高的水准,孩子
真人始出于庄子,在《庄子大宗师》内有详细地描述,是庄子塑造的重要的理想人格。仙人则是道教神仙信仰的对象。 那么为什么要以葛洪 的《抱朴子内篇》来阐述仙人形象呢?因为在葛洪以前,道教神仙长生思想虽然已经
今天要和友们说的是茭白,它是我国特产的蔬菜,素有水中参的美誉,与莼菜、鲈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古人称它为菰。茭白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丰富,热量低、水分多、味道鲜美、口感好如食肉,可清暑清热,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静静地处在城市的各个方向,等待人们的发现与探索。位于郑州东南的经开区,虽然只有23年的成长经历,但是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其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相契合。为让更
它被称为五谷之王,降三高调脾胃效果极好,是长寿的秘诀!编辑/中国道医研究院苦荞被称为五谷之王,号称神仙的粮食,也被日本人称为长生不老的保健食品,他们甚至把苦荞作为健康长寿的一大秘诀。关于苦荞的说法还有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Kathmandu) 位于加德满都谷地,巴格马提河和比兴马提河的汇口处。城内大小寺庙达2700多所,素称寺庙之城。占地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庙宇、佛堂、经塔有250多座,形成庙宇多
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让身在都市的您时时倍感鸭梨,尤其是寒冷的冬日更加有几分蓝瘦香菇的赶脚!这时您需要一份温暖,一份可以从内心速涌全身的温暖。它不是一个深情的拥抱,一句暖心的话,更不是几行难忘的寄语。它需
在禅宗发展史中,佛性论有数种表现形态,如佛性内在论、佛性修现论、佛性显现论等。道元对先尼外道计佛性为内在之“我”、以及将佛性比喻为草木之种子等说法皆予以批判,反对将佛性视为内在于众生的一种实体。同时,
坐鹿罗汉,也被人称为宾头卢尊者,是人们经常提到的十八罗汉之一,全名宾头卢•颇罗堕,也被翻译成宾头卢跋罗堕阇(或者宾头卢突罗阇),其名译为 “不动利根” ,表示此罗汉是非常沉稳和安静的,也佛教的主要的静
“须陀洹名为入流”。入流,入了圣人的流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圣人,虽然没有全部了生死,已经把见惑断了,断了,入流无所入。为什么说无所入呢?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啊,对六尘境界相他不起分别了,他不为六尘境
须菩提从小时候性就很单纯、乖巧、用功,所请来的教师向他所讲的道理,不管是婆罗门的教法,人世间一切的法,听了就了解了,不只是了解,还可以体会到“以整化为零便是空”这样的道理。所以他对一切的东西都很疼惜,
降龙罗汉在佛教中不是很厉害,在十八罗汉中只排第二。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即是迦叶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传说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降龙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大功
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即是迦叶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传说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降龙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大功,故称他为降龙尊者。在佛教中,第一阶梯的有如来佛祖
文偃禅师的出尘很早,《禅林僧宝传》卷二说他“少依兜率院得度”,而《五灯会元》卷十五说他“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宋人慧洪所作的《禅林僧宝传》中,载文偃“性豪爽,骨面丰颊,精锐绝伦,目纤长,瞳子如点
佛教社会化还是世俗化 是谁捆绑了寺庙李向平编者按: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宗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国佛教当代发展的研究,对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以及如何适应当下时代,从而
佛陀常常做比喻,让我们体会人身难得,要珍惜这个身体,借假修真。因为人在六道轮回里面,天道,乐多苦少,「富贵修道难」,所以天界的人享福。往往都是到了要这些五衰相现前,他才紧张。而三恶道苦太多了,基本上都
「三藏十二部」中的三藏是指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是指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别。三藏(梵语trini pitakani),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十二部经(梵语dvad
其实“随喜赞叹”这四个字最初出自于《杂阿含经》的“示教利喜,随喜赞叹”,后来大乘佛教中的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中的第五大愿也有说“随喜功德”,按照普贤菩萨的说法,真心赞美随喜别人的功德,即行善,赞叹的人也
石屋清珙禅师作为曹洞宗一代宗师,在中国禅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日本学者称其为“僧中之仙”,其师及庵禅师称他“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他的禅学思想博大精深,体系宏富,主要包括:心如境如的真如思想;佛心即凡心
汉地佛教由于宗派众多,表现在寺庙里,佛的组合也就特别地杂乱。而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很多寺庙都是一股脑儿把不同宗派所重逢的佛理、圣贤都糅在一起,这就难怪一座寺庙里,有几种不同的佛的组合。那么,这些不同的佛
"娑婆",梵语音译。意译"堪忍"。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娑婆世界”的众生罪孽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此界众生安于十恶
少康大师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净宗祖师。毕生之中自行化他,都是以净土教法为主,自行可谓是志高行苦者,化他可谓是不遗余力者。为弘阐净土法门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师崇高的思想品德与权巧化导众生、随机设教的行业是后
我们可能常听到类似的话,“某某善根深厚,与我佛有缘啊……”那么如何评价一个人学佛的善根深浅呢?严格说来,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为妄想、分别、执着的遮蔽,不能显发。所以善根深浅主要是看被遮蔽的少
文:达真堪布我们的寿命就像一桶水,有些人桶里的水是满的,有些人只剩半桶水,有些人桶里只剩下一点点水——因为桶是漏的,里面的水一直不停地向外流——我们的寿命也是这样,每时每刻都在减少。死魔随时都在你的身
菩提迦耶(Bodhgaya)位于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城南10公里,距印度东部最大城市加尔各答607公里,是佛祖释迦牟尼悟道之处,也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也是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中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
婆苏槃豆尊者,古印度罗阅城人,姓毗舍,俗称世亲菩萨或天亲菩萨,乃世人亲近供养之意,作《大乘百法明门论》、《妙法莲华经》、《无量寿经》等。为无著菩萨之同母弟,被禅宗尊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二十一祖。据说他为
自六祖大师于曹溪广弘禅法,得法者不计其数;禅宗自此开枝散叶,法筵蔚然而兴。其得法弟子中,青原行思禅师以下之法脉称为“青原下”,由此发展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而南岳怀让禅师所发展的法系便称为“南岳下”
唐元和年间,著名文学家白居易到杭州任太守,与韬光法师常相往来。他听韬光法师提起鸟窠禅师的怪癖,于是前往拜访,果真看到他端坐树上,就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赶紧下来吧!”鸟窠禅师笑着答道:“太守,其
大迦叶出生于两千六百年前的古印度。当时在摩竭陀国王舍城边的摩诃娑罗陀村中,住着一位婆罗门族的大富长者,名叫尼拘卢陀竭波,他的财产比当时的国王--频婆娑罗王还要富有,这就是大迦叶的父亲。因为尊者出生时有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曾经向他的弟子,描述很多个不同的净土。我们耳熟能详常常会提到弥陀的西方极乐和观音的普陀净土,但在佛经里,提及的净土有很多很多个,譬如在有关阿弥陀佛的经典内,本师释迦牟尼佛就说过:
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
作为礼器的金刚橛通常是铁制的,但在某些仪式活动中也使用特殊的木料或骨料。铁制金刚橛深蓝色象征着铁般无坚不摧的金刚特质。三棱金刚橛的橛棱上画有熊熊燃烧的烈焰,因为,据说,金刚橛“在向朝十方向劈杀时橛身可
和尚头上的香点,是在受戒时要在头上“烧痂”,佛家叫“爇(ruo)顶”;就是在头顶上点燃几个塔形残香头,让其燃烧至熄灭,以示“愿以肉身作香,燃点敬佛”的诚心。烧痂后留下的疤点,俗称之为“戒疤”。烧戒疤本
有毒回向:即使获得增上生安乐之善果,但因实执三轮(回向之境、回向之功德和回向者),未能于轮回中解脱,此为“有毒回向”。未依三殊胜(善念发心、无缘正行、无毒回向)摄持之一切善根皆为“有漏功德”,其异熟果
一, 殊胜化身,也称应身。是身具三十二伟人相和八十种随行好标志,以教主身份设教,转法轮,引渡众生的佛的殊胜化身。如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的根本老师——释迦牟尼佛。释迦摩尼在人间的身相,是色界无上天的报身
在中国和佛教国度中,关于哼哈二将的起源是不一样的。在我国,哼哈二将最早起源于《封神演义》,哼将,叫做郑伦,是商纣王的臣子,是度厄真人的徒弟。在度厄真人收郑伦为徒的时候,教授他学会了运用窍中二气,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