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智慧法语:佛说这几类人死后必能升天
2024-12-17 09:47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

【经典原文】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楞严经》

【经文解释】纯想即飞:纯想,就是没有情,单单有这一个想。这个情,是属阴的;这个想,就属阳的。怎么叫纯想呢?就是专一了,就是一个想,没有旁的念头,也就是一种真诚。

我们人,好像吃东西、饮酒、吸烟,一切一切,这都是由这个想。想要做这个事情,才有这个事情;想不做这个事情,就没有这个事情。我想要吃好东西,就去买一点好东西来吃;想要穿一件好衣服,就买一件好衣服来穿;我想要饮酒,就去买一瓶白兰地来饮一饮,或者中国那个竹叶青,又什么茅台那种的,啊,那种酒,真好饮!最好的那高粱酒。我这一讲,欢喜饮酒的人,也就会流口水了:啊,真不错的!心里就动弹了!

欢喜抽烟的人,总想:啊,这个烟是不错!什么牌子的烟是好,心里总想要用这个东西。遇着一个善知识,就叫他戒了,叫他戒烟,叫他不吃肉,叫他不饮酒。这个人也很听话的,也不抽烟、也不饮酒、也不吃肉了。可是怎么样啊?因为总有个想,想着要抽烟、要喝酒、要吃肉的,于是在做梦的时候,就抽烟、又喝酒、又吃肉。为什么?也就因为有这个想。在醒着时候,不去做了;做梦的时候,就大口酒、大口肉、又抽香烟,什么都有了。

一醒的时候,还是个梦,又后悔了:唉,我已经戒了烟、戒了酒、戒了肉了,现在怎么又吃这些东西呢?又用这个东西呢?你说这个,这就由这个想来造成的。所以方才我说:在病的时候,作不得主。就在梦中的时候,也作不得主!这个都是的的确确的,这真是老老实实的道理。

那么纯想即飞,必生天上:就那单单一个想,你若是想到极点了,就会飞了。飞到什么地方去啊?等你命终的时候,就飞到天上,一定会生到天上去。

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假设你这个想,总在心里头,但你不想升天,你就想自己求一点智慧、求一点福报,心心念念总想这个福和慧。

佛是福慧两足,所以叫两足尊。你就想:我也要修福,又要修慧。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那个大笨象身上戴着一串璎珞珠,虽然它戴璎珞珠,这是好了,它有福,但是它没有智慧。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你单单求智慧,不修福报。求智慧怎么样啊?就学习经典、打坐,但是你也不做功德,不肯布施。你若想修福,怎么样呢?就在三宝面前要种福,每逢或者佛诞、菩萨诞辰,或者是你自己的诞辰,或者是有什么特殊的情形,或者初一、十五,都应该做功德。

我们佛教徒,在每逢佛、菩萨圣诞日的时候,都应该尽自己的能力来做功德。做功德,就是行布施。你在三宝面前来做功德,然后你才能有福;你若不做功德呢?就没有福。如果你单单想要求开智慧,不修福、不求福,就罗汉应供薄,等你证阿罗汉果的时候,也没有人供养你。为什么?以前你不供养人家嘛!你不供养人,所以你成罗汉的时候,也没有人供养你。所以你想要有人供养你,也就要先供养人。这就好像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样的道理。所以他心里想修福兼修慧,这都可以有了。

及与净愿:或者你发一个净愿。什么净愿呢?譬如说:愿生西方净土中,我愿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这都叫净愿。你或者愿意生到东方,愿意生到西方,愿意生到什么地方,这都叫净愿。

自然心开:自然你心里也就开悟了。

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见着十方佛、一切的净土,你只要愿意往哪个地方生去,就可以生到那个国土里去。

【经典介绍】《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经,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祖师盛赞为开悟的楞严。

End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再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伍、再记丙寅暮春之初,本解三校甫竣。乃于篇末,再赘数语。此解因海内缁素大德之倡导,由东林寺提出申请,重印五

恶行莫做!佛说筋骨节酸痛的因缘

佛陀不是创造万物的上帝,他有血肉之躯,跟你我一样,必须经历生、老、病、死的人生历程。当然,他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处,其中之一就是当他经历以上的过程时,他没有烦恼,他不会像凡夫一样哀嚎痛哭,不会忧伤

刘素云:刘素云老师法语摘录

刘素云老师是学佛人的好榜样,是真正的佛弟子,她“老实、听话、真干,”十年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两死一生”。身患绝症死路一条;死心塌地一心念佛,战胜顽疾十年成就,念佛

李炳南:各教对于人死后去路有何不同看法?

问:各教对于人死后去路有何不同看法?(黄圣吼)答:有谓人死为鬼者,有谓作善成神者,有谓作善生天者,有谓作善成仙者,且谓鬼神天仙等,皆永恒存在。有谓人死再为人,畜死再变畜等。在佛法指此类言说,名曰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