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智慧法语:佛说这几类人死后会堕入地狱
2024-12-18 11:06

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图片来源:资料图)

【经典原文】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沈,入阿鼻狱。若沈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楞严经》

【经文解释】这九情一想,下洞火轮:洞,就是穿,洞穿了。要是九情一想的,死后向下坠落,把这个火轮又穿过去了。穿过到什么地方呢?

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这儿不单是水和火,还有风;这风一吹,这火就又更加猛烈,烧得更厉害。

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那个轻者,就生到有间地狱;重者,就生到无间地狱--有这两种地狱。

纯情即沈,入阿鼻狱:要是纯情,就是情重,没有想了,即沈哪!沉到什么地方去了?到阿鼻地狱里去了。

若沈心中:假设他这个纯情,要是在心里边有谤大乘:他在心里头单单用这种情来用事,就是他毁谤大乘经典,说大乘佛法都是假的。他完全用他自己这种情来揣测,就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以黑为白,以白为黑,就是横不讲道理。你说:这是白的!他说:这是黑的嘛!他一定要和你说一个相反的道理。你说:不要做不好的事情!他说:那怕什么呢?就好像我方才听果章说,在某一个party(宴会),有个人就说:啊,什么事情都没有关系嘛!那就是在心里有这一种情感,以这种情来用事,所以他说:什么都没有关系,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吃肉喝酒,这一过去就没有了嘛!佛就坐在你心里的嘛!你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所以就这么邪知邪见,讲这邪知邪见哪!

毁佛禁戒:说:不要受戒!你受戒干什么?还要弄一个戒来管着你。若不受戒,多自由呢!何必要受戒?其实,你不受戒是自由;很容易就堕地狱了,这真是自由!你若受戒,有戒来支持着你,有那个戒相、戒法、戒体,你受过了,不是那么容易就堕地狱的;就是堕地狱,也很快就出来的。你要是听你自由不受戒,那么堕到地狱里,什么时候再出来,那是没有人担保的;要是受过戒,就是很长的时间,也会缩成很短。

就好像你犯了很大一个法,你给詹逊总统或者做个护卫,或者做一个茶房,你犯罪被警察捉去了。詹逊那儿给写几个字,说:你把他放出来吧!他就被放出来了,很快的。若没有呢?就很久也放不出来的,不知拖延多长!这是一个样的道理。那么有戒来保护着你,你该受很长罪的时间,就可以缩为很短;所以不要自作聪明,说是不要受戒好。你还是受戒好!我告诉你们: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众生受了佛戒,就是入佛位了;所以不要毁佛禁戒!不要谤毁佛的戒律!

诳妄说法:不要说法说得诳妄,拨无因果,啊,无因无果,人就是佛嘛!不必修行。吃肉喝酒,随便你怎么样子都可以成佛的,佛是最容易成的!不错,佛最容易成的,但是你要去毛病!

你若周身有毛病,可没有有毛病的佛。佛都是清净无染的,没有说污浊邋遢、一身的罪业就去成佛了,没有说喝酒也可以成佛、吃肉也可以成佛的;没有的!要是有这样子,当初佛就不必说这个戒律了。所以,我很恭喜果章,恭喜什么呢?他现在喝三瓶啤酒就头痛了,这是一个善根的发现,你自己都应该生高兴,你的善根发现了!

虚贪信施:就是单单贪图人的供养,贪图你信仰我,你就布施我、供养我!不要贪这个。一有贪心,说:喔,我收多多的皈依弟子,一个人给我一块钱,十个人就十块钱,我将来无形中就会发财了!不要贪这个!所以我什么时候都不和你们讲钱的。

我今天在这不贪之中,再多讲一讲。人家收皈依弟子,都要先讲明白了:你皈依我,五十块钱或者六十块钱,或者多少钱一个。我这儿收这么多皈依弟子,有的供养师父,有的完全没有,对师父一个cent(一分钱)也没有供养过。我也没说:啊,这个皈依弟子真是不好啊!对师父一点表现都没有!我都不知道哪个供养、哪个没供养!所以不要虚贪信施,

滥膺恭敬:自己本来无道无德的,就欢喜人家恭敬。

五逆十重:五逆,前边讲过,就是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十重,就是菩萨戒那十种重戒。

更生十方阿鼻地狱:有犯十种重戒或者五逆罪,这犯五逆十恶的这种重罪,就在这个地狱满了之后,还要生到十方无间地狱去,到那个阿鼻地狱去。你说这个多长的时间?再辗转哪,这个地狱没有了,满了,又迁徙到那个无间地狱去;那个无间地狱坏了,又迁徙到另一个无间地狱去,来回迁。就这个集中营搬到那个集中营去,那个集中营又搬到那个集中营去;这个地狱,也就像这个道理一样的,没有完的时候!

所以提婆达多--就是以前我讲,和佛来斗法的那个人,也是生陷地狱,也是就这么带着肉体就堕地狱了,到现在还在地狱里受苦呢!由释迦牟尼佛那时候到现在,这不过一眨眼的时候,都不是很久的,还在地狱里受苦呢!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在前边,说毁谤大乘的法师和谤佛、谤法、谤僧这一类的人,犯了五逆十重,要生到十方阿鼻地狱。顺着他所造的这个恶业,他堕地狱,虽然是他自己招出来的--去造业受果报。众同分中,兼有元地:可是在这个众同分的里边,他在什么地方造的业,受什么果报,也有一定的地方。(度轮法师解)

【经典介绍】《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经,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祖师盛赞为开悟的楞严。

End

放下仇恨,才能出离地狱

记得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当我走出监狱那一刻,我心里就明白,如果不能放下心中的仇恨,我将永远活在地狱之中。作为一个从前的革命斗士,一个因反抗压迫和争取自由而长期坐牢的勇者,经过长期反思,竟说出这样悖离

用觉照力净化内心的地狱种子

明海法师《地藏经》第五品经它揭示了地狱的各种相。下面我们来讲一下,为什么地藏菩萨要讲这些?也许你们有的人说,他就是用这个来吓唬我们,让我们来行善呗。地藏菩萨他不会吓唬我们的,他告诉了我们,如果我们造了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再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伍、再记丙寅暮春之初,本解三校甫竣。乃于篇末,再赘数语。此解因海内缁素大德之倡导,由东林寺提出申请,重印五

恶行莫做!佛说筋骨节酸痛的因缘

佛陀不是创造万物的上帝,他有血肉之躯,跟你我一样,必须经历生、老、病、死的人生历程。当然,他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处,其中之一就是当他经历以上的过程时,他没有烦恼,他不会像凡夫一样哀嚎痛哭,不会忧伤

刘素云:刘素云老师法语摘录

刘素云老师是学佛人的好榜样,是真正的佛弟子,她“老实、听话、真干,”十年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两死一生”。身患绝症死路一条;死心塌地一心念佛,战胜顽疾十年成就,念佛